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摘 1
書摘 2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類別最新出版】
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
世說新語:六朝異聞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孟子:儒者的良心


閒情偶寄(XO0055)──藝術生活的結晶

類別: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作者:顏天佑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15日
定價:100 元
售價:79 元(約79折)
開本:菊32開/平裝/288頁
ISBN:957131706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摘 1書摘 2



  書摘 2

唐熙14年(西元1675),長子將舒十五歲、次子將開十四歲,李漁送他們到嚴陵應童子試。當時所作的「嚴陵紀事詩」八首,其中第七首云:

「未能免俗輟耕鋤,身隱重教子讀書。山水有靈應笑我,老來顏面厚于初。」

李漁在明朝時曾參加過科舉考試,積極地尋求著他的功名途程。但改朝換代之後,雖然為了衣食溫飽,不得不到處托缽打抽豐、周旋於達官貴人之間,卻一直不曾再應試求官。到了晚年,回想一生的坎坷困窘,為兒孫打算,仍然只有當官一途,於是便厚皮老臉地帶著兩個兒子出來應試了。這種矛盾的心理,多少反映了他當時的境況。

唐熙15年(西元1676),李漁得到浙中當道友人的幫助,就在杭州買山,從夏天開始一直忙到冬天,擇地建屋、經營佈置,新家才算粗貝規模。隔年的正月,李漁便全家由南京搬到杭州西湖的新居「層園」了。這時的李漁已經六十七歲,照說他以賣文為生,收入本來就很不錯。而二十年來奔走四方、出入權宦士紳之家,所獲的饋贈也自不少,生活應該相當寬裕才對。但因為家裡人口眾多,妻妾、兒子、女兒、女婿、孫子,加上傭僕、丫鬟、一個小戲班、以及書店的夥計,總共多達四十人。平日支出既多,而李漁對生活又極為講究,開銷自然更大了。所以李漁似乎後半輩子總是與債務為伍,左支右絀地窘迫不已。就連這次舉家遷居,為了籌措舟車旅費、同時償還舊欠,不但將南京的「芥子園別業」出讓,甚至把平生著作的刻板、以及家中的衣服首飾,統統變賣出售,才得以如願。

不幸的是,由於操勞過度,到杭州沒幾天,李漁就病倒了。接著因為下樓失足,摔傷了筋骨,幾乎寸步難行。好不容易捱到了仲夏,病情稍微減輕。又因送兒子到婺州考試而中暑,下痢病瘧,嚴重得不得了。這次病從仲春到季秋,總共八個月,終算才恢復了健康。但病好之後,為了經濟上的需要,不得不和女婿因伯作了一趟吳興之行,接受太守胡瑾的邀請和幫助。另外對李漁造成相當打擊的一件事,也趕巧似地發生在這不幸的一年,那就是結縭(ㄌㄧˊ)四十多年的妻子徐氏過世了。康熙17年(西元1678),原先還有數椽房屋未完工的「層園」,這時都修建起來了。佔地甚廣的「層園」,曲徑幽深,由麓至頂,大約有幾十級之高,湖光山色,美不勝收。李漁曾經自己題了一幅對聯:「盡收城郭歸檐下,全貯湖山在目中。」足見它的巍峨景觀了。不過經歷了一生的劫難漂泊,人世的悲歡離合,都成了晚年隱居西湖的無限思量,李漁就這樣悄悄地走完了地的生命旅程。至於他的卒年,依據孫楷第的考證,不是康熙19年(西元1680),就是十八年(西元1679)的殘冬,享年七十成六十九。

李漁的一生剛好是明代淪滅、滿清異族入主的一個轉換時代,這樣的時代原本就是一種矛盾的歷程,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在面對它的時候,都難免會有難以抉擇的傍徨。當然,李漁所選擇的方向、所走的路程,以今天來看,可以說褒貶相參、殊難定論。但有一點絕對能肯定的是,他創作的熱忱、著書立說的執著,永遠也不能抹煞。在《閒情偶寄》中,李漁自己說道:

「予生無他癖,惟好著書,憂藉以消、怒藉以釋、牢騷不平之氣藉以剷除。」

一個人執筆在手,而牢騷秋怨、渾然皆忘,也可以不愧為讀書人了。在這種專注的精神之下,李漁的作品數量自然不少。再加上後來從事出版事業,又編了一些書籍,為數就更為可觀了。以下分兩大項開列李漁編著的作品,以供參考:

一、創作部分

十種曲(十部傳奇原是隨編隨刊的單行本,康熙間合刊,而後從清朝到民國,多次重印。)一家言(文集和詩集,雍正間芥子園主人將康熙時的初集和二集合編刊行。)
耐歌詞四卷(詞集和窺詞管見,康熙間刊行。)
笠翁增定論古四卷(即史論,唐熙時刊行。)
閒情偶寄(唐熙時原刊,民國45年臺北重刊。)
一家言、耐歌詞、笠翁論古、閒情偶寄四部,雍正間芥子園主人合刊為一書,題名為《一家言全集》。
十二褸(小說集,又名《覺世名言》,唐熙間刊行。)
無聲戲(小說集,又名《連城璧》)
以上所列各書,民國57年(西元1968)德國人馬漢茂(Helmut Martin)旅臺時合輯影印,題目《李漁全集》,共十五冊。
齠(ㄊㄧㄠˊ)齡集(收早年詩作,崇禎間刻,已佚。)


二、編選部分

古今尺牘大全(康熙時刻本,書不多見。)
尺牘初徵(順治十年以前選輯,書未見。)
尺牘二徵(書末見。)
名詞選勝(書未見。)
資治新書(初集十四卷,明人案牘。二集二十卷,清人吏牘。康熙間刊行。)
四六初徵二十卷(唐熙間刊行。)
新四六初徵二十卷(康熙間刊行。)
笠翁詩韻五卷(康熙間刊行,書不多見。)
笠翁詞韻四卷(書不多見。)
綱鑑會纂(書末見。)
明詩類苑(書未見。)
列朝文選(書未見。)
古今史略(四庫總目禁書目中列李漁著,書末見。)
千古奇聞十二集(存康熙間刊時序文。)

總之,從以上的生平事蹟與著作選編看來,李漁確實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文人。問題在生當改朝換代的尷尬時刻裡,選擇仕宦的道路,既是心所不願、而也時不我予;隱居躬耕、不涉世事,又難謀溫飽,所以李漁便以著書賣文為生。但是又名大噪之後,與權貴名流的酬酢往來,自然就難以避免;為了生活的安定飽足,他也似乎無法拒絕這一切。他作詩填詞、譜曲編劇,還為人題像寫序,甚至選姬教唱、到處遨遊獻技,過的是十足清客式的生涯。就因為如此,當時一些守舊的人便難免有所非議,像袁于令即刻薄地批評道:

「李漁性齷(ㄨㄛˋ)齪(ㄔㄨㄛˋ),善達迎,遊縉紳間,喜作詞曲小說,極淫褻。常挾小妓三四人,子弟過遊,便隔簾度曲,或使之捀觴行酒,並縱談房中,誘賺重價。其行甚穢,真士林所不齒也。予曾一過,後遂避之。」

其實李漁的行為,也並非全然完美,但像這樣的批評,無論如何卻是太過火了。因為李漁本是一位個性跳脫不羈的才藝之士,道學的框架,又怎能強加於他的身上呢?更何況編劇導戲,乃是李漁一生最大的興趣。以家伎搬演自編的新劇,供人欣賞,對他來說,無非是一種自娛娛人的生活情趣罷了。硬要拿色情來栽贓,未免冤枉。今天,或許觀念改變了、或許道德的尺度也放寬了,當我們不再以有色的眼光來衡量李漁,乃能看到另一個值得讚賞的他。不論在戲劇理論的建立、或是在日常生活的品味,我們都必須承認他的成就與價值。


第二部分 笠翁的戲劇理論

戲劇是一種表演於舞臺上的綜合藝術。當然,為了烘托氣氛以增加吸引人的力量,音樂歌舞便成了其中的要素。而戲劇的演出,基本上可以說是人生的縮影,無論是生活的再現也好、想像也好,身體動作與語言對白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重要的是,因為要把一件故事活靈活現地在舞台上表演出來,所以「述說」的方式便不再適合了;取而代之的,就只有以演員扮飾,直接代劇中人物言談笑罵的「代言體」了。

而如果就以此作為戲劇成立的基本條伴的話,我們便曾發現到一個奇怪的事實,那就是同為文明古國之一的中國,儘管在很多方面都有著輝煌而領先的成績,唯獨在戲劇方面,卻落後西方很漫長的一段歲月。有一種說法,早在西元前二千年左右,埃及就可能有戲劇的形式出現,不過現存的資料既少且不足徵信。今天有關劇場的確實資料,以及世界上最早的偉大劇本,都來自希臘。而希臘戲劇的第一個確切紀錄見於西元前五三四年,因為在這一年裡,祭祀酒與豐腴之神戴歐尼色斯(Dionysus)的節慶活動,就正式加入了悲劇演出競賽。至於中國,雖然說《詩經》「周頗」與《楚辭》「九歌」中巫覡歌舞媚神娛鬼的情形,已經有人把它看作是戲曲的萌芽了。然而按著醞釀變化出來的,如漢代的「百戲」,後趙的「參軍戲」,北朝的「代面」、「踏搖娘」、「撥頭」,唐代的「參軍戲」,以及宋金的「雜劇」、「院本」等,卻都不能發展成熟為真正的戲劇。我們在此引用俞大綱的一段話,它或許能為中國戲劇的遲遲不能完成,多少提供一些看法:

「中國人對戲劇的觀念,一向頗為含渾。自漢代開始,舉凡帶有模仿性、娛樂性的技藝表演,一概統屬於『百戲』,表現內容並不要求具有故事和特定人物。……又因中國戲劇建基於音樂和舞蹈,運用音樂、舞蹈做為手段,來表達人物的感情思想,一齣戲的演出,常因之把歌與舞成份過分突出,做戲劇的結構鬆弛下來。」

(施叔青《西方人看中國戲劇》俞序)

而雖然慢了西方將近十八世紀之久,到了元代,我們戲劇的普遍發達,乃致躋於文學之林,卻也是不爭的事實了。從此而雜劇、而傳奇、以至於蔓延而為各地的戲曲,在往後的時代裡,戲劇便一直是撫慰亂離苦楚、或是點綴昇平歡愉的民生必需品了。即使時至如今,新的外來的各種犬馬聲色,早已壟斷了大部分的娛樂市場,傳統戲劇仍餘波盪漾地有著它某種程度的影響力。

且或許是民族的習性所使然吧,戲劇在遙遙落後的情況下,終究還是發展成熟了。然而戲劇理論的孕育誕生,卻似乎更是難上加難了。所以從元代開始,雖然曾經有一些愛好戲劇的文人,陸續從事曲話劇評的寫作。不過他們的論調,不是流於曲調音律的析論,便是偏於文字詞采的斤斤計較,而最常見的則是記些優伶、作家的掌故資料罷了。橡這種零碎片段,沒有條理、系統的曲論,如何能夠建立起完整的戲劇理論?同時又如何能使人對中國戲劇產生通盤的瞭解?

然而在這種風氣習性籠罩下的中國劇壇,李漁《閒情偶寄》中有關戲劇理論方面的闡述,卻不能不說是一個極為罕見的異數了。李漁誕生的時代,正是傳奇戲曲因湯顯祖突破格律派的樊籬、重新綻放異彩的一個階段。一輩子聽戲、編戲的經驗累積,使他對於戲曲,有著深厚的涵養和超越時人的獨到見解。而尤其重要的是,對戲劇的全心全力投注,促使他對傳統戲劇理論去進行一種全面性、系統性的深入探討,不再如以往文人般作為閒暇時的欣賞消遣罷了。在《閒情偶寄》一書中,作者對自己的殷殷心意,作了相當懇切的剖白。正因為激盪不已的「一片苦心」(演習部授曲第三),憐「千古詞人,未窮其秘」,所以作者才「以探驪覓珠之苦,人萬丈深潭者,既久而後得之,以告同心。」(詞曲部賓白第四)而且因為擔心「於此中索全人,頗不易得」,乃「再費幾升心血,創為成格以示人。自製曲選詞,以至登場演習,無一不作功臣,庶於為人為徹之義,無少缺陷。」(演習部教白第四)從這段文字看來,李漁戲劇理論之有其價值存在,自是不言可喻的了。我們甚至可以說,在他之前,固然沒有如此圓融精熟的理論。而在他身後,尤其是古典戲劇漸趨沒落的今天,這一套戲劇理論恐怕也將成為絕響,而為研究古典戲劇者的無上瑰(ㄍㄨㄟ)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