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西洋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鴉片戰爭──尿桶 vs 大砲
書摘:科學──西方近代文明的動力
書摘:希臘文明──愛琴海的曙光
書摘:劫後餘生──希臘文明的沒落與延續

作 者 作 品

日本戰後經濟史
上杉鷹山傳奇:改革者經營學
股市之神:是川銀藏投資準則與傳奇一生

西洋史

【類別最新出版】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英國史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暢銷新版)
游牧的歷史:塑造我們世界的流浪者
世界古文明之旅:來一場有趣的歷史大冒險吧!


學校沒有教的西洋史(KA1008)

類別: 西洋史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呂理州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9月20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64頁
ISBN:9571341843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鴉片戰爭──尿桶 vs 大砲書摘:科學──西方近代文明的動力 書摘:希臘文明──愛琴海的曙光書摘:劫後餘生──希臘文明的沒落與延續



  書摘:鴉片戰爭──尿桶 vs 大砲

Chapter 1.  中國什麼時候開始落後西方? ──從烏托邦到鴉片戰爭


鴉片戰爭──尿桶vs大砲

一八三九年六月三日,在廣東虎門山腰下。林則徐坐在竹子搭成的台子上,看見連下了幾天雨的天空終於放晴,他很滿意這樣的天氣,於是一聲令下,將從英商那裡沒收來的鴉片倒入兩個正方形大土坑內。土坑已灌入水,並倒入大量的鹽。鴉片在鹽水裡泡了數個小時後,再將石灰塊丟入水坑內。剎那間,濃煙滾滾,直衝雲霄。這兩個鹽水坑相當大,每邊長約五十公尺。即使如此,兩萬箱的鴉片仍花了二十天才銷毀完畢。以當時一箱鴉片值七、八百美元來估算,兩萬箱約值一千五百萬美元。這是一筆非常大的金額。

英國鴉片商不甘蒙受鉅額損失,便向英國政府訴苦。他們加油添醋,數說中國政府如何蠻橫,侵犯了他們的利益,並要求英國政府出兵,幫他們討回公道。果然,在鴉片商人的大力游說下,一八四○年二月,英國政府決定出兵。英國國會也於同年四月,對是否要為這場戰爭撥出經費進行表決,結果以二七一票對二六二票,以九票之差通過撥款。於是,開啟中國近代屈辱史之門的鴉片戰爭就這樣爆發了!

遠在鴉片戰爭爆發的兩百五十一年前,也就是一五八八年,英國海軍大敗西班牙的無敵艦隊,成為世界上最強的海上霸權。如今,過了二百五十一年,加上工業革命的脫胎換骨,英國的國力比大敗無敵艦隊時還要強上數百倍,道光皇帝或林則徐若知道這事,恐怕不敢那麼貿然銷毀鴉片吧?

根據英方蒐集到的情報,清軍的戰鬥力很差,尤其是海軍,根本不堪一擊。一位在中國長期居留的傳教士吉拉福甚至自信滿滿地說:「英國的一艘木造快速帆船(frigate)就可以擊沉全中國一千艘的兵船。」

英國決定出兵之後,派出十六艘軍艦,艦上裝備的大砲共有五百四十門。還有四艘武裝蒸汽輪船:皇后號(Queen)、馬達加斯加號(Madagascar)、阿特蘭特號(Atalanta)與進取號(Enterprise)。以及一艘運兵船和二十七艘運輸船。


中文譯名 英文原名 船上裝備大砲數目
美爾比魯號 Melville 74門
威魯斯里號 Wellesley 74門
普聯海因號 Blenheim 74門
普隆德號 Blonde 44門
杜魯伊德號 Druid 44門
康威號 Conway 28門
孛雷吉號 Volage 28門
鱷魚號 Alligator 28門
拉恩號 Larne 20門
希爾辛斯號 Hyacinth 20門
摩德斯特號 Modeste 20門
彼拉德斯號 Pylades 20門
寧羅得號 Nimrod 20門
庫魯撒號 Cruizer 18門
可倫巴茵號 Columbine 18門
阿魯傑林號 Algerine 10門

這個仗陣只是英國全球海軍兵力的十分之一,但是對中國來說,卻是數千年來從未經驗過的駭人武力。雙方實力相差太過懸殊,所以開戰後戰局呈一面倒之勢,並不令人意外。

今天,我們再來回顧這場戰爭,發現雙方相差太過懸殊的,不只是軍事力量而已,連大腦也相差懸殊。中國人的心智還活在古代,充斥怪力亂神與迷信,但英國人的心智卻是近幾百年發展的科學精神與理性思考。讓我們來瞧瞧下面幾個場景吧。

戰爭爆發之後,由於前線的戰事一再挫敗,一八四一年,道光皇帝改派靖逆將軍奕山、戶部尚書隆文、參贊大臣楊芳三人征討英軍。這三人當中,排名第一的奕山與排名第二的隆文都是滿人,只有排名第三的楊芳(1770-1846)是漢人。楊芳雖因為是漢人,而排在奕山與隆文之後,其實他才是三人之中,道光皇帝最寄予厚望的大將。楊芳戰功赫赫,曾鎮壓貴州苗族之亂、河南天理教之亂,以及廣西、四川、湖北、陝西、寧夏、甘肅等地大大小小的暴動叛亂。他驍勇善戰,智謀蓋世,與楊遇春合稱「二楊」。因此對道光皇帝而言,這位沙場名將、平亂專家的楊芳,可說是他手上一張鎮壓英夷的王牌。

這位清朝名將楊芳在出發之前,聽說英軍的砲彈打得又遠又準確。他覺得奇怪,便向一位道士詢問。道士說敵營一定是使用妖術,才那麼準,要擊敗對方,必須先破解妖術才行。如何破解呢?道士說外夷妖邪之術最忌婦人的尿,因此,只要將婦人的尿桶朝向敵營,自然可破解夷狄妖術。而且尿桶愈多,效果愈佳。

因此,楊芳抵達廣州後,下的第一道命令便是蒐集當地婦人的尿桶,然後將這些臭氣燻鼻的尿桶全部朝向英軍陣營,但是英軍的砲彈依舊打得又遠又準。

堂堂大將軍,身負救國救民重任,竟然聽信神棍的胡言亂語,做出拿婦人尿桶照敵營那樣幼稚、可笑、荒謬的蠢事,簡直把戰爭當兒戲。連讓道光皇帝寄予厚望的名將楊芳都如此沒有科學思考、理性判斷的能力,當時一般中國人的水準可想而知。

或許有人會認為楊芳說不定只是特例,那麼,讓我們再來看看靖逆將軍奕山如何。奕山也不遑多讓,他在一八四一年五月底向道光皇帝奏寫的戰報有這麼一段話:

英軍自據四方砲台,晝夜轟城,當英兵攻靖海門時,撲近城壁,忽於煙霧中,望見觀音神像,遂不敢再擊。

奕山又寫道:

火藥庫存在觀音山下,貯火藥三萬斤,為漢奸拋擲火彈,正將爆炸間,忽有白衣女神,展袖拂火,頓即熄滅,俄而大雨傾盆,逆敵火箭砲彈,無一延燒。

連觀音都現身幫助中國,中國還有什麼好怕的?道光皇帝看完奕山寫來的戰報後,非常感動,立刻親書「慈佑靖海」匾額,派人送到廣州觀音廟懸掛,以謝觀音。

這簡直是封神榜的世界。再看看下面的場景。

一八四一年十月,道光皇帝得知鎮海、寧波失守的消息,便任命自己的侄兒奕經為揚威將軍,率兵赴浙江。奕經於十二月,到了蘇州後,叫人把虎骨丟入海中,以為這樣可以激怒龍王,興起巨浪,掀翻英船。結果當然是沒有任何作用。海,依然平靜。

一八四二年一月某日,奕經作夢夢見「夷人棄陸出海」,夢醒之後,他認定這是吉兆,便設宴置酒,慶祝一番。過幾天,他聽說杭州西湖的關帝廟很靈,便去關帝廟求籤,見籤上的箴言有「不遇虎頭人一喚,全家誰敢保平安」的詩句,便相信在寅年寅月寅日寅時(即一八四二年三月八日寅時)出兵的話,一定可大獲全勝,於是下令於三月八日兵分三路攻擊寧波、鎮海與定海,結果這三路全都大敗。

這些場景讓人看了真是匪夷所思。兩千四百年前,孔子說他不談論「怪力亂神」,如今,從皇帝到身邊的大臣、大將,全都滿腦子怪力亂神。

簡單說一句,中國不只輸在武器,還輸在整個文明!

中國在歷史上常常要外國朝貢、稱臣,稍有不從,就可能派兵討伐。中國是老大,其他政權只是小角色,圍在中國四周如眾星拱月。這位亞洲的老大卻在鴉片戰爭中被英國打得落花流水。

中國不是號稱擁有數千年光輝燦爛的文化嗎?中國不是一向以為自己是文明上國,別人都是蠻夷嗎?馬可波羅(1254-1324)於十三世紀到中國旅行時,不是對中國的富強讚不絕口嗎?怎麼到了十九世紀,中國就變得如此窩囊?到底中國是什麼時候才開始落後西方?清朝?明朝?宋朝?或更早?或者我們也可以這麼問:英國是什麼時候變成世界最強的國家?怎麼變成的?西方文明是何時凌駕於其他文明之上?什麼原因使西方文明凌駕於其他文明之上?

桃花源 vs 烏托邦

中國不是從一八四○年鴉片戰爭才開始落後西方的。那麼,究竟是什麼時候呢?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比較一下中國與西方對「理想國度」的看法,從這裡就可看到兩種文明基本精神的差異了。

自古以來,沒有一個社會是完美的,總是有缺失。例如貧富懸殊(中國的詩人不是大嘆『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嗎?),或治安敗壞,或人與人之間立足點的不平等,或貪官汙吏橫行等等。理想性較強的人看到社會上的這些黑暗面與不平面,難免興起「真希望這個社會能變成……」的想法。也就是說,他在腦海裡描繪了一幅理想社會的藍圖。有些人只是想想而已,隨後就忘了,但有些人卻想得很認真,不但想得很認真,還把他腦海裡的理想社會寫下來,留傳後世。例如,在西方有柏拉圖的《理想國》、摩爾(Sir Thomas More, 1478-1535)的《烏托邦》、康帕尼拉(Tomaso Campanella, 1568-1639)的《太陽國》、培根(Bacon, F, V, 1561-1626)的《新亞特蘭堤斯》等。在中國則有陶淵明(365-427)的《桃花源記》。

我們先來看看摩爾的《烏托邦》。「烏托邦」這三個字,我們都聽過。英國人摩爾在一五一六年寫了一本書,在書中創造了一個他心目中的理想國家,也就是「烏托邦」(Utopia),由於這本書很有名,因此後來「烏托邦」就成為理想國家或理想社會的代名詞。

摩爾生於倫敦,是英國的政治家,曾經擔任過議員、法官、財政大臣,後來因為反對英王亨利八世離婚而被下獄斬首,享年五十七歲。《烏托邦》是他在三十八歲時寫的。

現在我們就來看看摩爾的《烏托邦》,看看他所描繪的理想社會是什麼樣子。

摩爾心目中的「烏托邦」位於一個島,島上的每位住民都必須從事農業,除了農業,每人還必須學會另外一種技能,一般是在毛織工、亞麻織工、石工、打鐵匠、鎖匠與木工之間選擇一樣。但沒有製衣。

在整個島上,除了男女有別、已婚未婚有別之外,所有的人,不分年齡,都穿同樣的衣服,每個家庭都自己裁製這種衣服。

為什麼摩爾要烏托邦的每個人都穿同樣的衣服呢?因為這樣大家就不必為了追求外表的虛榮而作無謂的浪費,整個社會可以省下很多資源。

烏托邦裡的人每天工作六小時,早上三小時,下午三小時。除了工作、吃飯、睡眠之外,就是自由時間。大家通常把自由時間用在讀書上。烏托邦讓所有的人盡量從肉體的勞動中解放出來,讓大家有更多的時間追求崇高的精神生活。因為他們認為崇高的精神生活才是人生的幸福。

烏托邦的人雖然每天只工作六小時,但卻能生產出足夠的生活必需品。為什麼呢?因為在其他社會,有很多人不事生產。如宗教界的神職者、有錢人、貴族、大地主、乞丐。此外,在其他社會,很多人雖然有工作,他們的工作卻是為了滿足人的奢侈與慾望,因此其工作是無益的。烏托邦裡的居民,人人都從事生產工作,沒有浪費人力的情形,所以每天只需工作六小時就夠了。

在烏托邦,每個家庭的家長,可以從位於住家附近的公營倉庫,領取自己的家庭所需要的各種生活用品(各取所需)。他們想領多少,就可領多少,因為物質太豐富了,但他們不會浪費,因為沒有必要浪費。

在烏托邦,屠宰牲畜的事由奴隸來做,一般市民不准做,因為他們覺得這種事做久了,會讓人失去慈悲心。


烏托邦的奴隸來源
  一、在其他國家因犯重罪被判死刑的人。這類奴隸最多。烏托邦可以從其他國家免費得到,或以廉價買來。他們在烏托邦必須不斷工作,而且被鎖鏈鎖住。
  二、在烏托邦因犯罪而被降為奴隸者。他們被更加嚴厲對待。因為他們從小在烏托邦接受良好的道德教育,居然還會犯罪,實在太不可原諒了,所以必須接受比其他國家的罪犯更嚴厲的處罰。
  三、其他國家主動挑起戰爭,而在戰爭中被抓到的俘虜。
  四、在其他國家因貧窮而自願到烏托邦當奴隸的人。這些人最被寬大對待,除了多一些勞動外,幾乎與一般烏托邦的住民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