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類別最新出版】
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
世說新語:六朝異聞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孟子:儒者的良心


敦煌變文(XO0023)──石窟裡的老傳說

類別: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作者:羅宗濤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15日
定價:100 元
售價:79 元(約79折)
開本:菊32開/平裝//92頁
ISBN:957131238X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全集:(共42本)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2

.故事.

目連的母親,叫做青提夫人,家在西方,家中很富裕,錢物無數,牛馬成群。但她為人慳貪,又好殺生。自從丈夫去世以後,就只有獨子羅卜跟她一起生活。做母親的雖然心地不好,但兒子卻非常善良,時常拯恤孤貧,又敬重三寶。有一天,羅卜要到遠方做生意,就到堂前報告母親說:

「兒要到別州做生意,現在將家裏所有的錢財分成三份,一份由兒帶去做本錢,一份用來侍奉母親,一份留在家中,請母親救濟貧困的可憐人。」

母親滿口答應了。

可是等兒子走後,青提夫人完全把兒子的話志得乾乾淨淨,朝朝宰殺,日日烹庖。遇到有和尚來化緣,就明家僮拿棒子打;見到孤獨老人來乞食,就放狗去咬。

羅卜做完買賣,正要回家,先請人帶個信給母親,母親聽到兒子要回來,火急鋪設花幡,刻意布置。一兩天後,羅卜到家,先向母親跪拜請安說:

「自離左右多時,且喜阿娘萬福。」

母親對他說:

「自從你出門以後,我在家中,常修善事。」

一天,羅卜聽到鄰居說起他的母親不曾修善,朝朝宰殺,祭祀鬼神,和尚到門,盡皆凌辱。他聽了心裏很難過,就回家問母親,青提夫人聽了大為震怒,向兒子說:

「我是你的母親,你是我的兒子,母子之情,重如山岳,我說的話,你居然不相信:反而去攬些閑話回來。好了,你既不相信,我就發個誓:如我所言不實,願我死後墮阿鼻地獄(註 1)。」

羅卜見母親賭咒,淚落如雨,請求母親不要生氣,更不要作如此惡毒的咒誓。但責提作咒,冥道已知,七日之內,責提身死,墮阿鼻地獄,受無間的苦楚。

羅卜在母親死後,非常悲傷,累七修齋,三年持孝。服滿之後,思想如何報答父母的恩德,考慮的結果,只有出家最好。當時如來還在世,羅卜就到鹿苑投佛出家,說:

弟子凡愚居五欲,不能捨離去貪嗔。

直為平生罪業重,殃得慈母入泉門。只恐無常相逼迫,苦海沉淪生死津。願佛慈悲度弟子,學道專心報二親。

如來佛見羅卜正直誠懇,就接納了他:

世尊當聞羅卜說,如其正直不心邪。屈揩先論四諦(註 2)法,後聞應當沒七遮(註 3)。縱令積寶凌雲漢,不及交人暫出家。恰似盲龜值浮木,猶如大火出蓮花。炎炎火宅(註 4)難逃避,滔滔苦海闊無涯。直為眾生分別故,如來所以立三車。佛喚阿難而剃髮,衣棠變化作架梁。登時證得阿羅漢,後受婆羅提木叉(註 5)。

於是,佛授他目連之號。目連證得阿羅漢果以後,又在深山坐禪觀空,心無所著,得了神通,在佛門弟子中為神通第一。當時他立刻到天宮尋訪父母:目連一向(餉)至天庭,耳裏唯聞鼓樂聲。紅樓半映黃金殿,碧牖渾淪白玉成。錫杖敲門三五下,胸前不免淚盈盈。長者出來而共語,合掌先論中孝情。

他父親出來見到目連,不敢相認,因為他不知道他的兒子已經成長,而且還出家當和尚。等目連將事情說明以後,父親才明白過來。目連見到父親在天宮,高興得不得了,但卻沒有見到母親,就問父親:「慈母今在何方受快樂?」

父親告訴他:

「你媽在世的時候,和我的行業不同。我因為修十善五戒,死後神識。得生天上:她平生廣造諸罪,恐怕已經墮入地獄,你還是到冥路上尋問,也許能找得到。」

目連惦記著母親,就辭別慈父,來到冥路尋覓阿娘。

在冥路上,目連遇到八、九個男女遊魂在閒蕩,目連覺得很奇怪,問他們為什麼閒著無事?他們告訴目連,他們只是因為跟某一個該死的人同名同姓,被鬼卒誤追,經陰間勘查明白,已經過了三五天,他們的身體早被妻兒埋葬了,回不了家,閻王只好判他們作無事鬼:

宅舍破壞無投處,王邊披訴語聲哀。判放件鬼閑無事,受其餘報更何哉。死生路今而已隔,一掩泉門不再開。塚上縱有千般食,何曾濟得腹中饑。號啕大哭終無益,徒煩攪紙作錢財。寄語家中男女道:勸令修福救冥災。

目連等他們抱怨過後才問他們,認不認得一個青提夫人?他們都說不認識。目連又問他們閻羅大王住在哪裏?他們告訴他在北邊的三重門樓裏。

目運走到三重門樓,看到許多壯士驅趕無量罪人進去。目連在罪人隊伍裏尋問母親,還是找不到。就哭著要見大王。門官為他引見。大王知他是目連,在案後向他作揖,問他是為佛的使者,還是有什麼私事?目連回答是私事。大王告訴他:

太山定罪卒難移,總是天曹地筆批。罪人業報隨緣起,造此何人救得伊。腥血凝脂長夜臭,惡染闍梨清淨衣。冥途不可多時住,伏願闍梨早去歸。

目連回答大王:

大王照知否?貧道生年有父母,日夜持齋常斷午。據其行事在人間,亡過合生於淨土。天堂獨有阿耶居,慈母諸天覓總無。計亦不應過地獄,只恐黃天橫被誅。追放縱由天地邊,悲嗟悔恨乃長噓。業報若來過此界,大王曾亦得知否?

大王為目連的孝心所感動,找來業官、伺命、司錄,問他們:「這位和尚的阿孃青提夫人死了多少時候?」業官報告:「青提夫人已經死了三年,她的案卷應該在天曹錄事可或太山(註 6)都尉那裏。」大王就喚善惡二童子帶領目連去問五道將軍。

目連在善惡童子指點下,去找把守鬼門關的五道將軍,走了一段路,來到奈河(註 7)邊上,看見無數罪人,將衣服脫了掛在樹上,望著向西急流的流水欲過不過,抱頭悲泣,牛頭馬面一面點名,一面驅趕。當時罪人都悔恨不已:

生時我舍事吾珍,金軒駟馬駕珠輪,為言萬古無遷改,誰知早箇化為塵。嗚呼哀我心裏痛,徒埋白骨為高塚,南槽龍馬子孫乘,北牖香車妻妾用。異口咸言不可論,長噓歎息更何怨。造罪諸人落地獄,作善之者必生天。如今各自隨緣業,定是相逢後回難。握手丁寧須努力,回頭拭淚飽相看。耳裡唯聞喝道急,萬眾千群驅向前。牛頭把棒河南岸,獄卒擎叉水北邊。水裡之人眼盼盼,岸頭之者淚涓涓。早知別後艱辛地,悔不生時作福田。

目連向罪人打聽母親的消息,罪人都說他們剛死不久,不知道已死三年的青提的消息。但是他們都告訴目連,生前縱使妻妾再多,死後也無人能替罪的;而且希望目連回到人間,為他們帶話給他們的子孫,想要超度亡人,一定要修福。如果他們將來能因此脫離地獄,那都是目連的恩惠。

目連又向前行,去找把守五道鬼門關的五道將軍:

五道將軍性令惡,金甲明皛,劍光交錯。左右百萬餘人,總是接飛手腳。叫喊似雷驚振動,怒目得電光輝霍。或有劈腹開心,或有面皮生剝。目連雖是聖人,亦得魂驚膽落。

可是為了尋覓慈母,目連只好向前向兇惡的五道將軍打聽。將軍問左右:「誰見到過青提夫人?」

旁邊有個官吏說:

「報告將軍,三年前有個青提夫人,被阿鼻地獄索去,今在阿鼻地獄受苦。」目連問將軍:「一切罪人都應該由閻羅王判決,才交下來。為什麼閻羅王沒有見過貧道阿娘呢?」將軍說:「世間有兩種人見不到閻王:第一種人,是平生修十善五戒,死後神識自然生天:第二種人,是生存之日,不修書業,廣造罪惡,命終之後,便入地獄,也見不到閻王。只有半惡半善的人,才需要經王斷決,才去託生,隨緣受報。」目連辭過將軍,進入恐怖的地獄:

目連淚落憶遙遙,眾生業報似風飄。慈親到沒(註 8)艱辛她,魂魄於時早已消。鐵輪往往從空入,猛火時時腳下燒。心腹到處皆零落,骨肉尋時似爛燋。銅烏萬道聖心撠,鐵汁千迴頂上澆。借問前頭劍樹苦,何如剉磑斬人腰。不可論、凝脂碎肉似津。莽蕩周迴數百里,嵯峨高下一出旬(註 9)。鐵鏘萬劍安其下,煙火千重遮四門。借問此中何物罪,只是閻浮殺罪人。

目連問獄主:「這個地獄裏有沒有青提夫人?她是貧道阿娘,所以前來訪覓。」獄主回答:「這個獄中全是男子,沒有女人;前頭刀山地獄裏,可能找得到。」

目連往前走,又到了一個地獄,左名刀山、右名劍樹,刀劍相向,涓涓血流。目連問:「獄中罪人作何罪業,才墮此地獄?」獄主答:「獄中罪人在世之日,侵損眾僧的寺舍、廚庫、花果、樹林、田園等等,現在要他們節節支解。」

刀山白骨亂縱橫,劍樹人頭千萬顆。欲得不攀刀山者,無過寺家填好土。栽接果木入伽藍,布施種子倍常住。阿你箇罪人不可說:累劫受罪度恆沙,從佛涅槃仍未出。

此獄東西數百里,罪人亂走肩相棳。業風吹火向前燒,獄卒把杈從後插。身手應是加瓦碎,手足當時如粉沫。沸鐵騰光向口焦,著者左穿如右穴。銅箭傍飛射眼睛,劍輪直下空中割。為言千載不為人,鐵把樓聚還交活。

目連看了難過,不禁落淚,向前問獄主:「這個地獄,有沒有叫青提夫人的?」獄主說:「這個地獄中沒有青提夫人。」

目連又往前走,到了一座地獄,高下有一由旬,東西距離,不可計算,獄中黑煙蓬勃,臭氣熏天。目連見一馬頭羅剎,手把鐵叉,盛氣而立。目連問:「這叫什麼地獄?」羅剎答:「這是銅柱鐵床地獄。」目連問獄主:「獄中罪人,在世之日,有何罪業,墮此地獄?」獄主答:「他們在生之日,男女邪淫,或是子女與情人行淫欲於父母之床,或是弟子行淫欲於師長之床,或是奴婢行淫欲於主人之床,死後即墮此地獄,這個地獄的罪人,正好是男女各半。」

女臥鐵床釘釘身,男抱銅柱胸懷爛。鐵鑽長交利鋒刃,饞牙快似如錐鑽。腸空即以鐵丸充,唱渴還將鐵汁灌。蒺藜入腹如刀擘,空中劍戟跳星亂。刀剜骨肉斥斥破,劍割肝腸寸寸斷。


註 1 阿鼻地獄:就是無間地獄。地藏菩薩本願經觀眾生業緣品第三云:「……動經億劫,求出無期。此界壞時,寄生他界;他界次壞,轉等他方;他方壞時,展轉相寄;此界成後,還復而來。無間罪報,其事如此。又五事業感,故稱無間,何等為五?一者、日夜受罪,以至劫數,無時間絕,故稱無間;二者、一人亦滿,多人亦滿,故稱無間;三者、罪器叉棒、鷹蛇狼犬、碓磨鋸鑿、剉斫鑊湯、鐵網鐵繩、鐵驢鐵馬、生革絡首、熱鐵澆身、饑吞鐵丸、渴飲鐵汁,從年竟劫,數那由他,苦楚相連,更無間斯,故稱無間;四者、不問男子女人、羌戎夷狄、老幼貴賤、或龍或神、或天或鬼、罪行業感,悉同受之,故稱無間;五者、若墮此獄,從初入時五百千劫,一日一夜,萬死萬生;求一念間暫住不得;除非業盡,才得受生,以此連綿,故稱無間。」

註 2 四諦:苦、集、滅、道,是為四諦。苦諦:苦是現實的事相,凡人不能免。集諦:找出苦的原因。滅諦:苦有消滅的可能。道諦:是滅苦的方法。

註 3 七遮:七遮罪,是七種最嚴重的罪過:一、出佛身血;二、殺父;三、殺母;四、殺和尚;五、殺阿闍梨:六、破羯磨轉法輪僧;七、殺聖人。犯這七種罪過之一的人,就遮之不使受菩薩戒,故名遮罪。

註 4 火宅、三車:法華經婪喻品中一則著名的譬喻。大意說:有一富有的長者,他的家只有一道門,一天,他家失火,長者十幾個兒子正在屋裡玩耍,明知失火,也不肯逃出來。長者非常著急,就將孩子們平常最喜歡的珍寶都拿出來,裝在門口的羊車、鹿車、牛車三輛車上,叫他們出來玩耍,於是,孩子們都爭先恐後,衝出火宅,上了三車。寓意是說如來悲憫三界火宅,為了拔濟眾生,為眾生解說三乘——聲聞、辟支佛、佛乘。

註 5 婆羅提木叉:就是戒律。

註 6 太山:太山即泰山,泰山治鬼之說,大約起自東漠。顧炎武日知錄卷三十泰山治鬼條云:「自哀平之際,而讖緯之書出。然後有如遁甲開山圖所云:泰山在左,亢父在右,亢父知生、泰山主死。博物志所云:泰山一曰天孫,言為天帝之孫,主召人魂魄,如生命之長短者。其見於史者,則後漢書方術傳:許峻自云:嘗篤病,三年不愈,乃謁泰山請命。烏桓傳:死者神靈歸赤山,赤山在遼東西北數千里,如中國人死者魂神歸泰山也。三國志管輅傳:謂其弟辰曰:但恐至泰山治鬼,不得治生人如何?而古辭怨詩云:齊度游四方,各繫泰山錄;人間樂未央,忽然歸東嶽。陳思王軀車篇云:魂神所繫屬,逝者威斯征。劉楨贈五官中郎將詩云:嘗恐游岱宗,不復見故人。應璩百一詩云:年命在桑愉,東嶽與我期。然則鬼論之興,其在東京乎?」

註 7 奈河:佛經所說地獄,只有灰河、愛河,而不見有奈河者。只有偽經十王經有云:「前大河即葬頭,見渡亡人,名奈河津」。奈河與奈何諧言,人死後魂神要渡此河,心中著急,口中即呼「奈何」。顧炎武山東考古錄云:「嶽之西南有水出谷中,為西溪;自大峪口至州城西南,流入於洋,曰渿河。其水在高里山之左,有橋曰渿河橋。世傳人死,魂不得過,故曰奈何。」

註 8 沒:變文中「沒」字常當「什麼」一詞用。

註 9 由旬:印度計里程的單位,是帝王一日行軍的里程,相當於我國古時的「一舍」。有的記載說是三十里,有的說是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