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
推薦序 2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延伸悅讀

譯 者 作 品

考上第一志願的筆記本:東大合格生筆記大公開

行銷企管

【類別最新出版】
遠距團隊:打造溝通無礙合作無間的成功團隊
新創公司IPO的100件大小事:一本讀懂公司首次公開發行,走向上市上櫃之路
企劃學:打造企劃腦,讓你的方案更有說服力
【限量典藏】三度榮獲金書獎品牌大師叢書:《以MARTECH經營大數據會員行銷》+《ESG品牌創新六部曲》
叛逆,成就精彩: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的旅遊創意


成功者的構思(DH0120)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行銷企管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大前研一、田原總一朗
譯者:王麗芳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27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32頁
ISBN:957133740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1推薦序 2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延伸悅讀



  書摘 3

第三章 成功企業的致勝之道

「現場主義」是企業成功法則

成功的企業,不論日本或美國,做法都一樣。成功的企業的工廠作業絕對戰戰兢兢,而且工廠會提出各種意見,公司則會儘量將權限交給工廠。

松下幸之助、本田宗一郎和盛田昭夫都會穿著工作服,全身汗垢地在工廠巡視,美國的卓越經營者也是如此。先前提到沃瑪的華頓也是如此,他一年到頭都在百貨公司內和顧客聊天,不斷思考為什麼這種商品會暢銷等問題。

美國的經營者非常注重現場,因此公司規模最好很小。惠普、3M等公司都縮小組織單位的規模。組織變小後,就能看清自己周遭的景致。如果在大組織內,自己會看不清楚實際狀況,不會有責任感。縮小組織規模,員工才會知道自己的使命,如果任務順利完成,就會得到褒獎。這是非常單純的人性,全球各地都一樣,業績好的公司都是如此,所以美日經營沒有不同之處。

日本企業表現極佳時,重視現場的企業很多,所以讓人以為「日本企業很優秀」,其實美國並非沒有這種重視現場的企業。相反的,現在美國企業業績不錯,不過這是因為美國重視現場的企業較多,但並非所有企業都是如此。不論到哪個國家,成功的經營方式都非常重視現場,經營者扮演的角色就是指示方向。經營者的另一個任務則是決定「標準」,告訴員工必須做到什麼「程度」。接下來是指示速度,如果經營者不說,現場就無法得知速度快慢。

日本很多公司業績不振的原因,第一是不清楚方向。其次是標準不夠嚴格,又談不上速度,因為大家都說只要耐心等待,景氣說不定就會好轉。

此外,企業無法接受現場的意見也是原因之一。現在如果在公司內部詢問個人意見,會發現很多人指出問題所在,數量多到令人難以置信,可是公司內部卻不會採納他們的意見。因此現在有些公司最大的問題就是密告,公司內的人全都知道哪裡不好,可是無力改變,所以消息傳到通產省,社長因此被通產省請去了解狀況。報紙上登的這類案件,九成以上都是因為內部檢舉揭發的。

以往日本公司實施現場主義,所以不會發生這種事。現在員工對公司極度不滿,公司卻不採納他們的意見,現場的員工能正確地指出公司的問題,公司卻不針對這些問題研究改善方案和計畫。此外,目前在現場提出改善方案的都是一些評論家。上司不讓員工做自己想做的事,或是員工可以想見公司不會答應自己的要求,所以公司內部溝通管道阻塞。

以往公司內部不會有人檢舉,是基於愛公司的精神,大家對企業忠心耿耿,因為公司實施終身僱用制和依年資給薪的制度。只要年紀到了就會高升,這種制度會使員工對公司忠心不二。我十幾年前問過很多企業的經營者,問他們要不要實施業績導向主義,業績好的人薪水就是高,結果他們都說不行。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有創造力和想像力,可是其實他們的生活不太需要用錢。接下來這些人結婚生子,老婆成為專職家庭主婦,到四十多歲後,小孩上高中,五十多歲時小孩上大學。年紀漸長,創造力逐漸喪失,可是需要的錢卻愈來愈多。日本的經營方式是要彌補這種失諧的福利式經營,所以不能依業績來決定薪資。因為是福利式的經營,員工會得到滿足,而且會對公司忠心。別人稱讚日式經營手法卓越時,每個經營者都會說好處就在此。這就像政治人士嚷著要「改革結構」,卻又無法改革結構。那該怎麼辦呢?(全書田原先生的提問以楷體表示)

日本的公司含有社會福利制度的性質。但現在有些企業甚至無法自我改革。大多數的資深員工認為公司現在的成就來自於自己長久以來的貢獻,所以不願改革。即使經營者有意改革,幾乎所有人都不配合。

無法自我改革的企業終究會被淘汰,所以不必管它。會倒的公司早點讓它倒,這樣才能讓新公司有出頭的機會。日本的資產雄厚,需求也不可能消失,一定要有人供給。這個「人」可能來自中國,可能來自歐美,也可能是日本的新公司,總之供給的人如果消失,總會有人接手,政府不應該干涉。日本政府一直以各種方式對該倒閉的銀行、營建業者和製造商伸出援手,為了延長它們的壽命,積欠龐大借款,其實應該根據商事法的規定,讓真正的贏家獲勝。贏家是顧客篩選出來的公司,只要有選擇的自由,自然會產生一定的規律,因此我不擔心企業破產。

如何使失業率平穩著陸

日本政府總是說,政府是為了企業界著想,做了許多努力,不過將來政府不再干預。給予企業自由原本不就是政府的責任嗎?所謂干預,就是行政管制。例如有關營建業的問題,政府不應再拖延,而要給予完全的自由。這樣正確嗎?

正確,只是這麼一來,失業率說不定會達到三○%。我絕非誇大,至少十年以前,我在NHK「深入日本經濟」這個特別節目中曾提出分析,日本姑息太多缺乏國際競爭力的產業。根據我的計算,現在日本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產業,從就業人口來看,還不到一○%。其實八○年代初期,「時代」雜誌在封面報導「二十一世紀是日本的世紀」,當時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日本企業也只有一三%。現在還有一○﹪已很了不起。

可是缺乏競爭力的產業,帶來的負擔日漸加重。在光靠這一三%就支撐起日本經濟強勁成長的八○年代,當時我就提出改革結構的呼籲,因為如果不能縮小無競爭力產業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競爭力強的產業就絕對不能衰退。可是橋本龍太郎以後的這段時間內,日本政客或通產省做的好事,都是使實力堅強的產業逐漸衰敗。在美日貿易協議等協商中,美國以貿易不均、市場開放、自由化等理由,迫使日本放棄所有優勢產業,全部送給了美國。

例如兩成半導體必須向美國採購;家電業全部要在國外生產,前美國總統老布希到日本時,還帶著汽車製造商一起來,和橋本達成在北美生產三十萬輛汽車的協議。我當時曾大聲疾呼,美日貿易並未不均,一旦到美國設廠,日本失業率會暴增,在還沒找到縮小負面部分影響的方法前,不應該拱手讓出搖錢樹。可是政府終究還是讓步了。照這樣下去,失業率說不定會達到三○%。

大前先生之前也說會有一百家銀行倒閉,可是因為數量太多了,沒人附和。

結果不是倒了一百家嗎?實際上沒有倒一百家的原因是有些銀行被合併吸收,事實上倒閉的銀行約有一百家。失業率可能達到三○%的原因,是從現在日本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來看,這些就業機會可能會消失。這是分析就能得到的結果,並非我危言聳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