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線 上 試 閱

解璽璋
田壯壯在中央戲劇學院的演講
姜文V.S.田壯壯
前言

作 者 作 品

小城之春

電視電影

【類別最新出版】
絲路文明之旅6集
世紀典藏劇院DVD(精選12片)系列1
世紀典藏劇院 DVD(精選13片)系列 4
世紀典藏劇院 DVD(精選13片)系列 3
世紀典藏劇院 DVD(精選13片)系列 2


新《小城之春》電影書及DVD(AK068A)

類別: DVD‧VCD‧CD>電視電影
叢書系列:新人間叢書
作者:阿城 編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11月15日
定價:299 元
售價:23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80頁
ISBN:957133782X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解璽璋田壯壯在中央戲劇學院的演講姜文V.S.田壯壯前言



  前言

電影是導演的(節錄)

◎文/阿城

記不清是二○○一年初哪一天了,總之是元旦過了而春節未到,接到壯壯的電話,說吃個飯,晚上吧。一般這樣說的意思是商量個事兒,不過也有沒事兒的時候。於是晚上去了,記得是崑崙飯店的韓菜館兒,見到壯壯,坐下不久,壯壯就掂著菸斗-我這些年明裡暗裡促使不少人轉抽菸斗,道理在紙菸的要害是紙,咳嗽,痰,二手菸,乃至於癌什麼的,都是紙造的孽。菸草的發源地美洲,那裡的印第安兄弟們抽原始菸斗,沒有得肺癌的。美國的禁菸,對不起,禁的是cigarette ,紙菸,而不是cigar,雪茄或pipe,也就是菸斗,後兩者是沒有紙的菸-掂著菸斗,壯壯說,你覺得再拍一次《小城之春》行不行?

我說行啊。我一向覺得沒有什麼是不能拍的,從三級片到主旋律,換句話說,題材不重要。拍什麼不重要,重要是怎麼拍,一拍,才見出你的選擇,你的態度,你的解讀。

《小城之春》當然是能重拍的,問題是怎麼拍。第一投資,第二審查,除了這兩項沒辦法得由別人決定,其它都由自己決定。當時在座的一位朋友說只要是壯壯拍,只要是拍「小城」,他投資沒問題,「你還別再找什麼人投了」;至於審查,壯壯說恐怕沒什麼問題,「小城」是經典,會有什麼問題?

這兩項都在我的能力之外,既然沒問題,起碼當時看來沒問題,看來問題在我這兒了,先要把劇本拿出來。我覺得沒問題。

《小城之春》是我看得很熟的一部影片,上個世紀八○年代初,是它的出土時期。一九八一年倫敦「中國電影五十年回顧展」、意大利都靈「中國電影回顧展」,受到重視的一是石揮的《我這一輩子》,另一個就是費穆的《小城之春》。之後八三年北京舉行「二○年代至四○年代中國電影回顧展」,香港舉行「中國電影名作展:三○至五○年代」和八四年香港「探索的年代:早期中國電影展」,都選了《小城之春》。從電影史的角度,《小城之春》得到非常的注視。

我曾經在一九八三年在中國電影資料館看過膠片的《小城之春》,看後很覺驚奇,它使我對所謂的中國電影史發生確實的質疑。同時,當時中國電影的精英們(聽起來 不像好話)正在嘲笑戲劇性電影,《小城之春》和當時舉辦的英國電影回顧展中的《冬獅》(The Lion in Winter),提醒大家好電影是各式各樣的。

我其實與《小城之春》有過非常貼近的時刻。八○年代中我在洛杉磯有一次和王芝渝聊天,她講到中國電影回顧展的全部膠片拷貝被回顧展代表團遺留(棄?)在她 的車庫裡,代表團回國了。我當時的第一反應是「啊呀,車庫裡一定有《小城之春》」。一年之後拷貝們,其實是國寶們才被運回國。我認為單憑這一點,王芝渝就是對中國電影史做出過貢獻的人,應以勳章表彰之。

大約十年,無緣再見《小城之春》,後來從焦雄屏那裡得到一盤錄影帶,帶回洛杉磯,很興奮地放進錄影機,不料放出來的影像是紅白的而非黑白,奇特得很。 不過,此時張愛玲的小說在大陸也已出土多年,所以比較來看,費穆的電影作品,在開掘人物心理上不免淺得多,調子也亮得多。這樣的比較其實不容易公平,但難 免這樣去比較,人物之間的關係刻劃,始終是被注重的。

費穆在一九五○年從香港回大陸北上去見江青,費穆對新中國是抱有希望的,但是江青要他檢討為何逃去香港,要他交代都做了什麼反人民的勾當。這使以為還可以在大陸拍電影的費穆著實嚇著了。也許他以為江青參加過他導演的影片《狼山喋血記》的演出,尚有舊誼,如果真是這樣想,就真是錯了,舊誼會有殺身之禍。費穆先生隔年便在香港過世。

我不知道張愛玲聽說費穆的事情沒有,當時張愛玲在上海與電影界是有接觸的,之後張愛玲也去了香港。張愛玲對新中國也是抱有希望的,不過她有個標準,就是自己的生活方式包括思想方式會不會受到侵犯,這個底線不能保持,就走。張愛玲一直到在洛杉磯去世,總是頑強地保持著個人生活方式不被侵犯,這是我最尊敬她的一點。魯迅的兒子周海嬰在他的《魯迅與我七十年》裡披露,一九五七年羅稷南先生當面問毛澤東如果魯迅還活著會怎麼樣?毛澤東很認真地回答,要麼是關在牢裡還是要寫,要麼他識大體不做聲。我在十年前的《閑話閑說》裡判斷魯迅會走,去香港。魯迅不會去國民黨的台灣,張愛玲去過,但她不會留在不能保持自己生活方式的台灣。他們 都是以肉身逃避顯現出他們大於具體的時代。

但我此次關心的不是費穆與張愛玲或魯迅,而是我第一次看《小城之春》的時候想到的,劇中的三個人,如果活到共和國時代,會發生什麼?他們肯定會活到共和國時代的,而其中最可能去到香港的,應該是章志忱。從演員來說,是韋偉去了香港。戴禮言,應該是那個小城的士紳,他不但有家園殘敗之痛,亦會有在小城裡臉面上的尷尬,這在原版電影裡沒有透露。但家園即使殘破,改朝換代後是完全保不住的,他和玉紋會被逐出宅院,之後和玉紋相濡以沫,這是任何一個經歷過那個時代的人視為常識的結果。章志忱會再來看他們嗎?如果章志忱去了香港,他會像電視連續劇那樣衣著光鮮地數十年後再來尋找嗎?

這和改編《小城之春》的劇本有關係嗎?有。因為我目擊了《小城之春》之後的時代,我不是一個空我。因此我在劇本的結尾,讓載禮言與玉紋開始相濡以沫。這和原作並無違背,原作結構上是一個大閃回(Flash back),結尾處玉紋和戴禮言相繼走上城頭,望到的正是影片開始時的章志忱的離去。

即使相濡以沫,改編本的結尾,玉紋還是聽到火車聲時有了反應;章志忱也仍然捨不得玉紋的手絹,不能斷然絕情。發乎情,並不是罪過,而且《小城之春》關鍵點正是玉紋與章志忱是互相有愛的,如果沒有,費穆拍這個電影幹什麼?費穆只是強調,「止乎禮」。

這當然也牽扯到一個時空更久的背景,即,將近兩千多年前的衣冠南渡,西晉而成東晉,及之後整個南朝都是相對北朝的遊牧民族政權,以傳承漢文化為自豪。之後一千多年,任何一個統一中國的朝代,都要對漢文化相當地認同,才會相對太平。相反的是元朝,將人分成蒙古、色目、漢人和南人四等,漢人講的是北方中國人,南人是最後征服的南宋人,元朝對南人實在很不放心。不到一百年,推翻元朝的,正是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