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首頁西洋史書籍基本資料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
前言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譯 者 作 品

蘇格蘭人如何發明現代世界
看見聲音:走入失聰的寂靜世界
鏡頭下的情人
人性拼圖I:異常犯罪心理剖繪實錄
人性拼圖II:冷血殺手追緝實錄
我這樣一個間諜
簡單就是你的品牌力

西洋史

【類別最新出版】
反事實歷史小說:黃錦樹小說論
英國史
35個影響歷史的關鍵大事(暢銷新版)
游牧的歷史:塑造我們世界的流浪者
世界古文明之旅:來一場有趣的歷史大冒險吧!


所謂英國人(BA0164)
The English: A Portrait of People

類別: 西洋史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傑瑞米.帕克斯曼
       Jeremy Paxman
譯者:韓文正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8月06日
定價:300 元
售價:237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96頁
ISBN:9571337196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推薦序前言書摘 1 書摘 2書摘 3



  書摘 3

第五章 自得其樂

當你告訴英國人他們已經完蛋了,最讓他們高興不過。

Arthur Murray, The Upholsterer, 1758

如果說身為英國人只是一種心態的表現,問題就在這種心態究竟源於何處?為了尋找答案,我特別前往查登罕郡跑了一趟,拜訪這間全英國最反流行趨勢的季刊總部。

創始於一九六七年的《英倫風情畫》(This England)標榜的口號是「有如一杯茶水般的清新」!創刊宗旨是「捕捉每一季英格蘭的精髓」!它的標題取材自《李察二世》一劇中岡特王的遺言(這片上蒼造福的土地,這片領域,我的祖國英格蘭,帝王的孕育之地),它自謙其立場為「全面涵蓋、直接坦白、立論溫和」,裡面的文章卻有不少典型的輓歌式開頭:「一個世紀之前……反觀現在……」,穿插了不少模仿洛克威爾(譯註1)風格的插畫,還信誓旦旦:「希望讀者喜歡本書的連載……有關一次大戰前一個叫愛德華的胖小子,敘述他當園丁打工的一些趣事。」

譯註1:Norman Rockwell(1894-1978)。著名的美國畫家,作品中洋溢著新英格蘭的傳統風情。

就憑這種軟趴趴的編輯風格,讓這本雜誌社財源廣進,每季的銷量高達二十萬份。三十年來,每一期都超過《觀察家》(Spectator)、《新政治家》(New Statesman)、《鄉間生活》(Country Life)和《閒話家常》(Tatler)四本雜誌的總銷量。當初憑著一絲靈感創立這間雜誌社的編輯,將他的讀者群描述為「不僅是一群王公貴族,還包括那些善良的販夫走卒、領退休金過活的老人家、清高的法官、渡輪的船夫、被派到窮鄉僻壤服務的牧師娘、皇室成員與雜貨店店員、全球各地的少婦少女們……無論是穿著長禮服或迷你裙,都是品行高尚、敬畏上帝、不折不扣的十字軍。」對於這番鄉巴佬的愷切陳辭,都會人的反應從《週日泰晤士報》(Sunday Times)的專欄可見一斑:「販夫走卒當然喜歡,他們總算有機會亮相!」

反正每季的銷量節節上升、銷售聖喬治圖案領帶、領夾、徽章等等附帶商品的豐厚利潤,加上每週如雪片般湧來熱情的讀者回函,面對外界種種的譏諷嘲弄,這間雜誌社倒是挺不在乎。若是不仔細看,差點會以為這些文章都是讀者自己操刀的,絲毫不帶專業編輯修飾的痕跡。裡頭充滿了戰時的回憶、頌揚愛國情操的陳腔濫調、各地風俗民情與田野生活的點點滴滴。但它那婉約恬靜、有如巧克力外盒包裝的風格加上醒目的標語:「英國最貼心的雜誌」,底層卻潛藏了編輯的堅定理念。訴諸情感的呼聲只是滿腔怒火的託辭,推敲字裡行間的絃外之音,你將會發現──如果這就是英國人的心聲,不僅代表了這個國家不斷在回顧過去,她還樂於享受這種被迫害的快感!上面的照片千篇一律──教堂前面一群吃草的綿羊、南部村落的裊裊炊煙、身穿鮮紅繡金上衣的鄉下老粗。然而一股惡兆也在雜誌中隱隱若現:英格蘭就快要消失了!

多年以來,我們都被一個精心設計的陰謀詭計所操縱,其目的是建立一個易於管理、涵蓋全歐的社會主義共和國。這表示將有一個中央政府(非民選的)、一個傀儡國會、一個聯邦海陸空三軍、一個中央銀行、一種貨幣和一個最高法院。我們寶貴的君主立憲體制將由歐陸的總統取代,降下大英米字旗,升上那片帶有十二顆黃星的藍色抹布,大家被迫跟著「快樂頌」的曲調高唱歐盟國歌……其實歌詞的意思是「永別了,不列顛!」

引狼入室的正是英國國內政壇上那批「賣英份子」!然而,危言聳聽的還不僅於此。每期固定的專題「咱們的英雄」專門表揚名不見經傳的鄉勇豪傑,包括一個死後追贈維多利亞勳章的少年水手;還謠傳歐盟打算立法禁止畜養英國鬥牛犬、 因為他們「比較喜歡乖乖聽話的法國貴賓狗」;這家雜誌還有它自己的聖喬治銀質十字勳章,專門頒給由讀者所提名的當代俊秀,包括一位拒絕服從新法律,堅持以加侖而非公升計價的煤油零售商;對於 BBC 沒有紀念聖喬治節,它表示憂心忡忡;它所發起的正名運動「不列顛郡名回歸宣言」──企圖將全國的郡恢復為古代的名稱──也是用當地土語寫的;它樹敵無數,眼中釘無所不包──「官方機構、郵局、政客、記者、教師、電視新聞的觀眾」──這些人以為地方政府已經改朝換代;「天真無邪的學童,在老師的帶領下手牽著手踏入新世界的陷阱。」 口氣好像他們是被帶進毒氣室。

當然,時代的演進才是它真正的敵人──沒有一篇文章在探討未來。他們還兼賣歌曲錄音帶,包括愛瑞克.寇茲(Eric Coates,英格蘭輕音樂之王)、福斯甜心、薇拉.琳恩這些懷念老歌,廣告旁邊附帶了他們最暢銷的「珍惜這最美好的時光」──「激勵二次大戰英國人邁向勝利的懷念老歌三捲一套紀念專輯珍藏版」。加上提供的一系列特殊服務(「勳章弄丟了?我們幫你立刻換新!」「你有寫回憶錄嗎?我們替你安排出版事宜。」),廣告收入所佔的比例不大,主要是來自軍方慈善基金的捐助,和刊載讀者遺囑中指明捐給動物收容之家的條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