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強 力 推 薦 |
|
|
克魯曼(Paul Krugman),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
|
內 容 簡 介 |
|
|
《金融時報》選書
資本主義固有的邪惡在於福利的分配不公平; 社會主義的固有美德在於公平享受痛苦。 ——邱吉爾(Winston Churchill),英國前首相
麥可.康茲爾是最有魄力的金融改革宣導者之一, 是緊縮政策最英勇的評論者, 是進步主義者的巨大資源。 ——克魯曼(Paul Krugman),諾貝爾經濟獎得主
《洛杉磯書評》(Los Angeles Review of Books) 《出版人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中西部書評》(Midwest Book Review) 《民主》季刊(Democracy: A Journal of Ideas) 《柯克斯書評》(Kirkus Reviews) 《圖書館學刊》(Library Journal) 《公益雜誌》(Commonweal) ──專文推薦
過去數十年,我們一直被灌輸一個觀念,認為商品、服務與勞力流動,是不受規範的自由市場,是自由的基本形式,自由就像市場一樣運作。
然而,醫療保險、就學貸款、退休年金、育兒津貼、公共托育、就業保障、購屋貸款等等,都是各國人民現在面臨的問題,與1930年代經濟大蕭條、1980年代能源危機一樣,現在全球陷入嚴重通膨,經濟學者、勞工百姓再次思考:我們應該讓自由市場決定我們的生活嗎?自由市場可以不受管制嗎?
作者主張,我們必須擺脫市場才能獲得自由。市場依賴是一種深切的不自由狀態,真正的自由需要我們去檢查,市場在我們社會與生活裡的存在方式,並且設立硬邊界。例如健康照護,應當提供給生病的人,而不是生病又碰巧有錢的人。市場應該受到壓制,才有利於提供公共的健康照護。
本書以大膽創新的政治經濟觀點,說明現在的公民要如何努力,確保每個人都可以享有使我們自由的條件。當愈來愈多人開始質疑自由市場不受管制的問題時,作者為我們的未來提供清晰的思路。
|
|
作 者 簡 介 |
|
|
麥可.康茲爾(Mike Konczal)
美國羅斯福研究機構(Roosevelt Institute)主任,專研金融改革、失業、不平等、公共權力在民主制度中的作用,以及對於經濟的漸進式願景。曾與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史提格里茲(Joseph Stiglitz)合著《重寫美國經濟規則》(Rewriting the Rules of the American Economy),《紐約時報雜誌》稱他是「進步主義者中的異端」,他的部落格「Rortybomb」被《 時代》雜誌評為25個最佳財經部落格之一。其文章常見於《華盛頓郵報》、《波士頓評論》、《華盛頓月刊》、網路媒體Vox,亦常出席CNN、MSNBC節目,現與家人住在馬里蘭。
|
|
譯 者 簡 介 |
|
|
蕭美惠
政治大學英語系畢業,從事翻譯二十餘年,曾獲吳舜文新聞深度報導獎和經濟部中小企業處金書獎,譯作包括《貝聿銘:現代主義泰斗》、《我的美國之旅:鮑爾將軍自傳》、《景氣為什麼會循環》、《我們所能承當的,多過我們所能想像》、《神射手》等書。
|
|
目 錄 |
|
|
前言
第一章 免費的土地 第二章 自由的時間 第三章 自由的生命 第四章 免費的安全 第五章 免費的照護 第六章 免費的健康 第七章 免費的經濟 第八章 免費的教育
結語 謝辭 注釋 參考書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