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譯序
書摘 1
書摘 2

INTO系列

【類別最新出版】
全台凶宅打卡
自由與干預:搞好經濟就手握權力,借鏡自由市場的歷史、擘劃經濟的未來
蘭花賊(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親愛的圖書館
花月殺手:美國連續謀殺案與FBI的崛起


地牢(IN0002)
Im Keller (In the Cellar)

類別: 人文‧思潮‧趨勢>INTO系列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楊.菲力普.李茲瑪
       Jan Philipp Reemtsma
譯者:周從郁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0年01月25日
定價:180 元
售價:1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0頁
ISBN:957133059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譯序書摘 1書摘 2



  譯序

譯者序言

.周從郁

記得數年前李茲瑪綁架案轟動歐陸時,我正在中國時報擔任德文編譯,有一天看到某德文報紙以頗大篇幅,將本書作者李茲瑪家附近的地理位置與被綁架時的動線繪圖說明,留下了深刻印象;儘管該案大動視聽,當時仍沒料到日後能讀到被害人現身說法所寫的書,深覺不可思議。

此案備受矚目,主要是歹徒成功勒索到了龐大的贖金 3000 萬馬克(近 5 億 2000 萬台幣),打破德國有史以來的最高紀錄。巨額贖金背後的主角一向是大眾茶餘飯後的好話題,所以人質—煙草鉅子之後的李茲瑪返家後,傳媒展開密集站崗、出動直升機等報導戰,並不令人感到奇怪。

但是人質寫書就出乎意料了。李茲瑪以漢堡大學語言文學教授背景,書一推出便大受青睞,數十家德國報紙(也包括瑞士在內)爭相刊登書評,並一致給予有口皆碑的肯定。一位書評家讚揚指出:「這樣一本書,超越任何傳統方式,幾乎無法加以評論或批評。其真實背景與作者親身經驗,令本書獨一無二。而前所未有的寫作手法令人激賞。」以讀者角度而言,李茲瑪像把讀者當作心腹知交,既誠懇又坦白,加上作者飽讀詩書、文思敏捷,我在閱讀時感受到的「臨場感」與「同理心」非常強烈,忍不住想繼續讀下去,這都是這本書吸引人的地方。

本書前言概述歷劫歸來引發的寫書動機,主文第一部分簡述綁架案發生經過。第二部分根據時間順序描述被關在地下室的生活。第三部分進一步敘述被關的感受與心靈上受到的傷害。

李茲瑪記事鉅細靡遺令人訝異,觀察力與批判內在之尖銳也非常人所能及,尤其巧合的是他本人正在探討心靈創傷的問題,在綁架前正為文準備發表有關「精神內在的嚴重創傷」專題演講。因此他身為遭綁架的受害人,面對死亡恐懼後,還能清楚敘述種種經歷與內在傷害,以理智與感情深切觀察自我,試問此等功力幾人能有?

李茲瑪能夠大難不死也令我體會一切皆非偶然。他安然返家,實有賴家人、警方、媒體彼此合作,此外他個人的智慧也是獲釋返家的關鍵,包括與歹徒周旋,在歹徒無計可施之時還提供解決方案。當然,歹徒的作風也有決定性影響,這是不可否認的。

本案的高額贖金與廣受全德媒體關注,使我們自然將之與白曉燕案做某些比較,其中德國警方與媒體合作的作法值得參考。綁架案發生後,警察每日提供媒體有關訊息,保持密切聯繫,每次皆要求媒體堅守沉默,必須等到人質返家或是確定遇害方得發布消息。33 天的綁架期間,德國各家報社、雜誌社、電視廣播公司全部都能保持沉默未刊登消息,即使德國狗仔隊於綁架期間整日守候人質家,動作頻頻,但也都沒有在報上透露消息;直到李茲瑪返家後才大量刊登蒐集來的資料,李茲瑪也直言,此點對保護人質性命有重大貢獻。

綁匪雖然罪無可逭,但囚禁期間提供李茲瑪露營用馬桶、床墊床單被子、每日換水供電供餐,還應要求購置十幾本有份量的文學美術書報供他閱讀,在語言與肉體上並無侮辱之意,作者本人也很慶幸。反觀白案歹徒,虐待人質,最後還以殘暴手法撕票,弄得自己與人質皆家破人亡。

我原先擔心本書從某種角度看,很可能是一本「歹徒教科書」,但後來另有看法。已有兩名歹徒被捕並遭德國法院判刑入獄,警方仍在緝捕其餘要犯。歐陸何其大,人口 6 億多,逃亡說來已較容易,台灣小小之島,歹徒更是插翅難逃,仔細閱讀此書會發現本書綁匪十分精明,但成功的綁架談何容易。

最後感謝魏艾倫女士(Barbara Werland)提供某些背景資料,協助譯書。本書十萬餘言,由於作者學問淵博,思想縝密,譯者雖仔細推敲字斟句酌,然而畢竟筆力有限,難免有疏漏之處,望德語界先進不吝批評,十分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