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紅樓百科
序章 文化的精魂
第一章 紅樓服飾攬勝(1)
第一章 紅樓服飾攬勝(2)
第二章 紅樓服飾中的文學文化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紅樓服飾(CV0001)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生活文化
作者:李軍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4年06月21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92頁
ISBN:957134144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紅樓文學五書:服飾、美食、收藏、園林、情榜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紅樓百科序章 文化的精魂第一章 紅樓服飾攬勝(1)第一章 紅樓服飾攬勝(2)第二章 紅樓服飾中的文學文化



  第一章 紅樓服飾攬勝(2)

《紅樓夢》中對冠帶描寫較少,主要集中在寶玉、王熙鳳等人。第三回,寶玉戴有「束髮嵌寶紫金冠」,這是一種罩於髮髻上的小冠。寶玉所戴束髮冠,在第八回中又作「纍絲嵌寶紫金冠」,是以金絲編織,上面鑲嵌各種珠玉。紫金,即銅和金的合金,亦稱紫磨金。明代劉若愚《明宮史‧水集》「束髮冠」條云:「其制如戲子所戴者,用金纍絲造之,上嵌晴綠珠石。每一座有值數百金,或千餘金、二千金者。」明代戴這種冠的風尚起自內廷,其後貴戚家少年公子也常做此打扮。寶玉的束髮冠與《明宮史》中描述的相類似。

第六回中王熙鳳戴著「秋板貂鼠昭君套」,貂鼠皮是貴重的短毛細皮,紫貂最貴,秋板貂則是秋季的絨毛沒有長全的貂鼠皮,最為貴重。第四十九回也寫史湘雲頭上戴著一頂「挖雲鵝黃片金裏大紅猩猩氈昭君套」。鳳姐及湘雲所戴昭君套,乃施於冠的貂皮暖套,並非首飾。樊彬《燕都雜詠》詩注云:「冬月閨中以貂皮覆額,名『昭君套』。」「昭君套」之名,應該與漢代王昭君出塞有關。

又如第十五回中北靜王戴著「潔白簪纓銀翅王帽」,北靜王的王帽,既不是清制,也並非完全明制,實際上是戲裝中皇親、王爵所戴的一種禮帽,其帽形微圓,前低後高,背後有朝天翅一對。這種形制是由明代的堂帽演變而來。

《紅樓夢》中,曹雪芹對裙、鞋和帽的描寫,確實是「無朝代年紀可考」,將「真事隱去」,但又不是無跡可尋,正符合他「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處有還無」的創作旨歸。

服飾用料──世家大族的印跡,富貴生活的留影。

漢「長壽繡」黃絹 (殘片)
粗獷和磅礡的氣勢,吉祥而極富詩意的名稱,物質和精神就在這方寸之間綿實地結合起來了。
《紅樓夢》中的服飾琳琅滿目,這些服飾的原料,不離棉、皮毛、羽毛和絲綢等,其中絲綢品種的豐富多彩,是曹雪芹童年富貴生活的留影,也給《紅樓夢》的服飾描寫烙上了世家大族的印跡。《紅樓夢》中薈萃的絲綢品種少說也有十幾種,其中主要有緞、錦、紗、綢、絹、綾、紈、縐等;若加以細分,綢又可細分為宮綢、繭綢、縐綢和洋縐等,體現了服飾原料的豐富性和多樣性。

緞類服飾在《紅樓夢》中出現頻率之高,花色品種之豐富,在絲綢織物中當屬首位。緞的質地較厚,由於絲線交織的特殊結構,其中的一面具有平滑光澤的效果,所以在《紅樓夢》中又極其形象地稱之為「閃緞」。《紅樓夢》中丫鬟媳婦們穿的背心的通用質料是青緞,這是一種黑色的普通緞料,運用最為廣泛。另外,青緞也是製靴的主要質料,據《清稗類鈔》記載:「靴之材,春夏秋皆以緞為之,冬則以建絨。」第三回中賈寶玉腳蹬的靴子就是「青緞粉底小朝靴」。《紅樓夢》中多處提到蟒緞,如寶玉身著「秋香色立蟒白狐箭袖」;北靜王穿「江牙海水五爪坐龍白蟒袍」;賈母的屋內陳設有金錢蟒緞靠墊、引枕和大條褥等套具等。第五十六回,江南甄府送給賈府的禮物中也有「上用的妝緞、蟒緞」。蟒緞是妝緞中織有龍蟒紋的一種,據《關於江寧織造曹家檔案史料》載,雍正三年三月十五日內務府奏摺中,有皇帝用滿地風雲龍緞、大立蟒緞、妝緞等名目。可見蟒緞屬於高檔富貴的服飾用料,非普通人家所能享用。

妝緞就是妝花緞,是元明清以來宮廷專用絲織品,在當時是「上用緞匹」的一種,也稱為「雲錦」。據清孫珮《蘇州織造局志》卷七載,上用緞匹品制繁多,其中妝緞有五爪大龍滿妝、葫蘆團龍妝、團龍火焰圈有雲妝、純圓金團龍金焰圈無雲妝等;蟒緞有四爪大蟒緞、圓金四則團蟒等。曹家歷任江寧織造達六十年之久,故曹雪芹對於上用緞匹極為熟悉。據南京雲錦研究所編寫的《雲錦簡介》:「妝花和織金錦,是南京傳統絲織品工藝中具有代表性的兩個品種。明、清以來,妝花和織金錦在御用貢品中享有很高的聲譽。自帝王后妃的御用服飾,到宮廷帷幔墊榻的裝飾;從內廷書畫、寺廟佛經的裝潢,到對外國君臣使節的贈賞,都大量地使用這兩個品種。」目前,南京雲錦已被列為中國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的「世界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五個候選項目之一,因其完全符合代表一種獨特藝術成就的標準,有望繼崑曲之後,成為中國又一「世界人類口頭與非物質文化遺產」。

南京雲錦
雲錦做為御用貢品,織就出賈府一時的雍容華貴,也反映出南京曾有的繁華。

洋緞在書中也屢有出現,第三回王熙鳳初見黛玉時上穿「大紅洋緞窄裉襖」,寶玉則穿「石青起花八團倭緞排穗褂」。洋緞就是倭緞,據《天工開物》記載,倭緞係日本國織造,後漳、泉海濱一帶仿造,《大清會典》記載有江寧織造局每年織倭緞六百匹。倭緞只被貴族服用,與平民無緣。

綾,像緞而比緞薄,第三回黛玉初進賈府,「只見一個穿紅綾襖青緞掐牙背心丫鬟走來」,又對寶玉的家常穿著這樣描述:「下面半露松綠撒花綾褲,錦邊彈墨襪,厚底大紅鞋。」第八回寶玉探望病中的寶釵,寶釵穿「蜜合色棉襖,玫瑰紫二色金銀線比肩褂,蔥黃綾棉裙,一色半新不舊,看去不覺奢華。」;第二十四回「鴛鴦穿著水紅綾襖兒」;第二十六回襲人穿著「白綾細折裙」;第四十五回寶玉雨夜訪黛玉,匆忙中裏面只穿「半舊紅綾短襖」;第四十六回,鴛鴦的家常穿戴「半新的藕合色的綾襖」。可見綾的使用已相當廣泛。

 

北朝 樹紋錦
錦始產於三國時成都,《丹陽記》云:「歷代尚未有錦,而成都獨稱妙,故三國時魏則市於蜀,吳亦資西蜀,至是始乃有之。」樹紋錦一般以墨綠、白、綠、紅等四色絲織成。似樹葉紋或樹紋的圖案,一如佛教中的「生命樹」,再配以紅色燈光(樹的頂端)象徵「生命之光,永照不息」。此錦的花紋,受波斯藝術影響,是絲路上中西文化交流的物證。
紗羅是一種質地輕薄、紗線組織稀疏的絲綢織品,「方孔曰紗,椒孔曰羅」,古人常以「蟬翼」、「輕煙」來比擬輕薄柔軟的紗羅。《紅樓夢》第四十回中,賈母則稱紗羅為「軟煙羅」、「霞影紗」。紗羅在賈府只是一般織物,如上文提到第四十回中,「(劉姥姥)念佛說道:『我們想它作衣裳也不能,拿著糊窗子,豈不可惜?』賈母道:『倒是做衣裳不好看。』鳳姐忙把自己身上穿的一件大紅綿紗襖子襟兒拉了出來,向賈母、薛姨媽道:『看我的這襖兒。』賈母、薛姨媽都說:『這也是上好的了,如今上用內造的,竟比不上這個。』鳳姐兒道:『這個薄片子,還說是內造上用呢,竟連官用的也比不上了。』賈母道:『再找一找,只怕還有青的。若有時,都拿出來,送這劉親家兩匹,再做一個帳子我掛,下剩的添上裏子,做些夾背心子給丫頭們穿,白收著霉壞了。』」

因此,在離開賈府之際,劉姥姥收到的贈別禮品中就有「實地子月白紗」。實地紗是紗中最厚密的,接近於白的淺藍色厚密紗,用平兒的話說用作衣服裏子。紗是古代夏季普遍使用的衣料,曾有「衣必華,夏必紗,冬則裘」的說法,但透過《紅樓夢》中的表述可以知道,紗在當時多用於內衣或者棉衣夾襖的裏子,已經不算是高貴質料了。

綢在《紅樓夢》中分為宮綢、繭綢、縐綢和洋縐等。宮綢是宮廷專用的綢料,做工和用料都極其考究。清代的《蘇州織造局志》卷七上載有八庵花宮綢、八庵素宮綢等名目,「花宮綢一匹需工十二日」,可見其做工的精細、質地的考究。繭綢屬低檔絲織物,原料為柞蠶絲,絲質粗,但別有風格,大概比較適合於劉姥姥這樣的「粗民」穿用,因此劉姥姥所得贈品中就有它。清初葉夢珠《閱世編》卷七云:「山東繭綢,集蠶繭為之,出於山東椒樹者為最佳,色蒼黑而氣帶椒香。污穢著之,越歲自落,不必浣濯而潔。在前朝,價與絨等,用亦如之。年來價日賤而此種亦絕。今最上者價不過錢許一尺,甚而有三四分一尺者,則稀鬆甚於棉綢。嘉湖、蘇松在在皆織,故用者愈眾而價愈賤。」《紅樓夢》所寫的,正是這種繭綢。

縐綢,似羅而疏,似紗而密,通常用來作皮革服飾的面子料,如四十二回「賈母穿著青縐綢一斗珠的羊皮褂子」。縐綢由於經緯絲線撚向不同,產生自然皺紋,也稱洋縐,第三回中王熙鳳穿「翡翠撒花洋縐裙」,第六回中穿「大紅洋縐銀鼠皮裙」。縐綢亦屬上等絲綢,凡能被賈府主要人物作為服飾質料的織物,一定不俗。不同檔次的綢,標誌著穿著者高低貴賤的身分地位,今人說:「人靠衣裳,佛要金裝。」其實在古代,由於地位以及經濟條件的限制,普通百姓可以說是沒有著裝自由的,服飾的質料文化透露出深刻的社會內涵。

刻絲在我國古代文獻中有多種名稱,如《博物要覽》作「克絲」;《雞肋篇》作「刻絲」;《名義考》則稱「緙絲」等等。刻絲質地厚重,但織法奇巧。它是以平紋為基礎組織,用通經回緯方法織造圖案,織品正反面具有相同的藝術效應,花紋和地紋連接處出現明顯的斷痕,如刀具鏤刻一般,效果別具一格。刻絲盛行於宋代,清乾隆時也很流行,並且品質精美,多用於服飾陳設等,屬珍貴的絲綢珍品。刻絲在《紅樓夢》中頻頻出現,如王熙鳳似乎特別青睞刻絲衣裝,穿著有「五彩刻絲石青銀鼠褂」、「石青刻絲灰鼠披風」、「石青刻絲八團天馬皮褂子」;王夫人穿舊送與襲人的一件「桃紅百子刻絲銀鼠襖」;其他有大紅緞子緙絲圍屏等上等飾具。因此就《紅樓夢》中提及的服飾質料來說,堪稱是我國古代上層社會服飾的展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