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譯序 1
譯序 2
譯序 3
導論

作 者 作 品

擬仿物與擬像
美國
美國

譯 者 作 品

古典時代瘋狂史:a l'age classique
古典時代瘋狂史
塞尚:強大的孤獨
性史:第一卷 知識的意志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哲學

【類別最新出版】
從此不再煩惱
性史:第二卷 快感的使用
心態史拓撲學:如何面對當代?如何理解歷史?
(附8支催眠學習影片)催眠療癒新手村
知識考古學


物體系(BD0040)
Le Systeme Des Objects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哲學
叢書系列:近代思想圖書館系列叢書
作者:尚.布希亞
       M. Jean Baudrillard
譯者:林志明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7年06月25日
定價:360 元
售價:284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2頁
ISBN:957132320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譯序 1譯序 2譯序 3導論



  譯序 3

(描繪一個不存於任何地方的圓周)

布希亞還由德文翻譯了布萊希特的《流亡者對話》(1965);彼德.懷斯(Peter Weisse)的許多作品,包括《馬哈/沙德》(1965)、《越南演講》(1968);穆爾曼(Wilhelm E. Muhlmann)的《第三世界的革命救世主主義》(1968)。同時布希亞還參與了馬克思與恩格斯:《德意志意識形態》的法譯(1968)。我們可以把這些翻譯當作未來的靈感來源,因為其中有一些主題又在其寫作中得到發展。比如,放逐的概念充實了未來的「旅行」概念。懷斯的戲揭示了革命的曖昧意義。穆爾曼的著作則將布希亞帶向一個人類學的層次。(其中的「貨輪崇拜」,又在《消費社會》(La Societe de consommation, 1970,一書中得到運用討論)

1967年,布希亞為了一篇書評,談的是媒體理論家麥克魯漢(Marshall McLuhan)的名著《理解媒體》(Understanding Media: The Extentions of Man, 過去中譯書名為《傳播工具新論》)。布希亞對麥克魯漢的批評可以總結如下:麥克魯漢仍受到所謂美國模式的意識形態影響,認為這個模式即代表了人類的未來。由於無知於媒體的生產模式和作用在媒體上的權力組構結構(也就是缺乏歷史和政治分析),它的分析落入了唯名論式的唯心主義中:由於迴避了人和團體經由媒體所建立的具體關係(缺乏了社會分析),他的「地球村」預言成為一種技術決定論。人們常說,布希亞是我們這個時代的麥克魯漢。媒體分析在他的概念網路中的確佔據著一個主導性的位置。

麥克魯漢的中心主張可以用一個有名的命題表達:「媒體即是訊息。」媒體對人類歷史的作用,比較不是來自它們所承載的內容,而是它持續地在無意識層面上,所帶來的知覺變化。對於布希亞而言,這是一件明顯的事:「電視的訊息,並非它所傳遞的影像,而是它所建立的關係和知覺的新模式,而且它改變了家庭的傳統結構。(……)並非這個或那個演出(specta-cle),而是所有可能的演出,可以相互銜接的虛擬性質。這才是電視-物,電視媒體。」在這裏有幾點要加以強調。

首先,物品不只是它所傳遞的訊息:物品的意義不只是它的本義(denotation)和延伸義(connotation)。訊息傳遞的承體本身有一個深沉而難以知覺的意義,因為它改變了我們的感覺和實踐行為(comportement pratico-sensible)。人類語言的兩種最主要的媒介,言說和書寫,也只是所有可能的媒體之中的兩種。再者,「語言文字文化」中的線性不連續原則,正受到立即性電子媒體的威脅。以媒體的角度而言,記號學所提出的語言模範地位(比如巴特),就必須重新考慮。這是此種媒體概念所帶來的第一個後果。

再者,科技由作為生產手段這樣狹隘的意義中解放出來;機械化和自動化只是延伸人的力量的兩種可能模式。馬克思的分析集中在一種已經被超越的媒體上——機械。在物品中所內含的技術,應該以傳播技術的角度來思量。布希亞繼續發展說:「每一個『訊息』,首先是指向另一個『訊息』,而不是指向真實世界,」就好像每一個媒體總是指涉另一個媒體。媒體本身,形成了一個自主自足的領域,在它們的演變中,好像具有一種內在的目的性。在這種「技術的惰性程序」中,訊息被中性化了。對於布希亞而言,當前科技的主導訊息,便是「訊息消費的訊息,資訊的演劇化、自主化、和它的商品價值化,把內容作為記號來頌揚。」相反於麥克魯漢所謂媒體是人的延伸,媒體其實是一個威脅人內在整體性的「自我截肢」。對於布希亞而言,如果我們把麥克魯漢的說法普遍化,那麼它將會成為技術社會的異化公式。

當布希亞出版《物體系》的時期,他還參與了一份名為《烏托邦:城市社會學》(Utopie: Sociologie de l"urbain)的邊緣刊物。在馬克思主義和批判理論的架構裏思考,這份刊物針對都市計劃中的功能主義和技術官僚,提出一份激進的意識形態批評。但刊物中討論的主題不限於此;還包括了政治議題(壓制,參與的意識形態)、女性主義、技術的意識形態、馬克思主義和美學間的關連。我們還可以在其中發現許多《物體系》書中討論的問題:比如室內空間、產品設計、技術中的形像投射和意識形態。

布希亞在《烏托邦》中所發表的第一篇文章,評論了同一期中尚.奧伯(Jean Aubert)所著「朝向過時演變」(Devenir suranne)一文。尚.奧柏在他的文章中,提出物品的壽命變得越來越短,在現代社會中,物品過時的程序加速進行。他提議將建築物以同樣的角度考慮,並將短時效的意識融入建構之中,以便得到更大的能動性。他贊成一個朝生暮死的建築:「以便允許可以犯錯,而不必對一個過長的未來作出承諾。」布希亞的批評指出,時效長短不是一個自存的價值,而是相對的定義。如果短時效普遍化了,將會使得「一整個豐富的對比場域消失。」另外,也需要考慮到文化區別的邏輯。在目前的階段,下階層仍是想要擁有以布爾喬亞為模範的耐久性房產,短時效的建築將成為特權階級的專利。「只有特權階級才有享受當前模範的權利。其他人只有在這些模範已經改變時,才有權利享有它。」我們看到,布希亞在其中加入了結構主義的基本概念,也就是說,系統中的每一項是由它們的相對差異來定義。他將這個論點和一個文化區別(distinction culturelle)的邏輯相結合。也就是說,在一個分化差異的系統中,將有一個項,因為時新,而會在策略運用上成為有價值的項,而宰制階級便將它取來,作為其地位的表徵記號。這便是他所謂的「階級的文化系統策略。」對於理性的尋求,由於受到這個階級策略的破壞,其結果反而「正是在加強非理性邏輯。」物品過時程序的加速和對於功能性尋求中,非理性力量所產生的折曲作用,正是《物體系》中討論的現代物品的兩大特徵。

布希亞還在《烏托邦》中刊出了兩篇文章:「遊戲心態與警察」及《技術的社會實踐」。前一篇是有關法國68學運的思索,後一篇(寫於1968年3月)則在討論技術的現實和其社會學老師亨利.勒費伯禾(Henri Lefebvre)的一句革命口號:「所有的技術為日常生活服務!」

最後還要一提的是,《物體系》原為布希亞的博士論文(1966年通過),勒費伯禾即是其指導者。而另一方面,羅蘭.巴特也是布希亞這時的重要影響來源。1962-63年間,巴特在高等實踐學院所開第一年討論課即以「物的體系」為名,而布希亞赫然在座!然而,一但我們進入這方面的探索時,我們即是在《物體系》的中心地帶作解讀了。即使我們有理由選擇勒費伯禾和巴特作為討論的引導線索,但這仍是一個選擇。為了遵守我們在一開始立下的遊戲規則,這部分還是放在書末的「一個閱讀」之中來進行吧。

現在,應該是這本書面對讀者,去為自己辯護的時候了。

P.S. 這本譯作,由1993年3月進行到1996年8月,終於得以完成。如果把我在高等社會科學院進行的碩士階段研究作為醞釀期加入,可以說它是習法六年來的成果之一。最先要要感謝的,是支持我,辛苦的母親。這本書應該獻給她。

在翻譯的過程中,點點滴滴,許多人都加入了他們的支持、知識和智慧。特別要提到的,是友人紀明輝在德文方面的協助和一般哲學見解上的討論,使我受益良多(比如透過他,我才更進一步瞭解到在本書中,有關海德格思想的隱藏脈絡)。在巴黎學習哲學的舒正光,學習建築的徐慧民和關偉強也曾經讀過譯文的部分篇章,提供了寶貴的意見,亦在此一併致謝。他們因為讀譯文,對本書和布希亞產生的興趣,也使我感到鼓勵。當然我也要謝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Jacques Leenhardt先生,他的指導使我對法國當代知識界內含的爭論焦點,有了更深入的認識。也謝謝所有提供各式各樣語言和百科知識協助的異國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