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作者序
結語
余紀忠先生年譜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作 者 作 品

超級外交官李登輝和他的務實外交

人物傳記

【類別最新出版】
洪耀彈線
被稱作怪物的我:松坂大輔
范用:為書籍的一生
百年周家兩個世界:中國大動盪中一個家庭的悲歡離合
未解的問題:伯恩斯坦哈佛六講


提筆為時代(BC0145)──余紀忠

類別: 社會‧文化‧傳記>人物傳記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張慧英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4月22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精裝/216頁
ISBN:957133653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作者序結語余紀忠先生年譜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



  余紀忠先生年譜

●中華民國紀元前二年(西元一九一○年)四月十六日(農曆三月初七),先生出生於常州(江蘇省武進縣)。

●中華民國十二年(一九二三年)畢業於江蘇武進縣武陽小學,同年入南京東南大學附屬中學就讀。

●中華民國十七年(一九二八年)入東南大學改制後之中央大學。

●中華民國二十三年(一九三四年),赴英國倫敦大學經濟學院留學。

●中華民國二十六年(一九三七年)七七事變,抗戰軍興,先生間關返國,從軍抗日。

●中華民國二十七年(一九三八年)中央軍校西安第七分校成立,派任為政治部副主任。

●中華民國二十九年(一九四○年),兼任蘭州西北幹部訓練團教導部主任。

●中華民國三十一年(一九四二年),出任三民主義青年團中央團部宣傳處副處長(處長為鄭彥棻)。

●中華民國三十二年(一九四三年),奉派擔任青年軍第二○三師政治部主任(青年軍軍政治部主任為蔣經國)。

●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一九四六年),先生派赴東北,出任三項要職:

 一、東北行營政治部主任(行營主任為熊式輝)。
 二、東北保安司令部政治部主任(司令長官為杜聿明)。
 三、中宣部駐東北特派員(屬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

 同年冬,在蘇軍佔據瀋陽圍城中,創辦《中蘇日報》,擔任發行人兼社長。

 十一月,當選制憲國民大會代表。

●中華民國三十七年(一九四八年),調任中國國民黨中央黨部訓練委員會主任秘書(主任委員為蔣經國)。

●中華民國三十八年(一九四九年),舉家遷台,擔任物資調節委員會經濟研究室主任。

●中華民國三十九年(一九五○年),十月二日創辦《中國時報》前身《徵信新聞》,初期雖以財經為主,然其影響力迅速擴及社會各層面。

●中華民國四十四年(一九五五年)三月遷址大理街一三二號,迄今仍為《中國時報》社址。購置印刷設備,自建工廠。

●中華民國四十六年(一九五七年)五月廿四日劉自然事件爆發,數萬民眾聚集抗議,引發反美風潮,先生親自坐鎮編輯部處理新聞,並親撰〈同胞們,現在不是逞意氣的時候〉社論,呼籲冷靜理性面對問題。十月,舉辦全國首屆台語影展,頒發影片「金馬獎」及影星「銀星獎」,為日後「金馬獎」之嚆矢。

●中華民國四十七年(一九五八年)六月二十一日政府修正通過《出版法》,先生親撰社論,嚴正指出此舉危害新聞自由及民主形象,呼籲政府在執行時慎重為之。

●中華民國四十九年(一九六○年)元月一日起《徵信新聞》改名《徵信新聞報》,正式邁向綜合性報紙之途。並更新機器,增加新式電訊設備,擴大海外新聞通訊網。並與西德薩布律肯等八家報紙締結姊妹報。

●中華民國五十一年(一九六二年),應西德政府新聞局之邀,赴歐洲訪問。歸來後,於九月十五、十六日發表專文〈歐洲新貌〉,析論歐洲新形勢。

 九月,應美國國務院之邀,展開兩月美洲訪問行程。

●中華民國五十二年(一九六三年)一月十二日先生在去年底訪美歸來後,應美國大使館新聞處之邀發表演說,講題為〈從古巴事件中觀察美國的決策與效果〉,廣受重視。

●中華民國五十七年(一九六八年)三月二十九日,《徵信新聞報》改為彩色印刷,為亞洲第一份彩印報紙。先生親撰專文〈鍥而不捨益新益進│從本報步入彩印時代追溯創辦之過程〉,宣示辦報理念。

 九月一日起《徵信新聞報》改名為《中國時報》。

●中華民國六十一年(一九七二年)三月上旬,美國赫斯特報系負責人小赫斯特來我國訪問,當時外交部長周書楷對赫氏表示,為了國家生存,必要時「不惜與魔鬼打交道」,赫斯特隨即以專電發出,認為台灣將打「蘇聯牌」。當時正值國民黨召開第十屆三中全會,先生臨時提出緊急動議,指出今日國家形勢正如總統蔣公訓示「持朽索以馭六馬」,不可不慎。並舉《孫子兵法》所謂「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憤而致戰,合於利而動,不合於利而止;亡國不可以復興,死者不可以生。」事關外交方向變動之大計,不宜輕率表示,引起國際之疑慮。當時任行政院院長之嚴家淦先生、副院長蔣經國先生聞言動容,立即決定由行政院於當日正式發布新聞,撤銷周部長此一評論。五月三十一日,周氏轉任行政院政務委員,沈昌煥接任外交部長。

●中華民國六十三年(一九七四年)時報〈人間副刊〉開闢海外專欄「春來燕歸人未歸」,引進海內外學者專家登上文學舞台,開啟華人文藝副刊新風貌。

●中華民國六十四年(一九七五年)一月廿四日成立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十月,發行《中國時報》海外航空版。

●中華民國六十五年(一九七六年)四月先生出任中華民國籃球協會理事長,爭取恢復原已中止多年的國際籃協會籍,並創辦瓊斯盃國際籃球賽。每年邀請各國籃球代表隊來台參加比賽,最多參賽紀錄達四十餘國家、地區、數十支隊伍。每當比賽期間萬人空巷,掀起全國籃球運動發展之最高潮,影響至為深遠。

●中華民國六十七年(一九七八年)三月五日發行《時報周刊》,首創國內大八開綜合性雜誌型態。

 五月九日設置時報文學獎。

 九月十九日設置中國時報第一屆廣告設計獎(六十九年更名為時報廣告金像獎)。

 十二月一日創辦《工商時報》。以「積極參與國家經濟發展」、「促使政府與社會對中小企業的重視及照顧」、「主張勞工大眾應有的利益」、「為沉默的消費大眾說話」為宗旨。

 十二月十七日起〈人間副刊〉自中美斷交後,連續三個月時間刊登海內外各界人士發表國是建言,並集結成書出版為《歷史的見證》。

●中華民國六十八年(一九七九年)十二月,國民黨第十一屆四中全會當選中央常務委員。

●中華民國六十九年(一九八○年)時報出版公司出版《中國歷代經典寶庫》系列,推介中國古典知識給青少年讀者,使文化向下扎根。

●中華民國七十一年(一九八二年)八月十日美國發行稽核局(ABC)宣布《中國時報》每日有費報實銷數突破一百萬份。並於九月十二日,由該組織執行副總裁顧慈在台北正式宣布,並頒發獎狀。嚴前總統家淦、謝副總統東閔、「美國在台協會」台北辦事處處長李潔明伉儷等千餘貴賓,均到場觀禮見證。

 九月一日創辦《美洲中國時報》,在紐約、洛杉磯兩地同時建廠發行,先生以〈自由、民主、愛國家│我們一貫的信念和努力的方向〉社論為發刊詞,宣示辦報理念。

●中華民國七十三年(一九八四年)洛城奧運,《美洲中國時報》大幅報導中國大陸選手得獎消息,引為華人之光,突破禁忌,引起爭議。《美洲中國時報》以言論與新聞開風氣之先,深受海外知識份子與讀者之喜愛,銷數與業務快速成長,唯因持論觀點,遭受國內政治壓力,於十一月十一日停刊。

●中華民國七十四年(一九八五年)元旦,先生親率國泰人壽女籃隊遠征中南美洲,前後六十二天,轉戰十國二十二城,比賽三十五場,獲得全勝紀錄。蔣總統經國先生特於女籃隊凱旋返國後,召見全團人員,慰勉有加。

●中華民國七十五年(一九八六年)三月,以處理《美洲中國時報》停刊後之資產美金三百萬元,在美國設置「時報文化基金會」,獎助在美華裔子弟之修業與深造。

 八月十八日美國發行稽核局(ABC)再度宣布《中國時報》實銷份數超過一百二十萬份。

 九月二十八日,黨外人士在圓山飯店集會,宣布即日起成立民主進步黨,當時政府尚未開放黨禁,此舉對當局構成挑戰,政局頓時陷入危疑震撼之中。黨政有關部門負責人漏夜緊急通知各報負責人,要求對此一新聞不予報導。先生在電話中親自向黨政決策人士表示,此一事件對未來民主發展影響至鉅,決定本著一貫辦報原則,做忠實客觀之報導,俾對社會大眾和未來歷史負責。二十九日,《中國時報》對組黨事件之詳實報導,傳遍海內外,執政黨當局之處理趨於謹慎,加以當時蔣經國總統正決心開放民主改革,決採寬容政策,民主進步黨終告安全順利誕生。新聞見報次日,先生召集主筆會議,發表社論〈憲政體制必須完整,國土不容分裂│我們對黨外人士組黨一事之看法〉,就因應當時之政治條件,如何兼顧安定與進步,對黨外人士和執政黨提出諍言。

 十月七日美國《華盛頓郵報》董事長葛瑞翰夫人率團來台,首先訪問本報,就中華民國解除戒嚴及報禁等重大政情及兩岸關係展望,廣泛而深入的交換看法。雙方對談全文發表後,深受各方矚目。

●中華民國七十七年(一九八八年)元月一日起報禁解除。《中國時報》與其姊妹報《工商時報》同時擴版出報六大張,並發表社論〈樂見報禁開放│為民主自由的雄者〉。

 一月十三日蔣故總統經國先生崩逝,舉國危疑,權力移轉之形勢混沌,先生於一月十九日社論〈以黨政領導的一元化促成全國的團結〉,力主鞏固領導中心,團結共度危局,影響至為深遠。

 一月二十七日執政黨中常會輪由先生擔任主席。原定於該次會議中推舉李登輝總統代理黨主席,惟在當日凌晨三時,先生接獲秘書長李煥電話告以奉蔣孝勇轉達蔣夫人之意暫緩推舉主席,因此本日會議將此案在議程中取消,俟後再行處理。先生當即表示此事關係黨內之團結,倘因此延擱而導致省籍不同之敏感,則關係重大,亦非經國先生所願見。李煥秘書長表示同意,惟須商諸原案領銜常委俞國華先生,先生隨即在三時三十分左右電告俞院長國華陳述利害,不宜更改議程滋生外界之猜疑,影響黨內之團結等情。二十七日晨八時,先生先行到達中央黨部,將當日凌晨情況告知副秘書長宋楚瑜。會議於九時召開,李登輝總統因接見外賓請假。會議進行期間,宋氏起立發言力陳擱置代理主席之議案,將使黨、國蒙受重大傷害。語畢即行退席,在與會人士相顧愕然之際,先生起立表示,對宋氏之發言,同感事關黨國之利害,常會應就本案即行提出討論。隨後,與會中常委李國鼎、曹聖芬、辜振甫等人相繼發言均贊成不宜再延,俞國華院長、李煥秘書長亦表同意,隨即付諸表決,並為慎重起見,由全體中常委起立以示贊同,全案隨即在全體一致之下通過李登輝先生代理黨主席。

 三月五日創辦《中時晚報》。本著《中國時報》之一貫宗旨,呈現清新、明快、現代之新面貌。

 七月,先生辭中國國民黨中央常務委員職,專心辦報。

 十二月一日先生於《中國時報》新大樓落成酒會中,宣布成立「時報文教基金會」,捐資一億元,致力於公共政策之研究。

●中華民國七十八年(一九八九年)八月十六日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中國民主前途」研討會。邀集海峽兩岸及美、日、港、台學者共同參與。

 十二月二十二日成立時報資訊公司。

●中華民國七十九年(一九九○年)六月二十七日國是會議召開前夕,先生以社論提出〈總統直選以落實直接民權│我們對國是會議憲政改革議題的主張〉。

 十月二日先生於《中國時報》創刊四十週年紀念會上,宣佈成立「時報河川保護專案小組」,以實際行動關懷台灣山林河川,落實環境保育之理念,歷年於宣導整治河川污染、推廣種樹救水源等活動,成果斐然。

 十月八日國統會正式成立,先生獲聘為委員,參與研究制定國家兩岸政策之發展方針。

●中華民國八十年(一九九一年)十月十六日「世界新聞傳播學院」改制,先生應邀致詞,以〈新聞記者應有的抱負與時代的認識〉為題,發表演說,揭櫫新聞理念,樹立報人風範。

●中華民國八十二年(一九九三年)三月五日發行《美麗佳人》月刊。

 十一月十六日美國前總統布希伉儷,應本報系及花旗銀行之邀訪華,並於十七日下午與先生舉行會談,隨後發表〈後冷戰的亞洲及崛起中的台灣〉專題演講。

●中華民國八十三年(一九九四年)五月十七日先生應母校國立中央大學之邀,發表〈從南非政權交替中擷取政治智慧〉專題演說。

 十月二日全國首次三黨省市長選舉,《中國時報》主辦台北市長三黨候選人電視辯論會,假國父紀念館舉行,先生親臨致詞,開啟國內候選人電視辯論之先河。

●中華民國八十四年(一九九五年)《中國時報》舉辦選拔「青年百傑獎」,宗旨為「以激發青年潛能責任感,拔擢發掘未來領袖人才,以迎接挑戰,建設社會」,於九月二十日選出百傑當選人,十月二日《中國時報》四十五週年社慶當天隆重表揚。先生親自主持,並邀請李登輝總統親臨頒獎。

 四月,先生於清明節前啟程,返回江蘇常州故鄉祭祖省親。並應邀在母校東南大學發表演講。  九月十一日中國時報系全球資訊網(中時電子報)正式上線,並於十月二日宣告設立,提供多媒體服務,迄今已成為華人世界第一大新聞網站。

 九月三十日《中國時報》出版《台灣戰後五十年│土地、歲月、人民》圖錄,為國內第一本以具體圖片紀錄台灣戰後五十年發展情況之專書。並舉辦攝影作品展覽。

●中華民國八十五年(一九九六年)七月二十二日《中國時報》主辦「兩岸關係與亞太局勢」國際學術研討會揭幕。由來自歐美亞太以及中國大陸多位學者、決策人士與國內知名學者共同進行討論,並由美國前國家安全顧問布里辛斯基發表主題演講。  十月三十日,本報與中華民國全國總工會邀請波蘭前總統華勒沙訪問台灣。

●中華民國八十六年(一九九七年)一月十五日中國時報系與國立歷史博物館、高雄市立美術館、奧塞美術館主辦「黃金印象│奧塞美術館名作特展」,一月十五日起至七月十五日止,參觀人數突破百萬人次。

 十一月二十四日先生在中央大學、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共同舉辦之「二十一世紀科技發展與人才培育」研討會開幕典禮上,應邀以〈珍重智識成就,推動經建合作,化僵局為和解〉發表演說。

●中華民國八十七年(一九九八年)七月二十二日先生以社論〈主動提出政治談判議程,開啟兩岸和談新局〉呼籲當局以大智慧大勇氣,開拓新途徑,以應世局多變,以保全民福祉。

 九月二十五日,中國時報系與台北故宮博物院聯合主辦「畢卡索的世界」與「張大千的世界」藝術大展,將本世紀中、西兩大畫壇巨擘作品各百幅同時展出,盛況空前。

●中華民國八十八年(一九九九年)二月八日成立華英文化教育基金會,先生捐資美金七百萬元,以孳息協助其母校│南京大學、東南大學培育人才,並以加強兩岸及國際學術交流為宗旨。

 三月七日時報文教基金會主辦「落實高教於地方」,致力於推動社區大學與社區重建工作,獲得社會廣泛回響。

 四月二十二日先生九秩壽誕,於圓山飯店舉行茶會。李登輝總統特頒壽屏「弘文益壽」,連戰副總統及黨政、企業、學術、文化、媒體各界逾千人到場致賀。中時報系並集結先生四十餘年來,有關新聞事業、國是憲政、兩岸發展等十七篇專文,編輯成冊,並附年譜,出版《信念與秉持》專書。

 四月二十六日先生接受中央大學頒贈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並以〈五十年來的理念與實踐│一個報人為歷史存證〉為題,發表演講。

 五月一日先生伉儷返常州故鄉祭祖掃墓、並前往南京東南大學及南京大學母校參加華英文教基金會授獎典禮。

 五月十八日先生應汪道涵之邀赴北京,在釣魚台國賓館與中共國家領導人江澤民會面,晤談近兩小時,廣泛討論如何促成兩岸和平統一的解決方案。

 九月二十二日,九二一大地震造成全台重大災難,尤以中部地區受創最為深重。先生指揮報系各單位動員結合國內傳播業界組成「九二一民間賑災聯盟」,發起全國賑災救援行動,獲得各界熱烈回響。

 十月十八日先生親自主持成立中時網路事業發展委員會,宣示報系發展跨世紀事業之決心與策略。

 十一月二十五日,時報文化出版公司舉行業績發表會,並在十二月二十七日以每股三十元掛牌上櫃。先生親自主持報系事業體第一家公司上櫃業績發表會,並期勉同仁百尺竿頭奮進不懈。

●中華民國八十九年(二○○○年)九月二十一日,九二一震災周年,時報文教基金會舉辦「水的關懷│二十一世紀的海島願景」研討會,結合政府、學界的共同智慧,為美麗的寶島重建新風貌,先生親自主持,陳水扁總統親臨致詞。二十二日舉辦「原鄉重建之夜」晚會,為挽救災區原住民文化及結合環保意識之建立,盡一分心力。

 十月二日中國時報五十周年社慶,舉行盛大慶祝酒會,先生發表專文〈唯有大決大斷才能開創和平尊嚴的新局〉,對兩岸關係發展,深致關切與期許。陳水扁總統特頒賀辭並親臨致詞,推許先生為台灣民主舵手,對於憂國憂時憂民之心,及長期對兩岸事務的觀察與期許,深致感佩。現場各界嘉賓雲集,盛況空前。另外,歷經三年的策畫、執行作業,中時資訊中心正式推出五十年全報光碟珍藏版,成為國內第一家完成全報數位影像庫的報紙。

●中華民國九十年(二○○一年)十月二日,中國時報五十一周年社慶當天,先生宣布卸任中國時報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由余建新接任。並仍以創辦人身分,繼續支持及關心中時報系之經營發展。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二○○二年)四月九日上午十時八分,先生在與肝癌奮鬥近六年後,壽終正寢,享年九十三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