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海空的蛛絲馬跡
書摘:威尼斯

作 者 作 品

費馬最後定理
愛因斯坦的方程式

譯 者 作 品

尋找時間的起點
睡人
千禧年:古爾德三問
生命的壯闊:古爾德論生物大歷史
尋找黃金船
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伽利略的女兒
德性起源:人性私利與美善的演化
天崩地裂:8. 4 大地震

知識叢書

【類別最新出版】
漫遊攝政時期的英國:一個新舊交替、窮奢極慾、浪漫感性的奔放時代
止戰
大人們的居所:打開歷史名人家門,看見古今故事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讀出一記左勾拳:日本與美國的詩朗讀擂臺


羅盤之謎(KA1017)──為什麼不是中國人發現新大陸
The Riddle of the Compass: The Invention that Changed the World

類別: 百科‧圖鑑>知識叢書
叢書系列:知識叢書
作者:阿米爾.艾克塞爾
       Amir D. Aczel
譯者:范昱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6年12月18日
定價:180 元
售價:142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60頁
ISBN:9571345873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強 力 推 薦

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 黃永川
台北市兒童交通博物館館長 李孟峰
專業推薦


內 容 簡 介

羅盤,也就是指南針的出現,讓人類能夠安然飄洋過海,去經商、殖民,甚至發現新大陸,成就一個個海上強權的國家。但眾所周知,羅盤是中國人的發明,為什麼最後因羅盤而富強的,卻是歐洲人?


羅盤的故事起於晦暗神秘的傳說中,遠在耶穌出生的時代,磁石就首先在中國被使用,連皇帝都知道這種神奇的天然磁石能夠影響金屬的屬性。這種磁石浮於水面時,永遠指向北方,被中國人廣泛應用於風水堪輿之學。可是首先將羅盤的無窮效用應用於航海的,卻是義大利人。


古時候水手都依據風向、星星和候鳥的飛行途徑決定航線。可是惡劣天氣和冬天的暴風雨常常成為極大的障礙。當羅盤傳到義大利,現代世界就開始了:威尼斯的發達、與東方的貿易和發現時代隨之來臨。羅盤促成這一切,而本書就是關於羅盤的迷人故事。


本書篇幅精簡、內容淺白,也適合中小學生的課外閱讀。


作 者 簡 介

阿米爾‧艾克塞爾博士(Amir D. Aczel Ph.D.)

在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數學學士及科學碩士學位,在奧勒岡大學攻得統計學博士學位,是位出類拔萃的科學作家。他在船上長大,早在學會開車以前,就在地中海的海峽之間穿梭航行。著有《費馬最後定理》(Fermat's Last Theorem)、《愛因斯坦的方程式》(God's Equation)和《大於1/2:投資、愛情、生活的獲勝機率》(Chance: A Guide to Gambling, Love, the Stock Market & Just About Everything Else)。曾在加州、阿拉斯加、義大利與希臘的大學講授數學,目前和太太及女兒居住於波士頓,並任教於班特萊學院(Bentley College)。


譯 者 簡 介

范昱峰


1940 年出生於台灣嘉義,台大外文系畢業,任職教育界,現已退休,專事譯作。譯有《尋找地球刻度的人》、《睡人》、《千禧年──古爾德三問》、《生命的壯闊──古爾德論生物大歷史》、《尋找黃金船》、《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等。


目 錄

前言


1. 奧迪賽
2. 海空的蛛絲馬跡
3. 但丁
4. 伊特拉斯坎弔燈
5. 亞瑪勒非
6. 佛拉威額 吉歐伊亞的陰魂
7. 鐵魚和磁龜
8. 威尼斯
9. 馬可波羅
10. 繪製地中海海圖
11. 航海革命
12. 結語


延 伸 閱 讀

尋找地球刻度的人

作者: 戴瓦.梭貝爾   譯者:范昱峰、劉鐵虎   定價:230元   特價:182元

好的故事,就像好酒,愈陳愈香!《尋找地球刻度的人》,一本比小說還精彩的非小說,重新改版推出,附加彩色圖片。 《尋找地球刻度的人》1996年出版時,讓書評家及讀者為之驚豔,不但成為歐美暢銷書,更獲得多項國際大獎,翻譯成二十多國文字;時報1998年出版後也是廣受讀者喜愛。這些年來「尋找地球刻度的人」的故事始終深深吸引著讀者,不僅衍生出一本插圖本,更改拍成紀錄片及迷你電視劇集。作者索貝爾女士後來又寫了本《伽利略的女兒》(時報出版) 也是叫好叫座。 《尋找地球刻度的人》說的,是一個決定霸權興衰、...

改變世界的地圖:一位科學研究者的孤寂與榮耀

作者: 賽門‧溫契司特   譯者:蔡佩君   定價:320元   特價:253元

全球的煤礦與石油得以開採、高速公路與鐵路系統能夠順利興建,可謂全受惠於地質學的發現。然而,這門不過兩百年歷史的科學,其興起的背後卻隱藏著一個曲折、坎坷的故事。一七九三年,威廉‧史密斯(William Smith)從事挖掘運河工作時,有了一項驚人的大發現,足以撼動當時剛起步的地球歷史研究,更反動《聖經》〈創世紀〉的神話--地球的形成可能歷時甚久,且遠在人類出現之前,亦即兩者並非上帝在六天之內所造。他注意到挖掘出來的岩石位於地層之中,而每個地層中所現的化石皆不相同。這些情形讓他領悟到:由化石的分布...

讀 者 書 評

  讀者評鑑等級:★★★★☆ ,共有 0 位網友寫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