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文建會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作 者 作 品

蕭而化:孤芳眾賞一樂人

文建會

【類別最新出版】
王沛綸:音樂辭書的先行者
陳慶松:客家八音金招牌
郭子究:洄瀾的草生使徒
盧炎:如詩的鄉愁之旅
吳漪曼:教育愛的實踐家


特價書(不再折扣)

王沛綸(YI0031)──音樂辭書的先行者

類別: 文建會
叢書系列:文建會
作者:簡巧珍
出版社:文建會
出版日期:2004年12月20日
定價:600 元
售價:360 元(約6折)
開本:16開/平裝/156頁
ISBN:9570192267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前言

逐夢的音樂人生

繼去年撰寫蕭而化教授傳記之後,今年四月間,接受趙琴博士的邀約,繼續加入「台灣資深音樂工作系列保存計劃」之陣容,負責撰寫王沛綸教授之傳記。去年為了尋找蕭教授已與台灣樂界失聯多年的家屬,著實耗去不少時間,因此,當今年在受邀之初即有王教授公子王綽先生之支持,復加以王教授之女兒王綺女士與王教授之門生顏廷階教授陸續寄來可供參考之照片時,我樂觀地以為此次的寫作將可順利完成。詎知待真正進入資料的收集以及田野工作的訪談,這才發現事情的困難。因為雖然王教授的親人以及其熟識的學生們都相當熱誠,也盡力協助,但其畢竟皆為後生晚輩,對於王教授所曾經歷的事業所知有限。再者,根據照片以及各項線索所示,王教授的「指揮」活動頗為豐富,包括歌劇、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指揮演出,其中尤以電台的錄音、電影配樂以及電視錄影為代表。然而,如眾所週知,這類活動不若一般音樂廳的演奏猶有節目單,它的實際記錄僅是以當下的播音為主,播完即消除,不會保留存檔以供日後參考。因此,除非有完整之史料記載,否則根本無法詳實描述。再者,王教授因應演出與播音之需要所編寫或創作之樂曲,也多因類似的原因,或是由於歲月流逝、人事更迭、環境變遷等諸多因素使然,以致散失殆盡,幾無縱跡可尋,使得王教授的相關資料於某種程度上儼然成了歷史陳跡。凡此種種,皆為筆者在寫作當中,所常面臨的困境。也因此,本書乃試圖藉著有限的文字、照片以及曲譜資料,並在部分口述歷史的佐証當中,盡力勾勒出王教授幾乎已被歷史遺忘的生命史,以及他在我國音樂發展史上不可遺漏的成就。

由於王教授所編著之《音樂辭典》實可謂為中國第一部完整而實用的音樂工具書,凡是愛樂人士,幾乎沒有人不受到它的影響,而由此節錄出來之小字典,如今亦仍在音樂學子當中流傳,因此,王沛綸這個名字,在台灣音樂界,長期以來幾乎等同於《音樂辭典》一詞。沒錯,王教授的確在中國音樂史上音樂工具書的領域為自己開闢了一個新園地,並博得了不可撼動的尊榮地位,然而,這並不代表這就是他音樂上的全部成就。

藉著各種蛛絲馬跡的線索整理、比對、研究,筆者逐漸從對王沛綸教授僅有泛泛印象的階段開始,逐漸對他建立起完整、深入的具體認知。而每當從意外的資料中,對王教授較不為人知的一面有了新的發現後,總會讓我深深地受到感動。因而,本書所呈現王教授一生的音樂生命,是遠比我們刻板印象當中的他,著實豐富許多。尤其令人感佩的是,他的每一個腳印、每一項建樹,似乎總帶有承先啟後的作用,在我國音樂發展史上,實具有相當程度的影響力。

身為上海的國立音專前期校友,王沛綸教授可謂為第一批由中國自己培養出來的音樂專業人才。在音專的教育體制內,他雖然是以小提琴作為主修。然而因其二胡造詣頗深,復加以曾隨蕭友梅博士修習音樂理論,因此,自國立音專畢業的一九三○年代直至一九四○年代轉赴重慶、福建、南京,有相當時日,其長才是表現在國樂的演奏與創作上,這個歷程與當時大部份作家都投入藝術歌曲或是抗戰歌曲之創作,有著截然不同而且極為鮮明的對比。王教授有關國樂作品的創作數量,以我國國樂正值萌芽的當時而言,實不在少數;至於其作品風格以現存之曲譜資料觀之,他於借鑑西洋型式為創作藍本之前提下,總有其獨特的探索方向與活躍的想法。在引用西洋技法的過程中,尤重視如何在其中與中國傳統音樂之特色與思維相結合。因此,各作品不僅曾深受歡迎並廣泛的流傳,而且更是深具歷史性的意義,是我們在回溯我國國樂作品發展史時的重要文獻之一。

此外,在抗戰時期的重慶,指揮《秋子》的演出,也是王沛綸教授音樂生涯中,光輝燦爛的一頁。《秋子》是我國早期歌劇發展過程中,得天獨厚地獲得隆重演出機會的一部歌劇。以當時而言,在音樂人才濟濟的重慶,王教授得以雀屏中選成為該劇之指揮,當是其音樂能力與學養獲得樂界肯定所致,而其生動的詮釋、不負眾望的成就了該劇的演出成功,則使得他在因緣際會中,成為中國歌劇發展跨出劃時代步伐的重要推手之一。

隨著國民政府的播遷來台,王沛綸教授也隨著中廣國樂團轉赴台灣,此時的他卻因職務異動的關係而離開國樂團,轉而為推廣西洋音樂教育活動而努力。或為中廣製作播音節目;或以指揮捧帶領合唱團與管弦樂團的演出。王教授所散發出來的能量與成果,總是那麼地令人感到燦爛奪目與印象深刻,並在台灣的音樂教育正值起步階段的當時,帶來極為廣泛的影響。令人稱奇的是,於此同時他也稍稍地發展另一番事業,亦即著手音樂辭書的編纂工作,並先後完成《音樂辭典》、《歌劇辭典》與《戲曲辭典》。前二者於一九六○年代陸續出版,其後復不斷再版。平情而論,以一個人的力量來編纂辭典,真是一件孤獨而辛苦的學術壯舉。王教授所交出的成績單,除了展現其過人的治學精神與堅毅不拔的意志力之外,在中國境內尚少音樂工具書的年代,其編著亦不啻為全國音樂工作者點燃了一盞黑夜中的明燈。斯人已遠,但是王教授孜孜不倦、以小博大、嚴謹的治學精神,將遠成為我們的典範。

本書能在期限內完成,除了得感謝趙琴主編不斷地鞭策與鼓勵之外,實有賴諸多師長與友人相助。其中樂界師長李中和教授、顏廷階教授、廖年賦教授、陳暾初教授伉儷,以及國樂界前輩楊秉忠先生、陳伯廉先生;前福建音專教務主任繆天瑞教授;福建音專校友楊碧海教授伉儷、黃飛立教授伉儷、以及林鴻祥教授;前台北師範學院中文系陳兆秀教授等,不辭辛苦接受筆者的訪談。中央音樂學院汪毓和教授、梁茂春教授;上海音樂學院汪培元教授等慨然提供資料並接受訪談;旅居加拿大的康謳教授、旅居美國的王舜山教授、陸費明珍女士等,三番兩次地接受筆者的電話訪問;王教授之姪女王美芳女士寄來珍貴的資料;好友侯志欽教授竭盡心力幫忙搜集資料;王教授之子女,尤其是王綽先生,雖然遠在美國維吉尼亞州,卻不時以電話及傳真提供任何可供參考的資料與訊息,以便充實本書的內容。凡此種種無一不令筆者深深感念,這也是筆者在萬難之中仍然能夠完成本書的最大動力。

礙於資料之有限以及寫作期間之緊迫,本書事實上僅能視為王教授生命史研究之初稿,文中疏漏或有不足之處,日後若有機會將會再作進一步之補正。也期盼本書能成為研究王沛綸教授之第一塊磚,從而產生引玉之功效,給予王沛綸教授在台灣音樂發展史上應有之歷史地位。

 
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