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類別最新出版】
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
世說新語:六朝異聞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孟子:儒者的良心


明清小品(XO0032)──性靈之聲

類別: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作者:陳萬益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15日
定價:100 元
售價:79 元(約79折)
開本:菊32開/平裝/320頁
ISBN:9571312363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全集:(共42本)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4

西湖七月半

.張岱

西湖七月半,一無可看,止可看看七月半之人。

看七月半之人,以五類看之:其一樓船簫鼓,峨冠(註 1)盛筵,燈火優傒(註 2)聲光相亂,名為看月而實不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樓,名娃閨秀(註 3)攜及童孌(註 4),笑啼雜之;遂坐露臺,左右盼望,身在月下而實不看月者,看之。其一亦船亦聲歌,名妓閒僧,淺斟(註 5)低唱。弱營輕絲(註 6),竹肉(註 7)相發,亦往月下,亦看月而欲人看其看月者,看之。其一不舟不車,不衫不幘(註 8),酒醉飯飽,呼群三五,躋(註 9)入人叢,昭慶斷橋,嘯呼嘈雜;裝假醉,唱無腔曲,月亦看,看月者亦看,不看月者亦看,而實無一看者,看之。其一小般輕幌,淨几煖爐,茶鐺旋煮(註 10),素瓷靜遞,好友佳人,邀月同佳;或匿影樹下,或逃囂裡湖,看月而人不見其看月之態,亦不作意看月者,看之。

杭人游湖,巳出酉(註 11),避月如仇,是夕好名,逐隊(註 12)爭出,多犒門軍酒錢,轎夫擎燎(註 13)。列俟岸上(註 14),一入舟,速(註 15)舟子急放斷橋,趕入勝會;以故二鼓以前,人聲鼓吹,如沸如撼、如魘如囈(註 16)、如聾如啞。大船小船,一齊湊岸,一無所見,止見嵩(註 17)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而已。少刻興盡,官府席散,皂隸(註 18)喝道去,轎夫叫,船上人怖以關門,燈籠火把如列星,一一簇擁而去;岸上人亦逐隊趕門;漸稀漸薄,頃刻散盡矣。

吾輩始艤舟(註 19)近岸,斷橋石磴(註 20)始涼,席其上,呼容縱飲;此時月如鏡新磨,山復整粧,湖復面(註 21),向之淺斟低唱者出,匿影樹下者亦出,吾輩往通聲氣(註 22),拉與同坐。韻友(註 23)來,名妓至,杯箸安(註 24),竹肉發;月色蒼涼,東方將白,客方散去,吾輩縱舟,酣睡於十里荷花之中,香氣拍人,清夢甚愜。


註 1 峨冠:高冠,指士大夫。峨,高。

註 2 優佃:優,是俳優傒;通奚,女奴也。

註 3 名娃閨秀:娃,美女。閨秀,指掃女,意謂閨房之秀。

註 4 童孌:美好的童子。

註 5 淺斟:慢慢地喝洒。斟,酌酒。

註 6 弱管輕絲:管,指簫管、絲,指琴瑟。

註 7 竹肉:竹,簫管;肉,歌喉。

註 8 不衫不幘:幘,裹髮的頭巾。意指穿戴隨便。

註 9 躋:登,升。

註 10 茶鐺旋煮:指茶水很快就煮好了。鐺,鍋。旋,一會兒,不久。

註 11 巳出酉歸:巳和酉都是時辰名。巳時相當於午前九時、十時;酉時則是午後五時、六時。此句說杭人遊湖,平時都在白天時間內。

註 12 逐隊:隨眾同行。

註 13 擎燎:高舉火把。擎,高車。燎,火把。

註 14 列俟岸上:在岸上排列等候。

註 15 速:召。

註 16 如魘如囈:魘,夢中驚怖。囈,說夢話。

註 17 篙:大名,撐船竿。

註 18 皂隸:衙署執役的人。

註 19 艤舟:附船著岸。

註 20 磴:山岩上的石級。

註 21 面:洗臉。

註 22 往通聲氣:前往招呼互通消息。

註 23 韻友:有雅興的朋友。

註 24杯箸安:將酒杯筷子安置妥當。箸,筷子。


.說明

晚明小品文從風格上看來,可以分成兩大派別,一是三袁所代表的公安派,他們本著自由、平易、和通俗的精神寫作清新流利的文章,好處是親切自然,可是一味的通俗戲謔,就不免於粗俗和輕佻的毛病;因此產生以鍾惺和譚元春為代表的竟陵派,為了矯正俗和謔的弊端,他們提倡幽深孤峭的風格,用比較艱深的文字,比較特殊的修辭技巧,期使文章雋永耐讀。我們選一段被喻為竟陵派代表作的帝京景物略的自序作例子:

都應垣也,燕之應極,垣有三焉,極一而已矣。日東出,躔十有二;極北居,指十有二。以柄天下之魁杓。天險設於坎,地勢厚於坤,皇建而入民會歸於極。有進矣。

帝北宅南嚮,威夷福夏,玉食航焉。蓋用西北之勁,制東南之饒;亦用東南之饒,制西北之勁。饒勁各馭,勢長在我。若欲饒其所勁,勁其所饒,則不識先皇之逮算矣。又進矣。

燕雲割而中華蹙,嶺可界也,界之;河可界也,界之;江可界也,界之。豈無遠猷。川逯阻修,科墮從枝,弓撓於觩爾。中宅天下,不若虎胝天下;虎胝天下一不若挈天下為瓶而身抵其口。雒不如關,關不如薊。守雒以天下,守關以關,守天下必以薊。

這一段文字說明國都設於燕(北平)的理由。用了幾個艱深的字(如「邍」,通「原」。);常字則用法特殊(如「燕」字,作動詞用,安也。);造句法也不合乎常軌(如「嶺可界也,界之;河可界也,界之;江可界也,界之。」)。整段文字顯得難讀難懂。到了末流,就不免流於膚殼怪僻,贅牙澀口,以致於被反對派罵為妖孽了。

張岱的小品文則兼取公安和竟陵的長處,而又能夠屏除公安竟陵的短處,因此被向來文學史家肯定為晚明小品的代表。我們以(西湖七月半)一文為例。

從修辭觀看來,張岱頗能把握中國文字靈動的神髓,他驅遣文字,猶如特技演員之玩弄手上的道具,在旁人看來是處處驚險,在他本人卻那麼自然流利,毫無造作的痕跡。這樣的化境,真是令人看得目瞪口呆,歎為觀止。

他寫西湖七月半的熱鬧景象,卻一開頭就故作驚人之語,說「一無可看」,可是讀者循著他的目光,可真令人目不暇拾,心神搖撼。讀者不妨數一數,全篇他總共用了多少個「看」字,同一個字眼的一再重複,任何讀者都知道那是作文的大忌,可是本篇隨著「看」字的出現,我們看到了各色人等的不同眼光和面貌,而隨著眼光所及,我們也飽覽了西湖七月半的全景。這麼短的篇幅,這麼驚人的效果,這麼履險如夷的技巧,你說駭人不駭人?

為了傳遞熱鬧的氣氛,他不僅羅列靜態的多樣的事物和動作,如遊人有名娃閨秀、童孌、名妓閒僧、酒人醉客、皂隸轎夫;交通工具有舟車,大船小船;除了月亮普照之外,還有燈籠火把的輝映;絲、竹、管、絃、簫、鼓;聲歌吟唱、笑啼叫喝,什麼聲音都有;躋、簇、趕、逐、觸、摩,真是手忙腳亂。此外,張岱有意的安排,使文字也生動起來,熱鬧起來,如七月半以看月觀人為主,作者用了二十五個「看」字,四個「見」字,加上「盼望」兩字,確實表達了人們為聲光所亂的情形,而「篙擊篙,舟觸舟,肩摩肩,面看面」與「如沸如撼、如魘如囈、如聾如啞」相同字眼和句式排列,造成排蕩滾動的感覺;「亦船亦樓」、「亦船亦聲歌」、「不舟不身」、「不衫不幘」等打破文法習性的濃縮句子,使文氣更加敏速快捷。

獨特的造詞造句、痛快淋漓的刻劃,讀者是不是跟著鬧亂的景象而失其文理呢?不會的。張岱是一個高明的導遊,他帶你站在高處縱覽全景,又幫你在紛亂中整理出秩序來,原來有五類的人供我們觀賞,張岱用平板重複的句式──「其一……──引而──者,看之。」──很輕易的就讓我們一目了然;然後在喧鬧至極,使天地聾啞的時候,張岱用平穩的敘述,道出曲終人散,湖山沈靜,而縱舟臥遊的清涼境界,吾人也頓時神情舒爽,有一種「痛快」的感覺。

再從遊記文學的觀點來看。我們前面已經說袁中郎的遊記是觀光團的旅遊報導,其實張岱的遊記才真是名符其實的「觀光園」。明朝末年的江南,大概類似現在的大都市,住在其中的市民,把遊山玩水當作必要的休閒活動,他們即使沒有旅行社的組織,但是大家根據旅遊手冊(「帝京景物略」、「蜀中名勝記」、「西湖遊覽志」等就是),三五成群,就近到名勝區去悠遊行樂,享受人世的繁華。以這樣的背景寫作的遊記,自然與過去失意文人獨自尋幽訪勝,以慰藉人世的創傷,然後借以喻志抒懷的遊記,大異其趣了。

也許讀者看了張岱的遊記,會被他所敘述的景象所吸引,可是,如果你知道那是一個亡國之民繁華夢醒,痛定思痛的記錄就不免要黯然神傷了。

《西湖七月半》選自張岱的代表作《陶庵夢憶》。夢憶自序說:

陶庵國破家亡,無所歸止,披髮入山,駴駴(同駭)為野人;故舊見之,如毒藥猛獸,愕窒不敢與接。雞鳴枕上,夜氣方回,因想余生平,繁華靡麗,過眼皆空,五十年來,總成一夢。今當黍熟黃梁,車旅螘穴,(以上二語典出唐代傳奇枕中記和南柯記。此處語意,猶如今人所謂「黃梁夢醒」,「南柯一夢」都是說人間富貴繁華,猶如一夢而已。」)當作如何消受!遙思往事,憶即思之,持向佛前,一一懺悔。……

因為是懺悔之作,陶庵夢憶雖然極寫繁華靡麗,它給人的感覺,就像看煙火,「煙燄蔽天一令「看者耳日攫奪,屢欲狂易」(引文出自夢憶中「魯藩煙火」一文),頃刻間,煙消火盡,天空仍然漆黑一片,觀者不免空虛和悲涼的況味。

看完這篇說明,讀者請再翻看《西湖七月半》的本文,揣摩作者寫作的心情,如果能夠在熱鬧之外,感受那一分難以言說的悲涼,那麼,讀書就真正有「味」了!

張岱(1597年——1684年)字宗子,又字石公,號陶菴,又作蝶庵,浙江山陰人。明亡後魯王朱以海監國紹典,岱在朝二、三月即謝去。退隱山中,艱苦著述,有瑯嬛文集、陶庵夢憶、西湖夢尋、石匱書後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