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學小說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波赫士談詩論藝(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譯 者 作 品

反目:百年著名文學論戰,從馬克吐溫到沃爾夫
波赫士談詩論藝(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文學小說

【類別最新出版】
假面的告白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
牛仔很忙:歐.亨利短篇小說精選(精裝版)
托爾斯泰傳
金月蓮


波赫士談詩論藝(AA0062)
This Craft of Verse

類別: 文學小說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波赫士
       Jorge Luis Borges
譯者:陳重仁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1月15日
定價:180 元
售價:1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0頁
ISBN:9571333034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書摘 4書摘 5



  書摘 1

第一講 詩之謎(The Riddle of Poetry)

首先,我要先明白地告訴各位可以從我身上得到什麼──或者說呢,不能得到什麼。我覺得我在第一場演講的標題上犯了一點小錯誤。如果我沒記錯的話,那場演講的標題是「詩之謎」,而整場演說的重點就在這第一個字,「謎」。所以你或許會覺得這個謎是最重要的。更糟的是,你或許會認為我自己誤以為已經找到了閱讀謎題的正確方法。事實上我沒有什麼驚世的大發現可以奉告。我的大半輩子都花在閱讀、分析、寫作(或者是說試著讓自己寫作)、以及享受上。我發現最後一個其實才是所有當中最重要的。至於享受人生方面,我得到的最後結論是我要在詩中「小酌」一番。的確,每次我面對空白紙張的時候,我總會覺得我必須要為自己重新發掘文學。只不過我無論如何是無法重回到過去的了。所以,正如我說過的,我只有滿腔的困惑可以告訴你。我已經快要 70 歲了。我把我生命中最重要的部份都貢獻給了文學,不過我能告訴你的還是只有疑惑而已。

偉大的英國作家與夢想家,湯馬士‧迪昆西(Thomas De Quincey)【譯注 1】寫過──他的著作有 14 巨冊,篇幅長達幾千頁──發現新問題跟發現解決老問題的辦法比較起來,其實是同樣重要的。不過儘管如此,我還是無法告訴你解決問題的辦法;我只能提供你一些經年累月而來的困惑而已。而且,我為什麼需要擔這個心呢?哲學史為何物?哲學不過是一段記錄印度人、中國人、希臘人、學院學者、柏克萊主教(Bishop Berkeley)、休謨(Hume)、叔本華(Schopenhauer)、以及所有種種的困惑史而已。我只不過想與你分享這些困惑而已。

我只要翻閱到有關美學的書的時候,我就會有一種不舒服的感覺,我會覺得我在閱讀一些從來都沒有觀察過星空的天文學家的著作。我的意思是說,他們談論詩的方式好像是把詩當成是一件苦差事來看待,而不是詩應該要有的樣子:也就是熱情與喜悅。比方說吧,我是滿懷著崇敬的心情來拜讀班內迪拖.克羅齊(Benedetto Croce)【譯注 2】在美學方面的著作的,而我也曾做過這樣的定義,詩和語言是一種「表達」("expression")。現在,如果我們想到某種東西的表達方式,接下來我們就又會回到形式與題材的老問題上了;而如果我們想到的剛好又不是特定事件的表達,那麼能帶給我們的就真的是微乎極微了。所以我們慎重地接受了這樣的定義,然後才開始嘗試其他的可能。我們嘗試了詩;我們也嘗試了人生。而我也可以很肯定地說,生命就是由詩篇所組成的。詩並不是外來的──正如我們所見的,詩就埋伏在街角那頭。他可是隨時都可能撲向我們的。

現在,我們很容易就會陷入一個常見的誤解。比如說,我們會覺得說如果我們讀的是荷馬,或是《神曲》(Divine Comedy),或是佛來.路易.德里昂(Fray Luis de Leon),或是《馬克白》(Macbeth)的話,我們就是在讀詩了。不過,書本只不過是詩的表達形式而已。

我記得愛默生(Emerson)【譯注 3】曾經在某個地方談過,圖書館是一個魔法洞窟,裡面住滿了死人。當你展開這些書頁時,這些死人就能獲得重生,就能夠再度得到生命。

談到柏克萊主教【譯注 4】(請容我提醒各位,他可是預言美國將會壯大的先知),我記得他曾經寫過,蘋果的味道其實不在蘋果本身──蘋果本身並無法品嚐自己的味道──蘋果的味道也不在吃的人的嘴巴裡頭。蘋果的味道需要兩者之間的聯繫。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一本書,在一套書,或許也在一個圖書館身上。究竟書的本質是什麼呢?書本是實體世界當中的一個實體。書是一套死板符號的組合。一直要等到正確的人來閱讀,書中的文字──或者是文字背後的詩意,因為文字本身也只不過是符號而已──這才會獲得新生,而文字就在此刻獲得了再生。

我現在想到了一首大家都知道的詩;不過或許你們從來都沒注意到,這首詩其實有點奇怪。完美的事情在詩中看起來一點都不奇怪;他們看起來好像都很理所當然。所以我們很少會感謝作家他們經歷過的痛苦。我想到了一首 14 行詩,這首詩是在一百多年前一位住在倫敦的年輕人寫的,(我想他就住在漢普斯坦(Hampstead)吧!)這名年輕人就是約翰.濟慈(John Keats)【譯注 5】,他後來死於肺病。而這首詩就是他最有名,或許也是他最廣為眾人周知的 14 行詩:〈初讀察普曼譯荷馬史詩〉("On First Looking into Chapman’s Homer)。我在 3、4 天前構思這場演講的時候想到了這個點子──這首詩奇怪的地方就是,這首詩寫的就是詩的經驗。你一定會背這一首詩,不過我還是要各位再聽一次這首詩最後幾行的波濤洶湧以及如雷貫耳,

之後我覺得我像是在監視星空
一顆年輕的行星走進了熠熠星空,
或像是體格健壯的庫特茲(Cortez)他那老鷹般的雙眼
盯著太平洋一直瞧──而他所有的弟兄
心中都懷著荒誕的臆測彼此緊盯──
他不發一語,就在那大然山(Darien)之巔。
我們在這裡就有了詩意的體驗。喬治.察普曼(George Chapman)【譯注 6】是莎士比亞的好朋友,也是他的死對頭,他當然已經作古了,不過就在濟慈讀到他所翻譯的《伊利亞德》(Iliad)或是他的《奧德賽》(Odyssey)的時候,突然間他又活了過來。我想莎士比亞在寫到以下這幾句詩的時候,他心中想到的一定是喬治.察普曼(不過我並不是研究莎士比亞的專家,我也不敢確定):「是否他的偉大詩篇聲勢壯盛,/要前去掠劫你這希世之珍?」

這首詩裡頭有一個字對我而言相當的重要:〈初讀察普曼譯荷馬史詩〉。我想,「初次」這個字眼對我們來說最為受用。在我閱讀濟慈這幾行鉅力萬鈞的詩句的時候,我在想或許我只是忠於我的記憶而已。或許我從濟慈的詩裡頭所真正得到的震撼,遠遠來自我兒時在布宜諾塞利斯(Buenos Aires)的記憶,那是我第一次聽到父親大聲朗讀這首詩的印象。事實上,詩與語言都不只是溝通的媒介,也可以是一種激情,一種喜悅──當我理解到這個道理的時候,我不認為我真的了解這幾個字,不過我卻感受到了我的內心起了一些變化。這不是一個知識上的變化,而是一個發生在我整個人身上的變化,發生在我這血肉之軀的變化。

我們回到〈初讀察普曼譯荷馬史詩〉這首詩的文字上,我想濟慈是否在讀過《伊利亞德》以及《奧德賽》這麼多本大部頭的著作之後,他是不是也感受到了這股震撼。我認為第一次閱讀詩的感覺才是真實的感覺,之後我們就很容易自我沈溺在這樣的感覺中,一再讓我們的感官感受與印象重現。不過就正如我所說的,這種情形有可能是單純的忠於原味,可能只是記憶的惡作劇,也可能是我們搞不清楚這種熱情是我們現在有的,還是在從前就感受過的。因此,我們也可以說,每一次讀詩都是一次新奇的體驗。每一次我閱讀一首詩的時候,這樣的感覺又會再度浮現。而這就是詩。

我曾經讀過一個故事,美國畫家惠斯特勒(Whistler)【譯注 7】有一次到了巴黎的咖啡廳,那邊有人正在討論遺傳、環境、當代政治局勢等等會影響藝術家之類的論點。惠斯特勒這時開口說話了:「藝術就這麼發生了。」("Art happens.")也就是說,藝術本身有一些神祕的成份。而我就要用一種全新的觀點來詮釋他的論點。我會這麼說:每當我們讀詩的時候,藝術就這麼發生了。這樣的說法或許會一筆抹煞掉大家界定經典作品的條件,像是經典作品一定要是歷經時間的焠鍊,一些要流傳久遠,而讀者也一定永遠可以從中找尋到美。不過我希望我在這點真的是搞錯了。

或許我要先簡短地為各位介紹一下書籍史。就我記憶所及,希臘人並沒有充分地使用書籍。當然啦,當時大多數人類的偉大導師都不是偉大的著作家,而是演說家,這是事實。想想看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基督、蘇格拉底(Socrates)、還有佛陀等人吧!不過既然我都已經提到了蘇格拉底,我想我就順便討論一下柏拉圖(Plato)吧!我記得蕭伯納(Bernard Shaw)說過,柏拉圖是創造出蘇格拉底的劇作家,就像是那四位福音傳教者也創造出耶穌一樣。這樣的說法或許有點誇大,不過這種說法還是有一定的真實性。在柏拉圖的對話錄【譯注 8】當中,他用一種相當輕蔑的態度來討論書籍:「書是什麼東西?就像是一幅畫,書好像就是一個活生生的生物;不過,如果我們問他問題的話,他是不會回答的。然後我們就認為說他已經死掉了。」為了要讓書本起死回生,他創造了柏拉圖的對話論──很高興這是為我們而做的──這本書也預先解決了讀者的困惑與疑問。


【譯注 1】湯馬士‧迪昆西(Thomas De Quincey)(1785~1859)英國散文作家及評論家,抱有「啟迪人類」的大志,為浪漫派詩人華茲華斯與柯律芝之好友。著作共有 14 卷,以《一個英國鴉片服用者的自白》聞名。

【譯注 2】班內迪拖.克羅齊(Benedetto Croce)(1866~1952)20 世紀前半期義大利最著名的哲學家。同時也是歷史學家和文藝批評家。1903年創辦《批評》雜誌,對當時歐洲出版的重要歷史、哲學及文學作品均有評論。同時對其「精神哲學」進行系統的闡述。

【譯注 3】愛默生(Ralph Waldo Emerson)(1830~1882)美國散文作家、思想家、詩人、演說家、和美國 19 世紀超越主義文學運動與美國文藝復興領袖。其思想深受華茲華斯及柯律芝影響,為歐洲浪漫文學主義潮流在美國的發言人。

【譯注 4】柏克萊主教(Bishop Berkeley)(1685~1753)愛爾蘭哲學家,提出新的感覺理論、拋棄傳統的物質實體概念。於 1734 年升任愛爾蘭克羅因主教。

【譯注 5】約翰‧濟慈(John Keats)(1795~1821)英國詩人,也是 19 世紀最偉大的詩人之一,代表詩作包括〈初讀察普曼譯荷馬史詩〉、〈夜鶯〉、〈希臘古甕〉、〈秋頌〉等。濟慈詩中對人、物和情感的描繪給人以直接、如畫的印象。按照濟慈的理論,即詩人應像變色龍一樣反應各種經驗的色澤,而不讓自己的個性干涉感覺的傳遞。濟慈病逝於羅馬,依照他的吩咐,墓碑上刻著「此地長眠者,聲名水上書」,得年僅 26 歲。

【譯注 6】喬治.察普曼(George Chapman)(1559~1634)英國詩人、劇作家。譯有《伊利亞德》、《奧德賽》兩部荷馬史詩,有不少章節優美動人。現存劇作約 12 部,主要是悲劇。

【譯注 7】惠斯特勒(James Whistler)(1834~1903)美國畫家。長期僑居英國,其作品風格獨特、線條與色彩和諧,富於裝飾性與東方趣味。曾提出「為藝術而藝術」觀點,對歐美畫家影響甚大。

【譯注 8】柏拉圖(Plato)(約西元前428~前348年)與蘇格拉底、亞里斯多德共同奠定西方文化的哲學基礎。其《對話錄》是對蘇格拉底的紀念,以蘇格拉底的生活和思想為根據,建立起博大精深的哲學體系,具有強烈的倫理性質,有時陷入神秘,但基本上是理性主義的。其目的是建立以理念為內容的絕對世界,將倫理學等結合在一起,從而有利於糾正當時道德上的紊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