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1
推薦序2
推薦序3
作者序
書摘 1
書摘 2

作 者 作 品

生命中的經濟遊戲:反常理思考24問

譯 者 作 品

資訊新未來
生命中的經濟遊戲:反常理思考24問
解放型管理 (上)
解放型管理(下)

經濟貿易

【類別最新出版】
數碼港元:Web3.0構建香港新金融
資本主義的倫理力量:為什麼自由市場能創造更好的人文價值
經濟寒冬怎麼過:如何逆勢崛起
商業簡史:看透商業進化,比別人先看到未來
重新面對經濟學:經濟學沒有你想的那麼難,也比你所知道的更加重要


生命中的經濟遊戲(改版)(DH0156)──反常理思考24問
The Armchair Economist : Economics and Everyday Life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經濟貿易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史帝文.藍思博
       Steven E. Landsburg
譯者:魯樂中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5年10月17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84頁
ISBN:9571343951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1推薦序2推薦序3作者序書摘 1書摘 2



  書摘 1

第三章 真相或後果──如何拆帳或選看電影

謝天謝地,正因為有人抽菸,我的保險費率才能壓低。

老實說,一樣米養百樣人,只要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就有多少類型的人存在,但容我把事情簡化到這個世界只有兩種人,才好說明一些事情。

我所說的兩種人,一種是小心謹慎型,另一種是粗心大意型。小心謹慎型的人會到健身房運動、飲酒有節制、開車如履薄冰,也絕不抽菸;粗心大意型的人則任令體型日胖、很晚才睡覺、愛騎摩托車、菸不離手。

生活形態決定保險費率

假使每個人的保險費率都相同,那就等於強迫小心謹慎型者多出錢,貼補粗心大意型者行為舉止的不加節制。不過,若保險公司能夠針對每一種類型的顧客訂定不同的保費收費標準,那麼粗心大意型的人就得負擔個人生活形態的全部成本。所以保險公司要做的事,是確定顧客是哪一類型的人。

抽菸習慣是個一眼可辨的指標,馬上可以看出一個人整體的健康意識如何,任誰都可以根據抽不抽菸的習慣來判定你是哪一型的人。保險公司根據這個資訊,同意不抽菸的人支付較低的保費,這不僅反映不抽菸對健康的好處,還可以看出你可能比一般人更注意膽固醇含量。

保險公司知道投保人會騙人說他不吸菸,因此在訂定不抽菸的保費收費標準時,會把這件事納入考慮。要是你真的不抽菸,那你的保費會比實際應繳的多一些,因為有些號稱「不抽菸」的人,會躲在保險公司看不到的地方偷抽菸。但是別因此遽下結論說,如果這個世界禁止吸菸,你的保險費率就會下降。自動自發不抽菸的人,等於向保險公司宣示,在保險公司看不到的許多地方,他們有可能都十分小心謹慎,然而在沒有香菸的世界中,大家都不抽菸,你跟別人並沒有兩樣,保費怎能有所不同?

若是這個世界沒了香菸,保險公司將顧客分門別類的唯一基礎勢將遭到剝奪,每個人都會被一視同仁對待,你不必再負擔吸菸者多製造出來的醫療費帳單,但也不再能因個人小心戒慎的行為而得到好處。

贊成強迫機車騎士戴安全帽的人,所持的理由是不戴安全帽的機車騎士使大家的保費都提高了;但是相反的說法也很可能是對的,願意戴安全帽的人讓人看到他們有很高的安全意識,而能使保費降低。強迫戴安全帽剝奪了這些注重安全的騎士自我宣傳的機會。

如果保險公司肯給戴安全帽的騎士保費優惠待遇,那打折的部分不只反映了安全帽本身的安全特性,也因為願戴安全帽的騎士還有其他注意個人安全的行為,例如比較不會在車陣中蛇行,或酒後騎車。如果法律規定所有的機車騎士都要戴安全帽,保費還是會反映戴安全帽的好處,卻不會考慮某些機車騎士小心謹慎的個性,而且小心翼翼駕駛機車的騎士保費反而有可能提高。

保險市場的資訊是不對稱的,買方的資訊老是比賣方靈通。比方說,在家裡到處安裝電線,用鑲板掩蓋,只有你知道自己做了什麼事,保險業務員一點都不知道,為什麼突然之間你要把火險保費提高二倍。在這種資訊不對稱的情況下,由於其中一方得絞盡腦汁去猜另一方知道了什麼,產生的後果常教人驚異不已。

某些情況中,不對稱的資訊會危及整個保險市場的生存。假設我們把投保人的風險分成一到十個等級,平均數是五。如果保險公司是以平均風險水準訂定保險費率,那麼第一、二、三級的投保人會覺得保費超收,不願投保。這時,平均風險水準不再是五,而是七。於是保險公司提高保費,用以補償損失,這麼一來,風險等級是第四和第五的人又覺得不公平,憤而退保,導致平均風險再升高到八,保險公司收的保費又不得不提高。惡性循環的結果,到最後變成所有人都不投保。

如果保險公司能看出個人的風險水準,對每一位投保人收取合適的保費,以上問題就會消失。換個角度來看,若是投保人看不出本身的風險水準,風險等級為一、二、三的人不會退保,這個問題也會消失。由於情況的不對稱,投保人對自身的瞭解多於保險公司對他們的瞭解,致使整個保險市場可能趨於毀滅。

更糟的是,人一旦投了保,多冒一些風險的心情便油然而生。住宅保了險,屋主就取消保全系統;駕駛人投了保,開起車來速度加快。保險公司如能掌握全部實情,則有可能設法阻止這些行為,對違反規定者不再續保。但是保險公司並非無所不知的神明,只好用其他方法來彌補自己的損失。

保險公司可用的一個方法是幫助客戶避開風險。比方說,你的汽車保險公司可能願意補貼你去買防盜設備;健康保險公司無疑地願意提供免費的資訊給你,讓你明瞭節制飲食和運動的好處;火災保險公司可以免費奉送滅火器。但是保險公司使盡了渾身解數,達到效果仍然有限。如果你本來就不想裝滅火器,即使保險公司奉送一個,到了年終大掃除,還是有可能被賤價出售。

福利優於高薪資

員工心裡在想些什麼,雇主通常不是很清楚,所以很難給予正確的激勵;同樣的,企業主若是看不出生產力有什麼進步,根本不會給予獎勵。

勞動市場裡有許多機制來解決激勵方面的問題,例如我執教的大學「給」我一間辦公室,卻不准我把辦公室賣給出價最高的人。許多像這樣的規定都缺乏效率。我有一些同事通常在家裡或圖書館做研究,很樂意校方給予較低的薪水,但准許他們把辦公室改成霜淇淋連鎖店,要是覺得顧客太吵而不許改成霜淇淋連鎖店,那改成旅行社也可以。這一來,學校可以省錢,教授的生產力也不會受到傷害,結果皆大歡喜。除了會有一點小小的麻煩,因為那麼多教授裡,一定有一些品行操守有待商榷的人。這些人雖然能好好利用辦公室,卻不一定能維持原來的生產力,因為他們只想到如何賺錢。如果學校能看出誰的生產力下降並加以懲罰,這個問題就好解決了。可惜的是,兩者在事實上資訊是不對稱的,我們很清楚自己的生產力高不高,卻不會把實情告訴校長,所以只好無奈地接受不完美的規定。

許多公司給員工的醫療保險超出法律的規定。尤其是多給員工五百美元的醫療保險,而不是多給五百美元的工資。乍看之下,這種作法教人不解,為什麼不給員工現金,任他們愛怎麼花就怎麼花?部分答案(也有可能是全部的答案)是員工喜歡不必課稅的福利甚於必須課稅的工資。

但還有另一個可能的答案,那就是有健康的身體才有高效率的生產力。如果生產力很容易看得出來,並加以獎勵,就不會有任何問題存在,因為員工獲得很多激勵,懂得好好注意保重身體。所以在一個資訊不充分的世界中,要確保員工有良好的行為,福利措施是最好的方法。

如果你在通用汽車公司做事,不久後發現做了某些事情之後,公司可以省下一百美元。如果所謂的「某些事情」需要你稍微多費點心力,而主管又不易察覺你多做的努力,那你很可能置之不理。

「買工作」理論

企業必須有正確的激勵措施,並用適當的機制去執行,員工才有改善績效的意願。其中一種機制是與員工分享利潤。但是以一個員工總數達五十萬人的公司來說,利潤分享不是非常好的激勵方式。即使員工能百分之百分享受公司利潤,你個人節省一百美元的貢獻,平均之後,只能使自己多五十分之一美分的收入。除非通用汽車能夠徹底觀察到員工的所作所為,否則只有一個機制行得通,那就是每位員工的年薪完全等於公司的利潤。如果今年通用汽車的利潤是十億美元,那麼上自董事長,下至夜班警衛,賺到的錢就是十億美元。這麼一來,你為公司節省的一塊錢才會完全落入自己口袋,也只有這樣,你才會得到正確的激勵,能省則省,全力為提高公司的生產力而奮鬥。

但這個辦法有個小小的問題,就是公司員工不只一人,收入根本不敷支出。單單十億美元的利潤不夠支付五十萬員工每人十億美元。不過,這個問題好解決。每年年初規定每位員工放一大筆錢到一個基金裡,用來「買」他的工作,而這筆基金的指定用途是彌補公司利潤和工資支出間不足的部分。每個工作的價格都事先設定,平常年頭裡收支就可以相抵。隨著時間的流逝,出售工作的收入就能彌補利潤和工資間的差距。

要解決這件大事,這種方式很理想,但是聽到這種想法的人,個個斥之為荒誕不經。的確,沒有一家大公司做過這種事,顯見這個辦法根本行不通,不過,不能因為這樣,就連想也不去想它一下。將來我們要設計更好的機制時,都應該停下來思考一下,這個辦法到底哪裡行不通。

最明顯的答案是,它完全不適用。常見的第一個反對意見是:「裝配線上的工人到哪裡去找十億美元來買一份工作?」我們的回答是他可以去借錢。持反對意見的人又說了:「根本不可能借到這麼多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