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昭明文選:文學的御花園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類別最新出版】
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
世說新語:六朝異聞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孟子:儒者的良心


文選(XO0050)──文學的御花園

類別: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作者:簡宗梧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15日
定價:100 元
售價:79 元(約79折)
開本:菊32開/平裝/360頁
ISBN:957131812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全集:(共42本)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書摘 4

李密-陳情表

臣密言:

臣以險釁(註 1),風遭閔凶(註 2)。生孩六月,慈父見背(註 3)。行年四歲,舅奪母志。祖母劉愍(註 4)臣孤弱,躬親撫養。臣少多疾病,九歲不行;零丁(註 5)孤苦,至於成立。既無叔伯,終鮮兄弟;門衰祚薄,晚有兒息。外無期功(註 6)彊近之親,內無應門五尺之僮;煢煢獨立,形影相弔(註 7)。而劉夙嬰(註 8)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湯藥,未曾廢離。

逮奉聖朝,沐浴清化。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註 9);後刺史臣榮,舉臣秀才;臣以供養無主,辭不赴命。詔書特下,拜臣郎中;尋蒙國恩,除(註 10)臣洗馬(註 11)。猥以微賤,當侍東宮(註 12),非臣隕首(註 13),所能上報。臣具以表聞,辭不就職。詔書切峻,責臣逋(註 14)慢。郡縣逼追,催臣上道,州司臨門,急於星火。臣欲奉詔奔馳,則劉病日篤;欲苟順私情,則告訴不許;臣之進退,實為狼狽(註 15)。

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註 16);況臣孤苦,特為尤甚。且臣少事偽朝,歷職部署,本圖宦達,不矜名節。今臣亡國賤俘,至微至陋,過蒙拔擢,寵命優渥;豈敢盤桓,有所希冀!但以劉日薄(註 17)西山,氣息奄奄(註 18),人命危淺,朝不慮夕。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母孫二人,更相為命;是以區區(註 19)不能廢遠。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劉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註 20)私情,願乞終養!

臣之辛苦,非獨獨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見明知;皇天后土,實所共鑿。願陛下矜愍愚誠,聽臣微志;庶劉僥倖,保卒餘年。臣生當隕首,死當結草(註 21)。

臣不勝犬馬怖懼之情,謹拜表以聞。


註 1:陰釁:命運惡劣。險,艱辛。釁,禍兆。
註 2:閔凶:憂患凶禍,指父死母去。
註 3:見背:親死叫見背,離我而去的意思。
註 4:愍:憐憫。愍,與「憫」同。
註 5:零丁:危弱的樣子。
註 6:期功:期、功都是古代喪服的名稱。期服一年;功服,小功服喪五月,大功服喪九月。
註 7:相弔:相憐相慰。
註 8:嬰:纏。
註 9:孝廉:古代一種功名,就是孝順而清廉的人。
註 10:除:任命,意思是除故官,就新職。
註 11:洗馬:輔佐太子的官,太子出去,乘馬作前驅。洗,音ㄒ一ㄢ。
註 12:東宮:太子居東宮,因此以東宮稱太子。
註 13:隕首:落首,就是犧牲生命。隕,音ㄩㄣ。
註 14:逋:逃避。逋,音ㄅㄨ。
註 15:狼狽:進退兩雞。
註 16:矜育:憐惜撫育。
註 17:薄:迫近。
註 18:奄奄:微弱的樣子。
註 19:區區:愛戀的意思。
註 20:烏鳥:烏,孝鳥;母鳥老,小鳥能反哺。
註 21:結草:死後報恩的意思。指春秋時晉魏顆改嫁父親的寵妾,不使殉葬,後來她已過世的父親結草幫魏顆禦敵的善報故事。


.語譯.

臣李密奏道:

臣因為命運惡劣,早年就遭受到憂患凶禍。生下才六個月,慈父便棄世。等到四歲,舅父逼母親改變守節的志向而改嫁。祖母劉氏,可憐臣孤單幼小,親自撫養。臣小時候多病,九歲還不能走路;在危弱孤苦之中,總算長大成人。既沒有叔父伯父,也沒有兄弟;門庭衰微,福分淺薄,很遲才有兒子。外面沒有可以穿期服、功服強有力而親近的親屬,家裏也沒有看門聽差的幼童;孤獨支撐門戶,只有形影相憐相慰。而劉氏早就有病,常常躺在床上;我侍候湯水吃藥,不曾遠離不顧。

等到聖朝,身受清明的教化。先有太守臣逵,選拔臣做孝廉;後有刺史臣榮,推舉我做秀才;臣因為無人奉養祖母,辭謝沒有應命。誰知陛下特別頒下詔書,派臣做郎中;不久又蒙受國恩,改任臣為太子洗馬。像臣這樣卑微低賤,竟能得到服侍太子的榮耀,這種恩寵不是犧牲生命所能報答的。臣都已上表奏明,懇辭沒有就職。可是詔書急切嚴峻,責備臣逃避怠慢。郡縣差人逼迫,催促臣上路;州裏官吏也上門,如流星火急。臣想遵奉詔書飛奔前往,可是劉氏的痛勢日漸沉重;想暫且顧及私情留下,請求又不被允許;臣的處境,實在是進退兩難。

臣想聖朝是以孝道治理天下的。凡是故舊老人,都能蒙受憐恤養育;何況臣孤單困苦,比別人更厲害。而且臣年輕時曾在蜀漢做事,做尚書郎的官,本想在仕途上求得顯達,並不注重名譽節操。現在臣是亡國低賤的俘虜,極為卑微鄙陋,承蒙過分提拔,恩寵這麼優厚;臣哪裏敢觀望不前,別有希求!只是劉氏就像日落西山,氣息微弱,生命垂危,旦夕不保。臣沒有祖母,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沒有臣,不能終老殘年。祖孫二人,相依為命;所以依戀不忍廢養而遠離。臣密今年四十四歲,祖母劉氏今年九十六歲,所以找盡忠於陛下的日子還很長,報答劉氏的日子卻很短。這點像烏鴉反哺的私情,希望能得到體諒,答應臣終養祖母的請求。

臣困苦的情形,不只蜀地的人士,以及梁、益二州的首長,所看見所共知;就是天地神明,也全清楚。希望陛下憐憫臣這一番誠心,成全臣這一分小小的心願;這樣劉氏才能僥倖安度晚年。這大恩大德,臣活著時,願犧牲生命來報答,即使死後也會結草以報恩的。

臣懷著無限恐懼的心情,恭敬上表報告。


.賞析.

「陳情表」是一篇推辭徵召的奏章。作者李密,字令伯,蜀漢犍為郡武陽縣(今四川省彭山
縣)人,曾任蜀漢尚書郎,蜀亡後,晉武帝屢次徵召,不肯赴任,於是逼迫甚急。李密在三國蜀漢時代,早已享有盛名,聲望很高,晉武帝一方面是愛才,另一方面也是基於御用亡國之臣的征服心態,不容他推辭。李密深知原委,所以除了祖母病篤,不忍廢離之外,未嘗不是因愛惜自己羽毛,而不肯就任。但在晉君之前,怎敢抗命?內心當然十分痛苦,因此寫了這篇發乎至情的文章。晉武帝受其感動,終於答應了他的請求,讓他繼續服侍祖母,等其病故服喪完畢才上任。

本文大體分四段,第一段追敘自己的遭遇,而述祖孫二人相依為命的情形,作為第三段請求報養的張本。說身世以「險釁」而遭閔凶,加以概括描述。然後寫失怙,才出生六月,何其不幸,就沒有了父親。稱父用慈,頗為特別,用以表示企望父愛的殷切;再寫四歲失去母愛,奪字也表露了無奈的心情。於是引出祖母撫養的恩深。然後再進一層,說自己命乖,而多疾病,並舉九歲都不能走路的具體事實,強調祖母恩情深厚。

說明了自身的遭遇,轉而寫家世的孤單,上一代既無伯叔,沒有可依恃的,這一代也沒有兄弟可以互相幫忙,下一代也「晚有兒息」,層層轉緊,道盡孤涼之情。並說在外頭沒有強而有力的近親,家中也沒有可以差遣的童僕。筆勢一轉,敘述祖母疾病,真是厄運連連,才說自己服侍湯藥,不曾廢離,為辭不赴任埋下伏筆。

第二段敘述州郡薦舉,朝廷徵召的經過,以及辭不就道的原因。先以「沐浴清化」作為受恩澤的總說,然後寫由太守而刺史而中央的徵召,這固然照時間先後排列,也正是從基層到最高階層,層層敘述,前後以「辭不赴命」和「辭不就職」,很肯定的語氣,說明堅定的立場。然而辭不赴命,自不免受到指責和逼迫,這些敘述則由中央而郡縣而州司,由高階層到低階層,並且愈迫愈急,與前面次序相反,都整齊有致。至於「辭不赴命」的原因,就前後兩次說明,即因「奉養無主」,更因「劉病日篤」,可是「欲苟順私情」,卻得不到應允,所以總歸「臣之進退,實為狼狽」。

第三段敘述自己辭謝徵召,並不是干求名節,希冀美名,只是想報祖母的大恩。這一段一開始,就給晉武帝戴上一頂高帽子,同時也是搬他的石頭砸他的腳,猶如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使他不得不應允,「凡在故老,猶蒙矜育」的朝廷,怎會不體諒「孤苦尤甚」的他呢?接著表明自己辭不從命,並不是矜持名節,有所希冀,極力貶抑自己,一見其謙虛,也見其情急。然後極力強調祖母劉氏命在旦夕,再強調兩人相依為命,更以實際年齡,加強說服的力量,再以「烏鳥私情,願乞終養」的低姿態,說明「辭不就職」的立場不變。

第四段是指天地以抒其誠,懇求允其所請。先表明心跡,為人神共鑒,則由蜀之人士,推而上到二州牧伯,更指皇天后土,猶如苦極呼天,都用了強烈的字眼,提出請求,也極激切,所謂「庶劉僥倖」,「生當慣首,死當結草」,氣勢沸騰,然後嘎然而止,更以「不勝犬馬怖懼之情」,點明心中的苦楚,饒有餘味。

「陳情表」和「出師表」並稱為中國抒情文之傑作,蓋一表純正的孝思,一表款款的忠誠,都流露了至情至性,都是「志思蓄憤,而吟詠情性」,為情而造文,自然感人至深。

「陳情表」所表現的世界,是殘缺而美好,幼弱的李密,在祖母愍憐庇護下成長;氣息奄奄的祖母,在李密烏鳥孝思中終養。人倫之情和人性至愛,使孤零的稚童得以壯碩,使淒獨的晚年得以安慰,使殘缺的人生得以圓滿。為孝養可以辭拒朝廷的徵召,為親侍湯藥可以放棄高官厚祿,這正是中國文化的倫理價值觀念。可歎的是千載以下,文明進展,勝於往昔何止千萬倍,但多少無辜的幼兒,在父母不負責任下成為孤兒,多少老人在無剩餘價值、無人性尊嚴下委靡待逝。老人院的商業化,更迫使貧病交迫的老人走投無路,他們也常被送到醫院的急診室,急診處成為暫時也是最後憩息的地方,在被棄的絕望中去世!我們惟有讓「陳情表」代代傳誦,深體人間至愛,天倫至樂,才會使我們人生更美滿、社會更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