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紅樓百科
序章:情幻的紅樓世界
第一章:榜與紅樓情榜
第三章: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正冊的組合關係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紅樓情榜(CV0005)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生活文化
作者:詹丹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7月15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92頁
ISBN:957134148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紅樓文學五書:服飾、美食、收藏、園林、情榜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紅樓百科序章:情幻的紅樓世界第一章:榜與紅樓情榜第三章:賈寶玉和金陵十二釵正冊的組合關係



  第一章:榜與紅樓情榜

第一章 榜與紅樓情榜

打開《紅樓夢》,
就是打開了一個熙來攘往的人物世界,
我們既為這個世界的魅力所激動,
也被人物間錯綜複雜的關係所迷惑,
並迷失在這個世界的漩渦裡。
而一張情榜,
將重要的女性角色納入有機的序列之中,
重新梳理出人物世界的清晰脈絡。

古代小說的榜傳統
──榜主要出現於中國古代長篇小說,或在開頭作一總起,或在中間作一提示,或在結尾作一收索,成為長篇小說的一種結構特色

古代小說在漫長的發展歷史中,漸漸形成了頗具漢文化特色的結構方式,其中,長篇小說之列榜形式,就是較典型的一種。

「榜」之一名,含義雖多,但運用於小說,則主要取兩種基本的含義,其一是公開張貼的告示,另一指應試錄取的名單-也就是說,對小說裡涉及到的主要人物從某種特定的角度和標準,對其進行劃定與歸類,透過公榜、張榜和揭榜,揭示出小說中的主要人物及其最鮮明的特徵,使他們從小說紛繁複雜的情節線索與人物關係中突顯出來;而入榜的人物也因此與榜外之人有了基本的區分,其顯示出的重要性猶如應試之被錄取。

榜主要出現於中國古代的長篇小說中,或在開頭作一總起,或在中間作一提示,或在結尾作一收索,並成為中國古代長篇小說的一種結構特色。不過,這種特色並不是一開始就明確形成的,它也經歷了一段發展過程。

  • 《大宋宣和遺事》和榜的雛形

一般認為,中國古代長篇白話小說脫胎於宋代的講史平話;而成書於宋代的講史平話《大宋宣和遺事》,就已經具備了榜的雛形。

《大宋宣和遺事》是雜抄了多種筆記小說並以講故事的方式連貫而成的。其書從概述歷代帝王荒淫誤國開始,一直寫到宋高宗定都臨安結束,中間穿插了宋代奸臣把持朝政致使生靈塗炭的故事,也為寫梁山英雄聚義做了對照。而梁山英雄的登場,就是以近似於榜的形式作了總起。書中寫宋江向劫取生辰綱的晁蓋通風報信,而被其情人閻婆惜抓住了把柄,宋江殺惜後,為躲避官軍而逃進他家屋後的九天玄女廟中,引出了有關榜的內容:

宋江見官兵已退,走出廟來,拜謝玄女娘娘;則見香案上一聲響亮,打一看時,有一卷文書在上。宋江才展開看了,認得是個天書,又寫著三十六個姓名,又題著四句詩道,詩曰:「破國因山木,兵刀用水工;一朝充將領,海內聳威風。」……
那三十六人道個甚底?
智多星吳加亮   玉麒麟盧俊義
青面獸楊志    混江龍李海
九紋龍史進    入雲龍公孫勝
浪裡白條張順   霹靂火秦明
活閻羅阮小七   立地太歲阮小五
短命二郎阮進   大刀關必勝
豹子頭林沖    黑旋風李逵
小旋風柴進    金槍手徐寧
撲天雕李應    赤髮鬼劉唐
一撞直董平    插翅虎雷橫
美髯公朱仝    神行太保戴宗
賽關索王雄    病尉遲孫立
小李廣花榮    沒羽箭張青
沒遮攔穆橫    浪子燕青
花和尚魯智深   行者武松
鐵鞭呼延綽    急先鋒索超
拚命三郎石秀   火船工張岑
摸著雲杜千    鐵天王晁蓋
宋江看了人名,末後有一行字寫道:「天書付天罡院三十六員猛將,使呼保義宋江為帥,廣行忠義,殄滅奸邪。」

後來,晁蓋戰死,宋江替代其頭領地位,帶其餘人縱橫天下,被官軍招安後,平定了各路寇盜,以封節度使而結束。

以《宣和遺事》為基礎而創作的《水滸傳》,則將這段情節作為一個具有結構意義的情節,吸納進全書的創作構思中,並做了總攬全篇的處理。

《水滸傳》開篇寫洪太尉搬倒石碣,誤走一百單八魔君,後文第七十一回,再次寫到天上掉下一塊石碣,上面寫著天罡地煞一百零八將的姓名,所謂〈忠義堂石碣受天文 梁山泊英雄排座次〉,全書就這樣透過石碣,將眾英雄的傳奇片段融合為完整的鴻篇巨製,顯示出小說在結構上的完整性和邏輯上的同一指向。而在百回本中的第一百回,透過為一百零八人起蓋廟宇、大建祠堂,塑造眾人的神像,再一次呼應了天罡地煞之說。這樣開頭、中間和結尾的三次安排,便將名錄的特殊性在小說中突顯了出來。

將梁山好漢以榜的形式昭告於天下,正是在與奸臣誤國的對照之中,才顯示出他們替天行道的不尋常意義。這裡雖沒有以榜來直接命名,但從內容上來看,這裡的「排座次」,我們不妨把它稱之為「忠義榜」。

  • 最早稱「榜」的《封神演義》

最早冠以「榜」的名稱,並以此來構架小說的作品,則是明代小說《封神演義》。

此書以姜子牙最後公佈封神榜作為歸結,所以民間又習慣把此書稱作《封神榜》。作者在演繹神魔大戰的主要故事情節前聲稱:因神仙一千五百年前犯了殺戒,所以天下要大亂一場,然後復定。姜太公斬將封神,商湯滅、周室興,這都是天數,於是便有了姜太公上崑崙山取回封神榜,命軒轅黃帝的總兵官清福神柏鑒,在岐山監造封神台、張掛封神榜,負責收魂的故事。而喜歡搬弄是非的申公豹則發揮了催化劑的作用,挑唆眾人加入鬥爭,早些送命以湊夠數字,完成封神榜。自此,無論是仙還是妖、是正還是邪,一旦喪命,都是「一道靈魂往封神台去了」。就這樣,書中眾多人物的出場來去、神仙魔怪的鬥法鬥力,萬般頭緒、種種紛亂,都因為斬將封神的線索,而獲得了統一。

書中雖然演繹了作者虛構的兩個道教派別闡教與截教之爭,後來又有西方教加入,但實質上體現的是儒釋道三教混一的思想,正如魯迅所說:

歷來三教之爭,都無解決,互相容受,乃曰「同源」,所謂義利邪正善惡是非真妄諸端,皆混而又析之,統於二元,雖無專名,謂之神魔,蓋可概括矣。(《中國小說史略》)

正是在三教混一的思想背景下,才使得闡截相爭、神魔混戰的結果是天下一統、神魔無別,大家同入封神榜,封為正神。像是反派角色申公豹被封為分水將軍;甚至「生前甘心奸佞,簧惑主聽,敗國亡君,偷生苟免」的飛廉、惡來,也在被姜太公斬首後,封為冰消瓦解之神,理由是:「既正明刑,當有幽錄,此皆爾等自受之愆,亦自運逢之劫。

將書中涉及到的藝術形象不分正邪,籠統加以封神,模糊了是非界限,造成了事實上的清濁不分、善惡不辨,似乎從而沖淡了周武王討伐商紂王的歷史進步意義;但是換一個角度看,無論是正面還是反面、是消極因素還是積極因素,每件事物都對歷史的演進發揮了自身的特殊作用,都是構成歷史合力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就這個意義上來說,作者的安排也是有其一定道理的。

此外,這種混亂的封神局面,似乎也實實在在地體現了作者希望清理神仙譜系的意圖。

中國的神仙譜系歷來零亂,早期的神話傳說產生了一批神仙,著名者如黃帝、西王母等。《史記》中的《五帝本紀》中,司馬遷提到「百家言黃帝,其言不雅馴,薦紳先生難言之」,其言語已暗示了當時有關黃帝的傳聞,已不把他當凡人來看待;《穆天子傳》與《山海經》中關於西王母的記載,也為後代仙話中描繪的西王母形象開了先河。隨著佛教的傳入、道教的興起,又給神仙譜系添加了不少角色,更別說還有神仙傳說本身的增值作用-如因西王母而附會出東王公的配對延伸。現實生活中的一些傑出人物,以及小說人物在流傳過程中的神化,比如關羽、岳飛等,也會被列入神仙名錄中。至於隨各地民俗而產生的一些神仙,如豐都大帝、門神、灶神等,也都可以納入總體的神仙譜系中。
就這樣,隨著時間的推移,各地文化廣泛的交流,神仙的隊伍也在不斷壯大之中。而《封神榜》作者設榜封神的一個意圖,就是要將零亂的神仙譜系理出一點眉目。那些已經得道的仙人們,與紅塵無涉,所以不再列入榜內;封神榜所封的是那些得道不深的神仙,此外還包括一些未成神的帝王將相。他們被封神之後,具體掌管相應的部門,承擔起各自的職責,分等級排列,儼然形成一套完整的官吏體系。而作者在對神仙的譜系進行重新梳理的過程中,也使小說的發展脈絡變得清晰起來,其結構也更具有完整的意義了。

一個有意思的對照是,當姜太公封神完畢後,緊接著平定天下的周武王也大封貴族,確立了世俗社會的封建統治制度,使得封神仙與封諸侯成為溝通完整世界中不同層面的兩大系統。而在《水滸傳》裡,草莽英雄的譜系,並未在當朝臣子中形成另一個並列對照,而使兩個世界無法並置,只能互相替換。

  • 《封神榜》問世後,「榜」在長篇小說中被廣泛運用

如《水滸後傳》、《女仙外史》、《說岳全傳》、《儒林外史》、《紅樓夢》、《鏡花緣》、《花月痕》等長篇小說,都是較為典型的用「榜」例子。在這其中,《鏡花緣》和《儒林外史》二書,可說是借助於榜的形式,把神追求不朽的譜系與世俗之人追求功名的應試方式予以貫通的樣板書。那種原初的應試放榜意味,與作為小說結構方式的榜的描寫,也綰結在一起。

作為一部表現當時科舉考試制度與讀書人精神態度的著名小說,《儒林外史》在作品最後的第五十六回中,寫神宗皇帝下諭,云:「夫欲迪康兆姓,首先進用人才。」接著御史上奏:「請旌沉抑之人才,以襄聖治,以光泉壤。」於是神宗發幽榜,使小說中提及的九十多名沉鬱抑塞之才子(也包括孫瓊枝這樣的才女)能夠沐浴皇恩,一個個在死後榮登榜上。小說透過對奇特的「幽榜」的描寫,一方面將小說中的特殊人物做了某種歸結和收束;同時也將未能中舉而進入「幽榜」的真正才子與高中之人進行了對照,諷刺當時科考埋沒人才的弊病,深化了作品的思想意義。

《鏡花緣》的故事起於以百花仙子為首的百位花神,因為奉行武則天詔令在冬天開花,觸犯了天條,被貶到塵世間,百花仙子降生為嶺南河源縣秀才唐敖之女,取名小山。第四十八回〈睹碑記默喻仙機 觀圖章微明妙旨〉寫唐小山「夢觀天榜」,她在泣紅亭看到一座白玉碑,上面鐫刻著一百名花神所主管的花名及其降生人世後的名姓。從「司曼陀羅花仙子第一名才女蠹書蟲史幽探」起,到「司百合花仙子第一百名才女一卷書畢全貞」止,每人名下,都有事跡。後來武則天開科考試才女,錄取了一百名,名次正如泣紅亭碑文所載。

《鏡花緣》全書一百回,第一回至第五十回主要寫唐敖、林之洋、多九公三人遊歷海外的經歷;第五十回以後則寫諸花神托生人間成為一百名才女參加考試,中榜後一起賦詩遊玩的情景。作者在第一部分將要結束時,安排了這樣一個天榜,既對已經描寫過的女子進行一次梳理,同時也為其他女子的出場、為第二部分眾才女中榜並展示各自才華的情節進行了鋪陳。而透過榜文,也說明了女子有開科應試的機會,表現了作者對於男女平等的看法,這一點,與其對「女兒國」的描寫是相協調的。

《鏡花緣》的問世在《紅樓夢》之後,而其將女子納入榜中的方式,似乎是受了《紅樓夢》的影響。這一女性入榜的譜系,我們還可以在更後來的晚清小說《花月痕》中看到。

《花月痕》第七回寫到花榜之選-每年二月,巨室子弟與詞客文人品評藝伎才人,編定花選,放出榜來。那一年,由於主持者是一個鄙俗不堪的浮浪子弟,放出的榜文存在著很大爭議,後來韓荷生認為此榜不公,推翻花案另編一榜。榜文中,荷生對教坊中的女子進行勾勒,讓讀者對人物有了概括的印象,特別是重要人物劉秋痕,在前文中她的耿介性格已有所顯露,這裡又有總體性的描述,可以進一步幫助讀者加深對她的瞭解。

《紅樓夢》中的情榜
──脂硯齋評批確定了紅樓情榜的存在,也為進一步分析這份情榜的特殊價值,提供了重要依據。

  • 脂硯齋提到的情榜

當然,在小說中寫及榜這項傳統,最出色、最具藝術匠心的即是《紅樓夢》。

需要說明的是,這樣的論斷是在未能一睹《紅樓夢》之榜全貌的前提下所做出的。《紅樓夢》原稿八十回後已經失傳-也有人認為作者根本沒有完稿,而根據其創作的計劃,最後一回當有一張「情榜」,除賈寶玉一人為男性外,上面列有主要女子的芳名和兩個字的評語。這一情節線索在作品的前八十回,特別是第五回〈賈寶玉神遊太虛幻境〉中即有所展示,脂硯齋的評語也多有披露,而這種披露對我們探究情榜的過程,顯示了三方面的作用:

其一是點出了最末一回情榜的存在及粗略的名單。例如:

第六回:觀「警幻情榜」,方知余言不謬。(靖本眉批)

第十八回:妙卿出現。至此細數十二釵,以賈家四艷再加薛林二冠有六,添秦可卿有七,熙鳳有八,李紈有九,今又加妙玉,僅得十人矣。後有史湘雲與熙鳳之女巧姐兒者,共十二人。雪芹題曰「金陵十二釵」,蓋本宗紅樓夢十二曲之義,後寶琴岫煙李紋李綺皆陪客也,紅樓夢中所謂副十二釵是也。又有又副冊三段詞,乃晴雯、襲人、香菱三人而已,餘未多及,想為金釧、玉釧、鴛鴦、苗雲、平兒等人無疑矣。觀者不待言可知,故不必多費筆墨。(己卯夾批)

第十八回:數處引十二釵總未的確,皆係漫擬也。至末回「警幻情榜」,方知正、副、再副、三、四副芳諱。(庚辰本眉批)

其二是特別強調書中一些或重要或容易被忽視的人物在情榜中所處的位置,例如關於英蓮和黛玉的描述:

第三回:甄英蓮乃副十二釵之首,卻明寫癩僧一點。今黛玉為正十二釵之貫(冠),反用暗筆。蓋正十二釵人或洞悉可知,副十二釵或恐觀者忽略,故寫極力一提,使觀者萬勿稍加玩忽之意耳。(甲戌本眉批)

又如,關於平兒:

第六回:著眼。這也是書中一要緊人,《紅樓夢》曲內雖未見有名,想亦在副冊內者也。(甲戌本夾批)

其三是點明了情榜中主要人物賈寶玉和林黛玉的評語,並闡釋了這兩人活動的具體場合所顯示的意義,例如:

第八回:按「警幻情榜」,寶玉係「情不情」。凡世間之無知無識,彼俱有一癡情去體貼。(甲戌本眉批)

第十九回:此皆寶玉意中心中確實之念,非前勉強之詞,所以謂今古未之一人耳。聽其囫圇不解之言,察其幽微感觸之心,審其癡妄委婉之意,皆今古未見之人,亦是今古未見之文字;說不得賢,說不得愚,說不得不肖,說不得善,說不得惡,說不得正大光明,說不得混帳惡賴,說不得聰明才俊,說不得庸俗平凡,說不得好色好淫,說不得情癡情種,恰恰只有一顰兒可對,令他人徒加評論,總未摸著他二人是何等脫胎、何等心臆、何等骨肉。余閱此書,亦愛其文字耳,實亦不能評出此二人終是何等人物。後觀「情榜」評曰:「寶玉情不情,黛玉情情。」此二評自在評癡之上,亦屬囫圇不解,妙甚。(庚辰本、己卯本、戚序本雙行夾批)

第二十二回:前以《莊子》為引,故偶繼之;又借顰兒詩一鄙駁,兼不寫著落,以為瞞過看官矣。此回用若許曲折,仍用老莊引出一偈來,再續一寄生草,可為大覺大悟矣。以之上承果位,以後無書可作矣。卻又輕輕用黛玉一問機鋒,又續偈言二句,並用寶釵講五祖六祖問答二實偈子,使寶玉無言可答,仍將一大善知識,始終跌不出警幻幻榜中,作下回若干回書。真有機心遊龍不測之勢,安得不叫絕?且歷來小說中萬寫不到者。(庚辰本眉批)

第二十三回:情不情。(庚辰本夾批)

第二十五回:玉兄每「情不情」,況有情者乎?(甲戌本夾批)

第二十八回:總在欲言不言難禁之意,了卻「情情」之正文。(甲戌本夾批)

這些評語不但確定了情榜在最後一回的存在,也將其涉及的主要人物及大致體例都做了交代。而這些有關情榜的評語在小說特定情境中的出現,也為我們進一步分析情榜的特殊價值,提供了重要依據。尤其是第十八回的評語,即點出了情榜的具體規模,所謂「正、副、再副、三、四副」,合以每冊十二釵,則正好為六十位女子。(本文為節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