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評論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內文摘錄

文學評論

【類別最新出版】
讀出一記左勾拳:日本與美國的詩朗讀擂臺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心是宇宙的倒影:楊牧與詩
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變到文變
復魅:臺灣後殖民書寫的野蠻與文明


文學的海峽中線:從世變到文變(KA01137)
The Median Line of Literature: From Historical Change to Literary Transformation

類別: 文學評論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梅家玲
       Chia-Ling Mei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3年09月08日
定價:560 元
售價:4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24頁
ISBN:978626353956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第一章:動盪時代的史識與詩心──黃得時與臺靜農的文學史書寫

一、前言
「文學史」是隨著新式教育體制之建構而出現的一種書寫類型。在中國,它最初的撰寫雖然是作為特定學科教材之用,然而隨著對於「文學」與「文學『史』」之觀念的日益明晰,加上外在時代社會種種複雜因素使然,其書寫形態及內蘊的文化政治與個人寄託,也益趨繁複多元,並引發學界關注。它所涉及的,既有「文學」與「歷史」的相互辯證,更有時代思潮、教育體制、政治環境與個人才氣識見的多重對話。一九三、四○年代時局動盪,臺灣時當日本殖民統治,漢文教育備受壓抑;中國大陸則是遍地烽火,抗戰方殷。即或如此,各式「文學史」的書寫撰述,仍然未曾或已。其間所透露的訊息,值得深思。而黃得時(一九○九─
一九九九)與臺靜農(一九○二─一九九○)的文學史書寫,恰是兩個最具代表性的個案。
一九四○年代初期,黃得時先後撰述並公開發表〈輓近臺灣文學運動史〉、〈臺灣文學史序說〉、〈臺灣文學史‧第一章明鄭時代〉、〈臺灣文學史‧第二章康熙雍正時代〉等篇什。在查禁漢文,「皇民化運動」鋪天蓋地的臺灣,不僅意義重大,對於日後〈臺灣文學史〉的書寫,尤其影響深遠。而海峽彼岸,輾轉道途,避難白沙的臺靜農,則是在大學教授「中國文學史」課程的同時,致力於編寫〈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以及《中國文學史》教材講義,持續多年。這些講義文稿當時並未正式出版,而是在他逝世十餘年之後,才由門人弟子代為編纂成書。雖引發若干討論,仍相對有限。這兩位學者的成長背景與經歷迥然不同,當時天各一方,並不相識,當然更不曾想到,戰後因緣際會,竟會在臺大中文系共事二十餘年,一起作育英才,為日後臺灣的文學教育奠定根基。在那個阢隉不安的時代裡,兩人文學史所關注的對象一為臺灣,一為中國,乍看之下,互不相涉,各自的撰述因由與所欲回應的問題亦有所不同;然而,臺灣當代的歷史文化,主要乃是由中國大陸與日治臺灣雙源?流而成,兩人不約而同地在動盪時代中從事文學史書寫,並比而觀,正所以凸顯近代以來,「文學史」在作為學科教材,以及被視為辨識國族特徵、形塑文化認同之重要憑藉的同
時,與時代歷史之間的複雜互動。另一方面,由於中國與臺灣學者的文學史書寫皆淵源於日本,自十九世紀末以來,日本各類文學史的書寫,又深受法國學者泰納(Hippolyte Adolphe Taine, 1828-1893)撰寫《英國文學史》(Histoire de la Litterature Anglaise, 1863)的啟迪。泰納所提出的「種族」(la race)、「環境」(le milieu)、「時代」(le moment)三要素之說,更是被日本與兩岸學者廣泛挪用,影響深遠。儘管該說因過度重視實證而備受批評,風行一時之後,即趨於沉寂;但細讀黃得時與臺靜農的文學史書寫,仍可看出:兩人皆對泰納之說有或多或少地接受,並且做出不同面向的轉化運用。因泰納學說而產生的微妙牽連,以及因對照而生的問題性,亦值得深究。因此,以下即以日本之文學史書寫對於泰納三要素說的承衍情形為切入點,進而試圖探討:黃得時為何要以「歷史」取代泰納的「時代」說?我們如何循此「重讀」黃得時的〈臺灣文學史〉並開展不同的觀照面向?臺靜農為何會有〈中國文學史方法論〉之
作?放在晚清以來的《中國文學史》書寫脈絡之中,我們如何為臺靜農的文學史書寫尋找定位?當然,更重要的是,如果說,「史識」與「詩心」分別是中國傳統「史學」與「文學」書寫的核心要素,那麼,作為「文學史」的作者,黃得時與臺靜農的文學史書寫,是否,以及如何以其「史識」與「詩心」的交融辯證,體現超越泰納的格局並留下不同的書寫典型?

二、泰納的「種族‧環境‧時代」說與日本的「文學史」書寫
泰納是法國著名的文學批評家與史學家,早年曾在醫科學校學習過生理學,後來進入巴黎學院高等師範專攻哲學,著作包括《十九世紀法國哲學家研究》(一八五七)、《評論集》(一八五八)、《英國文學史》(一八六四)、《藝術哲學》(一八六五)、《論智力》(一八七○)等多種。他重視科學與實證研究,嘗試將自然科學的研究引入精神科學,被公認為自然主義文學的理論旗手,也是連結黑格爾與佛洛依德學說的重要樞紐。其中,《英國文學史》無疑是最具影響力的著作。
基本上,以「國別」為本位的文學史書寫,乃是伴隨歐洲民族國家興起,以及現代性之追求而出現的產物。它一方面與歐美各國在共同的希臘、羅馬、中世紀等文化遺產外,尋求個別的國家認同與傳統有關;另一方面,也受到達爾文與史賓塞等人進化理論的影響。而「文學」觀念的趨於現代化,則是重要關鍵之一。據喬納森‧卡勒(Jonathan D. Culler)之說,一直到十八世紀,「literature這個詞和它在其他歐洲語言中相似的詞指的是『著作』或者『書本知識』」,
現代意義的「文學」,直至十九世紀才真正出現;而「國家文學」(Nationallitteratur)的概念則是從一七七○年代才開始在德國發展出來。此時,「文學」被視為是民族精神、國家心靈的反映,文學史書寫,遂亦成為想像的民族共同體的一種圖解形式,重要性不言可喻。而「進化論」,則成為人們運用於組織文學發展歷史的一種時尚的理論框架。
在此情況下,泰納的「種族‧環境‧時代」三要素說,正是以科學精神為基底,為文學史書寫,提供明確的方法論依據。當時的「文學史」,或仍雜入不少「非文學」的敘述,或停留於依時序臚列作家作品之際,他的《英國文學史》無論取材抑是論述方式,皆不同既往。在〈導論〉中,泰納依循由外而內、由現象而成因、由個別而整體的論述方式,層層推進,闡明文學如何在「種族‧環境‧時代」的相互作用之下,體現其「民族精神」。該文開宗明義宣示:

我們已經發覺,文學作品並非僅是想像的遊戲、孤絕於外的腦內狂想;而是對周遭風俗的摹寫以及對精神狀態的標誌。通過文學經典,我們得以發覺數個世紀以前的人們是如何感受以及思考。此一方法已經被嘗試並且獲得成功。

循此,泰納進一步闡述:「種族」乃是著眼於生理學和遺傳學意義,意指一個民族與生俱來的本能與可辨識的特徵,包括固有性格、氣質、觀念和智力等方面所體現的內在本質。「環境」意指塑造人類性格的外部力量,包括種族生存的自然環境,以及政治狀況、思想潮流、風俗習慣等社會環境。而「時代」,則是「種族」與「環境」的共同作用下,在持續的時間中所留下的痕跡。它凝聚了一個種族所有的過去經驗,在時間上劃定種族生存和環境發展的不同階段;而每一階段,皆各有支配政治、哲學、文學、美術等領域的一致傾向與自我特徵,從而構成此種族在特定歷史中的精神狀態。而正是由於這三要素所構成的法則,使得人們對於探究一切人類的精神現象,也如同探究物質現象一般,能夠總體把握它們產生、變化、消亡的成因。
泰納《英國文學史》及其三要素之說的出現,不僅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風行一時。不久之後,不少學者紛紛承據其說而更新了文學史撰寫的取材、論述方向與敘述模式。就以影響中國文學史書寫最鉅的日本學界而言,其轉變更是明顯可見。事實上,為了學科建制的需要,日人早有《中國文學史》之作。只是當時在觀念、取材,及書寫方式上,都深受中國傳統學術思想與文獻學的影響。以出版於一八八二年的末松謙澄《支那古文學略史》為例,該書論述範圍僅限於先秦,以中國上古思想家、文學家及經典為貫穿線索,包括《周禮》、《左傳》、《國語》及孔、孟、老、莊、楊、墨等人,各列一篇,首先是概述,其次是名篇名句段落拔萃,最後進行人物與作品總評。雖有穿插對《詩經》、《楚辭》之評價,實際上對於「文學」的理解卻限於諸子學,書寫方式上,亦僅止於文獻的摘錄列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