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譯後記
書評

大師名作坊

【類別最新出版】
雨落池中,為何還堅持游泳:精讀俄羅斯四大文豪短經典。一堂為閱讀、寫作與人生解惑的大師課
雨落池中,為何還堅持游泳:精讀俄羅斯四大文豪短經典。一堂為閱讀、寫作與人生解惑的大師課(作者親簽版)
宇宙連環圖
瘋狂(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看不見的城市(繁體中文版二十週年紀念新版)


孔子 (小說)(AA0006)

類別: 文學‧小說(翻譯)>大師名作坊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井上靖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0年07月05日
定價:260 元
售價:205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52頁
ISBN:957130155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書摘 1書摘 2書摘 3譯後記書評



  譯後記

.劉慕沙

譯畢《孔子》,不禁擲筆一嘆,終得放下向所未曾經歷過如此艱巨的一樁翻譯工作!不過,也從未曾對自己的譯作之於社會影響許以一種極熱切的期待。

中國歷史人物,衡其揚名之久、之廣,可斷言無人能出孔子之右。然而,對於絕多的世代和國人來說,也就僅止於知其名罷——尤以近代自西化運動至於今日這七、八十年間知識界之反孔,不唯只知其名,不詳其人,抑且惡其名而至於貼上封建、保守、禮教、帝王幫兇等種種標籤——儘管孔子思想化為無形的影響其實較諸其名更為深遠廣博。

因此,對於《孔子》這部譯作問世後的有所謂極熱切的期待,既非存有若何「平反」之圖,也無意妄求其在國內或可興起如轟動日本的「孔子熱」、「論語熱」;譯者的極熱切的期待,不過是唯願國人藉此一部小說,對於孔子除了僅知其名,尚能多知其人一些,則非但造反有理,擁戴者也須有理——雖然這只是一部小說,其於孔子思想的釋義、宣達與作為的描述評價,也都頗為有限。

這一部井上靖的新著,自1981年起稿,至八八年完成,其間作者凡六次分別走訪春秋戰國時代的魯都曲皇、齊都臨溜、陳都淮陽、宋都商丘、鄭都新鄭、蔡舊都上蔡與新都新蔡、衛都樸陽、齊桓公會盟之地葵丘、以及孔子周遊列國最後一站的負函(今之河南信陽)等地,除對有關孔子的經史悉心鑽研不說,即以如此投身於長時間和大空間的功夫也深為可觀,而其求實求真的精神,尤足令人欽佩。

然而因於文化與文字語言之隔、以及民族個性的差異,其於井上靖之作《孔子》,自必有其無可避免的局限。而以傳記論,作者若尚未達所撰述人物的境界,則也是一大局限,如林語堂氏之作《蘇東坡傳》,尚且多所不足,況一異國作家來作《孔子》,即使避開正傳體式來經營,又即使日本於我國諸鄰邦中所受中華文化影響最久最深,至終也還是難以超越民族文化間的隔閡。故而對此日本化的《孔子》,在文學評價上可以給分一百;市場實價可以出版後兩個月零五天即印行八版,至去年底早已超過二十版六十萬冊。但在中國,其文學評價與市場實價卻都恐怕未必。

然而,我國現代作家中,任何一位應皆遠較井上靖更具能力和條件來寫《孔子》,卻一以西化的否定孔子之不及,何可為之著書立傳:二以意識形態的時尚所及,早即貶孔棄儒:三以「述而不作,丈夫不為」。是故《孔子》絕難出現於現代中國乃可斷言。

所以日本作家所作的《孔子》,經過譯作而出現於現代中國,一時固屬不合時宜,再則卻也會是稀世之珍,三則禮失求諸野,一識國人看來格局不大的《孔子》,未始不可從知其名之餘,多少知些其人,總也不至辱沒了什麼。譯者決無意認為孔子周遊列國之後,今又遠赴扶桑一行,再回故國便以鍍金一番而身價大增。

至於翻譯工作的無比艱巨,其實是譯者自找,但也是重又牽涉到中、日兩民族的文化差別。

井上靖作《孔子》,其所使用者完全為現代語言——用現代語言寫給現代人看,是所必須,誰曰不宜?諸如:孔子教團、國際貿易、國際市場、戰車兵團、政治舞台、旋轉舞台、軍事基地、正規軍、孔學研究會、研究小組、實戰派、政府首腦部、幹線道路、國籍不明、招待所、道德家、教育家、政治家、社會環境、理想世界、研究態度、進行方式,乃至魅力、生存意義、責任、權利、事業、人類、時代、使命感等等一些西洋外來語。

此在日本讀者讀之,應分辨不出中國戰國之世有否這些語詞,也不至感覺其突兀不合。

再者,這部小說自始至終皆以訪談形式為第一現場,無論為主要人物蔫薑講述與答問、或與會的眾多人物詢問與發表意見,整體均為第一人稱的口述對話相連接而進行,全無作者描敘。似此則至少需要本於兩項要則來掌握,一是力求古雅的口語化,二是力避這般人物所說不出口的話語。故若捨此兩者不管,照實直接迻譯過來,則譯者即可如作者一般,文字可以天馬行空一無顧礙,不須稍事思索,會比作者還要容易的順筆而下。然而譯成的《孔子》那就不可想像會是一部嘲弄的「摩登孔子」,或滑稽突梯的遊戲文章。原來文字語言的當與不當,不止足以左右表現形式,也會那樣幾乎兩極化的改變其表達內容。這裡並非貶責作者於《孔子》所運用小說語言不當;就日本現代文化言之,這些都不會成其為問題。

再者就是譯者能力的局限。

最初吳繼文先生洽譯《孔子》,即因自覺非我所可勝任而婉謝。所謂的能力局限,是指我對古典經史幾無素養可說。《孔子》中擷取的論語章句最多,而譯者欠學,僅在高中三年裡選讀了一些,雖曾膽大妄為的寫過篇「論子路」,卻所學所論早即遺忘乾淨。而《孔子》中不僅引用論語,也旁及左傳、穀梁傳、史記、說苑、乃至呂氏春秋,都不是臨時抱佛腳可以抱之者。

《孔子》所引用的論語及其他經史的原文章句,皆早經曰譯,今再譯為中文則尤不可直譯,實則也不必再譯,回歸原文章句可也。這倒省事多了,只須熟稔古典經史,現成的章句照抄即可,唯對譯者來說,茫茫書海,尋尋覓覓,所費功夫及負荷之重,自然遠遠超過翻譯工作。

所好外子西甯允為譯作初稿「順」上一遍(譯者已二十多年來未曾先打草稿,這一回不得不初稿校訂後再來一次定稿,時間和功夫皆倍之。)太過不合實情的語文,為之轉換。女婿材俊則負責提供古典經史中的原文章句。如此也才敢於接受此一挑戰。而屬乎原作者井上靖個人筆法的一些矇隴難解之處,則求教於國際專利中心的陳約暉先生與服務日本商社的妹婿李彥毅先生。他兩位手邊各置《孔子》原文一本,以備隨時電話研討參考。故《孔子》一書終得譯成,不惟譯者從未歷經如此艱巨的譯事,也累及他們四位一同辛勞,今當在此深謝。

完成此一艱巨異常的譯作,除了一卸重負之樂,及期待能多少有助於國人,從僅知孔子其名,進而得以認識孔子其人,總是一項善舉罷。而因此番譯作需要,論語及史記「孔子世家」、「仲尼弟子列傳」幾經瀏覽,尤其受益殊深。對於這位至聖先師,比起從《孔子》所領受的認知,自更豐碩深邃,令人既喜且慚,固不止於完成一部譯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