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序1
序2
跋語
第一輯 佛法無邊 佛教的法界眾生

作 者 作 品

被誤認的老照片

中國各朝歷史

【類別最新出版】
紅軍長征記:原始記錄
最後的使團:1795年荷蘭使團和一段被遺忘的中西相遇史
近代的尺度:兩次鴉片戰爭軍事與外交(增訂本)
十三經講座
叫魂:1768年中國妖術大恐慌


神話傳說筆記(WHA0380)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中國各朝歷史
叢書系列:香港中和
作者:陳煒舜
出版社:香港中和
出版日期:2016年08月05日
定價:400 元
售價:316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248頁
ISBN:9789888369508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1序2跋語第一輯 佛法無邊 佛教的法界眾生



  序1

蓮華千葉映娑婆
煒舜教授與我認識有年,年前邀我為其《神話傳說筆記》寫序,因俗務纏身而又怕才識不逮,恐不能做好。只是把所感所識所思湊寫成文,以為序。

我希望以比較宗教學的視角來思考煒舜教授的這本著作。在宗教學研究的建設過程中,弗里德里希.黑格爾(Friedrich Hegel)是極具創見的,尤其是他以歷史觀的方式來審視宗教,主張客觀正確性(objective validity)的做法,使原本更偏向一種主觀地對宗教蓋棺定論的說法,逐步走向一個統一的舞臺。這個舞臺無疑就是歷史本身。而在這個舞臺上,馬克思.繆勒(Max Muller)正式提出比較宗教學的種種研究方向。在他有關宗教研究的講座上,他提出了比較宗教的兩種方式,一種是「比較神學」(comparative theology),另一種是「理論神學」(theoretical theology);前者是宗教的歷史面貌,後者是宗教之下的諸種狀態。雖然比較宗教學的發展在近些年間褒貶參半,但是如同威爾弗雷德.史密斯(Wilfred Cantwell Smith)在其著作中所隱晦表達的那般,比較宗教學的重要精神就是平行地看待不同的宗教。所謂的「平行」用繆勒的說法來說,就是既要撇除對其他宗教的不尊重,亦要解除迷信;但我們必須明白,繆勒提出的這個層面仍是在「糾正」其時期對宗教的誤解而提出的。現在社會雖然亦未完全脫離這重誤解。但至少我們理應更進一步:比較宗教學的存在就是要賦予一切本受界限所制的材料一次相互佐證、相互解讀的可能。換句話說,就是要給我們一種敢將不同事物放到一個層面來思考的學術精神。在這個層面上而言,煒舜的這本著作絕對是一次比較宗教論述的有機實踐。

在閱讀全書一遍之後,我除佩服作者靈活的思維之外,更為值得一說的是,作者以有別於以往有關神話著述的書寫方式,重新將不同宗教神話中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單獨抽出,並且放到一個文化多元(pluralism)的角度中進行描述。基本上,全書所描寫和思考的均是東方神祇,但是與此同時,作者亦給出西方的神話人物進行平行比照。這種做法在學界可謂是別開生面的。西方或東方學界在處理自己的神話人物時,大多只集中於自己習慣的文化語境,鮮有將不同文化進行平行思考。無疑,這種研究方法可以使研究者深入地針對特定傳統進行思辨,然而卻也使我們墮入到一種難以突破的窠臼之中。基文.弗拉德(Gavin Flood)與弗朗西斯.柯龍尼(Francis X. Clooney)在他們的著作中著重思考了這種問題。兩者不約而同地談及了比較的方法論,認為我們不應限於所謂地域或符號的界限、不可隨意套用理論框架,亦不可將東方與西方的學術思維進行分化對立。因為我們知道,現有的一切分類法都是我們後天加工的產物,因此在思考問題時,尤其是學術中人,我們必須既符合學術的合理範圍,亦同時要超出這種範圍。這種說法不只是紙上談兵,更是我們可以在思想層面與視覺層面可以目睹的。

在此舉一個中世紀時期的例子來說。在五世紀與六世紀盛行的思維菩薩像中,他們呈現著沉思的姿勢,不只可在中國的造像藝術中看見,更可在東亞不同地區的視覺形式中發現相同之處。固然,因應地理上的優勢,這種同源極有可能是基於地域傳播所致。但是當我們甚至可在希臘羅馬的喪葬主題中看見相似的姿態,這就使我們值得深思,這種姿勢是文化傳播的產物,抑或是一種共通的母題?無論我們是否承認非洲起源論(Out of Africa Hypothesis)的說法,但是,誠如作者在書中開首亦有提到,印歐語系中的許多語言的確具有相似特質。從這個層面來說,宗教所帶有的同源性質是由於我們人類祖先本來就屬於同一源點,後來經過各種原因遷移分離,結果導致了我們在文化上按照環境而分道揚鑣;即便不是如此,在此我們亦可思考幾種線索,譬如在當代依賴於貿易所產生的文化交流在中世紀早期並未如此流行,因此我們在看待任何相近的文化時,不可直接否定兩者的關係,亦不應直接判斷是一者影響另一者,因為當中仍存在另一個在中世紀時期流行的因素 ── 即由集體想像力(collective imaginary)與共享主體性(shared subjectivity)所產生的,對應不同文化傳統中的形象翻製。我們必須承認,有些文化特質是獨一無二的;但亦有部分文化特質是潛藏在人類內心或意識之中,屬於文化互通的基礎。因此我們可以以記憶史(Mnemohistory)的方式來思考猶太人在書寫聖經時的心理狀態;因此我們可以以內在性(inwardness)來思考基督教、印度教、佛教的宗教精神;我們甚至會在不同文化中看見洪水、創世、死亡等等母題。

顯然,煒舜的嘗試在某個程度上來說,就是要打通這種有限界域中的限制,以母題的方式來看待不同宗教的神祇,試圖尋找不同宗教、不同傳統、不同文化中擁有相似象徵與功能的形象。譬如在思考〈觀音.度母.聖母〉時,他便以母性模式的依戀來思考上述三位神祇在不同文化中的宗教地位。現在我們就著這個問題進行簡單探索。在魏晉南北朝時期開始出現類近中性的觀音形象,在進入到宋代之後,由與之相關的傳說故事逐步轉化成女性形象。箇中原因足可見女性身份在不同朝代中的重新認識和定性。婦女社會地位提升,反映在中國基本上就是女性觀音成形的一個緣由;這點基本上就是藏人社會的價值觀,因此白度母的產生源頭從根本上類似於中國社會。但是煒舜並未止於此,他繼而思考天主教聖母相近的心理崇拜起源。他談及瑪利亞是耶穌親近的人,又是上帝選擇的童貞之人,並無原罪;從這些層面來說,她所體現的是一個完美的女性或母親。這種說法是完全正確的。與此同時,我們亦可思考聖母與夏娃的關係,以及與之相關的,為何天主教特別標記出耶穌之母而非耶穌之父(指的並非神聖父親,而是世俗父親)?當中絕對無法逃避的,就是母性地位的提升。在這種語境下,傳說中害人類失去樂園的夏娃就成為了女性與教義間一種心理隔膜,或者用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的術語來說,就是女性在長久的「潛伏期」(latent stage)中所產生的心理反抗。聖母作為一種補償夏娃罪惡的神聖存在,使更多的女性群體可以從天主教的信仰中尋找到自身性別的認可。因此,煒舜強調母性的「世間法」亦是有理可據的。簡單而言,三地有關觀音、度母、聖母的地位提升就是女性地位的提升。

總之,煒舜的這本著作是研究宗教神祇的一本通識佳作。他以通俗易懂的語言深入簡出地將神話的記載熔於一爐,為求使讀者可以在象牙塔之外了解到神話與宗教的微妙關係,並且可以與之同時平行閱讀到不同神祇的共同面貌,從而體現跨越文化空間不同民族中在心理上的共通之處。這本可稱為「談神錄」的著作不僅適合所有對宗教與神話感興趣的人,同時也適合學界中人。我希望讀者能透過這本書,不只了解到特定宗教神祇的形象來源或宗教寓意,更可以讀出比較宗教的研究精神,從而敞開視野來看待不同傳統,使一種爭議已久卻仍然秘而不宣的主題可以獲得更開放的思考。總的來說,這是一本富愉悅性充滿智識的讀物。真是「蓮華千葉映娑婆 婆娑映葉萬華姿」!

張澤珣
香港中文大學博士
澳門大學教授
丙申春於塑古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