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
呂秀蓮序
譯序

兩性關係

【類別最新出版】
醫美大叔的戀愛腦摘除手術
家庭傷痕:父母在等孩子的一句道謝,孩子在等父母的一句道歉
從外遇洞察人心:療癒創傷與重建信任
今天也對媽媽發火了:愛得深,恨得也深,一趟只有母女才會經歷的真愛旅程
寫給想愛的男人們:不只有、還要好,與真正在意你的人相遇


性騷擾與性別歧視(BA0115)
Sexual Harassment of Working Women

類別: 家庭‧親子‧兩性>兩性關係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凱瑟琳.麥金儂
       Catherine A. Mackinnon
譯者:賴慈芸、雷文玫、李金梅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3年05月15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04頁
ISBN:957130671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作者序呂秀蓮序譯序



  作者序

許多社會制約之所以能夠加諸我們女性身上,乃因法律藉以界定女性的,並非生理性別,而是另有所本;本書的政治觀點,正是始於這種體悟。性騷擾不但為法律所容,它根本藏身於法律所無法正硯的盲角。經過本書的抽絲剝繭,我們逐漸看出,性騷擾對於女性的劣勢處境並非只是無關緊要的小事;相反地,性騷擾根本就是這種劣勢處境的體現,而女性的劣勢處境也正是引發性騷擾的主要動力。這兩者的緊密相連,是否正是使性騷擾得以為法律與社會所姑息的主因?再者,依此內在邏輯與外在限制所制定出來的性別歧視法,能不能掌握女性劣勢處境的真貌?在女人的經驗中,性、性別、權力三者早已合而為一,密不可分;那麼,性別歧視法的原則是否能提供一種關乎此三者的概念,以便初步辨析其間已然錯綜難分的真實關係?這些都是我所關注的。

這個研究始於1974年。雖然草稿嗣後經過反覆的修改,但主要的論點早在1975年春即寫就。是時,沒有任何法院判定性騷擾是一種性別歧視;甚至有幾個法院做出否定的判決。但在這個研究發表之後,就有些法院開始接受其中的論點。自覺該份原稿對於性騷擾之能成為訴訟上的訴因有一定的貢獻,促使我決定重寫本書;而實務上的進展也回過頭來修改了本書的論點。至於第六章的原始觀點,是在還沒有任何判例出現前寫成的,所以只依據基本原則和案例來加以闡述;但由於這些基本論證仍然十分重要,因此我們保留了這個部分,並加以修改,俾能反映出在嗣後判例中突顯出的一些議題。

這個始末說明了何以本書的筆調,有時會帶有抗爭的意味。此外,在最高法院還沒有對這個議題下有利的判決之前(甚至即便是有此判決),我們仍無法保證這些法律上的嶄獲已經穩固。(譯按:1986年最高法院方出現此種判決,請參看譯序)。而這些法律上的進展,是否會為女性的生活帶來實質的改變,更是問題重重。基於這種體認,我們在獲得每一項法律上的勝利時,雖然值得慶賀,卻也不能鬆懈。而假如能持續如此地打擊那些無意識地利用權力擺布弱勢群體的人,這樣一本書所能發揮的社會功能,也就可表露無遺了。

這本書是為所有關心這個議題的人所寫的。對於沒有受過法律訓練的人而言,有些部份十分複雜;而對於不習於理論的人尤其如此。然而這本書的論述,因為要同時對法律人與一般大眾進行,所以勢必要牽就雙方,也需要雙方互相包容。至於本書對法律用語與訴訟的說明,遠比專家所要求的更為完整。

我希望能將一些女性的生命經驗帶入法律的領域;為此所採擇的方式與證據,有先加以討論的必要。截至目前為止,社會科學的領域裡,還不曾對性騷擾作過「系統性的」研究;那麼我何以知道它的存在?第三章即是以女性對自身生活的觀察作為證據。在這些陳述中,可以發現許多其它方式表達不出來,而只在本研究中得以充分表達的珍貴經驗。女性究竟怎麼想?當一項侵犯如此長期地受到壓抑時,可以用來規範它的法律幾乎付之闕如。所以,若詢問者與詢問方式不對,受害人可能一開始會說(並且相信)自己不是受害者,就像要抹煞這個事實一樣。然而從一些被社會揭露的片段裡,女性的意識開始幡然覺醒。我們所記錄的個人主觀陳述,只是冰山一角,但或許是這個問題能在社會中表現出來的唯一形式,也可能是她們所能夠採取的唯一形式。這是何以我將她們對切身經驗的當下反應,也引為研究素材的原因。

這些素材的有效性與普遍性如何?在性別歧視的論述中,這個問題尤其重要。個別的女性是可以提起訴訟,主張她所受到的待遇是因為性別的緣故;但這個主張所蘊含的群體屬性,卻使得她必須證明這是女性共同的經驗。為了達成這個目的,顯然斷章取義與不免流於籠統的個人經驗,其重要性遠超過軼聞與旁證的地位。個人遭受的性騷擾經驗,是一種社會的產物:它以工作生活為中心,反映了女性作為一個群體所共具的物質經驗。在這個脈絡之下,個別女性的見證,表達了女性這個性別群體,在社會現實中的一個面向。採取這個觀點,並非意謂著女性全體都有同樣的遭遇,或以同樣的方式遭到騷擾(或有相同的感受);但它意謂著構成性騷擾的因素,不但反映了受害者個人的處境,也足以反映出女性全體的處境。正是因為這種物質經驗的共通性,使得性騷擾成為一種女性經驗,而不僅只是一些碰巧都是女性的個人所共有的經驗。這對我來說,也是性騷擾成為一種性別歧視的理由。

要感謝的人是數不盡的。從我的老師——Leo Weinstein、Robert Dahl與Tom Emerson處,——我所學到的遠超過我的想像。另外,鮮少有女性能夠獲得全力的支持,以完成她們自己的工作;就這一點而言,我必須感謝我的母親與父親;因為他們對我的信賴、關懷與付出,我才得以實現自己的理想。我的研究室、朋友與同事則為我提供了一個充滿關懷,卻又極具批判性的環境,是我最可靠的參考意見。許多人對最初的草稿仔細地提出建議;包括Tom Emerson,Barbara D. Underwood,Anne E. Simon,Kent Harvey,Jennifer Johnson,Seth Kreimer,Nancy Cott,Jack Getman,Karan Sauvigne,Jack Winkler,Gerald Torres, Andrea Dworkin,以及Bob Lamm。我並不是每次都採納你們的意見,但我不能沒有那些建議。我也從許多學生那裡,感受到教學相長的收穫,尤其是Ann Olivarius,Abbe Smith,Linda Hoaglund,與Valerie Tebbetts。此外,Anne E. Simon與Kent Harvey除了在註釋上所作的貢獻之外,每天更不懈地對語句與論點進行研究,並忍受同樣論點的枯躁推演。更重要的是,他們以無比的幽默感進行這個研究,並且忍受我這樣一個難纏的人。

我的當事人將她們的痛苦歷程與我分享:本書處處是她們的斑斑血淚。律師與學者們將他們的訴狀與論文寄給我;而許多機構則提供他們的檔案與資料。耶魯法學圖書館的工作人員,對於我一年來全天候不盡人情的種種要求,作了最完善的服務,尤其是Jim Kennealy與Gene Coakley。行為科學出版基金與耶魯大學出版社慷慨地贊助本書所需的經費。而與我並肩在耶魯大學出版社工作的夥伴們,尤其是Marian Ash,是那麼熱誠地希望看到本書的出版,預言它的誕生,並且使之終於如願實現。Laura Shafer細心負責了重寫後的打字工作,使我們有一份美麗的原稿據以修改。而Linda Hoaglund在整合這本書上所付出的心力,許多時候甚至遠超於我;她的堅毅、認真與付出,在她打字(一遍又一遍)定稿(修正再修正)的過程中,支持著我堅持到底。而我對Nancy Cott的謝意則不是言語所能道盡的,她在最關鍵的時刻貢獻出她的睿智,並展露了洞見與成熟風範,使得本書得以有今日的面貌。

那些因為本書而深受鼓舞的人,是支持我寫完本書的動力。現在我希望你們利用它、批評它,並且幫助我們精益求精。由於我們都能體認,在面對那些自以為是的權威時,女性的真正感受如何,我希望你們不會讓我在這些個案的真實身份與虛構身份間左右為難。要不是她們對我的信賴,我是不可能寫成這本書的。這本書並非為了攻擊任何個人而寫,或許無庸贅言;但以我的行事風格而言,要不是我曾經經歷過這樣的問題,我可能會覺得沒有資格來為這本書。Adrienne Rich曾經告誡我們不要「否認我們的力量是來自我們的創痛。」

謹以本書獻給所有曾盡己之力,挺身反擊的姐妹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