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譯序 1
譯序 2
前言

作 者 作 品

大未來
第三波
未來對話錄
新企業報告
再造新文明
未來的衝擊
第三波

譯 者 作 品

未來對話錄
未來的衝擊

趨勢

【類別最新出版】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5週年長銷紀念版)
改變未來的100件事:2024年全球百大趨勢(中英雙語版 Bilingual Edition)
半導體超進化論:控制世界技術的未來
誰會被抹平:10輛推土機新科技,70項黑天鵝趨勢,80個正被剷平的職業,正在改寫你我的未來
直覺陷阱2:認知非理性消費偏好,避免成為聰明的傻瓜


未來的衝擊(BE0101)
Future Shock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趨勢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艾文.托佛勒
       Alvin Toffler
譯者:蔡伸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06月15日
定價:360 元
售價:28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432頁
ISBN:9571311782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譯序 1譯序 2前言



  譯序 2

此外,由於我們目前所處的是一個瞬息萬變的世界,因此時間的距離也隨之縮短,「未來」將來得比我們所想像的快。在這種一日千里的變動時代,我們應該格外提高未來意識。盲目的走回過去或能苟安一時,到頭來終將釀成大禍,而淪為未來衝擊的犧牲品。前面我已提過技術與變動並不是完全不可控制的,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困境乃是過去盲目發展科技所造成的。鑑於這個慘痛的教訓,在未來將臨之前,我們應該提高警覺,審慎計畫,明智選擇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並對目前急速的變動洪流,展開有效的緩和控制。再者,由於時間距離縮短,因此在進行未來的計畫時,應該把時間的幅度拉長,我們不僅要考慮明年、後年,或五年後的可能情況,甚至要考慮到十年、二十年等長遠的可能情況。總之,我們必須作長期性的深遠計畫。目前新興的「未來學」,便是針對此種目標而成立的,在目前這種愁雲慘霧的困境中,這門新興學問的建立,的確是一件令人鼓舞的喜事。這門學問很可能成為人類邁向未來的生力軍。

目前,我國正處於開發階段,因此所面臨的問題自然不同於先進技術國的問題。為了迎頭趕上先進技術國家,我們勢必會集中全力去發展技術、推動經濟成長。在時勢所迫之下,集中全力以發展經濟及工業原是無可厚非的措施,但我們卻不可忽視,西方過去單向發展技術及經濟的結果曾造成人類精神萎縮、人格疏離、生命力阻滯等病態現象。人性是一個全面體,因此人性的發展也是全面性的。人類除了生理需要必須獲得滿足之外,理性、情感、創造力、認同感、指向與奉獻標的(frame of orientation and devotion,佛洛姆所撰之辭)等亦須獲得相應發展,才能獲得一種健全狀態。單向的發展勢必造成病態。當社會僅提供大眾單向的出路時,此種社會便是一種病態的社會,而其人民將淪為犧牲品。

為了避免重蹈西方的敬轍,我們除了必須加速經濟建設而外,同時還須兼顧到文化、社會科學、人文科學、精神活動、教育。及灌輸人民現代化知識等的相應發展。如此,我們雖然不敢保證,過去西方所面臨的危機,在本國內可以完全避免,但至少可以減少許多流毒。事實上,單單多成立幾個工廠。將大量的資金投進經濟建設,也不見得能使經濟起飛,還必須兼顧到行政效率的加強,人事制度的健全,配合時代的教育,及人民現代化知識的提高……,才能使經濟成長迅速起飛。

最後,我們要談的是。本國是否會遭遇未來衝擊的問題。技術先進國家今日所面臨危機,乃是過去盲目、單向發展科技所致。因此,倘若我們能借鏡於此,計畫性地去發展全面社會活動,則不僅可以減少許多西方過去所遭遇的危機,即使我們經濟起飛到達先進階段。亦可克服許多未來衝擊的危機。

目前我們雖然無法像美國般發射人造衛星,發展太空科學,而且加速的推動力也比美國相距甚遠,因此我們現在不可能像美國般遭遇「面」的衝擊,但是零星的新技術產品,例如一用即棄的用品、流行品(一時性)、新奇的玩意(新奇性),及多樣化的產品(多樣性),卻無可避免地會零碎輸入,這種零星的輸入並不足以構成威脅。「點」的未來衝擊,或會暫時使我們吃驚,但是這種吃驚要說令人感到衝擊,毋寧說是憑添無聊生活的一點新刺激。

在訊息傳播極快的世界,一件新奇事態立即會傳播到全球各地。因此,有關未來世界的奇異景觀及危機勢必會輸進我們的大腦,使人們內心起了異樣的感覺。譬如說,本書以中文型態與讀者見面,多多少少會在讀者的腦海裏激起一陣未來型的現在衝擊,或至少是一種「印象」的衝擊。但是這種印象的衝擊不僅可以增加見識,拓展知識範圍,使我們在探討社會、心理、哲學、科技、經濟及人文科學等問題時,增加許多的寶貴資料及考慮重點,也可加深我們的未來意識。由此看來,這種印象的衝擊不僅不是壞事,甚至可作為計畫未來的借鏡。

過去三百年來的工業社會發展,固然造成人類的物質富裕現象,但並未使人類因之樂觀,反而罩上悲觀的陰影,陷於絕望的泥沼。許多大思想家都曾指出,人類已淪為機器的奴隸。但是機器終究是人類自己製造的;人類實是自己的奴隸。無可諱言,近百年來人類被「物」疏離得太厲害了,在這種疏離狀況下,人類的精神力深深受到挫傷,生命力深深受到阻滯。啟蒙運動使我們擺脫非理性的桎梏,但我們並沒有因之積極地走向智慧之路;我們既失去傳統的依據,也缺乏理性的指針,終於陷入一片混亂。佛洛姆在《健全的社會》(The Sane Society)一書中,很正確地指出,我們僅「free from」而沒有積極地去「free to」,在這種懸空狀態中,我們永遠是一個無根的人。在這種困境中,許多人希冀走回過去,尋找過去的根,但是過去的根早已腐朽了,我們能走回去嗎?確切地說,我們的根不是「過去」,不是死的東西,不是靜態之物,我們的根乃是精神力及生命力,這是一種恆動的充沛力。這在人類建立文明之初是如此,啟蒙運動展開時亦是如此,而在今日人類面對未來之時,也應該是如此。記得龐德(Ezra Pound)有一首短詩描寫「組織人」的嘴臉:「人潮中這些昏暗的臉一現,黑莖枝頭上的花瓣。」龐德從昏暗的臉中,看到了花瓣;從絕望中看到了希望。現代人的臉可能不是昏暗,而是「恐惑」,但此並不意味著,我們永遠無法看到「花瓣」。問題的癥結不在於困境,而在於我們面對困境的「態度」。人類可以深陷於絕望,也可以自絕望中產生一股勇氣,這全看態度而定。

人類可以造成健全的社會,也可以造成病態的社會,但卻永遠不可能造成「完美」的社會。完美的社會是一個死的社會,或是我們鞠躬盡瘁而後已所進入的那個世界。前南斯拉夫副總統吉拉斯投奔自由之後,說了一句發人深省的話,「我們所要求的社會不是一個完美的社會,而是一個能使我們從不完美中,力求比較完美的社會。」而這種社會才真正是健全的社會。一個能使個人和諧地全面發展的社會,才是健全的社會。

我們會有前途嗎?這要看我們是否能夠建立健全社會,是否為芳草的嫩綠所感動(生命力),還是為霓虹燈所目迷(物化)。在這未來將臨之際,我們一方面要提高未來意識,另方面更要仔細思量,我們的理想世界到底為何,以及我們應該如何去做,才能造成理想中的未來世界。

最後,還有一些翻譯上的問題,有待交代清楚。這本書份量既重,托佛勒本人的文筆又極靈活,而且句子拉得很長,要以中文把他靈活的筆調表現出來,自非易事。但是最大的難題莫過於許多譯者素未謀面的新術語。譯者曾求教於美籍客座教授,但是他們也一樣遭到這些陌生字的「衝擊」。譯者亦曾據日文版與甫自日本返國的家兄研討,但由於日文譯名全是音譯(外來語),因此家兄也表示「沒法度」。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只好遍查百科全書,並根據書中原意獨自揣摩。

原書中「transience」譯為「一時性」,因一時性較暫時性具有連續變動的意味。「modular」譯為「組合性」旨在襯出一時性的意味。「duration」譯為「持續期間」亦帶有變動之意。「Ad-hocracy」一詞,係源自拉丁文「ad hoc」,寓有「特殊」之意,故譯為「特組織」。「bureaucracy」一詞過去一向譯為官僚制度,英文中的「bureaucracy」雖亦有一點不雅味道,但沒有中文這麼強烈,而且本書的「bureaucracy」是指經濟方面,因此將之譯為「層級組織」,以指明由上至下的管理結構。「information」有時譯為「知識情報」,有時譯為「情報」,有時則譯為「訊息」,當依涵義而定。「the engineered message」則譯為「精練的訊息」。「Cyborg」一詞遍查辭典了無著落,因之根據書中涵義而譯為「體外器官」。「bio-parents and pro-parents」亦係根據書中涵義而譯為「親生父母與專業撫育父母」。「ghetto」一詞原指猶太街區,本書並無此意,故直譯為「街區」。「subcult」一詞係指同一社會或文化下所分裂成的許多小支流文化。如嬉皮所形成的特殊文化,本可譯為「小文化」或「副文化」。但因此種文化集團亦有大有小,而且是富裕社會下,人民閒暇時間增多,為了從事興趣相同的活動所形成的,故寓有「再生」之意。幾經考慮之下,便譯為「次文化」。

此外,「shock absorber」譯為「衝擊緩衝器」,「situational grouping」譯為「狀況集團的形成」,「enclaves of the past」譯為「過去的共同社會」,「enclaves of the future」譯為「未來的共同社會」等皆係根據書中涵義並參照日譯本而譯成的。「ombudsman」一詞原出自丹麥文,在此,我將「a technlolgy ombudsman」譯為「技術的檢視機構」。「the environmental screen」則譯為「環境的偵察機構」。他如,「time horizons」譯為「時間幅度」,「time-bias」譯為「時代主見」,「the perish-ability of fact」譯為「事實的失效問題」……等皆曾經過仔細斟酌,但因本書係倉促譯成付梓的,疏誤之處在所難免,敬請先進與讀者斧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