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何經華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企業成功案例

【類別最新出版】
服務革命:美國運通的百年從心哲學,打造高價值團隊的39堂課
ChatGPT:AI革命
台積電為什麼神?:揭露台灣護國神山與晶圓科技產業崛起的祕密
家的夢想,無限大:大家房屋的經營哲學
熱賣行銷學:促銷實戰SOP一次上手(熱賣新裝版)


矽谷怪傑艾立森(DH0061)──打下280億美元「甲骨文」江山的人
The Difference Between God And Larry Ellison

類別: 行銷‧趨勢‧理財>企業成功案例
叢書系列:BIG系列
作者:麥克.威爾森
       Mike Wilson
譯者:王以鈞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06月16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76頁
ISBN:9571325759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何經華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3

到了1990年中期,電腦界人士一致同意,甲骨文大部分產品都很傑出,但卻很難擺脫公司早年毀譽參半的名聲。1996年高科技圈子裏,有一個在電子郵件上廣為流傳的笑話,內容是要讀者想像家裏的烤麵包機,假使是某一家公司製造的,該有些什麼特色。比方說,全錄(Xerox)公司的烤麵包機,烤出來的麵包片會越來越輕;如果IBM要出品烤麵包機,必定會造一個大烤箱,人們得在前一天晚上,把要烤的麵包片送進去,第二天早晨去領取烤好的麵包。甲骨文公司的烤麵包機會是什麼樣子呢?笑話上說︰「他們聲稱可以烤各式各樣的麵包,但是等你買回家打開一用,才發覺烤猶太麵包的部份還在研究發展階段;烤法國牛角麵包的部份要三年之後才會推出……,整個機器只管在那兒冒黑煙。」

名譽到底重要嗎?甲骨文始終財源滾滾,似乎證明名譽並不要緊。但是有人臆測,如果早年艾立森不那麼驕矜自滿,而多注重顧客的滿意程度,這個公司的業績可能還更驚人。甲骨文的高層銷售行政官蓋瑞.甘迺迪認為甲骨文之所以有今天這些巿場上的競爭對手,就是因為顧客不敢完全信賴這個公司,希望維持其他的退路。

話說回來,甲骨文不是唯一誇大宣傳的軟體公司。整個軟體工業界似乎都依賴這種動力。微軟也經常先發動誇大宣傳,然後遲遲推出並不怎麼出色的產品,最有名的例子是「視窗九五」(Windows 95)軟體。電腦界公認視窗九五只不過抄襲了蘋果(Apple)電腦公司麥金塔(Macintosh)的作業系統,在時間上卻比蘋果落後了十多年。

1996年,電腦工業專欄評論家丹.吉爾摩(Dan Gillmor)推斷,矽谷的座右銘必定是︰「只要不必承擔後果,怎麼做都沒關係。」他寫道︰「太多科技公司不再推出新產品,只管預告新產品什麼時候會上巿,心裏卻很明白是個空中樓閣。只要股價因而上漲,大家得利,人人高興,他們便不需要承擔虛偽宣傳的後果。」

內心世界難以捉摸

艾立森的事業生涯充滿了風暴,私生活猶有過之。他離了三次婚,最後一次是1986年,其後跟一連串的年輕女子約會,慢慢名聲也傳開來了。這些年紀比他小很多的女子大部分都是甲骨文的員工。這種社交關係在公司內引人側目,大家都悄悄議論︰總裁邀請好多女性共進晚餐,卻沒有一個女性被聘為公司董事。有一次,他的一位女友屬下上法庭控告他,說他為了求愛被拒惱羞成怒,炒了她魷魚。事情鬧開,成了頭條新聞。後來這位女友屬下再度成為頭條新聞人物,原來整個故事是她捏造出來誣陷艾立森的。艾立森親自出庭作證,最後她被判了罪。

艾立森的前妻們一致希望他顧到那些年輕女人的幸福,不要再結婚了。艾立森自己則始終憧憬著有那麼一天,能追尋到幸福的婚姻。他對一位採訪者揭露︰「我真希望是結了婚的……在生命的旅途中有人跟你分享一切經歷該有多好。」有天晚上他打電話給第三任前妻芭芭拉,說他很寂寞。他的兩個小孩都是芭芭拉生的。「他告訴我︰『妳總有伴,因為小孩跟著妳。而我這麼大的房子裏就我一個人。』」芭芭拉說。

雖然艾立森渴望親密的情誼,許多人卻發覺不容易瞭解他。他想到過把甲骨文當作他的家庭,但即使如他所願,這也並不是個親密的家庭。艾立森通常在家裏辦公,極少到公司露面,員工裏有人戲稱他露面為「貓王顯世」。(譯按︰貓王於19??年暴斃,許多歌迷難以接受,遂謠傳紛起,有謂他其實沒死,只是躲了起來,甚至還有少數人聲稱在某時某地驚鴻一瞥。這種有人目擊似真似幻的稀奇事兒,就叫「貓王顯世」。)程式設計師克爾克.布萊德利(Kirk Bradley)在1996年慶祝加入公司滿15週年,艾立森突然出現在慶祝會中向他道賀。當時全場五十多名員工中,只有不到五、六個人曾經見過艾立森。他很少知心朋友,而跟他同事多年的人常說幾乎不瞭解他。就像《大國民》的主角肯恩,艾立森不輕易坦露自己。

然而從許多方面看,艾立森的一生跟電影中的肯恩相去千里。老肯恩晚景淒涼,孤寂而終,艾立森則日趨閒適,怡然自樂。每年春天櫻花盛開時節,他必定慎重挑選十來位賓客在亞瑟屯私宅舉行一次餐宴。有一年賓客當中有蘋果電腦公司創始人史帝夫.賈布斯(Steve Jobs,是艾立森的好朋友)和退休職業橄欖球名將喬.蒙塔那(Joe Montana),諾貝爾獎得主萊德柏也是常客。艾立森還跟以炒公債聞名的麥克.彌耳肯(Michael Milken)維持商務及私交上的密切往來。他倒不是對彌耳肯過去的票據犯紀錄感興趣,而是嚮往他致力於癌症研究方面的熱忱。有一次他還在加州參議員黛安.范思坦(Dianne Feinstein)家與柯林頓總統共進晚餐。甲骨文一位員工說︰「我看艾立森是功成名就了。」

與蓋茲棋逢敵手

還不到1990中期,甲骨文已經把大部分對手打得七零八落,鞏固了關聯式資料庫巿場的30%江山。英瑞斯(Ingres)公司全軍覆沒,賽貝斯(Sybase)公司奄奄一息,英孚美(Informix)公司也望塵莫及,艾立森需要新的敵人。只有一家軟體大公司有待征服,而這家公司不是尋常的對手,那就是有「90年代的IBM」之稱,在軟體工業界所向披靡的微軟。有一期《紐約時報周刊》(New York Times Magazine)雜誌曾以一隻千磅大猩猩作封面,用來象徵微軟公司。要勝過微軟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微軟1996會計年度總銷售高達86億美元。

在軟體工業界,艾立森被看作「另一個億萬富豪」,那個不是比爾.蓋茲的傢伙。比爾.蓋茲才是電腦時代的天之驕子,是世界上最有錢的人(《富比士》估計蓋茲的財產總值是185億美元),艾立森對於自己在財富與名望上略遜一籌想必耿耿於懷。他認為蓋茲之所以飛黃騰達不是因為才智出眾,也不是因為商業手腕高明,而只是運氣奇佳,扥了IBM的福,在當年IBM推出的第一部個人電腦中,一念之差決定採用微軟公司的作業系統。有一次艾立森接受採訪,訪問者提到蓋茲,認為他才華出眾。艾立森聽了大為光火,他說︰「比爾.蓋茲才華出眾?真的嗎?我認為他是很聰明,但他的長處完全不在才智方面,而是那窮追不捨,趕盡殺絕的作風。」這話不是恭維。有趣的是艾立森處心積慮想要壓倒蓋茲而後快,可謂五十步笑百步。一位同事說︰「賴瑞毫不隱瞞說他一心想要擊敗蓋茲。」

對艾立森而言,與蓋茲別苗頭不是金錢上的問題,他們都有花用不盡的錢。「我去年已經買得起任何想要的東西了,今年即使再賺個十億美元也沒有任何不同,我的生活不會因而改變。」別苗頭是為了地位與聲望,看看誰才是科技廟堂中最受崇拜的偶像。很顯然的,目前蓋茲獨占鰲頭。他寫了一本暢銷書;他的面孔幾乎每星期都出現在著名的雜誌封面上;不論在哪裏公開露面都吸引大批群眾,擠得水泄不通。假使今天蓋茲不經意的丟一句話,說他覺得非洲東岸的莫三鼻克巿場前途非常好,馬上就會有成千的電腦工程師一窩蜂趕學東非土話史瓦喜里(Swahili)。艾立森希望人們把他的話奉為圭臬,把他當偶像崇拜,一如蓋茲。

皇天不負苦心人,艾立森終於想出一個打擊蓋茲的計策,這下至少可以讓蓋茲疲於招架。他的靈感是從網際網路(Internet)與萬維網這個電腦界的新趨向得來的。他開始到處演講,鼓吹他遠見中的新式電腦︰一個五百美元的小箱子,人們可以從那兒互傳電子郵件,或在萬維網上來去自如。他的大前提並沒錯︰目前的個人電腦價錢太貴又太複雜了,一旦出了毛病,只有經驗豐富的技工才修得好。人們要是有了艾立森心目中的「網際網路盒子」(艾立森稱為「網路電腦」Network Computer或NC),就不再需要把資訊儲存在個人電腦上,因為可以將資訊從網路上送到另一個大電腦伺服器上,任何時候想要取得資訊,都可以從之取得。這個NC價錢便宜,使用容易,會使電腦真正普及到每個家庭、學童人手一機。

甲骨文公司並不想打入硬體工業,也不打算生產網路電腦,而是想靠銷售通訊軟體讓網路電腦與伺服器聯繫,以從中牟利。最大快人心的是,NC不需要依賴微軟的軟體,所以使用NC的人不必另外花八、九十美元買一份微軟的視窗九五。甲骨文一位高級主管說︰「艾立森希望讓比爾看點顏色。」

當然,問題最大的關鍵是︰艾立森理想中的未來個人電腦是否能真正造成微軟帟國的崩解。電腦界的新聞和輿論並不樂觀。有幾位評論家指出,微軟公司1996會計年度淨利高達70億美元,這樣一大筆銀行存款能夠支撐任何競爭上的打擊。也許更大的問題是︰顧客們到底是否真想購買獨立功能較低的電腦?網路雜誌《C網路》(c|net)專欄作家克里斯多佛.巴爾(Christopher Barr)戲稱艾立森的NC點子為「五百美元的詐術」。他說︰「我認為行不通。嗨!賴瑞,國王沒穿衣服!」另一位電腦界專欄作家說道︰「等到有這麼一天,賴瑞.艾立森用他桌上的網路電腦草擬甲骨文的機密文件,然後把那文件貯存在網際網路上別人的電腦中,那時我願意放棄多年積怨,以書面保證所有微軟生產的軟體都完美無瑕。」(譯按︰在理論上,電腦軟體不可能完美無瑕,而微軟生產的軟體素以瑕疵繁多而聞名,所以上面的話有「太陽從西邊出來」的味道。)這位專欄作家接著說︰「幾年之內,這些網路電腦都會變成廢物,被人拿來擋擋門,鎮鎮紙,別無他用。」

也許這些專欄作家的看法是對的,但是有許多公司卻相信艾立森的話。在1996年夏季,幾家大公司包括網景(Netscape)、IBM、蘋果電腦,及昇陽微系統(Sun Microsystems)共同擬定了網路電腦的工業標準。隨後不久,幾家硬體公司開始製造網路電腦的樣品,就衝著艾立森看好網路電腦,他們便趨之若鶩。誰對誰錯?看來還要好多年才能塵埃落定。

到時候,艾立森倒底是個高瞻遠矚的思想家,還是個大騙子,當能分曉。

艾立森不放過任何機會,繼續推銷他的網路電腦,或至少推銷他那個想法。然而儘管他看來像是充滿了信心與熱忱,根據過去的記錄,他還是有可能半途而廢,放棄網路電腦,改而追尋其他的目標。就像電影《大國民》中的肯恩,艾立森唯一的信念是追尋他認為最能名利雙收的目標,至於這個目標是否牽涉到電腦,他毫不在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