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兩岸關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彭明敏序
程建人序
自序 1
自序 2

作 者 作 品

波濤滾滾:1986-2015兩岸談判30年關鍵秘辛

兩岸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第三進化--認知作戰下,台灣與全球的文明終局抉擇
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
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


不確定的海峽(BC0045)

類別: 兩岸關係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王銘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3年11月15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1頁
ISBN:957130865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彭明敏序程建人序自序 1自序 2



  程建人序

一百五十年來,中國歷史,就是一部中國人追求現代化的歷史,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經歷了無數的起伏與周折,辛酸與苦痛。

1949年10月一日,中國共產黨正式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之日起,在中國的土地上,事實上便存在了兩個政府,使用了兩個不同的國號。一個是中華民國,另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雖然,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不願見到這樣一個分裂的局面,但是,由於政治、經濟、歷史、地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使這個分裂的情況,一直延續至今。

近年來,隨著世局的演變,台灣海峽兩岸對峙的局面,產生了質與量的重大變化,兩岸相互關係也日趨複雜,使得兩岸關係的發展,一方面充滿了希望的前景,另方面也隱藏了許多不可預料的變數。兩岸關係何去何從,成為大家所關心和注視的問題。

1987年11月2日,中華民國政府開放人民赴中國大陸探親以來,兩岸人民交流急速增加。然而,四十多年的隔絕,非僅雙方的敵意與猜疑,難以迅速消弭,而雙方經濟、政治、社會,以至於思想的發展,更有相當大的差距,其結果是民間交流的快速發展,並未能快速導致兩岸敵視關係的化解,反而突顯出若干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綜觀世界潮流,尤其是亞洲地區發展的趨勢,在自由經濟,民主政治,資訊普及,以及思想蛻變等多股強勁力量的衝擊下,長久以來導引我們的許多觀點與觀念,難免將作調整、修改或變更,在國家必須以追求人民福祉為目的的時代,兩岸關係的發展,也必然應以人民的最大利益為依歸。

過去六年兩岸關係的發展進程顯示,雙方彼此之間仍存有不少的矛盾與衝突,但另一方面,確實又有許多共同及平行的利益,倘若雙方忽視客觀環境及主觀條件的變化,仍然繼續以過去四十多年的心態與思考模式來處理兩岸關係,我們可以預見,海峽兩岸仍將繼續消耗大量的寶貴資源,至多維持一個不安定的現狀,限制了國家的長遠發展,亦無助於兩岸廣大人民的需求和利益。

反之,雙方若能以宏觀之視野,前瞻的眼光,務實的態度,以及平和理性的心態,全面衡量彼此人民的利益,致力於尋求雙方關係的最高公約數與最大共同利益,避免無益的對抗與爭執,則對我們雙方未來關係的發展,將有積極的助益,前景也應該是平坦寬廣的。要走向這樣的未來和坦途,在這20世紀即將結束的階段,兩岸除了進行更多的接觸、交流、對話,與談判之外,別無他途可循。

最近幾年來,政府決策部門在大陸政策決策體系方面,已相繼成立國家統一委員會、行政院大陸委員會,以及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而在規劃兩岸交流進程方面,已制定有「國家統一綱領」,同時,在建構兩岸關係法制方面,並立法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各種行政法規與開放措施。

然而,不容否認的,在這幾年之內,大陸決策體系的運作機制,並不是相當順暢,各方對大陸工作的認知,與交流事務的推動,仍存有極大的差異,甚至經常出現相互扞格的爭議;各項兩岸關係法規的施行,也與兩岸民間交流的現實狀態呈現大幅差距,以及難以適用的困境。如何強化大陸決策機制,並完善兩岸關係法制,應是今後幾年的重要課題。

玉銘義先生為《中國時報》資深記者,以其多年採訪黨政國會要聞的豐富經歷及敏銳的觀察力;近年來,更經常穿梭於台北與北京之間,採訪兩岸各項政經交流活動,對於分裂中國的相關問題,貝有獨到之看法。現撰寫《不確定的海峽》一書,不但提供了許多外界不詳的重要史實,與兩岸各項談判接觸活動的實際風貌,更以兩岸關係發展進程為經,各個階段談判接觸的故事為緯,將四十餘年來兩岸錯綜複雜的關係,作了深入淺出的闡述。

在當前兩岸關係充滿不確定狀態的階段,我們看到了兩岸關係歷史的演進,以及對未來發展的啟示;從封閉到開放,從隔絕到接觸,從摸索到務實,從接觸到談判,正是兩岸關係渡過漫漫歲月的清晰印記,更是兩岸未來必然要走的道路。

值此兩岸關係發展的重要時期,銘義兄此書之出版,有助於一般社會人士對於兩岸關係的認識,也能讓兩岸決策人士加以檢討與省思。建人應邀為序,至感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