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企業政策

【類別最新出版】
ChatGPT:AI革命
徹底3S:「枚岡流」成功法則
2019-2020商業服務業年鑑:一本看透批發、零售、餐飲、物流行業發展潮流
獲利思考:從破壞到創造,顛覆競爭規則的四種獲利模式
三星殞落?—李在鎔接得了班嗎?


靈魂企業家(DH0020)
The Soul of A Business : Managing for Profit and the Common Good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企業政策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湯姆.柴培爾
       Tom Chappell
譯者:徐仲秋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4年11月10日
定價:220 元
售價:17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38頁
ISBN:957131448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



  前言

為靈性預留空間

我是一個企業家,和妻子凱特(Kate)共同創辦了緬因湯姆公司(Tom"s of Maine)。並擔任公司總裁。我們在1971年推出市面上第一種完全由天然成分製造的牙膏,其後七年間,陸續推出七種新產品,並在健康食品店開闢個人保健產品的新市場,鎖定的消費者是像我和凱特一樣關心自己買的東西究竟是什麼成分的人。到了1981年,這個靠著禱告和五千美元銀行貸款創辦的企業,營業額達到一百五十萬美元,接下來我們還打算進駐超級市場和連鎖超商等大型賣場,公司的前景相當看好。1986年《華盛頓郵報》(Washington Post)報導企業擴張專題時,曾引述一位大型連鎖超級市場買主的話:「緬因湯姆硬是要得!」

.美國夢的缺憾

事業平順,妻賢子孝,出入有汽車代步,有遊艇可暢馳,還有座落於高級地段的宅邸;一切看來,我的美國夢已經成真,但我卻感覺到其中似乎生了什麼,彷彿有哪裡不對勁,老實說,自創業以來我還不曾如此沮喪過。工作越來越乏味,成了毫無成就感的「例行公事」,空虛感使我和企業、自我間的關係越來越疏離。沒錯,我仍然很能賺錢,但卻不得不思考工作、金錢、財產、權力和尊嚴對個人和專業上的意義。

經過嚴肅的思考,我決定重新找回剛創業時的動力、更新自我及創造新產品的使命感。其他的企業家也許會以打高爾夫球或是征服馬特合恩峰(Matterhorn,位於義大利近瑞士處,為阿爾卑斯山的高峰,海拔一萬四千七百零一公尺)重新充電再出發,而我從研讀前人道德與宗教著作中得到啟發,因此決定申請到神學院進修。

於是,我在離開學校二十年後,以一個年營業額五百萬美元的企業領導者身份重返校園。在哈佛神學院上課時,我的思想專注於一個問題上:能否在尊重人類和自然的前提下,領導企業再創高峰?在偉大哲學家的著作中,我得到答案,有康德(Immanuel Kant)、強納生‧愛德華茲(Jonathan Edwards)和馬汀‧布貝爾(Martin Buber)為我解惑,闡明賺錢不須與比賣靈魂畫上等號。靈光乍現之際,我領悟到一個既能創造企業利潤又能兼顧群體利益的經營方式。

在神學院的四年裡,我發覺我和凱特走對了方向。我們認為,一個在乎自己產品、始終把顧客擺在第一位的公司一定會賺錢。但是回溯我和凱特建立緬因湯姆的70年代。這些想法只是一種直覺,而且和專業人士的意見完全背道而馳。在哈佛進修所學讓我確信──至少以緬因湯姆這家企業來說──我和凱特的想法的確沒錯,所謂的專家反而錯了。

凱特相我一直有個疑問:為什麼市面上的牙膏裡全是合成磨劑(complex abrasives)、色素、人工甘味劑、防腐劑、黏著劑,和可能導致癌症的糖精?為什麼美國人要花十億美元以上金錢(美國每年要消費高達七億管的牙膏),換來每天在嘴裡塞滿化學藥劑呢?有沒有人仔細想過消費者究竟想要什麼樣的牙膏?於是我們決定使用回歸天然的牙膏配方,結果吸引了消費者每年用掉八百萬管緬因湯姆牌牙膏。我們所憑藉的就是相信自己的直覺。

但自80年代中期起,當初以「反企業」之姿崛起的緬因湯姆已經擴張成為具規模企業,決策上再也無法憑藉膽識和本能,反而回歸理性,不的大膽眺望未來──和名列《財星》五百大企業一樣,開始依據過去的光榮分析未來走向,我自己則在企業家和專業經理人的角色間徬徨不定。

本書敘述的便是我如何找回自己的價值觀、為自己和公司重新定位的過程,與讀者分享如何找回企業家的本我,以及新的企業眼光、新的經營方法。我往哈佛「取經」時,領悟到許多宗教視美好的人生就在性靈與軀體、神性與人性間的平衡。正如許多哲學家告訴我們,毫無折衷地服從靈性的價值觀,對人類而言是十分艱難的;因此,數百年來基督教派的聖人和神秘主義者都不斷地宣揚「中庸之道」。以色列先知也常提到「找尋好的道路,然後知所遵循」,大乘佛教的智慧則認為企業既定的目標和實際情況的衝突是一種過程,循著這條路徑可以通往取得智慧與情感平衡的「中道」。

.預留一個空間

我想我已經找到緬因湯姆的「中道」,嘗試在商業世界裡給靈性預留空間,並為企業設定了兩個目標,一是個人利益,一是公眾利益。當你讀完本書之後,不妨試著利用書中方法,走上這條「中道」。

我所要傳達的訊息是,信念可以驅動策略,也就是以道德觀為基礎,做精準的分析和思考,將個人價值觀和傳統企業所追求的目標整合在一起,達到追求財富、擴大市場占有率、增加利潤、保持盈餘和提高營業額的目的。如此不僅能將價值觀帶到工作當中,讓一個以靈性經營的企業成為具競爭力的企業。

企業若要昌盛,管理者必須和員工同步。共同的價值觀能讓企業變成一個生活領域(community),賦予日常工作更深刻的成就感和意義。本書便將探討緬因湯姆的作法,告訴讀者如何將管理者和員工共同的價值觀融入決策過程的經驗。我們和其他企業一樣,也曾面臨一些兩難的抉擇,但卻能突破其他企業的作法,以上至總經理下至卸貨工人認同的基本理念來找出答案;這個基本理念便是:消費者和我們一樣關心健康、關心環境和所處生活領域的未來,我們要努力工作為消費者生產產品。

.尋找企業之靈

難道我們不關心利潤嗎?請別誤解我的意思,我可是個在商言商的生意人,但是賺錢不是我唯一的目標。我堅信,專注於追求最大利潤的觀念會剝奪了內在的成長空間;在我們內心有樣事物是超越利潤的,那就是我們的靈魂。本書將告訴你,緬因湯姆如何在不影響盈餘的情況下,將群體利益融入公司經營策略中。一旦你能培育進而提升企業的靈魂,不僅能和大企業一爭高下,還會找到工作的意義,真正對社會有所貢獻。我們常期盼神職人員、老師、藝術家和自然主義者能關懷、發揚人性的光明面,我們是否也應對企業的總裁有所期待?

在最近一次董事會上,一位董事、同時也是全國知名的商學院教務長打趣說,緬因湯姆這個會計年度的營業額創造了31%的成長率,盈餘成長了41%,但這和我們高達50%的靈性成長相比便大為遜色。事實上。這句玩笑話也對美國企業的經營方式提出了嚴肅的挑戰。如果緬因湯姆能將群體利益和公司經營策略結合,創造更大的利潤,其他的企業豈能不顧其生活領域、環境和未來而一意孤行呢?我們只不過是將我們的價值觀融入企業策略而已,根本稱不上前無古人、後無來者。而且這招真的管用,你何不嘗試呢?我深信,追求群體利益可以成為任何一家企業的使命。

也就是秉持著這樣的信念,我寫下這本敘述企業家以找尋自己的靈魂為出發點,卻找著了企業之靈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