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名人推薦序
作者序
內文摘錄

譯 者 作 品

Yes Brain!和孩子一起說好!:正向思考的大腦:培養具有膽識、好奇心以及韌性的孩子
覺察:通往身心靈整合的科學冥想練習
馬特萊斯特的奇幻旅程.上集:拉薩魔法師
馬特萊斯特的奇幻旅程.下集:神祕咒語

人生顧問

【類別最新出版】
用媽祖籤詩搞懂人生:六十甲子籤詩背後的故事,幫你解籤解人生(書+六十甲子媽祖靈籤 隨身籤卡 )
離開舒適圈之後,抵達成熟之前:一場奇幻的海外職場大冒險
和父親打一場高爾夫:尋回失落的家庭記憶,史丹佛心理學家的重啟人生之旅
真希望你也喜歡自己
深度學習力(暢銷新裝版):學歷貶值時代,MIT博士教你從大學就脫穎而出的75個成功法則


意義的追尋:轉化哀慟的最終關鍵(CFY0403)
Finding Meaning: The Sixth Stage of Grief

類別: 心理‧勵志>人生顧問
叢書系列:人生顧問
作者:大衛.凱斯樂
       David Kessler
譯者:王詩琪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0年10月09日
定價:480 元
售價:379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84頁
ISBN:978957138393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名人推薦序作者序內文摘錄



  名人推薦序

推薦序
面對悲傷,沒有人有標準答案──小劉醫師


悲傷,是一種存在但眾人都不希望面對的真實,面對生命當中必然的生老病死,如同破碎的花瓶,就算再仔細撿起每個碎片、卻再也無法拼湊回無瑕的原貌那樣。
  
我們知道必須帶著愛與創傷彼此糾結,繼續前進,但更多的時候是連自己的情緒都無法自理。
  
作者大衛.凱斯樂,他是舉世最負盛名的傷痛與失落研究專家,曾有與成千上萬處於生死邊緣的臨終者相處的經驗,讓他學到即使剛經歷畢生最大的悲劇,也能安度充實人生的訣竅。
  
但直到他以身為白髮送黑髮人的過來經歷,詳述了那段他深陷於悲愴卻無法自處的過程,直到他正視並且化解,帶領著更多深陷迷惘黑暗中的人們參加他的「悲愴工作坊」。
  
他描述了一個個故事,有最後喜極而涕的;也有因此一蹶不振的;也有壓抑到極點而崩潰的。面對悲傷,沒有人有標準答案。
  
只能藉由自身去尋找其中的意義,這也是本書的宗旨:「就算最糟的悲傷,生活當中也有其正面性」。
  
書中提供了很多的方法,其中書寫的療癒功能,是我自身也深受其益過的,看著裡頭分析著,因為書寫而能轉換視角、重整時間跟邏輯、並且不自覺得對自身喊話,再一次次雖然疼痛但繼續去嘗試著練習後,終於,慢慢能面對自身悲傷的痛點,而發現時間帶走了大部分的悲傷。
  
由於我自身從事的職業,是癌症專科醫師,陪伴著病人面對生死加諸的各種病痛,其實不會說是不熟悉。
但是更多時候,過於主觀、過勞的醫療環境,沒辦法好好花時間跟病人與家屬聊聊……
  
直到有精神科醫師主導的學會正視到了這問題,於是自己也參加了腫瘤心理學會主辦的:醫病關係溝痛告知,課程兩天中密集的跟模擬病人進行困難情境的對話練習。
  
所謂困難情境包括:初診斷告知罹癌、病情治療惡化、建議放棄積極治療轉為安寧治療,這三種。
  
這三種情況,往往都會讓病患淚眼婆娑、甚至有的會崩潰破口大罵或痛哭……
  
醫者就算專業,但面對情感的衝突時,更多時候是無助與尷尬,甚至會因為同理不足,而惡化到整個對立的衝突。關於「創傷」、「悲痛」、「挫折」這類情緒的生命經驗中,長期台灣社會對於情感訓練不足的短處,更加顯現。
  
當時上完這些課程後,除了汗流浹背,更多的是感慨與疑惑,不知道在理解了每個心理機轉之後,真的能在回到門診遇見這樣痛苦時刻時,派上什麼用場嗎?
  
所學與所知,巨大的鴻溝差距,在面臨到人類所能體會最悲傷的情緒當下,真的能有最終解答嗎?
  
甚至,伴隨著悲劇,有時候不會只有悲傷,更多時候是憤怒與反撲的惡意,比方說,認為有醫療疏失的病方家屬,不管如何解釋,依舊要把疏失方告上法院……
  
尼采的那句話:「凝視深淵的時候,深淵也在凝視著你。」
  
被暗黑所攫取的,往往不只是單個的心靈,那種想把恨與怨如同毒蛇毒液噴灑至周圍的惡,會讓人看不清自己……
  
怎麼解?
  
隨著看似有招、其實無招;看似一切皆有所解、但慢慢理解到,「無解也是一種解」之後,彷彿有了專屬於自己的答案……
  
也就是本書中描寫的,往往到了最後「根據一個人的知識、知覺跟理解範圍,他一生所能做到的就是那麼多。這不是要說他的行為就是可以被接受與容許的。你緊抓不放的那個事件已經過去了。也許早已過去了很久了。這個觀點就能幫助你想起,寬恕鮮少是為了『他們』,寬恕是為了你自己」。
  
最終會發現,儘管迂迴,如果出發點跟最終點都是「愛」,那麼一切都會串連。


意義,療癒了失落的痛苦記憶──吳佳璇


哀慟有六階段?我歪著頭打量書稿。自從一九六九年精神科醫師伊麗莎白?庫伯勒-羅絲在她的鉅著《論死亡與臨終》(On Death and Dying)首次提出臨終五階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與接受的心理理論,儘管學界爭議不斷,半世紀以來,已連黃口小兒都能朗朗上口。
  
不過,作者是大衛?凱斯樂,曾經在庫伯勒-羅絲醫師生命最後幾年,和她合著《用心去活:生命的十五堂必修課》和《當綠葉緩緩落下》兩本重要的大眾生死學熱銷書。睽違十多年,身兼作家、演說家,且擁有豐富哀傷心理實務經驗的大衛,用他的生命故事,為我們補上生死學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那就是「追尋意義」。
  
眾人雖認為臨終或哀傷五階段並不是一段線性的心理歷程,且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方式經歷哀慟,但許多哀慟確實是階段展開。經歷喪子之痛的大衛,見證了那五階段所描述的種種感受。
  
二○一六年九月二十九日,大衛的臉書公布了二十一歲的次子三週前意外死亡,以至於他不得不取消或延後滿檔的演講與工作坊的訊息。身為世界知名的哀傷輔導專家,連我都不禁好奇,他要怎麼走出喪子之痛。
  
在這本去年底上市的新書,走過哀傷的大衛揭露許多事實,包括和他同名的次子,其實是嗑藥過量猝死;身為專家的他,一樣把自己的哀痛交給另一位專家,陪他走了一段路;他也一度憂慮,他和伴侶保羅的關係可能因哀痛告吹……不過,大衛就如同許多喪子的父母,終究活出意義來,因為「意義就居住在你的內在」,「你也可以製造新的連結。這些連結不會削弱你對逝者的愛,它們只會增強那份愛」。
  
因此,這本書不僅是作者將庫伯勒-羅絲醫師的五階段學說擴充到第六階段「追尋意義」,更可以說是他見證哀慟的一部分,見證他找到比痛苦更多的東西,讓生命繼續走下去。
  
意義何處追尋?大衛以為愛與痛是一體的兩面,因此,意義來自於某種延續對逝者愛的方法,同時生者的人生再度前進。例如因酒駕失去愛女的媽媽,成立了「反酒駕媽媽協會」;又例如,在某些片刻,當有關亡父的回憶自然湧現,為活在世間的女兒帶來安慰;就連默默關注器官受贈者生活都是。但作者也提醒我們,意義是很私人的,且追尋意義需要時間,意義也不必然需要理解。不理解一個人為什麼會死,也能為他的死亡找到意義。最重要的是,這是一項完全無法假手他人的功課。
  
當我還是一個菜鳥醫師時,曾經遇過一位先生外遇的作家。她最初泣訴,這事件摧毀了她的世界許多重要的價值。儘管先生迅速斬斷情絲,他們在外人眼中,始終是神仙眷侶,但她總是無法走出這份傷痛。數個月的門診陪伴,我除了默默聽著,只能開幾粒安眠藥。直到某天,她覺得不用再回診,因為頓悟事件的意義。「那是一個尋常不過的傍晚,我若有所思地散步。發現牆角有一株蕃薯藤,每片葉子都被蟲咬得坑坑巴巴,卻奮力冒出新芽」,作家頓了口氣繼續說道,「人生就像那株蕃薯藤,儘管沒有一片完整的葉子,依舊充滿生機。」多年來,我謹記這位病人的教誨,並在適當的時機,與多位喪親者分享。意義,真的療癒了失落的痛苦記憶。


停下來聽聽,藏在悲傷裡頭的事──蘇益賢

對心理師來說,意義一直以來都是個有點尷尬的字。
  
雖然這個詞彙早已融入民眾的日常,但對多數人來說,它仍是抽象、難以清楚給出明確定義的概念。像是愛情、又像是幽靈,我們都聽過,只是未必曾清楚見過。儘管如此,大概沒有人會否認,意義之於人類的重要與必要性。
  
本書作者透過個案工作與自身經驗發現,我們難以面對與承受的悲傷裡,其實正是一個可能窺見意義之所在。他曾說,「透過意義,我們能找到比痛苦更多的東西」。那些深藏在悲傷裡頭的意義,能幫助我們面對悲傷,將哀慟昇華,藉此豐富、滿足我們心靈。
  
許多個案的故事與經驗告訴我:意義總是伴隨著痛苦而存在的。那些推動著我們找尋意義的事件,往往都是極端痛苦的事。而人世間最大的痛苦,莫過乎「生、老、病、死」背後指涉出的一種概念:人生必然的無常。
  
作為萬物之靈,我們渴望「控制」一切。「控制感」能帶來「安全感」。知道自己有影響力,可以因為某個自發的舉動,影響與改變外在環境,是我們從小開始慢慢發現的神奇能力。
  
小朋友偷偷推倒了一個水杯,看到灑出的水沾濕了地毯,這是一種控制感的獲得。長大後,人們汲汲營營於名聲與地位,追求「影響力」,或許本質上與剛剛那位調皮的孩童沒兩樣。透過控制感,我們從中發現「自我」的存在,並逐步建立自信與自尊。
  
然而,長大之後我們卻得面對一個現實:控制一切、呼風喚雨,其實只是幻覺。考試失常、提出交往邀約而被拒絕、創業失敗;又或者是其他讓人更無力且無助的事,好比疾病發作、治療無效、親友驟逝,乃至於天災人禍無預警地到來。這些大大小小的事件,都用著不同方式挑戰著我們的控制感,也引發了我們大小不等的失落與傷痛。
  
我們做著一場自以為能控制一切的夢,終究會被「無常」給喚醒。而後,我們內心一部分安全感的來源塌陷了、崩毀了。我們用著自己的方式面對悲痛與失去,但總歸起來,仍脫不出知名的「哀傷五階段」,也就是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接受。
  
這五階段陪伴了許多人,讓他們知道,原來在面對失落時,有種種情緒、反反覆覆,其實很正常。
  
只是,五階段走到了「接受」,故事就結束了嗎?此正是本書想延伸討論的課題。
  
與個案工作,我心中總會偷偷把接受再細分成兩種路徑:一種是「真正的」接受,另一種僅是「表面上的」接受。要如何區分呢?其中一個方法是用時間來觀察;另一個方式則是去觀察,個案是否已經從目前的現實中悟出什麼,並找出這次事件之於自己的意義。
  
佛教認為,痛與苦是不一樣的。「痛」來自於人生的無常(如上頭提到的生老病死),是人生的一部分、是無法避免的。但「苦」不一樣,苦源自於我們面對痛的反應。好比,我們常聽見的「執」(grasping),便是一種造成苦的反應模式。在哀傷五階段的前四個概念「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或許都反映著不同程度的「執」,以及此帶來之不同程度的「苦」。
  
其中一個離苦之道,便是回到「痛」的本質裡,坦然接納悲傷,並溫柔地理解這個痛的意義。擁抱悲傷,不執著於「不悲傷」。因為,哀慟有多深,愛就有多重。正如作者所言,「愛與哀慟,這兩者是難分難捨地纏繞在一起的」。
  
從接受走向意義追尋的路,或許才能讓每一趟悲傷之旅漸趨完整。在我的觀點裡,思考意義的歷程,本身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儘管過程並不總是愉悅、快樂、積極的。然而,慢慢走過這段歷程,我們終究會發現,追尋意義過程的痛,其實正彰顯了意義本身的價值。
  
本書筆調誠摯動人,概念解說清楚。閱讀過程本身就是極具療癒的體驗,誠摯推薦給每位曾經失落、曾經悲傷的讀者。不論這個失落是大是小,每一個悲傷,都值得被好好看見。
  
期待書裡的字句,能慢慢陪伴大家,好好聽見悲傷想告訴我們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