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知本家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滎陽突圍
內文摘錄:濰水大戰

作 者 作 品

戰神韓信(1)
戰神韓信(2)
戰神韓信(3)
戰神韓信(5)

知本家

【類別最新出版】
周瑜與孫權
朔風北望(下)
朔風北望(上)
叩叩門,唐朝
變臉‧變法‧變錢 王安石(下)


戰神韓信(4)(YG0128)

類別: 知本家
叢書系列:知本家
作者:魏生
出版社:知本家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2年05月25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78986622328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內文摘錄:滎陽突圍內文摘錄:濰水大戰



  內文摘錄:濰水大戰

韓信在臨淄城作了各項戰鬥部署,他委任張蒼為臨淄城的城防長官,帶一支重兵防衛臨淄,以防田橫、田吸等反攻這座都城。韓信自己則帶領三萬精兵,前往高密追擊齊王田廣。

韓信走到半途,就聽說項羽派了龍且、周蘭兩位大將,領著二十萬楚軍前來援助齊國,並且已經到了高密,田王廣親自帶領文武官員出城迎接,齊楚大軍在濰水東岸兵合一處,兵力加在一起將近三十萬。

“又是三萬對三十萬,”韓信想,“這一次我又要與數量十倍於我的敵人作戰。” 韓信領兵朝高密方向急速前進,到達離高密城五里處,兵馬駐紮在濰水西岸,因雙方力量懸殊,一時不敢進攻。

有人主張使用聲東擊西法,韓信認為不行,他記起在山上受訓時黃石公曾說過:“聲東擊西法是一條險策,使用時當慎之又慎。這條計策能否使用,要根據敵人心志是否真的混亂來決定。敵人心志混亂,我方就能取勝,敵人心志不亂,那我方將自取滅亡。”李左車同樣認為,龍且的心志是絕對清醒的。一般的詭作行為他都可以識破。必須思考一條打破常規的奇計,方能戰勝這個高明的對手。會議無結果而散。

韓信統領的漢兵雖然久經戰陣,戰鬥力強,但畢竟數量太少,只及敵軍的十分之一。因而要奪取高密城,打敗敵人,只能靠智取,不能用硬拼的辦法。

濰水,像是頸項上帶的項鏈,自膠東半島中部偏東,把整個半島分成根部與頂部。高密城緊臨濰水東岸。因此,濰水便成了高密城面西的天然塹壕,使得高密猶如一座要塞,得以拒阻自西方的任何強敵。

韓信站在濰水西岸,眼睛時而注視著河水,時而眺望對岸的高密城。他認為龍且不失為一位高明的將軍,因為他懂得利用河流來保護自己的軍隊,使韓信帶領的漢軍不容易向他發起進攻。韓信覺得李左車在會上發表的意見是對的,如果領兵渡河攻擊龍且,就犯了兵法的大忌。《孫子兵法》和《吳子兵法》上都說,敵軍因為渡河而分成兩半,首尾不能相顧時,是最恰當的攻擊時機。龍且完全可以把軍隊部署得離河流稍遠些,引誘韓信的軍隊渡河來攻。當韓信的漢軍一半在河裡,還有一半在岸上,龍且突然發動攻擊,就可以把漢軍殺得大敗,全殲已渡河的漢軍。韓信想到這裡,不禁打了一個寒戰。

既然不宜主動渡河攻擊敵人,那麼是否可以長期在此與敵人隔河對峙呢?韓信思考了一下,他十分贊同蒯徹的看法:因為他的軍隊是孤軍深入敵人腹地,糧草和後勤服務工作都不能配合得很好。日子一長,他的軍隊將會因糧食短缺而失去戰鬥力,最後會不戰而敗。戰爭持久只會對齊王廣有利。

有些人的主張:像上次在魏國作戰那樣,把敵人的主要兵力吸引在近處防守,然後在敵人兵力空虛的遠處渡河,從而大大減少自己軍隊在渡河中的損失呢?這也不行,因為一種詭詐的手法只宜使用一次,反覆使用就容易被敵人識破。

可是現在應該使用一條怎樣的打破常規的奇計呢?當晚韓信獨自秉燭閱讀兵書,苦苦思索一條創新立異的妙計,以戰勝高明的對手龍且。韓信忽然靈機一動:“啊,有了,我方為什麼不可以引誘敵人渡河呢?如果龍且渡河來攻擊我方,我就可以趁其半渡而擊之,將他的已渡河的軍隊悉數殲滅,然後再渡河圍殲他那另一半軍隊。”

《吳子兵法》曰:“「涉水半渡可擊。」韓信讀到這一段話,不禁擊節稱歎,他最感興趣的是這幾句:“近水為陣者,須去水稍遠,則誘敵使渡,一則示敵無疑。“若敵渡水來戰,可於水邊伺其半渡而擊之,則利。”韓信決定按這幾句話來進行戰略部署。他下令部隊後撤三里,把營盤紮在離河較遠的地方,引誘敵人渡水來攻,一旦敵人上當,他就可以等待敵人一半人馬過河後發起攻擊,以取得勝利。

龍且的援齊大軍享有充分的自由,他可以選擇最有利的地點和時間,與韓信統率的駐齊大軍展開決戰。龍且最初想指揮軍隊直接指向臨淄,趁韓信在高密與齊王鏖戰之際,乘虛奪取這座都城,然後在臨淄附近與韓信決戰。後來他轉念一想,這樣做不太好,一則救不了齊王廣的急,二則避實擊虛,顯得他懼怕韓信。

龍且素來輕視韓信,近年來韓信威震河北,聲名鵲起,但龍且總認為韓信攻下這麼多地方是僥倖,由於對手無能,遂使韓信這位豎子成名。現在,龍且偏偏要找韓信交鋒。於是,他把大軍領向高密,與韓信隔濰水對陣。

那天,龍且接到軍士報告,說對岸紮營的韓信軍隊不知何故退軍三里,龍且聽了,哈哈大笑。他說,我早知道韓信是個無能之輩,現在他不接戰,就退軍,一定是畏懼我龍且將軍的威名。於是,龍且下令把軍營移到高密城外,在河邊紮營,準備攻擊對岸的漢軍。

副將周蘭力勸道:“將軍,我聞說韓信狡詐多端,現在不戰而退,恐有奸計。我軍遠來,一來疲憊,二來人生地疏,不可貿然接戰。”

龍且聽了,不以為然地說:“你說此言,純是被韓信的名氣影響!難道韓信真的那麼可怕?我看韓信不過是一個膽怯的白面書生,當他在淮陰城窮途潦倒的時候,曾向洗衣服的婦人乞食呢。”

“現在的情勢和過去不同。韓信的確出身貧賤,但他是刻苦自勵,最後終於成功的顯著例子。我們對他不可小看。”周蘭接著說,“漢兵遠道而來,一舉破曆下,陷臨淄,每次都打勝仗,占了齊地大部分地方,現在正是其士氣最旺盛的時候,其勢銳不可擋。齊兵新敗之餘,士氣不振,又在自己的家鄉作戰,極易逃散。齊軍一逃,我楚軍勢必被他牽動,陣腳動搖,決難抵禦漢軍的攻擊。我軍不如高壘深溝,堅壁自守。目前齊地的許多城池雖為漢軍占據,但齊人都未順服,視韓信為侵略者。所以不如請齊王派出民眾信服的使臣,到齊國各地號召民眾反抗韓信。那些淪陷的城市聽說齊王還在,而且是楚國派了大軍來救,必定會紛紛起來抵抗。

漢軍離本國兩千餘里,而且後方沒有補給,全靠在齊國就地補充,這樣遭到抵抗,連糧食都找不到,除了撤退就只有投降。“


韓信見龍且在他退兵之後沒有動作,便派遣大量的諜報人員,渡過濰水,到高密一帶地方去散布謠言,說什麼韓信最怕楚軍,他自己從沒有直接和楚軍作過戰。


還說韓信稱讚龍且的軍隊是百戰百勝的無敵雄師,兵力遠優於漢軍。漢軍是集各國的敗殘之眾,湊合而成的軍隊,不堪一擊。總之,韓信千方百計使龍且和其他的楚軍將士產生漢軍決非楚軍對手的錯覺,從而滋長驕傲情緒。

龍且站在濰水東岸,登高遠望,見漢兵旌旗萎萎、營帳圈圈,心裡不由生起一種鄙視之感。他認為現在不攻擊漢軍是白白放過了一次獲勝的機會。

於是,他轉回營帳,對周蘭說:周將軍,你說的戰策並非不可行,的確,我們如果長久在此與韓信隔江對峙,數月之後,漢軍就可不攻自破。可是,你想過沒有?假若韓信軍不戰而降,我們還有什麼功勞?項王派我們來,交代的任務是擊漢救齊,救兵如救火,是絕對拖延不得的。如果我們躲在城內死守不戰,從何談得上救齊?項王如果聽說我在此消極避戰,一定會大為震怒,他會撤免我們的軍職,處罰我們的。我們楚國現在被迫兩線作戰,這種形勢對我們不利,我們惟有趕快結束東線戰爭,安定齊國,然後回師西線,集中力量打垮劉邦,才是惟一出路。“

“但是,將軍…”周蘭想做最後努力,但龍且說:“不戰而屈人之兵,乃上之上者……” 我知道,這是傳統的兵法觀點。什但我總覺得這種戰法太消極了。應該進行革新。其實漢軍的攻勢達到終點時予以攻擊是最佳時機。因為敵人勞師而襲遠,就是趁敵人已經十分微弱了。我們及時攻擊它,必將取得良好戰果。這一點是不用懷疑的。“

龍且狂妄自大,韓信卻十分慎重,他故意表示出對龍且的畏懼,自稱自己不是龍且的對手。這是兵法上的「驕敵」之計。根據這項計策,凡是敵人強大,而我方無足夠的取勝把握時,應當言辭、行為謙卑,使對方在精神上驕傲起來。等到對方有機可乘時,便可將他一舉擊敗,所以《孫子兵法‧計篇》上說:「卑而驕之」。


韓信正是要以自己膽怯作幌子,盡力思索可以利用敵人的錯覺出奇制勝的。這時李木蘭正好過來。

“木蘭妹,”韓信說,“我想引誘龍且渡河來攻擊我軍,然後乘他的軍隊渡過了一半時發動攻擊,妳說,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李木蘭說,“這次我軍與龍且帶領的楚軍作戰,也要善於利用自然力,而且惟有應用自然力,才能創造出你所需要的有利條件。”

韓信問道:“這種自然力是什麼?”

李木蘭在他手掌中寫了一個「水」字。

“哦,水!沒有比水更好的自然力了。”韓信點頭稱讚說,“請述其詳!”

李木蘭說:“現在您應趕快派軍隊占領濰水上游,在上游水淺處修築一個堤壩,擋住水流。這麼一來,下游的水就會變淺,可以涉水而渡。而我軍應及時利用這個條件,讓將士涉水渡河攻擊龍且的軍隊,然後佯裝戰敗,又涉水退回西岸。龍且的軍隊必然爭先涉水過河追趕,這就達到了引誘敵人過河的目的。這時留在西岸的我軍就可實施半渡而擊的戰術了。特別重要的是,我軍應該趁敵軍大批渡河時,立即拆掉上游的堤壩,讓大量河水滾滾而下,淹死河中的敵軍,截斷已渡河的敵軍的歸路。同時,集中兵力,分割圍殲這部分敵軍。這麼一來,對岸的敵軍就會嚇破了膽,紛紛逃竄,不擊自潰。”

“太好了!”韓信興高采烈地說,“就按妳的主意辦。”
 
於是,韓信挑選五千善水性的兵卒,由傅寬帶領,讓他們帶大批麻袋、竹簍,連夜趕赴濰水上游,甚至連輜重營內的米袋也全將米倒出,空米袋交給赴上游的兵卒帶去。韓信命他們到上游後,用麻袋、竹簍以及盛糧口袋,一齊裝滿沙土,通通堆積在河流的一個窄狹處,從河床一直壘積到高過水面數尺,將上游的水全部堵塞住,蓄積成一個水庫。這時下游的水位不斷低落,最後甚至斷流,露出了河底。

第二天,剛剛天亮,韓信親率五千步兵,準備向對岸的齊、楚軍發動進攻。臨行前,他命令其他的軍隊都藏身西岸的壁壘,準備進攻來犯之敵。隨後,他率領將士,踏入河中水淺處,向濰水東岸,徒涉過去。

韓信派在齊、楚軍中的諜報人員,高聲吆喝道:“漢軍來攻了!韓信親自統率大軍,渡河來攻了!”

龍且原就在河岸的大帳中,一聽說韓信親統大軍,渡河來攻,立即調集部隊,迎擊登陸的漢軍。

龍且與副將周蘭騎馬走到戰場上,見漢軍一半在河裡,還有一半在岸上,韓信將渡河攻擊軍的最大弱點,暴露在敵軍面前。

看到漢軍此一情況,龍且大喜過望,對周蘭說:“原來韓信不知兵法呀!”

“何以見得?”周蘭問道。

龍且解釋說:“孫子說過:『客決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意思是說,等到敵軍因為河流而分成兩半時,就是最恰當的攻擊時機。現在韓信的軍隊正好處於這種對自身極不利的狀況,我們應全力攻擊和圍殲他們。“

周蘭說:“韓信久經戰陣,兵法嫺熟,不會犯這種極明顯的錯誤。今天他不顧兵法的大忌,冒險渡河攻擊占優勢的我軍,一定另有計謀,大將軍要小心點才好。”

龍且笑道:“你把韓信看得太高了。我總認為他是個無能之輩,你若不信,我就與他鬥幾回合給你看吧。“

於是,龍且打馬上前,迎著漢軍衝擊,這時韓信已經登岸,令漢軍列好陣勢,見龍且躍馬而來,便高聲喊道:“龍且快快投降,不然,小命難保!”

龍且在馬上道:“韓信,你原為項王手下,怎麼背叛主子,去投劉邦?現在領兵來攻打項王的軍隊,你羞也不羞?“

韓信答道:“現在項羽大勢已去,快完蛋了,你今天若有明智,就應下馬投降,免得陪同項羽進墳墓!”

龍且聽了,更不答話,提槍直逼韓信。韓信也手執一把銀槍迎敵,一往一來,鬥了三十來回合,兩邊兵卒搖旗吶喊,氣勢十分雄壯。周蘭恐主將有失,拍馬上前助戰。韓信一人對殺兩個,大顯身手。陳賀、孔聚二人也前來助戰。一起喊殺聲四起,兩邊兵卒也殺起來,這一場好殺,直殺得塵土蔽天,日月無光。

混戰了一個多時辰,龍且見一時難以取勝,便發出暗號,令潛伏在兩翼的大軍合攏,包抄漢軍後路。韓信早就識破了龍且的計策,他立即下令部下佯裝戰敗,火速後撤。退到濰水邊上,韓信當先拍馬,躍入水中,向對岸逃去,龍且見狀,興高采烈地向左右說道:“我說過嘛!韓信是個膽怯畏縮的傢伙。你們看,剛一接戰不久,他就趕緊龜縮後退,造成全軍潰敗,虧他還想渡河攻擊取勝呢!”

漢軍果然潰敗得不成樣子,眼見數十面旌旗,連連倒下,韓信的帥旗,也倒落地上,沒人收拾。本來嘛,假裝戰敗是韓信最拿手的伎倆,在背水擊趙之戰已使用過。

龍且見漢軍陣腳大亂,更加狂喜,不要命地高喊道:“楚、齊軍兄弟們,別讓韓信逃過河去!大家盡速快追!擒得韓信的賞萬金!”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楚、齊軍將士紛紛涉水過河追擊。龍且自己,也要驅馬下水,周蘭止住他道:“昨天濰水既深且寬,波濤滾滾。今天怎麼變得這麼淺了,也許韓信使了什麼詭計?將軍最好不要輕易過河。”
 
“唉,你也太小心翼翼了。河水變淺乃是一種自然現象,可能是上游缺水和旱象所致。韓信是個凡夫俗子,不是風伯雨師,更不是天神,他怎能操縱風雨呢?據我看,河水變淺實在對我軍有利,我們可以立即命令大軍悉數過河,以壓倒的優勢全殲漢軍。對岸漢軍充其量只有三萬,我軍有近三十萬的兵力,十人擒殺一個,也可以把敵軍全部殺光。過去我擔心的是,這條大河又寬且深,舟船太少,我軍若要渡河攻擊漢軍,只能分批渡河,這很容易被漢軍分批消滅,現在河水突然變淺了,我軍大部隊可像走平地一樣地持續不斷地過河,不怕被敵人分割殲滅,此乃天助我也!”

周蘭見龍且堅持己見,剛愎自用,急於要下水追敵,攔也攔不住。只得仰天長歎一聲,說道:“你立功心切,冒險領軍下水,恐怕項王最後這點本錢,會斷送在你手裡了。”

當下龍且也不理他,向全軍下達通通涉水過河追殺窮敵的命令:“全軍渡河,一舉攻破漢軍,生擒韓信!”他自己也躍馬過河,不消片刻,便到了西岸。同時,龐大的齊、楚大軍尾隨著龍且,以排山倒海的勢頭湧向西岸。戰敗的漢軍向西岸縱深地帶逃竄,齊、楚大軍也向縱深地帶追逐。不消多久,到達西岸的齊楚軍已經達到二、三萬人。還有數不清的楚軍兵士正在涉水過河。

這時,韓信已進入一個漢軍壁壘中,他在壁壘上望見過河的齊、楚軍黑鴉鴉一片,人頭攢動,從西岸連到東岸,人喊馬嘶,十分熱鬧。他估計,單是在河中涉水的楚軍軍士就不下萬人。這正中他的下懷,滿心高興。即下令士兵點燃烽火,在專門的灶中點燃狼糞。狼糞是最佳的點煙原料,冒出的煙強勁而直,上沖雲霄,不易被風吹散,所以烽火又被稱為狼煙。剎時間,一條條強勁的煙霧沖天而起,在遠處上游的傅寬望見烽煙報警,知道齊、楚軍已渡河來攻。於是命令手下士兵馬上動手拆堤,這些士兵都是熟知水性的築壩能手,他們既會建壩,又會拆壩。不消半刻功夫,大壩就拆開了,原來被遏制的河水洶湧而下,勢如奔馬,下游的河水暴漲,由原來的最多兩尺深漲到兩丈餘。正在涉水過河的上萬名楚軍措手不及,全部被波浪捲走,犧牲在濁流之中。轉眼間,漢軍就轉敗為勝,西岸被追逐的漢軍官兵都回過頭來,衝殺慌成一團的齊、楚軍。

直瀉而下的洪水真是可怕極了,把兩岸的齊、楚軍都嚇掉了魂,他們本來就缺乏科學知識,看到這種恐怖的場面,都以為這一定是天公偏袒漢軍,故而降下洪水,要淹沒所有的齊、楚軍隊。一萬多個齊楚兄弟轉眼間都不見了,怎不令他們心驚膽戰?他們都不敢再戀戰了,東岸的齊、楚軍甚至作鳥獸散,他們的家就在本地,因此大都逃回家中去了。西岸的二、三萬齊、楚軍隊都擁擠在岸邊,四處尋找船隻、木筏和木板,想逃回東岸,可是哪裡找得到?有些知水性的甚至跳入水中,泅渡回東岸。龍且再三吆喝,甚至動手格殺自己的士兵,也制止不了齊、楚軍想逃回東岸的念頭。因為他們都已嚇破了膽。

就在這時,漢軍壁壘中擂起戰鼓,大開壁門。一支支騎兵衝出,接著是輕車兵、重甲兵,兩旁是弓弩手,猶如一條條游龍衝入楚軍陣內,進行穿插、分割、包圍。毫無鬥志的楚軍大亂。二、三萬人龜縮在狹窄的岸邊,互相踐踏,力氣小的楚軍都被自己的人馬踩死,或被擠入河中淹死。這時,漢軍的弓弩手都以龍且為目標,萬箭齊發,龍且被箭射成刺蝟一般,漢軍的一員偏將,把他的腦袋砍下來,獻給韓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