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作者簡介
‧目 錄
‧延伸閱讀
‧讀者書評

線 上 試 閱

導讀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作 者 作 品

傳統文學論衡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類別最新出版】
唐代詩選:大唐文化的奇葩
世說新語:六朝異聞
山海經:神話的故鄉
鹽鐵論:漢代財經大辯論
孟子:儒者的良心


文心雕龍(XO0052)──古典文學奧祕

類別: 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叢書系列:中國歷代經典寶庫(袖珍版)
作者:王夢鷗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87年01月15日
定價:100 元
售價:79 元(約79折)
開本:菊32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14560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



  導讀

親愛的讀者:

這一部中國文學名著,從許多有關的記載看來,自它傳世以後,就一直受到文人的注意。它經歷了將近一千五百年的歲月,愈到後來,受到的注意愈益加深,而讀者群亦愈益擴大。直至今日,不僅國內懂得中國文學的人無不知有此書,甚至國外研究東方文學的人士,提起《文心雕龍》書名,亦無不知曉。它有多種語文的譯本足供國外的人士觀摩;在國內,研究此書的學者,更是踵武相繼,展出各自的手眼與心得。便得此書真正似「譬之清風明月,四時常有,而光景常新。」如果可以依我們現代人的理解,文學的趣味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千五百年來中國文學演變史亦非三言兩語便夠描述。即使前世的作家都有崇拜古人的謙虛態度,然而他們仍還想要自我作古,獨攬一代風騷,於是形成前浪後浪,生生不息的機運。這在創作的歷程上,情形如此,而關於作品的批評,自然亦不在例外。因此前人後人論文的觀點就不能全然一致。但是《文心雕龍》一直蕩樣於起伏不定的文藝思潮之間,讀者對它雖有許多說好說歹的意見,而終沒有受到淘汰以至湮沒,是否為著它把握到了中國文學之不可磨滅的「真理」?這一點,我們雖不敢斷定;唯是可以注意的是它的作者,正好生存於中國文學轉變的高潮上,他即能掌握住周漢時代文藝的精神,而又熟悉魏晉以來文章的動向。這一前一後,在使用中國字構造的「文辭」上適成後世所稱的「駢」、「散」二大系的文體,使繼起的文人揮動著傳統的寫作工具,縱使要「望今制奇」,但亦不能不「參古定法」。其法:不外出入於駢散兩系之間,而這兩系的文辭卻是《文心雕龍》作者刻意討論的對象。因此他的論點可使千餘年來的文士左右逢源,無入而不自得。

其次,特別是在今日,這是一部中國人用中國的觀念及其思考方法寫成的文學論。他雖無法看到他身後許多文學演變的事實,但在他以前的,他卻比後人有著較多的機會讀到上古迄於中古的文章。他雖明說這是根據虞夏商周以下「十代」的文章提煉出他研究的成果;當然,其中有許多被今人認是不確實的資料;不過從周漢迄於宋齊,少說亦近千年凡是為世傳誦的名篇偉製,他都曾經細心披覽而寫出個人的意見,並為之加意結撰,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有文章本論五篇,文體分論二十篇;後一部分,論「文」之與「心」以及「雕龍」之術二十篇;餘篇五篇。除餘論外,其篇名始於「原道」而終於「總術」,可說是有本有未,有道有術;文心原於「道」而雕龍是其「術」。又使用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九為例,所以四十九篇用以論「文」,而歸餘一篇「序志」為自敘;這樣的篇目設計,又不能不說是純出於中國的觀念。至於其中分有韻的「文」與無韻的「筆」,而每說一種文或筆,必敘其起源與演變,解釋每種體裁的名義,示範以著名的篇章,然後提出其獨特的看法。他認為「古來文章,以雕縟成體」,所以不諱言雕龍之必有術,於是進而發掘修辭的原理,自稱是要「剖情析采,寵圈條貫」,從寫作的心理,通過構思,造語用字,細及每個字音與字形之配合。這在討論的方法上,更是中國的方法。因為唯有「文章」這種東西,它雖然植根於人類的心靈,但心靈既選定使用語言文字來表達,就要全部依從語言文字的歷史條件作有效的操作。語言文字的歷史,因人們所屬的語族不同,縱使心靈如一,而語言文字的操作卻無法苟同。尤其是為求達成語言文字高度的效果,小至一個字音不適當的安排亦會扭曲了通常的語法。各種語言文字都涵有許多曲解式的語法,受到歷史的承認而積非成是,作為不同國度的人們之不同的溝通情意的工具。因此《文心雕龍》使用中國的方法討論中國的文章,應該是十分適當的。儘管由我們現代人看來,它多少帶些「士氣」,但不能否認:它的真正價值亦當在此。

《文心雕龍》的著者曾謙遜地說「識在缾管,何能矩矱!」現在該輪到我們介紹此書的人來說了。我們雖盡量求能體會到原作者的用心,但是他的意思則濃縮在這三萬七千餘字的一部書裡。按其寫作既要以「體要」二字為目標,所以許多過分濃縮的意思,我們還怕沒有充分把它引申出來。再者,他使用過的許多資料,有的沒有流傳於今,便亦無法為之詳解。其餘,凡是由他提到而現在仍可取閱的,為著篇幅關係,亦不便於一一抄錄附於講解之中。好在目前註解此書的讀物,不難取得,我們在講解中僅以括號註明那些資料的出處與卷數,以備親愛的讀者參考之用。同時我們提供參考的資料,都屬於最容易看到的書本,如《經》、《傳》、《史記》、《漢書》、《後漢書》、《三國志》、《昭明文選》,以及《全上古兩漢三國六朝文》等等。其餘冷僻的著述,則在講解同時寫出原文或大意。我們以為現代生活多忙少暇,既讓我們為此書付出時間,就不該再煩親愛的讀者費神去找此書所使用的許多典故了。這算是區區微詣,敢以附誌於此。

王夢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