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她(AK005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胡晴舫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6月13日
定價:160 元
售價:12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76頁
ISBN:957133405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推薦序 1

沒有去過的地方

.袁瓊瓊

前陣子看了電影《情慾寫真》。蘇菲瑪索在裡頭飾演一個攝影師,片子裡看見她隨時隨地拿著一個小照相機,拍一切事物。拍她身邊的環境,發生的事,與她對話的人,與她對看的人。那照相機是她的眼睛,也是她的武器,是她隨身攜帶的圍牆,擋住別人,也擋住她自己。

看胡晴舫的書,讓我有同樣感覺。覺得她好像也帶了一台小小的相機,在她的旅途中邊看邊拍,廣義來說,這旅途是疆域,也是歲月的。『她』就是胡晴舫從那小小的觀景窗看出去的一些切片。書裡的這五十一個『她』,在她們的真實世界裡想必有各自的存活面相,但是從胡晴舫的觀景窗看出去,每個人都沾染了一點胡晴舫。她們在這本書裡,以胡晴舫所選擇的樣貌出現,活著胡晴舫的邏輯所架構理解的某種人生,她們的好或不好處,其實反射的不是她們自己,反倒是胡晴舫。

我其實不認識胡晴舫。一個不認識的人,跟沒有去過的地方其實有相似之處,不然是驚喜,不然便是覺得索然無味,全依憑跟對方擦身而過時那一剎那間的心情。而閱讀胡晴舫的時候,我說實話,其實並不是適合的時間點,也不是適合的心情。

因為忙,這本書是片片段段,跳著看的。這書隨著我,也在我的生涯裡做著某種旅行。我在往台南的飛機上讀那個肥胖的日本女孩的故事,在萬呎高空上讀著她每天起床的時候都想自殺,「她想要:推開單人公寓僅有的一扇小窗戶,從十八樓往下跳。」坐捷運去淡水的時候,在捷運車廂的冷氣裡,跳著看了勇敢的大陸流亡女詩人,全世界最沒有理由快樂的越南女孩,還有強悍老練的印度小女童。從台北出發的時候天氣還微微涼,在淡水下車,一出捷運站,撲天蓋地的陽光,忽然像到了異地。那炎熱的記憶,和行走著身上汨出的熱烘烘的汗水,因此也就和這幾個女人的印象交纏在一起。

我隨時把那一大疊影印稿放在背包裡。許多個『她』,在我,是跟咖啡香摻在一起的,有時候是STARBUCKS的,有時候是西雅圖的,有時候是 IS 的。在等人的時候,獨自,一點心不在焉,因為不知道對方什麼時候來;一邊等一邊看,讓鄰桌的中年男子說的笑話分去了一點點注意力,又被櫃台小妹的美貌引著失了點神。看兩段就放下,發現自己原來沒看進去,於是又重新開始看。

有時候,是在計程車上,在塞車的時候,司機開始打大哥大,我就從背袋裡抽一張出來看,抽到誰就看誰。

後來胡晴舫給我寄來了她的前一本書《旅人》,於是這本也塞進背包裡。有時候看《旅人》,有時候看《她》。

我不知道我這樣子的閱讀方式會使作者作何感想。我也不知道,如果別人也這樣子漫不經心讀我寫的書,我會是什麼心情,我是不是會在乎?不過,畢竟還是讀完了。這麼多混雜的感覺和經歷,這麼多的聲音,氣味,景象,有書裡的,有我環境裡的,有我想像中發生的,有因為胡晴舫的文字所誘發出的我自己的回憶裡的。這樣多這樣多的訊息,這樣混亂的交纏的──我覺得我經歷了漫長的旅程。

與《旅人》相比,《她》實在是一本羽量級的小書,這不單指單篇的篇幅比前書短小,也指胡晴舫處理的素材份量。看了《旅人》,會覺得寫《她》的胡晴舫是在休閒狀態。《旅人》如果是公開演講,那麼《她》就只是閒聊。《旅人》如果在辦公大樓裡穿套裝上班,那麼《她》是穿著短褲站在路旁喝珍珠奶茶。

但是,不管上班還是喝珍珠奶茶,其實這兩本書都很嚴肅,都蠻沉重的。胡晴舫與我們分享的,並不是容易消化的東西。

從書裡看,作者是旅行家,去過無數地方。她是我知道的第一個把遊記寫成了論文的旅行家,之後又把人物素描衍成了記錄電影。大約是觀察者的宿命,到了任何地方,看見了任何人,她似乎不曾融入其中,而卻是廁身一旁觀察。這種在地球上四處行走的單調行徑,她竟能思考出那麼多理論出來,使我既吃驚又讚嘆,而那些在異鄉偶然瞥見的臉孔,胡晴舫寫出了她們的過去,未來,寫出了那些臉孔底層的東西。

這不是輕鬆的書。這也不是一個可以簡單去結論的作家。

在看完了胡晴舫的書之後,我又把它放在背包裡到處帶著走了好久。

不知道該怎麼樣談這本書。

要如何去述說一個初認識的人,或著只去了幾天的地方呢?

如果我不是必須在這本書的前面跟人介紹這本書,而只是在私底下跟人閒聊:也許是那家四面全是玻璃窗的咖啡館裡,外面是亮花花的烈日,屋內很清涼;也許面前拿鐵的香味正緩緩升上來。我想我會告訴你:這本書你要看看,至少是要開始知道胡晴舫這個人,她遠比我們檯面上許多已成名的作者都要好上許多。不是寫得好壞的問題,而是她看事情的角度。我覺得好文筆是很容易的,但是要寫得好就還要有一些別的。我也許會說:作者既銳利又聰明,又有匹配得上她的聰明才能。我也會開玩笑說:這絕不是一本「廁所書」,相反的,在坐馬桶時看這本書,很可能會讓你解不出大便來。這也不是一本「美容院書」,在洗頭或燙髮的時候看它,會讓你覺得時日漫漫,而燙髮成為酷刑。這也不是一本「咖啡書」,喝咖啡的時候讀它,會讓你覺得咖啡失去了香味,而室內的情調音樂令人苦惱。這也絕不是床頭書,它讓你看了睡不好覺,不想做愛做的事。

然後最後我會下個結論:這本書恐怕不會賣的太好。

我很喜歡的一個日本漫畫家叫做今市子,她的書非常好,可是非常少。國內的情況是幾乎一年到兩年才出一本。有一天我到一家漫畫出租店去,很大的一家,屋子裡的書,老闆娘驕傲的說:有兩萬多本。我開始沿著那迷宮似的書架一本本找今市子的書,找了半天找不到,去問老闆娘,她連今市子是誰都不知道。

滿屋子的書,可是今市子連一本都沒有。

我最初覺得非常難過,今市子是我非常喜歡非常喜歡的漫畫家,她的漫畫非常優雅,氣質絕佳,但是看她書的人這麼少。但是後來我想到,至少,今市子有我這樣的讀者。我到底也是個創作者,知道她的高度在哪裡。我相信每個寫作者,私心裡都會希望有一個真正知道自己好處的讀者,而每個寫作人,真正說起來,其實是為了這個人寫作。

在這裡,就想告訴胡晴舫,你至少有我這個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