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作 者 作 品

其實我懂你的心
何苦你執迷不悟
女人的祕密花園
偶爾也該發發呆:生活的 70 個領悟
秀出自己:72則人生心得大放送
明明白白我的心:與你分享80則心觀感

職場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成功人士都在做!鍛鍊大腦的超呼吸法:用呼吸控制自律神經,改善腦疲勞+腦缺氧,工作表現全面提升!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勝算【限量珍藏 紫氣東來劉潤印簽金句筆記本】
勝算:用機率思維找到可複製的核心能力,掌握提高勝算的底層邏輯
最高效益的時間管理:用目標管理時間,打造爆發性成長的一年


別跟自己過不去(UP0208)──生活 e 點通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職場關係
叢書系列:流行小品
作者:蔡季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3月13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32開/精裝/234頁
ISBN:957133323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書摘 2

哪裡都有「習慣性的不平等對待」

  隨時檢視自己的言行及心態,
  勿成了蠻橫的強勢者,也別當委屈的弱勢者,
  盡可能去營造平等的生活,
  在平等的生活中揮灑自我。


家庭裡、團體中,常存在不平等對待。這份不平等,或是顯露,或被漠視,久之,便成了習慣性。

習慣性的不平等對待裡,或有委屈,或許情願。而不論委屈或情願,這樣的行為必壓抑著弱勢者的感受、放縱著強勢者的心態,非常要不得。

全心全力地付出,只怕落得委屈滿懷

很可能,你就是習慣性不平等對待裡的弱勢者,卻在習慣成自然的處境中,痲痺地接納著、付出著,而誤以為是理所當然。

高中時,曾趁暑假到一家海鮮餐廳打工。餐廳不大,分為樓上樓下,平日都是老闆一家五個人在應付,假日節慶才找鄰居太太來幫忙;那個暑假,鄰居太太到宜蘭幫大女兒做月子去了,於是便找了我及一個男生來打工。

餐廳的廚房有兩個爐位:主廚是老闆,負責海鮮的烹調;二廚是老闆娘,負責青菜的供給。大女兒負責帶桌、點菜;兒子及小女兒負責端菜、收拾。我及男打工生則分擔他們三個兒女的工作。

看來工作平均,其實並不平等。大女兒的空閒最多,兒子也會偷懶躲在櫃檯後抽菸看電視,就小女兒沒一刻停歇,碗盤收拾後,還得趁空到廚房後清洗,九點關門後,更要留下來抹桌、拖地,並把尚未清洗的碗盤清洗完畢,才能休息。

三個兒女不支薪,只領零用錢,大女兒及兒子每個月 8, 000 元,小女兒每個月卻只 3, 000元,連一半都不到。我問小女兒:「怎麼拿那麼少?」她說:「我又不常出去,這樣就夠了。」「不想存點私房錢嗎?」她淡淡一笑,笑裡似有感慨及無奈。

大女兒有部紅色轎車,是向父母要的;兒子有輛拉風的重型機車及一只名貴的瑞士手錶,是父母給的;小女兒呢,什麼也沒有,就連每星期一的公休都還到餐廳大清掃,幾乎完全沒有自己的時間。

家人習以為常,她自己也慣了,久之,她已逐漸沒了自我,而成了餐廳的機器人。她不會玩樂,也不懂休閒,總只想為餐廳、為父母多盡一分勞力,生活除了工作再無其他。

她才 20 歲,我勸她再到補校唸高中,她其實也想,卻掛慮父母的辛苦及餐廳的經營而作罷。

她實在是個令人心疼的女孩。可嘆,這份心疼來自我這個外人,而非她的父母及家人。

她如此全心全力地付出,我怕,終究只落得委屈滿懷。

父母自以為是的養育裡,難免有所成見及偏執

父母對待兒女,常會有個別差異。這份個別差異,在父母而言或是因材施教,對兒女來說卻是偏心。這是父母認知與兒女感受的不同。

幾年前,曾在大溪小住數月,鄰居是開商店的,三代五口同堂,有位阿嬤,兩個女兒。兩個女兒相差一歲,模樣挺像,但大女兒的臉型較長,像媽媽,小女兒的臉型則較圓,像爸爸,都就讀於附近某高職。

兩個女兒的體重其實差不多,但由於臉型的關係,大女兒看來就較瘦弱。大概就是這個緣故吧,每有什麼吃的,就聽見阿嬤、媽媽呼喊大女兒快來吃,而每有什麼雜務,就聽見阿嬤、媽媽呼喊小女兒快去做。

阿嬤及媽媽從不感覺自己偏心,小女兒的心裡卻已累積了許久的不滿,認為好事都落不到自己的身上,她是生來被虐待的。有好幾次,就聽見小女兒因故跟阿嬤及媽媽爭吵,吵到最後,總以怨恨阿嬤及媽媽偏心做結束。

阿嬤及媽媽並未把小女兒的怨恨當回事,認真思量一下自己的對待,而總認定小女兒脾氣壞、不講理,因此更加愛護大女兒,更加使喚小女兒,就怕哪天使喚不動了,小女兒就變壞了。

有次前去購物,小女兒正跟阿嬤吵嘴跑了進去,阿嬤及媽媽便對我感嘆:「這個小的教不來,不像她姊姊那麼乖!」但就我旁觀,小女兒其實比大女兒懂事及和善,之所以會讓阿嬤及父母以為不好,全因於阿嬤及父母習慣性的不公平對待,激起了她的氣憤及計較。

父母自以為是的養育裡,難免有所成見及偏執。這份成見及偏執若不自覺,而加以改善,往往會因此扭曲了兒女的性格及人生。

強勢者多不自覺,弱勢者常不敢言

不單是在家庭裡,在公司中也會有習慣性的不平等對待,只是強勢者多不自覺或太過仗勢,而弱勢者常不敢言或過於軟弱。

大二時,曾在一處二手貨車場打工,擔任內勤事務。內勤人員共三個,一個是會計小姐,一個是夜校男生,一個是我。我與夜校男生的工作其實是同樣的,就是接聽電話、招待客戶及辦理過戶。

然而我看到,老闆、老闆娘、會計小姐、乃至貨車司機們對夜校男生呼來喚去,除了叫他買菜、買檳榔、買便當外,更要他揹嬰兒、顧孩子、洗廁所,簡直把他當個傭人在使用。
我看了不忍,多次想要代勞,卻都被人阻止,大家似已習慣見他操勞、被他服侍。看他正事、雜務都得做,薪水卻與我一般,我挺過意不去,也頗為他抱屈。就因為他年紀小、脾氣好,便該受此待遇嗎?

有一次,我半認真半玩笑地對老闆娘說:「他一個人做三個人的工作耶,薪水應該加倍才對!」沒想老闆娘竟壓低聲音回答我:「他呆呆的,領一份薪水就夠用了,領到兩份會變壞啦!」

還有一次,眼看他瘦小的身軀已被背上的胖嬰兒給壓駝了,我又對老闆娘說:「一個大男生揹個娃娃在做事,看起來好奇怪喔!」希望老闆娘能良心發現,免除他這項勞務。沒想老闆娘竟又壓低聲音回答我:「他不揹就要我揹耶,妳也有點良心好不好!」

大家都在欺負他、壓榨他,只要自己好過,管他駝背或累死。甚至後來,我的垃圾桶也由他清理了,我竟然也在這個不平等的處境裡,習慣性地欺負他、壓榨他了。

孩子活得不像自己,倒像父母生命的延續

認定這個人怎樣,便以這份自我的認定去看待對方,是習慣性不平等對待的起始。

這樣的對待,不全然是欺負或壓榨,也有出於關愛或冀望的指使。

就像一位長輩,一直認定兒子聰明過人,是個學醫的料,等到兒子面臨聯考了,便權威地要兒子考上醫學院,將來當個醫師。兒子不負他的期許,果然考上醫學院,他席開十二桌宴請親朋,讓大家知道他有個資質優秀的兒子。

但我看他兒子,厚厚的近視眼鏡後那張斯文白淨的臉一點也不得意,還顯得悵然若失。

這位長輩 42 歲喪妻,此後獨自撫養一對兒女,許是這樣,他對兒女的期許相當深,也頗為獨裁。

幾年前,女兒面臨聯考時,也是他作主要女兒考上師範,因為認為女兒文靜賢淑,最適合當老師,將來對孩子也好。

但據我所知,他女兒興趣的是旅行跟戲劇,想唸的是相關的校系,畢業後想先當幾年國外的導遊,在視野及心境拓寬之後,再定下來從事寫作或編劇的工作。

然而,他沒讓兒女自由去發展,卻要兒女順應他的期許。

不少父母就像這位長輩一樣,自以為瞭解孩子,便以這份自以為的心意,去主導孩子的成長,去安排孩子的學習,讓孩子活得不像自己,倒像父母生命的延續。

每個生命都是個體,既然是個體,就該有自己的心志、期望及意義。忽視、壓抑或剝削一個生命的自主性,讓對方受制於自己,可說是極大的不平等。不少父母卻少有自覺,而在自以為是的關愛裡繼續錯下去。

不要總認定對方是無知的、無能的

習慣性的不平等對待,存在任何的情境當中,很可能你一直就是不平等對待中的強勢者,而竟毫不自覺。

比如,你養了一隻大型狗、一隻小貓咪,你看大型狗勇敢威猛,就派牠去看門,你看小貓咪柔弱可愛,便常抱牠逗牠;在你認為,本來就該這樣,在狗看來,你可大大的偏心。當心哪天,被你的大型狗給咬上一口。

若你就是那隻大型狗,你作何感想?

或者,你是為人父母,你待大兒子就如大型狗,你對小兒子就如小貓咪,那麼,你的兩個兒子(尤其大兒子)又作何感想?

一位朋友在寬敞的前陽台養了兩隻鳥,一隻鸚鵡,一隻黃鷑。他買了棵小榕樹當作是鸚鵡的家,並在小榕樹及鸚鵡的腳上繫了繩子,好讓鸚鵡在有限的空間內自由活動,卻將黃鷑關在小小的鳥籠內。

幾次去他家就發現到,每當鸚鵡躍上跳下的時候,黃鷑便在鳥籠內鳴叫,那聲音聽起來似有莫大的委屈。

我們總以人的立場及觀點來想、來看,認為鳥嘛,不會有什麼知覺,更不可能感到委屈或其他。但若以鳥的立場及觀點來想、來看,這是多大的不平等啊!

不要總認定對方是無知的、無能的!這是習慣性不平等對待裡的強勢者應該有的認知及胸懷。

勿成了蠻橫的強勢者,也別當委屈的弱勢者

如果你被認定是無知的、無能的,而備受操控、擺佈,你的感受絕對不好。那麼就該以此番的感受,去體諒對方、寬容別人。

奴隸時代,黑人受盡了白人習慣性的不平等對待,被白人當牛當馬,甚至買賣,毫無做人的尊嚴及生活的自主。白人認為本該如此,黑人也在時勢中彎腰屈膝認了命。

但跳脫時空,由現在來看從前,那是多大的不平等啊!同樣是人,憑什麼白人就是主子而黑人就是奴隸?如果你身為當時的黑人,你作何感想?

習慣性的不平等對待,絕對會殘害人心及人性,讓強者恆強、弱者更弱,將彼此的關係、相處的方式扭曲!

或許在某些處境中,你是習慣性不平等對待裡的強勢者,卻又在某些情勢下,成了習慣性不平等對待裡的弱勢者。我們經常是既強勢又弱勢的,卻不太自覺。

因此,我們該隨時檢視自己的言行及心態,勿成了蠻橫的強勢者,也別當委屈的弱勢者,盡可能去營造平等的生活,在平等的生活中揮灑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