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語言學習Studying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滿頭包的波特
測驗題 1
麻瓜
測驗題 2
九又四分之三月台
測驗題 3
自序

作 者 作 品

讀哈利波特學英文(2)

Studying

【類別最新出版】
外語腦升級革命
懂語感,無痛學好任一種外語
一翻就懂,99%的人都能使用的英文自學寶典
中式英文面面觀:英漢辭典主編用近1000則例句,教你全面破解中式英文的謬誤
一本突破中式英文盲點:掌握華人學英語發音.文法.字彙關鍵


讀哈利波特學英文(1)(PS0004)

類別: 語言學習>Studying
叢書系列:Studying
作者:朱文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2月18日
定價:99 元
售價:7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92頁
ISBN:957133606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滿頭包的波特測驗題 1麻瓜測驗題 2九又四分之三月台測驗題 3自序



  自序

學英文要像哈利波特學魔法

明明是人,為什麼老祖宗看到英國人,叫他們「番鬼」?

一個原因是外表。

以前上課的時候,外交史教授說在清朝盛世,我們的祖先剛與英國人接觸。這些「人」因為遠渡重洋,漂流太久,形色萎頓,加上「白肌貓眼」的外貌,老祖宗就像麻瓜看到奇裝異服、舉止反常的巫師一樣,把他們當「鬼」來看,把英國人叫做「洋鬼子」(a foreign devil)。現在香港這個英國前殖民地,偶爾還可以聽到把老外叫做「鬼佬」(Guai loo)。

另一個原因是談吐。

為什麼他們身上有「會跑的鼻子」(a running nose)、也有「會嗅聞的腳」(a smelling foot)?(注:a running nose 指流鼻水,a smelling foot 指腳臭)

為什麼樹(plant)上長個蛋(egg),就叫做茄子(eggplant);蘋果(apple)長在松樹(pine)上,就叫做鳳梨(pineapple)?

為什麼Quicksand指慢慢進行的暗藏危機,速度可一點不快?為什麼拳擊比賽場地叫 Boxing Ring,實際上拳擊比賽場是方的,並不圓?為什麼guinea pig不是豬,也和幾內亞沒有關係?(注:guinea pig 指實驗室裡的實驗材料)

明明Slim叫做「瘦」,fat叫做「胖」,為什麼 a slim chance和 a fat chance通通表示毫無機會?Man是「人」, Guy 也是「人」,為什麼 Wise Man 叫做「智者」,Wise Guy的意思卻完全相反?(注:Wise Guy 指自作聰明的人)

面對來自另一個世界的一群人,操著像一團迷霧似的語言,跟他們說話,一不小心,就像吃了弗雷和喬治泡製的吹舌太妃糖,舌頭變成四尺長。難怪老祖宗對英國人有這種抗拒且排斥的反應。你能期待大麻瓜威農姨丈了解魔法世界的奧秘嗎?

如今英語已成為世界通用語言。學習英語,不但是學習的目的,也是學習其他學問,進入更有趣、更深奧迷人世界的必要工具。尤其兩岸加入國際貿易組織 WTO之後,學好英語已經不是該不該,而是如何才能更流利的問題。當每一個人都搭上霍格華茲特快車的時候,我們不能自甘是個大麻瓜。我們要學好英文,不能排斥它。

要怎樣才能學好英文?其實,學習任何一種語文,環境很重要。如果沒有好的環境,就想辦法培養興趣,給自己造個環境。學習的過程要能有趣,一定要回歸到日常生活中去學習,不要變成功課而把興趣抹殺,更別夢想速成。只要有興趣,就可以找到方法,達到目的。更重要的是:什麼時候能開始學,就開始。要把妙麗當榜樣,別學榮恩。

大女兒剛從美國回台灣的時候,和妹妹都愛聽英文故事。沒事她還哼著學校學來的歌: "One little monkey, sitting on the tree; here comes an alligator...",不過才幾個月,英語就忘光了。

現在她剛上國中,也補了兩年的英文。看得出來,對英文的喜好越來越勉強。我也花心思想幫忙,效果卻不佳。譬如,我曾利用公餘時間,幫她把國文、數學、史地等課本裡的重要字彙翻成英文,希望她每天背幾個,事半功倍地記憶單字,不過效果不好,想必是增加了她的課業。

她倒認為同學中,有人直接看哈利波特原文版,是件很酷的事。上個月,哈利波特第四集出版的前夕,她和妹妹吵著買回來之後,誰先看的問題。我說:「好了,乾脆我們也來酷一下,我們也來讀哈利波特學英文,怎樣?」於是我們就用哈利波特一小段情節,來帶出幾個看似雷同,用法有異的字彙。幾次下來,慢慢整理出頭緒,再請美國友人 Tom Wagner (曾任我國經濟部國際談判人員培訓班講師),幫忙把我的英文稿子用美國人的思維順一下,本書一篇篇的文章,就是我們的學習過程。

個個都香,其實濃淡有別。如果我們能用 "The scent of tea"; "The fragrance of flowers"; "The bouquet of wine (books)"; "The aroma of coffee"; "The perfume of lilacs"; "The redolence of a beauty ",就不會永遠受窘於 It smells good. 而已。從女兒的反應看來,效果好像還不錯,這當然還要歸功羅琳的文字魅力,她的故事能讓我女兒看上「一兆遍」,從看過一兆遍這麼有趣的東西下手,還會有錯嗎?

注: Tom Wagner 對每篇文章的英文改正請瀏覽 www.a-z.com.tw 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