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社會學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社會學

【類別最新出版】
自由主義和對其的不滿
人民參與死刑審判事件簿:當法槌落下!借鏡日本判例,為國民法官作好準備
台灣生態家庭:六個女性、環保與社會運動的民間典範
擺脫市場的自由:自由市場的公義思辨
在承認與平等之間: 思想視角下的「馬華問題」


文化.賄賂.脫衣秀(BA0110)

類別: 社會學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馮建三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2年11月10日
定價:230 元
售價:18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571305413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自序

.馮建三

又見國王穿新衣。不過,這一次,他倒是真的披了新衣,一件叫作「文化賄賂」的新衣。請就近取譬。

1992年6月一日,行政院長郝柏村在文化復興總會發言,表示電視之低俗化,讓人憂心如焚。聽聞此言,李登輝總統當下擊掌:府院的共識,就在電視文化必須改進。6月2日,眼見東家震怒,三家電視台高層主管連聲允諾:果真如此,斷無坐視的理由。然後是8月28日與9月10日,大概是打鐵趁熱的意思,總統府主控的文復會成立了「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行政院也將審議一年有餘的所謂「公共」電視的草案,移送立法院。最高潮是10月10日,李登輝的國慶講詞赫然出現「今年慶祝國慶的最大特色,就是以『文化』為主題」的詞句。

這倒底是怎麼一回事?有句台灣的閩南俗語說:「打人喊救人。」掌握政治經濟大權的黨政軍官僚體,非但創造了「經濟奇蹟」,兼且必須為今日台灣的文化負責大半、更是電視文化的始作蛹者。台視的最大股東是省政府、中視是國民黨,華視則是行政院的國防部與教育部,如今黨政軍得了便宜,以電視作為政治教化、以電視作為搖錢巨樹三十年以後,竟然煞有介事、信誓旦旦地口出誑語,想要革電視的命。

真能革電視的命,倒是順從民意的表現;問題是,執政黨內部得有這種認識的人,如果有,也從來不是實權人物。再「笨」,百年老店的國民黨也不肯高舉石頭砸自己的腳。那麼,為了什麼掌握實權的要人,口沫橫飛地數落電視?

政客口是心非、惺惺作態,原本不值哂笑。但關於電視的表裡不一之言論,略有不同,它不再只求消極地文過飾非,這已經是行使文化賄賂的積極表現:往後回溯,這樣的言論等於是替已經存在的文化賄賂現象,追加認可其合理性,向前使勁,它表白了替即將發生的文化賄賂現象,預作準備的企圖。

要言不繁。既是賄賂,則受益人數必定不多;既是賄賂,則必然符合行賄者的利益。請看台灣第四台與衛星電視,雖然發達,但至今最多總是都會、總是百分之二十人口的玩意兒,而除了1992年5月以來,亞衛中文台開始對於三台略有廣告的襲奪之外,掌握三台的國家機器並沒有多少損失。再看預定於1994年,開始以自有頻道播放節目的所謂公視,如果9月10日移送立法院的草案未受有效挑戰,則其經費將取自納稅大眾的荷包,非但無損三台分毫,國民黨更是因此能夠化公視為政府電視,播些品位稍高的節目,淡化中智或中產階級批評電視低俗的情緒。

然而,冠冕堂皇的辭令,掩不住衣衫盡去的敗相,又豈只是台灣國家機器的獨門把戲?1992年8月末梢抵台訪問三天的柴契爾夫人,在長達十一年的英國首相任內,號稱振興了英國經濟。但實況遠非如此。對於這位英國政壇空前絕後的人物,本書另以三組文章,勾勒她的個性、她的施政過程對於文教傳媒等等所刻下的印痕,以及她的楚歌四面而終至黯然下台。透過這些文章,希望能夠揭穿柴契爾主義(Thatcherism)的外裝,看清楚英國保守黨跳完脫衣秀之後的真面目。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在現有社會關係的網脈下,凡是金光閃閃的,如狀甚引人入勝的科技產品、風光的(運動)明星、英語、後現代、資本主義的勝利(與社會主義的衰敗)、國際化、全球化的美名等等,恐怕都禁不起脫衣秀的考驗。前列二大類別、四組文章以外,本書另有五組文章,目的與它們相同,不外乎在脫去社會現象表徵於媒介符號的浮華外衣,還其本然面目。最後一組文章,希望能夠交待一個意思:前景是明是暗,無人知曉,但人在江湖,見不平而不鳴,難道可以嗎?

1992年6月初履香港,尾隨程之行與陳世敏教授走進《新聞天地》雜誌社的辦公室。不足十坪的斗室,但十七、八年前。我卻因為讀了許多在這裡出版的文集而決定投考新聞系,作個記者。羅素說,不少偶然事件,影響了個人歷史的進展。彼時不經意在書坊買了新聞天地的文集,將我導進了新聞這一行,大概可以說是這個說法的一個小小佐證。

現在,我的專職不在大眾傳播業界,但這些文字總歸是為報紙而寫,多少算是滿足青少年時期的一些綺思幻想。1987年末,偶然相見於政大社會資料中心,許國賢與李祖琛逼我寫就年度評論專文:1988年夏季回到英倫的李斯特,初掌副刊、幹勁十足的顧秀賢,使我從半推半就、欲寫還休的靦腆狀態,轉成專注的文字工作者;金恆煒隔海邀約,讓我這個先前是《當代》的讀者,成為作者;1990年秋天回國,楊澤、劉克襄與顧玉珍交叉供應寫作空間。我想借用這個機會,簡錄自身的文字工作歷程,也向因此而結識的朋友與山友,表達謝意與珍惜之情。

 
自序 書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