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內文摘錄

心理勵志

【類別最新出版】
微創傷:你以為沒什麼事,其實很有事
愈跑,心愈強大:跑步教父席翰醫生教你成為自己的英雄(再戰十年版)
別再因創傷而活得好累:修復發展性創傷,從「把自己擺在第一位」開始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從此不再煩惱


許我一個夠好的陪伴(CFR0373)──臺灣女兒、德國媳婦的生命照顧現場

類別: 心理‧勵志‧占星>心理勵志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吳品瑜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8月09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0頁
ISBN:9789571379067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內文摘錄



  自序

自序

二○一四年三月,從旅居五年半的上海,舉家搬遷到吉隆坡,三週後我獨自帶著三名孩子飛回德國照顧膀胱癌末期的寡居婆婆,直到往生。
   
在西南德山村的一棟五十多年老屋裡,終其一生照顧了五代人的八十四歲臨終德國老奶奶,再加上「自作主張」的臺灣媳婦,以及年齡各十四、十二與一歲半的「狀況外」混血孫女,還有至少六位輪班換值的「非政府」安寧體系照護員。
   
如此「拼湊」(patch)的雜牌軍在臨終病榻旁,究竟能有怎樣的故事演繹?
   
做為一名外籍媳婦,又是首次居家安寧照顧,技術生澀、對死亡全然陌生,以及不熟悉德國醫療體系的我,從在病榻旁就開始點滴記錄過程,包括德國醫護人員對我身分的質疑、婆婆執拗地抵抗他人在生活起居上的協助、女兒們與奶奶型態各異的互動、考量委請烏克蘭看護與否,到最後遺願的探詢與完成,甚至是否由「管」很大的維生系統介入的抉擇,以及「另類」善終的觀察。
   
過程中越是自覺不周到與錯誤的斷裂之處,越是成為後來追索答案的破口,甚至是補救學習的起點;越是感到沒有把握,以及自我懷疑的停頓處,就越是關聯自身陰暗面,等待多幾秒安忍恐懼的探照。

婆婆往生後,我接觸了更多生死學的書籍、講座,以及實際學習居家照顧技巧,甚至是這幾年許多生活的意外遭逢與發生,包括兩次急診住院,以及簽下放棄急救與器官、大體捐贈。因為每一次當下新的生命經驗,再持續回頭照看這段安寧照顧的經過,卻有了不同的理解,乃至更深化生命面向的探照。

彷彿是永遠走不完,又時時意義更新的歷程,但卻仍無法完全書寫出婆婆生命的豐厚感。

在回首的長長黑暗甬道裡,我與婆婆的身影交錯、故事重疊,原來早在病榻邊的一線之間,我已從照顧者翻轉成臨終者,嘗試思索躺著的自己的所有想望與最後完成。於是,「善終」成了活著的每一刻的在乎,並且為自己許下一個夠好(good enough)的陪伴。
   
臨終病榻邊,是每一個人最終會來到的所在。

不管是做為「臨終者」或「照顧者」,在這生死臨界的場域,時間與空間限縮的邊緣體驗裡,在世的角色、慣性模式、關係情感、自我價值,乃至於潛抑已久的生命故事,都像被突然輾壓爆開來的濃縮膠囊,顆粒分明地散落滿地,卻又非得被一一拾捻、凝視,才能再度回填、封存,成為一顆真正能滋養自己身心靈的長效良方。先吞下這膠囊,好好照顧自己,才能照顧他人的身心靈。

這份紀錄僅是呈現德國居家安寧照顧病榻邊的一個面向,無意鼓動某種角色義務的履行,或是強化所謂傳統的孝道,因為每一段相對關係都是獨一無二的,照顧與陪伴的形式對雙方都有難以言喻的意義,而且每個決定背後都有值得被尊重的原因,以及此去用生命傳續故事的無限可能。
   
然而,病榻邊許多困惑未解與自我反思,乃至對於臺灣政府完善社會福利與安寧療護體系的期待,以及企盼「老有所終」與「善終」具有時代意義,則是我希望藉由文字分享,能引發更多的共鳴與討論。
   
婆婆從發現罹癌隨即採用「德國基督教社福機構聯合會」(Diakonie,以下簡稱「基福會」)所提供的居家安寧照顧工作,該組織的成立宗旨正是「讓每一個人都能自主且獨立地實現自身的生存權」,補救政府單位觸角未及的社會福利網漏洞。
   
這項宗旨深深觸動我,特別是「生存權」被廣義地擴延到臨終死亡的權利,讓每一個人到生命的最後,還能行使自主與獨立,正是臺灣當前推動安寧照顧可以參照的部分。
   
年過半百,身邊的友人一一成為臨終的照顧者,特別是單身未婚者,更陷入有苦難訴的獨撐困境,經濟、社會地位與自我價值隨著時間,土石流般地消蝕,甚至不知道終點究竟在哪裡?

除了呼籲政府完善社會福利網、周全安寧照顧體系,以及宗教資源的整合與投入之外,我僅能努力地以注視的眼,幫助友人們看見自己的付出,並感恩這樣的自己。

選擇不來或離開病榻邊,可能有千百個說辭,但是願意留下來照顧的,卻是得用漫長的一輩子去感受與想思,然後給自己一個安妥的理由。

又或者到最後,連這樣的理由追索都忘失了,而是意外地與另一位更接近實相的自己相遇,並且以愛安在於陪伴與被陪伴的循環共生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