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譯序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詩詞曲賦

【類別最新出版】
把夢,裝進行李
哀仔
我不知道夜
我不知道夜【限量作者親簽版】
虎牙


惶然錄 (AA0064)
The book of Disquiet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詩詞曲賦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費爾南多˙佩索亞
       Fernado Pessoa
譯者:韓少功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1年04月17日
定價:160 元
售價:126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16頁
ISBN:957133362x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譯序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譯序

佩索亞的聖經

⊙韓少功


決定翻譯這本書,是我 1996 年在歐洲訪問的時候。當時很多作家和批評家同行都在談論費爾南多‧佩索亞(Fernando Pessoa)這個人,談論這個歐洲文學界的新發現。我沒有讀過此人的書,常常閒在一邊插不上話,不免有些怏怏。這樣的情況遇得多了,自然生出一份好奇心,於是去書店一舉買下他的三本著作,其中就有這本《惶然錄》。

《惶然錄》英文書名為 The Book of Disquiet,葡文為 O Livro do Desassossego。該書於 1988 年在中國大陸翻譯出版的時候,正好碰上葡萄牙作家薩拉馬戈獲得了當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這位得獎者極為崇敬佩索亞,並且毫不掩飾地說,是佩索亞引來了人們近些年來對葡萄牙文學的關注,才使他的作品有可能獲此榮耀:「無可否認,佩索亞對今年葡萄牙文學在國外受到注目並產生了影響,並且將繼續產生影響。」「沒有任何葡萄牙作家能夠企及佩索亞的那種偉大。」

佩索亞於 1888 年 6 月 13 日出生於里斯本,5 歲喪父,隨母親移居國外,從 1896 年起居住南非德班長達十載。英文構成了他最初的文化背景,莎士比亞、密爾頓以及其他英國文學作品充實著他少年的閱讀視野,他最初的詩歌和散文也都是直接用英文寫成。回到葡萄牙之後,他進入了大學,但幾乎沒有認真對待那些翻譯和商業文書課程。在 1935 年他去逝之前,他曾供職於稅務機關和廣告代理公司,並且在小職員清貧卑微的生存中繼續他的文學事業,除了參與 Orpheu 雜誌的編輯工作,在葡萄牙介紹和評論未來主義思潮;1920 年還創辦了Olisipo 出版社,一些葡萄牙的現代主義作家成為他的作者和同道。他在編輯業務之餘用葡語和英語繼續寫作詩歌和散文,還寫短篇小說、戲劇、社會研究文章,甚至還就經濟和商業話題寫作評論或者製作訪談錄。但這些作品的大多數直到他 47 歲去世之後才得以整理出版,特別是他的詩歌迅速進入了英語、法語、義大利語、德語、西班牙語等語種,為他贏得了世界性的詩名。

《惶然錄》收集了佩索亞晚期的一些隨筆作品,都是一些「仿日記」的片斷體,充分表現了作者在日常生活觀察中的形而上興趣。佩索亞為這本書杜撰了一個名叫「伯納多‧索亞雷斯」的作者,與自己本名「費爾南多‧佩索亞」的讀音相近,並在卷首寫了一篇介紹這位虛擬作者的短文,似乎索亞雷斯確有其人。這當然不是先鋒作家們愛玩的「間離化」小噱頭,倒是切合了作者一貫的思想和感覺。他在這本書裡多次談到自己的分裂,談到自己不僅僅是自己,自己是一個群體的組合,自己是自己的同者又是自己的異者,如此等等,那麼他在自己身上發現一個「索亞雷斯」,以他者的身分和視角來檢視自己的寫作,在這本書裡尋求一種自我懷疑和自我對抗,就不難被人們理解了。

兩個「索亞(SOA)」之間的一次長談就是這樣展開的。他(們)廣泛關注著那個時代的生命存在問題,也是關注著人類至今無法迴避也無法終結的諸多困惑。讀者也許不難看出,作者在隨筆中的立場常有變化:有時候是一個精神化的人,把世界僅僅提純為一種美麗的夢幻;有時候則成了一個物質化的人,連眼中的任何情人都徒剩視覺性外表。有時候是一個個人化的人,對任何人際交往和群體行動都滿腹狐疑;有時候則成了一個社會化的人,連一隻一晃而過的衣領都向他展示出全社會的複雜經濟過程。有時候是一個貴族化的人,時常流露出對高雅上流社會乃至顯赫王宮的神往;有時候則成了一個平民化的人,任何一個小人物的離別或死去都讓他深深驚恐和悲傷。有時候是一個科學化的人,甚至夢想著要發現有關心靈的化學反應公式;有時候則成了一個信仰化的人,一次次冒犯科學而對上帝在當代的廢棄憂心忡忡……在這裡,兩個「索亞」沒有向我們提供任何終極結論,只是一次次把自己逼向終極絕境,以親證人類心靈自我粉碎和自我重建的一個個可能性,書寫自己一個並非宗教信仰者的聖經。

如果說這本書不過是自相矛盾,不知所云,當然是一種無謂的大驚小怪。優秀的作家常常像一些高級的笨伯,一些非凡的癡人。較之於執著定規,他們的自相矛盾常常是智者的猶疑;較之於滔滔確論,他們的不知所云常常是誠者的審慎。其驚心動魄的自我對峙和緊張,不是每個人都能輕易獲得的內心奇觀,更不是每個人都敢於面對的精神挑戰。身為公司小職員的佩索亞,就人生經歷而言似乎乏善可陳,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不過是一個「不動的旅行者」,除了深夜的獨自幻想以外,連里斯本以外的地方都很少去。他終生未娶,也拒領官方獎項,長期獨身於主流社會之外。但他以位卑之軀處蝸居之室,竟一個人擔當了全人類的精神責任,在各異相悖的人文視角裡,始終如一地貫徹著他獨立的勇敢、詰究的智慧以及對人世萬物深深關切的博大關懷。這是變中有恆,異中有同,是自相矛盾中的堅定,是不知所云中的明確。正是這一種精神氣質,正是這種一個人面向全世界的頑強突圍,使佩索亞被當代評論家們譽為「歐洲現代主義的核心人物」以及「最能深化人們心靈」的寫作者等等。即便他也有難以避免的侷限性,即便他有時也難免顧此失彼和以偏概全,但他不無苦行意味的思想風格與對世界任何一絲動靜的心血傾注,與時下商業消費主義潮流裡諸多顯赫而熱鬧的「先鋒」和「前衛」,還是拉開了足夠的距離,形成了耐人尋味的參照。

《惶然錄》是佩索亞的代表性作品之一,是一部曾經長時間散佚的作品,後來由佩索亞的研究專家們收集整理而成。在這個中文譯本裡,除圓括號中的楷體文字為譯者註解之外,圓括號裡的明體文字,以及方括號裡的空缺及其造成的文理中斷,均為原作的原貌。而各個章節的小標題,除一部分來自原作,其餘則為譯者代擬,以便體例的統一以及讀者的目錄查檢。考慮到原著的某些片斷之間稍有交叉和重複之處,這裡所譯只是精選出來的原著的主體部分,而不是全部——這是考慮到大多數讀者也許同我一樣,是對佩索亞感興趣,而不是對有關他的版本研究更有興趣。在此一併說明。

──2001年3月26日於八景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