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最有價值的目標
前言
內文試閱

譯 者 作 品

媽媽的解僱通知:結不了婚是媽媽的錯?母親與女兒的幸福論
美食有這麼了不起嗎?:拯救誤入歧途的飲食文化!
1+1+1的UNIQLO時尚疊穿術
女子風水手帖:一舉獲得戀愛、美容、財富、工作滿滿好運!
放下執著的練習:「這樣,也很好」的生活方式
丟掉50個壞習慣,懶熊也能訂做成功新生活!
如果高校棒球女子經理讀了彼得.杜拉克 2:復活的開始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金錢之外,工作的理由(CFH0218)
続 働く理由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戶田智弘
       Tomohiro Toda
譯者:嚴可婷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5年09月11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68頁
ISBN:9789571363530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最有價值的目標前言內文試閱



  內文試閱

No 05
有些人想當電影導演,但他們的想法完全錯誤。說想要成為什麼,其實只不過出於希望成名、受到認同的心理。
最重要的是,要打從心底想要拍電影。--尚.皮耶.惹內(電影導演)


「我想要成名。所以,我想當電影導演。」與「我想拍電影。所以我想成為電影導演。」—這兩者的差別很大。共通點都是以當電影導演為目標,但動機卻不相同;前者的動機是成名,後者的動機是拍電影。
這兩種人究竟誰比較能真正展開行動?當然是後者。後者因為想拍電影,所以一定會拍出些什麼,而前者不會想去立刻付諸行動。

No 06
「想成為某號人物」的人很多,但「想做些什麼」的人卻很少。--長岡半太郎(物理學家)


我們來對照正在思考「我要成為什麼」的N君,與「我到底要做些什麼」的S君。

N君通常不會想到自己現在會什麼,很容易朝開始這份工作後能做什麼的方向思考。S君邊想著「我到底要做些什麼」,而當下一定有某些事可以完成。S君比N君更快付諸行動,就這點來說的確比較強。

另外,N君通常會選擇大家都嚮往的職業,由於競爭激烈,最後失敗的機率相當高。S君考量的是「我想做什麼」,所以會找出「能夠實踐」的途徑前進。就臨機應變的能力而言,S君會比較靈活。

而N君在達到目標以後,接下來往往就不知道該做些什麼,達成目標的成就感也往往被空虛包圍。(正如同上述的情形,N君會遇到種種陷阱。)在下定決心「想成為A」之前,首先請思考「成為A之後想做什麼」。接著再想想看,「如果要做這些事,除了A的身分以外,還有別的方法嗎?」不只是目標才有意義,希望各位別忘了在行為本身找出意義。

別把「興趣」當名詞,要想成「動詞」

在思考自己的興趣時,有兩種模式。一種是當「名詞」思考,另一種是當「動詞」思考。「名詞」是從事一份職業會經手的部分、工作上會接觸的項目。

「動詞」意謂著工作上具體的行動。譬如我對書有興趣、也就是我很愛書,這是「名詞」的意象。不過,當你明瞭自己的興趣,如果只以「名詞」思考就變得太淺,想法也會流於抽象。

因此要以「書」為對象,試想各種動詞。找書、讀書、寫書、介紹書、整理書、販售書、裝幀書、修繕書—這是「動詞」的意象。動詞表示具體的行為,同樣是與書有關的職務,工作內容也完全不同。

自己感興趣的事物不要只當成「名詞」,試著以「動詞」來思考吧。

請各位觀察「働く」(即日文「工作」)的漢字,不就寫成「人在動」?換句話說,「名詞」可對應業種,「動詞」可反應職種。

我喜歡的工作 VS 工作選擇了我

釐清「能勝任的工作」與「想做的工作」並不容易。不論我有多想要這份工作,工作也未必會眷顧我。相反地,就算有工作選中我,我也不一定會喜歡這份差事。

「我喜歡這份工作」應該不需要太多說明。就是不論程度多寡,對工作抱持著興趣與熱忱。另一方面,「工作選中我」則與我是否具備相關能力有關。

讓「能勝任的工作」與「想做的工作」重疊的方法有兩種。其中之一就是先參與「想做的工作」,不管只是打雜也好、當志工也好、實習也好,再從中扎實地增強自己的能力。

另一個辦法則是先將「想做的工作」置於一旁,先從事自己「能勝任的工作」,培養自己的實力。只要藉由「能勝任的工作」磨練自己,漸漸地就能趨近「想做的工作」。另外,在「能勝任的工作」中,或是與「能勝任的工作」相關的領域,說不定又會發現「想做的工作」。

No 08
我認為人之所以比別人差的原因,並不在於能力,
而要歸咎於運氣。-普魯塔克(思想家)

No 09
天才?世上沒有這回事。
只有努力學習與正確的方法,加上不斷地計劃。-羅丹(雕刻家)


世上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

當我們看到成就偉大功業,有天才之稱的人,容易簡單地以「因為他很有天份……」作為解釋,這樣講很輕鬆。但羅丹說:「世上沒有與生俱來的天才」。

光憑天生的資質不可能成功。正如莫泊桑所說「所謂才能就是持續的熱情」,在才華中「資質」的比例佔比很低,充其數那只能算是「芽」而已。才華中有相當高的比例,是不喪失熱情、持續努力的能力。

雖然也有極少數例子,是沒經過什麼努力,只憑天生的才華就成功的例子。但這些人不能算是成為什麼「大器」,頂多只能是中等人罷了。而且這些人再過五年、十年、二十年,究竟是否能繼續引領風騷,恐怕不見得。這類人綻放光芒的期間非常短暫。

要成為超一流人物並長時間保持地位,必須非常努力,而且費盡苦心。我們一定能從這樣的人身上學到如何努力與花心思的正確方法。

No 10
十九世紀西班牙最優秀的小提琴家薩拉沙泰,
曾受知名樂評家評為「天才」。
他聽到後堅決地說:
「天才!我在過去三十七年間,
持續每天練琴十四小時,
直到現在終於稱得上是天才。」-約翰.麥斯威爾,《將尋常日子化為黃金的箴言》(講談社)

No 11
一路走來,我總是聽人告誡:「如果你只跟其他人一樣努力,就會屈居人下。即使比別人更努力,也只能跟一般人一樣。必須比他人加倍賣力,才有現在的成果。」-高橋尚子,《發人深省的頂尖跑者語錄》(PIA出版)

No 12
努力只是其中一項要素。如果我們仔細思考,會發現努力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的努力,另一種是間接的努力。間接的努力也就是花在準備上的工夫,既是成功的基礎也可說是泉源。直接的努力是正面的努力,譬如竭盡心力的時候。(中略)

只不過有時候努力未必有好成果。那可能是努力的方向錯誤,或是缺乏間接的努力,一昧地只有直接的努力。努力實現不合理的願望,也就是努力的方向錯誤,所以要為合理的願望努力,如果還是看不到成果,那恐怕是缺乏間接的努力吧。
幸田露伴(小說家)

《努力論》(岩波文庫)

「間接的努力」與「直接的努力」

幸田露伴將努力分為「間接的努力」與「直接的努力」。「間接的努力」也就是下工夫準備,「直接的努力」就是投入心血盡力實行。

如果忽略間接的努力,只為直接的努力下工夫,所謂的努力論就只是唯心論罷了。在間接的努力不夠充分的情況下,無論累積多少努力,終究只能「付出與成果不成正比」。如果要獲得與付出相當的成就,間接的努力絕對不可或缺。

那麼,究竟什麼是間接的努力,也就是準備的努力?我認為可分為兩種階段。
第一個階段是客觀地觀察自己的能力,決定最適合自己的方向。所以,光是從外部觀察目標還不夠,必須接近,實際嘗試過,體驗看看是否與自己的適性相符。或是向從事這個行業的前輩徵詢意見也可以。

到第二個階段,就是仔細區分執行這份工作必要的各種能力,並思考充實各項能力最好的練習方法。

東北樂天金鷹隊的野村克也監督曾說,雖然球技有其界限,但思考的能力(方法論)沒有止境。(參考《勝利者的資格》日本放送出版)

這段話出自職業棒球選手。對於非運動選手的一般人而言,平常需要的能力大部分都屬於腦力。包括觀察力、記憶力、邏輯思考能力、分析力、判斷力。這些能力與身體能力不同,沒有界限。

No 13
有些人會問:「究竟要多努力才行呢?」,
我想反問的是「你認為人生是什麼?」
正是在努力與創造之際,才造就真正的人生。--御木德近(宗教家)

No 14
人無法決定自己是否能成為一流人物,
那是神所掌控的範疇。
所以,就算努力也未必能登上一流,
但只要謙遜地努力,就能成為二流人物。
二流人物明白一流所代表的意義,
而不懂何謂一流、二流的人,只能成為三流人物,
所以在二流與三流之間,存在著無限遠的距離。
--田村隆一《千年語錄──想傳給後人的珍貴名言語錄》(小學館)

以《空中殺手》、《攻殼機動隊》等片聞名的電影導演押井守曾這樣寫:「我並不比別人更優秀。我只是持續看電影、談論電影、一直從事跟電影相關的工作,而且不厭倦。只有這部分可說是我的『才能』……」(《作為凡人這件事》幻東舍新書)。

押井守繼續寫道,他為了看電影不但犧牲了青春的一切,看完電影後一定會把感想寫在大學筆記本上。不論看了多無聊的電影,也會持續思考這部片究竟哪些地方無聊,如果是自己來拍,會如何處理那段場面。這就是屬於他個人的努力與訓練的方法。

我們稍微思考一下。把看電影的感想寫在筆記本上,會增進人哪些方面的能力?

其中之一就是感受力。只是一晃眼看完電影,跟看完電影後想把感想寫在筆記上,這兩種看電影方式的深度與廣度截然不同。也就是感受力的強度有所差異。

還有一種就是創造力。累積寫了幾冊筆記本後,在重覆回顧這些文章的同時,又會有新的發現。藉由將筆記裡片斷的訊息組合起來,會更明白新的想法與方法論,以及自己的風格。

創造力簡而言之就是「重新組合的能力」。儘管如此,卻也沒有特別的手法。最重要的並不是手段本身,而是提供組合要有足夠的資訊數量。量(input)是質(output)的保證,而影響量的關鍵,正是感受力。

No 15
幸福不存在於怠惰中,安逸中沒有幸福。
充其數只能算平穩,有些餘裕,
卻不是充滿光輝的幸福。
平穩到了最後,就只是平穩,總會有令人感到乏味的時候。
遲早會覺得好運也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沒啥意思。
所謂幸福並不是這樣的狀況,
幸福只存在於持續努力的生活中。


石川達三《人與愛與自由》(新潮文庫)

幸福論也就是工作論,工作論即是努力論,由此可見幸福論就是努力論。
石川所謂的「努力生活」,也就是從事工作的生活,換言之,正如卡爾.希爾逖《幸福論》所謂「只因休息而稍微中斷,不斷從事有益活動的狀態」,而這正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狀態。人也不會再希冀其他別種幸福」。這是最實在的幸福論,對我而言也是最適合自己的一段話。

No 16
尚未定型的人一上台就不成樣子。一塌胡塗。
若要已定型的人展現創造性,往往出人意表。
如何?懂了嗎?難以理解嗎?
結論是如果要建立風格,就一定要下功夫。

立川談志(落語家)

(立川談春《紅鱂魚》扶桑社)


如果想要有獨特的生活方式,首先一定要建立自己的風格。具備自己的風格之後,繼續追求進步時,會遇到與自身風格不符的狀況,這時自然會有創意誕生。在此之前,非忍耐不可。如果沒有先建立自己的「形」,就算想嘗試創新,最後還是會功敗垂成,立川談志的話正是這樣的意思。

杉浦康平在《造型的誕生》(NHK出版)這本書中,提到應該重新將「形」(かたち)視為「かた」(kata)與「ち」(chi)組合而成的複合概念。

「かた」即是型,意謂著反覆呈現出同樣的形態。而「ち」則是代表「命」(いのち)、「力量」(ちから)的「ち」。杉浦康平認為,「所謂的『ち』正寓於血與乳。或是轉化為風與靈,將『型』從沉睡的呼吸中喚醒。」(摘錄自《造型的誕生》)。這時,「型」自然會轉化為「形」。

如果想從事有原創性的事情,首先必須從模仿開始。模仿是一種學習,學習也就是效法他人。所謂效法他人,就是將自己融入某種原型之中的行為。如果自己沒有先順應某種原型,就不可能有所創新。要是缺乏模仿與反覆為基礎,獨創性無從產生。

No 18
不論想從事什麼樣的工作,
以什麼樣的身分,
都必須維持這樣的自覺,
請思考接下來的方向。
你現在究竟從事什麼工作?
所作的事情對自己來說重要嗎?
對別人而言重要嗎?
而且對眾人重要嗎?
是否對全國人有意義?
對世界上的人有意義?
對自然界各種各樣的生物有意義?
請仔細思考。
如果答案都是否定的,還是放棄比較好。
因為世界上的萬事萬物,
其實都彼此互相有關聯呢。

手塚治虫《佛陀》第9集(講談社)cTezuka Productions

No 19
陷入僵局是展開的一步。
吉川英治(小說家)
《草思堂隨筆》《吉川英治全集》第52集(講談社)


剛出生的嬰兒無法分辨周遭的人與自己的差別,感覺所有的東西都渾然一體。但藉由知道與自己不同的東西與人存在、並產生抵抗的經驗,漸漸地就會萌生自我的意識。

大人的情形也是一樣。學生也好,社會人士也好,當每天生活都一帆風順時,我們不會意識到自己。就像腸胃消化良好時,我們不會意識到胃的存在。

然而,當我們處於某種逆境,譬如自己想這麼作但社會不認同,或是自己明明不想作,卻受到周遭的要求,我們的意識會傾向自己。

試問自己:「我不想作什麼?」「我想怎麼樣?」「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接下來試著反覆思考:「那麼,我想作什麼?」「所以我希望什麼?」「我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藉此加深對自己的認識,確立自己的價值觀(自己生存之道的軸心)。這種價值觀正是迎向外界的能量來源。

No 20
因為討厭,所以討厭。
內田百閒(小說家、隨筆作家)


基本上人是害怕變化的生物。因此只要沒有危機感,就會維持在原地不動。因為意識到危機,才會覺得「非改變不可!」。我自己的經驗也是如此。


不過在危機中,危險跟機會是一體兩面。危機不只是危險,也意謂著機會。是什麼樣的機會?表現出目前為止隱藏的自我本質的機會。不要浪費這個機會,試著更瞭解自己,更清楚自己的價值觀吧。只要明瞭自己的價值觀,就能確定自己的方向與目標。只要作到這一點,就會跨出新的一步。

No 21
問題在於你想作卻作不到的事。
機會存在於你還不知道,想作能作的事情。
愛德華.德.波諾(節錄自哈利.亞德《為主管準備的神經語言規劃》,東京圖書出版)


即使居酒屋裡的人都隨口說「工作真無趣!」,大家心裡想的還是不一樣。問題只是每個人煩惱與不滿的面向不同。
1.為個案煩惱(包括業務的進展與職場人際關係)
2.為現職煩惱(目前任職公司的作法與公司今後的發展)
3.為職涯煩惱(超過公司等框架,包括工作整體或自己的生涯規劃)
4.為人生煩惱(超越狹義的工作或生涯等範疇,屬於人生全方位的問題)
因為有這些差異,接下來要採取的步驟也不同。
(平本相武《指導的魔力》PHP研究所)

在進公司二年九個月後,二十七歲的冬天,我向直屬上司提出離職申請。這件事很快地由課長傳至部長、事業部旗下的總務部、總公司人事部。於是總公司人事部建議「公司可以讓你調職到喜歡的部門,你不必離職」。他們說「才作到第三年就離職,對公司是一大損失!」

當時我隸屬於事業部的研究所。雖然在一瞬間有些心動,但很快就冷靜地思考:「不論去哪個部門都一樣」。我的情形正是如此。雖然轉換職務可以改變心情,但適應後又會遇到同樣的瓶頸。我的煩惱大概是介於第3跟第4項之間,所以最後還是辭職了。

假使你覺得現在的工作很乏味,即使努力也無法改變現狀,自然會想到各種選擇。大致上可分為轉調公司其他部門的「異動」、辭職改去其他工司從事同樣工作的「轉職」、不但辭去工作,連職業也換了的「轉行」、不論公司、職業、生活都一起徹底改變的「換跑道」。

思索有沒有犯了「遠美近醜」的毛病

不論是異動也好、換公司也好、轉職也好、換跑道也好,不論以何種形式在職場上轉換時,最好想想「遠美近醜」這句話。正如字面上的意思,近處的東西看起來比較醜,遠處看起來就比較漂亮。

嫌棄「這裡」,喜歡「那裡」──人本來就有這樣的傾向。會不會只是因為現在身在「這裡」,所以才覺得不好?是不是因為「那裡」目前不是這裡,所以感覺很好?等去了「那裡」,「那裡」變成了「這裡」,會不會又對別的地方心生嚮往?──試著這樣問問自己吧。最好確定從「這裡」轉移到「那裡」,不是出於「遠美近醜」的心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