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兩岸關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彭明敏序
程建人序
自序 1
自序 2

作 者 作 品

波濤滾滾:1986-2015兩岸談判30年關鍵秘辛

兩岸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第三進化--認知作戰下,台灣與全球的文明終局抉擇
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
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


不確定的海峽(BC0045)

類別: 兩岸關係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王銘義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3年11月15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1頁
ISBN:957130865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彭明敏序程建人序自序 1自序 2



  自序 1

1990年,3月27日,北京天安門廣場西側的人民大會堂,中外記者雲集。

在人民大會堂三樓的大廳裡,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的新聞發言人姚廣,主持了外交部長錢其琛的記者招待會;對來自台灣的記者而言,錢其琛的記者會,大家最感興趣的問題,仍是兩岸在外交戰場上的競爭話題。

尤其,兩岸爭取加入「關稅暨貿易總協定」GATT的活動,在當時正進入關鍵性的角力階段;有關「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對「中華民國」爭取加入關貿總協的決策立場與態度,自然是作為台灣媒體的記者,極想採訪的答案。

這是我第一次到中國境內,採訪中共「國會」的議事活動,雖然不曾當面訪問過錢其琛,但對錢氏一向孤傲、飛揚跋扈的政治手腕與外交風格,早有所聞。

當然,我並沒有預期在這項記者會中,能獲得任何「爆炸性」的答案。不過,當我聽到錢其琛在答覆華視記者李艷秋,詢問有關「中共對台灣申請加入GATT的立場」問題時,錢氏無視於台灣事實存在的強硬說詞,使我當場覺得,有必要立即挑戰錢其琛的對台觀點。

錢其琛答問時指稱:「台灣既然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台灣就沒有資格加入GATT,唯有在中國的同意之下,台灣可以一個中國內部單獨關稅領域的身份,申請加入GATT。」

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長,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表這項政策性觀點,相當符合他的政治立場,也與中共向來視台灣為其管轄範圍的主張相呼應,對於不熟悉兩岸事務與台海情勢的西方記者而言,他們並不認為錢其琛的觀點,有何可議之處;但對於來自台灣,而且使用了三十年「中華民國國民身分證」的新聞記者而言,對錢其琛刻意忽視,兩岸自1949年隔海分治之政治現實的態度,與傲慢的口吻,我當時即認為有必要加以質疑。

事實上,在人民大會堂二、二百位新聞記者出席的大型記者會中,要爭取提問的機會,並不容易。不過,在記者會結束前五分鐘,姚廣終於點到我,我立即正視著錢其琛,並問道:

「剛才,錢外長強調,台灣既然不是一個獨立的國家,並沒有資格談加入GATT的事。但我認為,你忽略了一項事實,即在台海兩岸關係仍未改變之前,在台灣的「中華民國」(Republic of China),與在大陸的「中華人民共和國」(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都是世界各國,或國際社會所分別承認的兩個國家,或兩個政治實體(Both states or political entities);是不是台灣李登輝總統,所領導推動的務實外交政策(Pragmatic foreign policy),已經對中國的外交政策決策部門,構成壓力或困擾,你作為中國外交政策的主要領導人,你有何評論?」

錢其琛對我這段陳述,似乎深不以為然,他在一位馬姓譯員,將我的問題翻成英文之後,立即接著答覆說:

「台灣當局最近也曾聲明,只有「一個中國」,而中華人民共和國,則是國際社會,所普遍承認的國家。同時,聯合國及其他的國際組織,也都是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因此,你所說,世界上有「兩個中國」的說法,是錯誤的,我必須當場糾正你!」

錢其琛邊說,手指邊指著我,而且還漲紅著臉,表情相當不悅。

事實上,我並沒有在人民大會堂說出「兩個中國」的政治口號,我只是依據兩岸既存的現實狀態,陳述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並存於國際舞台的政治現實而已。

在記者會結束之後,部份台灣來的新聞同業,對於我在人民大會堂公開揭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現實對稱性,也深表同感;但是,原先熟識的部份大陸新聞同業,卻都以為我的提問方法,不具善意,甚至,批評我的觀點,懷有製造「兩個中國」政治印象的企圖。

其實,兩岸之間存在著這些政治主權立場的差距,正是當前兩岸交流過程中,最大的認知「盲點」,也是兩岸關係發展進程,最「不確定」的模糊領域。這些政治價值的分歧現象,是我在採訪兩岸新聞的複雜經驗中,最常遭遇的問題。

最近幾年,我曾多次赴中國大陸各地採訪,並有很多機會實際接觸,並體會大陸政經、社會層面的相關問題。對於中國大陸這個既熟悉,卻又陌生的國度,一直存在著複雜的情感。

不管是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的「政治神殿」、上海黃埔灘的證券交易所、南京古都的經濟開發區、北京大學校園內的未名湖畔、長江三角洲、江南、江北的台商投資區、或東北瀋陽郊外的沒落工業小鎮等地,任何一位我所接觸到的中共中央部委級領導人,或基層的村委書記,他們總是可以很具善意地,與你暢談兩岸關係的發展前景。但是,彼此的政治見解、政治立場或對社會文化多元價值的認同,立即會出現截然不同的風貌。

在體會到各種矛盾、衝突、不協調、不確定的兩岸關係發展過程,因擔任記者的身份,得以接觸到兩岸負責規劃或執行各項談判、交流業務的相關人士,使我在採訪工作之餘,試圖重新釐清兩岸關係複合的起源。尤其,有關1949年兩岸分裂的歷史場景,或蔣經國開放老兵返鄉探親,撫慰人倫親情的決策歷程,或兩岸之間不斷出現的各種統戰、接觸、交流,以至各項授權談判的實際面貌,都成為我亟欲探究的課題。

本書在研擬草稿期間,曾訪問了近百位多年來參與兩岸談判、協商、交流等各項業務的機構、單位與個人,特別感謝來自總統府、陸委會、外交部、海基會、中華奧會、中華民國紅十字會、國家安全局,以及國防部軍情局等機構的政府官員、民間機構負責人,或退休將領,熱心地提供協助與指導。

同時,對於在大陸方面的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海峽兩岸關係協會、中國缸十字會,以及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等機構的相關人士,對本人提供的各項諮詢服務與建設性的看法,也有助於筆者對兩岸問題進行理性的探討。

雖然,在蒐集資料及寫作過程,經常因涉及敏感的大陸事務,或相關人士的身份立場,讓我無法深入地掌握更多的決策背景或內幕資訊,但對這些願意積極幫助本人了解真相,希望社會大眾關心兩岸交流事務,並熱誠提供兩岸談判、交流經驗的官員、學者、民間人士,我受益良多,深為感激。

我所服務的新聞機構《中國時報》,這幾年來,對我採訪兩岸新聞工作的支持興鼓勵,使我得以有機會,經常穿梭在台北與北京之間,探索兩岸談判的歷史進程。尤其,《中國時報》發行人余建新、總編輯黃肇松、副總編輯張叔明、胡鴻仁、李明儒、戎撫天、陳守國,以及王美玉等報社主管,由於他們對兩岸新聞領域的專業與前瞻,以及對我採訪工作的指導與鼓勵,更是我得以順利完成本書的主要助力。

同時,我還必須要感謝,我那一群經常共同往返於台北/香港/北京航線,並跑遍香港、新加坡各式會談,但在新聞戰場上依然保持君子之爭的新聞同業們,如果沒有他們熱情的期待,以及熱心地提供各式各樣的訊息、見解、經驗,和參與相關內容的討論,並不斷激勵作者的寫作靈感,則本書或許仍只是我的筆記型電腦裡的「資料檔案」而已。

尤其,在我寫作本書過程,尹乃馨、兀樂義、梁寶華、齊怡、楊菁惠、程美華、陳維新、孟蓉華、賀靜萍、陳志平、張運祥、劉淑婉、張玉瑛、陳威儐、陳振芳等等新聞同業的鼎力協助與熱情鼓勵,更使得本書得以順利完稿。

同時,特別感謝彭明敏教授與程建人委員,在百忙之中,專程為本書撰寫推介文章。彭教授與程委員的推介宏文,對作者的寫作計劃是極大的鼓舞與肯定,希望藉由他們對本書的推介,能喚醒朝野各界對未來兩岸關係發展與台灣前途的重視。

最後,我還要向協助完成本書的第一位讀者,我的妻子尹乃菁,獻上深深的謝意。尤其,她所提供的各項批評與建議,讓本書的內容得以更週延的表達方式,具體呈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