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繪畫、書法

【類別最新出版】
膽小別看畫V:疾病、天災、戰爭、飢荒……停格在西方名畫中,數千年未曾改變的災難與浩劫
黃賓虹、徐悲鴻、黃君璧: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吳昌碩、齊白石、傅抱石: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溥心畬: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張大千:長流美術館50週年紀念選


夏卡爾(XB0061)──醉心夢幻意象

類別: 藝術‧攝影‧影視>繪畫、書法
叢書系列:發現之旅
作者:Daniel Marchesseau
譯者:周夢羆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29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184頁
ISBN:978957133634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發現之旅藝術大師 (11冊) :馬內+竇加+華格納+夏卡爾+哥雅+達利+米羅+高更+柯比意+莫內+林布蘭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2

啟蒙時期

1906年,19歲的夏卡爾進入畫家耶烏達‧潘(Yehuda Pen)在維捷布斯克市中心自宅開設的畫室學畫,前後兩個月。俄語也說得不好的潘,是小有名氣的學院派風景畫和肖像畫家。這段短暫的學藝期為年輕的夏卡爾留下深遠的影響。尤其他筆下的猶太人肖像,在履行宗教儀式時所顯現的專注神情,使人聯想起耶烏達‧潘的一些肖像畫;〈閱讀摩西五書〉、〈闡述猶太法典他勒目〉、〈戴無邊圓帽的老人〉……這段師徒關係只持續了很短的時間,但戰爭期間又重新開始:1917年,他們分別為對方畫肖像。即使早在1906年,夏卡爾就已經開始使用狂放不羈的色彩和基本上揚棄寫實主義的手法,使畫面顯得奇譎怪誕:「在潘老師那兒,我是唯一用紫色作畫的學生,這招好像很大膽,於是從那時開始,我就不用交學費了。」夏卡爾的父親實在太窮了,供不起兒子的志向。於是為了賺一點微薄的工資,夏卡爾得去替一個攝影師修底片。1907年,夏卡爾口袋裡只有27個盧布,終於出發去俄國首都聖彼得堡。當時在涅瓦河(Neva)沿岸嚴格執行反猶太法令:只有持有特殊許可證的藝術家,才能在那裡居住。

  藝術贊助人高德堡(Goldberg)律師名義上雇用夏卡爾為僕人,好讓他能在首都居留,並註冊進入入「帝國協會美術學校」學習修護美術品。然而有天晚上,夏卡爾因為沒有將過期的居留許可證換新,遭到了一頓毆打,還被關進監獄15天。

莫伊希‧塞加爾在聖彼得堡

夏卡爾很高興的發現了亞歷山大三世的博物館,看到修士畫家魯布列夫(Andrei Roublev)的聖像畫,讚歎道:「我們的文藝復興開拓者契馬布耶(Cimabue)」。

  年方20歲時,夏卡爾便受到美術學校的年輕主任羅里希(Nicolas Roerich)極大鼓勵。1907年4月,羅里希讓夏卡爾得到緩征機會,隨後又免役,還獲得從1907年9月到1908年7月每月15盧布的助學金。

  這位生平首次獲得優遇的年輕學生於是在這所私立美術學術待了一陣子,校長是受歡迎的風景畫家賽登柏格(Saidenberg),畫風是一般所謂的「巡迴畫派」。出身寒微、所受教育不多、又是外省人的夏卡爾生活十分拮据。他經常與其他窮人同享一張屋角的草墊子。在他的畫中,如同自傳《我的一生》所描述,那盞油燈和那把椅子成為他主要的象徵原型:「我不止一次懷著羨慕心情,注視桌上那盞點燃的煤油燈,暗自思忖,瞧,它燃燒得多麼自在愉快,它可以盡情的喝著煤油,而我呢……」

  維納韋(Maxime Vinaver)是1905年革命後所成立的下議院杜馬(Douma)中頗具影響力的民主派議員,也是聖彼得堡的希伯來歷史與民族誌協會的領導人物。他成為夏卡爾的導師,安排他住在自己所編的猶太政治雜誌《黎明》(Voshod)的辦公室裡。不久,茲凡思瓦藝術學校校長暨畫家巴克斯特(Leon Bakst)接受他為學生。由茲凡思瓦(Elizaveta Nikolaievna Zvantseva)創辦的這所藝術學校,因為在現代藝術上的創見與開放而聞名一時;學生包括托爾斯泰伯爵夫人和舞蹈家尼金斯基(Vaslav Nijinsky)。

夏卡爾日後回憶,巴克斯特真正讓他感受到「歐洲氣息」,鼓勵他離開俄國去巴黎。從這段時期,夏卡爾開始脫離俄羅斯藝術圈,有別於那時當道的寓意畫像和某些藝術理論,夏卡爾已顯現其獨立的視野和孤僻的藝術形象,摒棄所有已知的藝術社團或藝術家團體,反倒使他有股傲然之氣。

投身俄國的現代藝術

夏卡爾在茲凡思瓦藝術學校學習了兩年,1909年春,當巴克斯特和畫家兼評論家貝努瓦(Alexandre Benois)這兩位後象徵主義團體「藝術世界」(Mir Iskousstva)的創建者到巴黎與芭蕾舞編舞家佳吉列夫(Sergey Diaghilev)會合時,夏卡爾便跟隨了更創新的藝術家多布金斯基(Mstislav Doboujinsky),多布金斯基是第一個向他引介梵谷和塞尚作品的人。

  1910年春,夏卡爾在前衛雜誌《阿波羅》(Apollon)首次展出作品,並首度以畫作支持新形式的藝術,這在當時奉行學院派的保守寫實畫家列賓(Ilya Repin)看來,簡直是樁可恥的醜聞。

  這種投入環境、體現時代精神的勇氣,可以視為全歐洲運動的一環。隨著1905年俄國在政治上的改朝換代,歷經幾次政治動盪後,藝術家們受到俄國向新潮流開放(尤其是向法國)的影響,重新組成前衛團體,反抗學院派。藝術雜誌在其中貢獻很大,它們刊登重要的藝術宣言,同時策畫畫展,比較俄法畫家的作品。因此,夏卡爾與同時期的畫家得以熟悉歐洲藝術令人眼花撩亂的發展,從野獸派的馬諦斯(Henri Matisse)、德漢(Andre Derain)和烏拉曼克(Maurice Vlaminck),以至德國的表現主義與義大利的未來派藝術家。

  1907年在聖彼得堡,布流克(Bourliouk)兄弟與詩人馬雅科夫斯基(Vladimir Maiakovskii)建立俄國第一個未來主義團體,隨後與其他叛逆的藝術家,如拉里歐諾夫(Mikhail Larionov)、岡察洛娃(Natalia Gontcharova),馬勒維奇(Kasimir Malevitch)和塔特林(Tatline)一起參加1909年成立的「青年聯盟」。同年,拉里歐諾夫、岡察洛娃在莫斯科舉行第二屆「金羊毛」畫展的開幕式,同時也舉辦「自由美學」畫展。夏卡爾是聖彼得堡這如火如荼的新原始主義運動的見證者和參與者,後來在旅居巴黎期間,他繼續為那些早期朋友策畫的俄羅斯前衛派畫展寄送自己的作品,其中包括了〈驢子的尾巴〉這幅畫。

  夏卡爾的技法發展包括不同階段,從強烈的俄羅斯野獸派到布流克兄弟的「立體-未來派」都有,顯示他在當時那種無人能逃避、狂熱欣喜的氣氛下,也能融合各家觀點。

「不可為自己雕刻偶像,也不可作甚麼形像、彷彿上天、下地、和地底下水中的百物。」(〈申命記5:8〉)

  夏卡爾很早就棄絕了猶太傳統中嚴禁一切描述人物形象的破除偶像原則。他後來成為說故事者和意象畫家,將直到那時仍尚受語言局限的形式表現,訴諸於對猶太教和聖經訊息的懷念:現實與傳奇、夢幻與寓意,總之是始終曖昧隱晦、反差強烈的主題。這股傾心於融合現實和非理性、可見與不可見、民俗和傳奇的現代藝術的信念,這個昇華自己的主觀意念以獲得象徵的多義性、超越其根源的文化和儀典世界的使命,成為他復國的基本信念。夏卡爾這個天生的猶太人,隨著時代推進,變成最廣義的教徒。他拒絕所有教義,但懷著對猶太基督教的抽象信仰,擁抱永恆的上帝和仁慈的宇宙。

  從他最早的油畫(1907-09)中,可發現他在技法上有明顯進步:〈死神〉、〈鄉村園遊會〉、〈聖徒之家〉、〈婚禮〉、〈誕生〉,這些對家庭情景的追憶,也都是具有熱情內涵和心靈力度的隱喻性構圖。從這些作品沉重晦澀的色調來看,與其說接近西方,還不如說是更接近東方的傳統。畫中建築的外形加上扭曲的透視法,類似於樸素藝術(Naive)或新原始主義(neo-Primitivist)繪畫,而人物刻意放大比例的表現主義方式,創造出一種莊嚴而夢幻的抒情,這是在同時代畫家中見不到的。

  他的筆觸雖還不夠出色,但手法卻很謹慎且經過深思熟慮,帶著驚人的自信。色調大體上是陰暗的,但也透過少數幾乎呈乳白色的平面區塊而使畫面亮了起來。他的構圖透過切割空間並以奇異角度安排散點透視關係,顯示出罕見的成熟。這個時期的品味反映在仔細的觀察和對細節的偏好,尤其是在布面油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