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原序
前言

作 者 作 品

暗夜傳燈人

臺灣史

【類別最新出版】
黃旺成的林投帽:近代臺灣的物、日常生活與世界
重探戰後臺灣政治史:美國、國民黨政府與臺灣社會的三方角力
開箱臺灣史:一本制霸中小學108課綱臺灣史學習內容!
再見.草山:陽明山的這些年那些事
閃耀台灣一套八冊(精裝套書,附贈明信片八張)


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1923-1936)(BC0050)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臺灣史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楊渡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08月30日
定價:140 元
售價:11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75頁
ISBN:957131258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原序前言



  序

發現1923年的台灣劇場心靈

.楊渡

即使在事隔多年以後,我仍能深深記得,當時在圖書館翻讀重印的日據時期期刊的感覺。成排書架積滿灰塵,歷史沉埋在發黃紙堆中,六十年前劇場活動的心靈化成片言隻語,寂寞無聲地隱藏在某一頁的角落裡。華麗的衣著妝飾、揚眉回眸的嫵媚、震天的鑼鼓喧鬧、哄然的吆喝掌聲、舞台上的風流嗔怨、社會運動的風起雲湧、乃至於感動的淚水、小販叫賣的香味……,一切都已化為安靜無聲的字句。而我卻要在這寂寞無聲的字句裡,追尋當年的繁華與興盛,追憶隱埋在灰塵中的人物面貌與心靈。時在1984,尚未有任何日據時期新劇運動的基本研究,我只能從頭開始。世事紛擾,人們討論1984的政治寓言,而我卻在追索1923年的沉埋記憶。相隔六十年。

最為動心、驚心的是發現張維賢,一個日據時代的無政府主義者,劇場藝術追尋者,以劇場運動為社會運動的實踐著力點,終其一生,輾轉赴日本築地小劇場學習,赴大陸上海尋找劇場同好,回到台灣又獨力籌組劇團,卻受限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壓力而風流雲散,最後光復來臨時,他仍想再起,卻已家財散盡,只落得在三重養雞度日,一生典藏的戲劇資料亦在一次颱風大水災中,盡付與淡水河,流入台灣海峽。生命記憶與至愛的戲劇收藏(包含了演出目錄、宣傳資料、圖片、同時代戲劇活動資料等等)亦還諸天地的無情洪流。

張維賢的一生彷彿是「黑色青年」無政府主義者的典型寫照,終生在追尋、幻 滅、堅守、孤寂、奮鬥、追尋……的無盡循環裡,渡盡劫波,卻永難磨滅,直至最後一刻。我時時追憶、設想那是什麼一種生命情境,當自己目睹一生的記憶付諸洪流的剎那,當年少的劇場藝術追尋最後只剩下寂寞和難以遺忘的理想,晚景的張維賢是否如中國的另一無政府主義者巴金那樣,有一種安心和孤寂的隨想。

許多日據時期的進步作家亦然。呂赫若,一個歌劇男中音,日據時代最好的小說家,其筆觸之精確、細膩、寫實,不下於魯迅。然而卻死於50年代的白色恐怖,國民政府的鹿寮坑圍殺。最後即連屍首都無法尋獲。

1984年,自己首度看見了日據時期台灣上空曾經出現而又殞沒的微弱星光,一代文學、劇場工作者悲劇的軌跡。

1993年的今日台北,小劇場已經相當興盛,其題材之多樣,團體之多種,確乎是以往所難以想像。尤其是政治題材,在近年政治運動勃興後,幾乎已了無禁忌,即使是二二八事件,亦在舞台上演出。然而在作者寫作這篇論文的1984,這是在心中認為應該、但又無法實踐的夢想。

1984年,台灣還處在戒嚴時期的空氣中。當時台語最流行歌曲是苦悶與沒有出路的代表作「心事誰人知」,當時的流行話題是「江南命案」,而最為恐懼的是到警總「喝咖啡」,因為陳文成就是被警總請去「喝咖啡」(約談的代名詞)而一去不回,死於非命。當時黨外的要求是「行憲」(這後來成為國民黨選舉時宣稱的政績),當時文化界的議論課題是「第三世界」,所謂的「國會全面改選」、「開放大陸探親」、環保問題、社會運動、兩岸關係根本是遙遠的、未曾想見的課題。

倒是統獨問題開始在敏感的文化界有所討論,但卻是文學作家之間的論戰。主要的問題核心也並非以台灣獨立為主,而是「台灣意識」與「中國意識」的論戰。當時的空氣,根本上還是保守的,即使是政治詩,亦被視為離經叛道的作品。許多後來寫作「非常政治詩」的詩人,當年還是批判政治詩的重要角色。

這便是我在寫作碩士論文「日據時期台灣新劇運動研究」當時,所身處的時空環境。而今重新審視論文,便不得不想到那時的時空與今日的對比。當然,在論文中所論述的日據時期新劇運動的興盛,與1984台灣文化、話劇活動的稀少相比,是令人羨慕的,更何況是政治運動了,當時台灣幾乎無政治題材話劇運動空間可言,頂多只有政論雜誌在與警總玩查扣、賣禁書、查禁等貓抓老鼠的遊戲。以今日小劇場的興盛來看,1984情境難以想像,而日據時期的興盛更是難以追憶的盛況。

本書所敘述的是日據時期新劇運動的故事。我們從今日的時空感受來重新看待當時人文活動,難免有難以理解的隔世之感。但隱藏在文化人內心世界的追尋、幻滅、堅持、孤寂等生命歷程,卻令人有著無由言說的感動。而這些細緻內心世界俱已沉埋在歷史巨流的濤濤大浪之中,令人較為難以置信的是:日據時期竟然有這麼多的小劇場團體存在。以今日台灣的富裕與多元社會特質,小劇場數量之多,風格之多樣,政治性之濃厚,諷刺之尖銳,自不難想見。但和日據時期貧窮社會情境、農業台灣以作為日本帝國工業基地、農民的無產化、殖民政策下之民族矛盾、階級矛盾等等條件比較,二者確有明顯不同。鮮明的對比,或更應該使我們體會到日據時期知識分子,在動盪年代中追尋理想之不易,在政權轉換中堅持理想更為不易,從而能解開歷史的塵封,進入那個時代藝術家、劇場工作者的心靈世界,觸摸到其中的「心」。

 
原序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