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兩岸關係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江素惠的兩岸三地情
三十年風雲在香江:江素惠的香江路與兩岸情

兩岸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鑄劍為犁:賴幸媛的兩岸談判秘辛
中國憑什麼:從人類史的演變,看中華文明的時代拐點
第三進化--認知作戰下,台灣與全球的文明終局抉擇
金馬是引信,亦是誘餌?──遙送習總書記一束橄欖枝
終極和戰:兩岸戰爭與和平,統獨最短的距離


江素惠的兩岸三地情(2)(BC0130)

類別: 兩岸關係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江素惠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2月12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3295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推薦序

永遠的新聞人,感人的三地情

.陸鏗

江素惠小姐是一位永遠的新聞人。

她具有當代新聞記者所需要具備的獻身精神,廣闊視野,進取豪情,表達才能。更重要的是有一顆中國心。

素惠以女性的細膩,揉合記者的敏銳,形成了洞澈世態的慧眼,妙目一張,視透人間萬事。最典型的事例是 1989 年 9 月底,六‧四天安門事件後,江澤民被鄧小平「欽點」為中共中央總書記,在北京召開了中外記者會。素惠以《中國時報》香港特派員的身份,經過力爭,成為破例參加的港台記者,提出了一個使江澤民的臉譜由輕鬆變為嚴肅的問題:

「胡耀邦、趙紫陽均因推進改革開放而下台。請問江本家,如何繼續貫徹改革開放路線,而不犯胡、趙的錯誤?」
這一語驚四座之問,為政治記者樹立了典範。

六‧四後,天安門廣場學生領袖的動向,成了舉世重視的焦點。廣場學生總指揮柴玲由封從德陪伴祕密經港飛巴黎。由於香港政府反對柴玲在港或由港飛出的飛機上會見記者,素惠為顧全大局,以普通乘客身份同行。基於同胞愛,對驚魂未定、身體虛弱、一路嘔吐的柴玲,給予照顧,下機前並教她梳整及外國禮節應對,直到安抵巴黎。

由於救援單位安排香港無線電視(TVB)做獨家採訪,素惠才在機不可失,當仁不讓的心情下,先發一短訊,後發一長文。這一石破天驚的報導,不僅為《中國時報》爭得了光彩,也使素惠進一步在新聞界揚名。

遺憾的是這一獨家報導,卻遭了不白之冤,譬如說素惠為此得到《中國時報》十萬美金的獎金,顯然過份離譜。

在封從德〈誰幫助中國〉一文中,對素惠不僅誤解,且有怨恨。這一遭遇,也成為後來素惠轉換崗位的動因之一。

角色雖然變了,從《中國時報》香港特派員,轉為台灣設在香港的「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但她對社會、對中國的責任感並沒有變。尤其是作為永遠的新聞人這一點,一直不改初衷。

因而,在積極、認真地建立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的同時,仍然以筆代劍,善盡言責。以不凡的氣韻,在腕底翻起的仍是八方風雨。

這裡,姑舉〈香港還好嗎?〉短論的話為例︰
「在長期沒有民主素養的培育下,仰仗權威,成了香港最大的弱點。太多的逢迎,只會扭曲執政者的方向;太多的拍馬,只會加強威權的氣勢;在仰望北方之際,港人應先找到定位,以香港的福祉,港人之期望為依歸。」
以上這段話,充分說明素惠對香港不僅了解,且有大愛。因而自籌建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以來,盡可能追求美好,甚至不惜把自己家裡古色古香的傢俱、字畫搬到中心粧點一番,作為港、台、大陸文化藝術融合的新局。

尤其難得的是,以藝術為標的,不分來自港、澳、台灣、大陸或海外的華人藝術家,只要有意舉辦展覽,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都熱忱地給予協助,擇期展出,免費提供參觀。讓人們在文化認同中,縮短差異,促使兩岸三地的中國人並肩走在一起,向建設文化中國的目標邁進。

在海峽兩岸三地存在著微妙的、有時甚至沉重的政治界限的情況下,素惠卻能在光華新聞文化中心開闢一片兩岸三地文化藝術交融的天地。

她的做法是文化先行。不僅中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而且對三地從事文化交流的團體和個人給予一切可能的幫助,比如書畫及工藝美術展覽。並提供大家感情的抒發,政治觀點的闡釋和人生的探討,種種機緣。抓住「一國兩制」兩制的特點,突破禁忌,見縫插針,不僅開創了融和交流的新局,有時還做到了兩岸不通香港通。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把香港的光華文化中心鑄造成了一個認識文化中國,也認識寶島台灣的大展覽館。館中書畫的陳設足夠引人入勝不說,而且有大量的介紹台灣歷史和現狀的圖書供人們參閱。還按日提供大量的包括著名的台灣報紙雜誌,讓讀者自由選看。

以我的親身經歷說,遠在 1980 年就應邀訪問台灣,後雖上了台灣黑名單 8 年, 1990 年再訪台灣,1997 年還在中央研究院用一年時間完成了《陸鏗回憶和懺悔錄》。但坦率地說,直到在香港參訪了光華新聞文化中心,讀了素惠著作以後,才算比較全面地認識了寶島。

素惠本知識份子的良知,用千秋之筆寫警世晨鐘之語,使我深深地為她的兩岸三地情所感動。

祝福每一位讀到此書的讀者,都能從作者的俠骨柔情中,增進對兩岸三地的關懷,展望中華民族的光明前景。從作者元氣淋漓的評議中,欣賞內涵的清雅秀麗之美,增強對文化中國的信心,共同歡慶新世紀的到臨。

2001 年 1 月 4 日.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