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評
前言
導讀
書摘

作 者 作 品

不只是發明:科技改變人性?

譯 者 作 品

科學之終結
汽車大戰
科學簡史
記憶流沙:當健忘來敲門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南海紛爭史國別研究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科技反撲(BE0046)──萬物對人類展開報復
Why Things Bite Back : Technology and the Revenge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NEXT
作者:愛德華.田納
       Edward Tenner
譯者:蘇采禾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7月07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25945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評前言導讀書摘



  書摘

地震

地震問題也顯示科技常把人暴露在大自然的危險中。工業時代的建築和交通方法當然不會增加地震,早在汽船和火車發明以前,人口密集地區,尤其是易遭海嘯侵襲的港口城市,地震傷亡就很慘重。1755 年里斯本大地震有 5 萬人喪生,在此前,中國因地震死亡人數不清,1737 年加爾各答地震,死亡人數高達 30 萬人。19 世紀的工業社會,人口集中在都市,地震災害更加嚴重。美國內陸地廣人稀,地層即使釋放巨大能量,也死不了多少人,新馬德里在 1811 年和 1812 年時的連串地震,強到改變地形地貌,密西西比河也曾因地震而改道,在里奇蒙(維吉尼亞州首府)還有煙囪倒坍,甚至連波士頓都感覺到地震,但只有少數幾人罹難。

20 世紀的科技能讓災情加倍。由於人口集中在都會區,自來水、電力、電信依賴管線長程輸送,錯估地震帶來的危險,可能超過車諾比核子反應爐災變或印度波帕耳洩毒事件。全世界死於地震的人數平均 1 年 1 萬人,損失的財產達 4 億美元。地震學家大致同意,2020 年將有一次大地震影響加州南部和北部,發生機率估計在 10 % 到 60 % 間,然而依照美國地質調查所首席地震學家林德(Allan G. Lindh)的說法,加州一次大地震損失 1 億美元,聖安德魯斯斷層每年帶來的農業、能源、船運收益達 150 億美元,相較之下微不足道。沒有加州的造山運動和斷層,很難想像中部谷地、舊金山灣、 19 世紀的金脈和半島出現。這些特色使加州地震頻繁,但風景美麗、資源豐富。

全球統計顯示,現今死於地震的人比本世紀初少。1950 年到 90 年的死亡人數,比前五十年少,大約從一年 1 萬6000人降到 1 萬4000人。死亡威脅減少並非靠正確預測,而是防護比以前周密。地震至今仍難捉摸,即使像加州這種地方,露頭斷層都經過科學家仔細研究,還是測不準地震何時發生。中國大陸地震學家曾準確預報 1975 年北方的海城(音譯)將發生地震,事先疏散結果,救了成千上萬人的性命。然而他們卻未能警覺隔年的唐山大地震,這場七點八級強度的地震,造成25萬人死亡的慘劇,大部分房屋被夷為平地。

科技提供的防護措施,可以減少傷亡,但地震學、土壤力學和工程學卻不能阻止財物損失,套用林德的句子:「它們只能讓可怕的事件少奪走一些生命。」現代技術能把全國地震災害圖依土壤性質詳細分區,1989 年灣區大地震,就是土壤因素作祟,地層滑動和土壤液化結果,使得災情加倍慘重。自 1970 年代以來,儀器已能測量表面震波,揭露地震讓建築物搖晃的加速度,並據此修改建築規範,提高建築安全標準。現在已有加強建築安全的技術,由於磚瓦房屋不夠安全,學校、醫院都採用按照實際地震測出的標準來設計,只要正確的加強,大型建築在嚴重的地震中反而比較安全。

富裕國家提高建築標準後,震災中的傷亡比第三世界少,尤其像開羅之類的城市,貧民區簡陋,1992 年 10 月地震造成數百人死亡。 20 世紀中國大陸地震災害所造成財物和人命損失的比例是,每一千美元損失/一人死亡。美國則是每一百萬美元損失/一人死亡。1985 年智利瓦帕雷索發生地震,規模和唐山大地震相同,100 萬居民只有 150 人喪生,完全歸功於建築採用了防震設計。1989 年舊金山灣區地震,金融區的高層建築安然渡過危險,反而是使館區依據甲年標準蓋的低矮建物倒塌或燃燒。

最危險的地震區或許不在最近曾發生地震的地方,而在可能發生但不為人知的區域。里斯本雖然在1755年吃過芮氏規模九級地震的苦頭,不過從現況看來,這個城市如果再地震,死傷可能破紀錄。美國最不安全的地區,或許不在加州,而在靠近聖路易斯或太平洋西北岸,甚至東北角高樓林立的都會區,因為這些地方對地震危險掉以輕心。當地球板塊撞擊,能量會從加州釋出,但斷層線也會阻擋震波,使地震範圍不致擴大。東部岩石較老而質密,中西部或東北部發生地震的話,會比加州地震影響的面積大。聯邦危機管理署曾估算,如果田納西州曼斐斯白天發生芮氏規模七點六的地震,可能造成二千五百多人喪生,其中 600 人是學童,同時會有 23 萬人無家可歸。中西部一場地震損失可能超過 500 億美元。

處在地震區不無好處。加州雖然不是準備得很周全,畢竟知道未雨綢繆。當然,事件一發生,常顯示安全措施還是不足,如灣區大地震時,奧克蘭市加強過的尼米茲高速公路照樣崩坍。1994年洛杉磯北嶺地震,1995 年日本神戶地震,摧毀了原先以為抗震無虞的橋樑、建築和運輸管線,即使倖存的設施,強度也被削弱。住宅和人口密集的郊區如果出事可能更危險,但多數工程師都相信,改善教育、警報系統、斷層區位圖,加強住宅設計、都市計畫分區,並嚴格要求建築安全標準,就能減少生命危險。確實,北嶺地震發生的問題,不是規定不夠嚴格,而是沒有好好執行。而且損失到某種程度也有正面效果。科技不能防止地震,但能減輕災難,同時分散成本。加州經濟學家算過,1994 年初聯邦政府撥給的震災救濟,加速了該州一季的經濟復甦。

 
書評前言導讀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