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書摘 6
本書作者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作 者 作 品

金色筆記

譯 者 作 品

愛上月亮的男人
辛德勒的名單
漢娜的女兒
吃掉黑暗的怪獸

散文雜論

【類別最新出版】
無盡的遠方
有時我獨自念想
沒有最好的季節,轉個念一切都是剛剛好
三十女子微物誌
時空迴游


貓語錄(AA0073)
The Old Age of El Magnific

類別: 文學‧小說‧散文>散文雜論
叢書系列:大師名作坊
作者:多麗斯.萊辛
       Doris Lessing
譯者:彭倩文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6月18日
定價:99 元
售價:78 元(約79折)
開本:32開/平裝/64頁
ISBN:9571336734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書摘 6本書作者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本書作者榮獲諾貝爾文學獎!

諾貝爾文學獎揭曉 萊辛等了30年 摘下「同花順」桂冠

閻紀宇/綜合十一日外電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0.12

今年度諾貝爾文學獎揭曉,由英國元老小說家多麗斯.萊辛(Doris Lessing)摘桂冠,獨得一千萬瑞典克朗(約新台幣五千萬元)獎金。瑞典學院推崇萊辛是「女性主義的史詩作家,以懷疑精神、熾烈熱情與幻化魔力,解析透視四分五裂的人類文明。」

圖說:搶先閱讀/萊辛在台灣書店可見到她的翻譯作品《特別的貓》等。(陳君瑋攝)

萊辛再過十一天就要歡度八十八歲大壽,她是諾貝爾文學獎創辦以來最年邁的得主,在整個諾貝爾獎歷史上,也只比二○○二年的物理學獎得主戴維斯年輕八天。此外她是歷來第卅四位女性諾貝爾獎得主,在文學獎則是第十一位。佳音傳到倫敦時,萊辛正好出去購物,幾個小時後才回家擁抱榮耀。面對蜂擁而上的記者,老太太把購物袋往地上一放,直接坐在家門口的台階上。不同於一般得主的故作驚訝,她豪邁地說:「我等了卅年了,卅年來我拿到歐洲的每一個文學獎,很高興能再加上諾貝爾獎,這就像拿到一副同花大順。」

一九一九年十月廿二日,萊辛出生於伊朗(當時仍稱波斯)西部克曼沙,一個英國殖民官員的家庭,閨名多麗斯.梅.泰勒。六歲時舉家遷往非洲的英國殖民地南羅德西亞(今日的辛巴威)。

在非洲早年的艱苦生活中,十九世紀小說大師如狄更斯、吉卜齡、史湯達爾、托爾斯泰、杜斯妥也夫斯基,成為萊辛最重要的精神伴侶,也為她的文學生涯奠定厚實基礎。 不願被定義為女性主義作家

圖說:開心不已/2007年諾貝爾文學獎11日揭曉時,得主英國小說家多麗斯.萊辛正外出購物。萊辛從購物途中返家之後,也愉悅地坐在門口接受記者訪問。萊辛將在22日歡度88歲生日,她是諾貝爾文學獎歷來最高齡的得主。(路透)


萊辛曾經加入英國共產黨,早年作品帶有濃厚的社會與政治批判色彩,對非洲殖民地黑人的悲慘際遇尤其同情,撻伐種族隔離制度不遺餘力,甚至導致羅德西亞與南非政府將她列為不受歡迎人物,讓她卅多年無法重返第二故鄉。之後萊辛以六部小說構成的《暴力的孩子》組曲再接再厲,鋪陳女主角瑪莎.奎絲特的醒覺與解放,但又瀰漫著絕望與宿命的色彩,為女性成長小說立下新典範。一九六二年《金色筆記》問世,確立了萊辛的文壇地位。

不過萊辛似乎不太樂意被定型為「女性主義作家」,進入一九七○年代之後,風格與題材屢次轉變。她從浪漫主義出發,探索超越理性與自我的領域,寫下多部「內在空間」小說。後來又深受伊斯蘭教神祕主義教派「蘇菲派」的影響,並將筆鋒轉向科幻小說。

萊辛曾說,《天舟座老人星:歷史檔案》系列是她最重要的作品。有意思的是,儘管萊辛本人對科幻題材興致勃勃,但許多批評家認為這種文類反而是她的弱項,而且她如果沒有涉足科幻,應該早就可以摘下諾貝爾獎。

【更多其他報導】

 

鄭樹森:遲來的正義  貓的勝

黃麗群/香港報導 中國時報 2007.10.12

英國作家萊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知名學者、香港科技大學人文學院教授鄭樹森認為這是「遲來的正義」。因為無論質素與數量,萊辛是二○○○年以來諾貝爾獎得主的優勝。萊辛的歷史地位,也是自二○○○年以來最早受到本國文學史和世界文學界所肯定的。

萊辛等到快九十歲才得獎,恐怕得從諾貝爾獎的特殊生態及歷史過程討論來考量。這中間考量的角度,鄭樹森分成五個部分來談。

第一是語種角度。鄭樹森認為今年可說是個意外。由於英國劇作家品特於前年摘得桂冠,一般猜測這次諾貝爾獎應會頒給其他語系像是西班牙文作家。「所以,從『語種輪流』的考量來看,隔一年又重回英語系作家身上,滿出人意表的。」

第二是地緣政治因素。雖然瑞典方面經常否認這個說法,但諾貝爾文學獎在地理上一直有分配主義的現象。例如一九八○、一九九○年代,得獎落點會在五大洲之間輪流跳來跳去。二○○○年之後,人選則是在「第三世界」與「西方世界」間平均產出,以此而言,萊辛就是個中規中矩的選項。

第三是年齡。根據鄭樹森觀察,諾貝爾文學獎有個特色,由於它在二戰之前大多頒給「年高德劭」的作者,為了擺脫「老人獎」的形象,皇家學院有時會刻意突出一些較為年輕的作家。例如一九八二年的馬奎斯(五十五歲獲獎)、一九八七年的布洛斯(四十七歲獲獎),但是整體而言,得獎者平均年齡仍然偏高。

「像一九九九年的葛拉斯、一九九八年的薩拉馬戈都是如此,傳說會得獎傳了多少年,連我這個老讀者都放棄了,覺得沒希望了,晚年卻忽然殺出重圍。萊辛也一樣,早在一九八○年代就有許多人認為她有希望,一拖就拖到今年,也是終於等到了。」

第四個關鍵則是性別。有一說法認為,二○○四年葉利尼克獲獎後,短期內將不會再有女性得獎者。鄭樹森認為,此後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只會愈來愈多,頻率愈來愈密集。

最後是文類的角度。鄭樹森分析,萊辛不僅優於處理殖民與後殖民議題、非洲經驗、政治小說、英國式家庭小說(Domestic Fiction),在科幻小說領域也成就非凡。如果薩拉馬戈為諾貝爾文學獎注入奇幻風格、馬奎斯帶來魔幻元素,那麼萊辛無疑是將「科幻」因子帶進此一文學聖殿。萊辛是個愛貓人,同樣愛貓的鄭樹森下了結論:「我還想不出來有哪個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愛貓愛到要幫貓寫書,這是貓的勝利!」

愛貓人/萊辛愛貓成痴,愛到為貓出書。
圖為1984年的萊辛。
(法新社)

愛貓人/萊辛愛貓成痴,愛到為貓出書。
圖為1955年的照片。
(摘自Doris Lessing網站)

【更多其他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