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莫斯科的情人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文學風流(AK0057)
《人間副刊》的〈三少四壯〉專欄集結,書寫中外文學軼事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莊信正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8月15日
定價:200 元
售價:15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32頁
ISBN:957133440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自序

獻給普通讀者

儘量寫出一點情趣──這是本書所收 52 篇專欄文章執筆時最基本的宗旨。雖然主要在談經典作家和作品,心裡念念不忘的是愛好閱讀的社會大眾。過去一年在發表過程中從識者和不識者直接間接得到的反應顯示至少在相當程度上這一點是作到了。

約翰生博士嘗說:「我樂於同普通讀者看法一致;因為在所有奧妙闡釋和高頭講章之後,要決定詩藝榮譽誰屬端賴讀者的普通常識:它未受種種文學偏見的腐化。」善哉斯言!難怪吳爾夫夫人引為她論文集《普通讀者》的書名,並用作書前的格言。她這兩部書淵博精闢而又平易親切,我視為典範,至少同她一樣以普通讀者為對象。

經典(Classic)是「人們讚而不看的書,」馬克吐溫所下的這有名的定義倒不全是玩笑,卡爾維諾也鄭重其事地說過類似的話。大約是人之常情,這個現象很普遍。我自己就是現成的例證:從小愛書,凡是名著總想擁有一冊,到手卻往往束之高閣,敬而遠之。布瑞的鉅製《希臘通史》五十年代在台灣買到,1960 年隨我來美國,輾轉去過三州四城;1974 年從洛杉磯大搬家時嫌重賣給舊書店,今年三月在紐約的舊書店再度買到,書我之間已有四十多年的因緣。應該算作舊識了,卻又頗有陌生之感,深以當年未能通讀為憾,現在人已老大,恐怕只能隨時打開翻翻了。後悔無用,隨時翻翻總比從前那樣敬而遠之要好一些。

馬拉梅(Stephane Mallarme 1842-98)曾哀嘆「哎,肉體感到憂傷呀!而我已經把所有書都讀過了。」當然是詩人的誇張筆法。在 21 世紀初的現在,古今中外各種經典用「汗牛充棟」形容已不為過。一部二十四史從何讀起?希臘羅馬古籍,莎士比亞全集,但丁的《神曲》,吉朋的《羅馬衰亡史》,狄更斯、杜思妥耶夫斯基和普魯斯特的長篇說部等等又從何讀起?即使一個人從小別的什麼也不做,要通讀世界所有名著也是不可能的。惟其如此,我認為讀者大眾對經典著作理應敬仰卻不必畏避,大可隨時隨地隨意打開,看看目錄或索引,讀些片段,瀏覽一下大體內容。魯迅寫過一篇文章題目就叫〈隨便翻翻〉,其中直承「這方法很可以冒充博雅。……殊不知就為了常常隨便翻的緣故,卻並沒有本本細看。」其實連大文豪約翰生博士也習以為常地略讀跳讀,一般讀者更不妨抱著好奇和欣賞的心理「隨便翻翻」,看看人們交口稱頌的書到底在說些什麼。用帕斯卡爾(Pascal 1623-62)關於信不信上帝的打賭的說法,我們打開一部經典作品只可能有兩種結果:要是不喜歡,我們毫無損失;要是喜歡,自然會有裨益,甚至影響一生。

上一世紀西方文學界不少人對傳統上的某些偏差起而反對,對象主要是所謂「已故白人男子」(dead white male)作家,遂導致「多元文化主義」(multiculturalism)。隨即惹起保守主義者的反擊。但顯而易見,雙方的出發點都偏離文學而帶著濃重的政治意味。左派人士固然可能矯枉過正,右派份子表面上理直氣壯地捍衛傳統,骨子裡則意在維持固有道德乃至既得利益;等而下之,就彷彿在應和極端主義(extremist)政客和教棍了,只怕還不如激進派正大光明。文學史上總難免會出現一時的風尚,時過境遷,常常會成為過眼雲煙,經典卻仍屹立不動──它們是通過歷代檢驗考究才得以流傳下來的。

馬拉梅另有一句名言說「宇宙存在是為了要完成一本書」,在他眼裡書成了萬物之靈了。換句話說,我們都為了讀書而存在。《普通讀者》第二輯最後一篇〈怎樣讀一本書?〉結尾一段說:

但是有誰是為了達成一個目標──不論這目標是多麼理想──而看書的?難道就沒有一些事我們純粹出於欣賞喜愛而做的嗎?難道沒有一些 樂趣其本身就是目的嗎?「閱讀」不就是其中之一嗎?至少我往往夢見在最後審判那天那些偉人──征服者和律師和政治家──都來領取皇冠、桂冠或永留青史的英名等獎賞的時候,萬能的上帝看見我們腋下夾著書走近,便轉過身子,不無欣羨地對彼得說:「等等,這些人不需要獎賞。我們這裡沒有任何東西可以給他們。他們一生愛讀書。」

初讀這段話時我深受感動,幾乎流淚。

──2001 年 7 月 24 日,紐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