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線 上 試 閱

序章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作 者 作 品

江澤民傳
朱鎔基傳
胡錦濤:中共跨世紀接班人
中共外交教父錢其琛
李登輝 vs. 江澤民
中共新領袖胡錦濤
賭王何鴻燊傳奇
中國即將發生政變:解析政變前夜的九大關鍵人物
習近平:站在歷史十字路口的中共新領導人
李克強:危機時代的中共新總理

政治軍事

【類別最新出版】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理論何以自信
制度何以自信
道路何以自信
文化何以自信


平步青雲(BC0157)──中共新總理溫家寶

類別: 史地‧法律‧政治>政治軍事
叢書系列:歷史與現場
作者:楊中美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3年08月04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40頁
ISBN:957133952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序章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



  序章

中共培養的理想主義一代

毛澤東、鄧小平這兩代中共巨頭,在青少年時代就懷抱革命理想,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開創了中共紅色政權,說他們是理想主義者,輝煌的歷史,業已證實了這點。

江澤民、朱鎔基這些中共第三代領導的履歷,雖沒有萬里長征那樣史詩般的可歌可泣,但他們在中共革命成功的前夕,也懷抱青年理想投身於革命,在他們追隨先驅的征旅中,也閃耀著理想主義的光輝。

而中共十六大選出的九名中共政治局常委--中共最高領導團隊,都是在中共政權誕生後成長的,在中共的教育下,成為新一代菁英的,即「長在紅旗下」的那一代。

讓我們看看他們的簡歷:
胡錦濤,一九四二年十二月生,安徽績溪人,一九六四年四月入黨,一九六五年畢業於清華大學水利工程系,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總書記、國家主席。

吳邦國,一九四一年七月生,安徽肥東人,一九六四年四月入黨,一九六七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無線電電子系,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委員長。

溫家寶,一九四二年九月生,天津市北郊人,一九六五年四月入黨,一九六八年畢業於北京地質學院研究所地質構造碩士課程,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

賈慶林,一九四○年三月生,山東濟南人,一九五九年十二月入黨,一九六二年畢業於河北工學院電力系,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政治協商會議主席。

曾慶紅,一九三九年七月生,江西吉安人,一九六○年四月入黨,一九六三年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自動控制系,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國家副主席。 黃菊,一九三八年九月生,浙江嘉善人,一九六六年三月入黨,一九六三年畢業於清華大學電機系,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常務副總理。

吳官正,一九三八年八月生,江西餘干人,一九六二年三月入黨,一九六八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動力系熱工測量及自動控制碩士課程,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紀委書記。

李長春,一九四四年二月生,遼寧大連人,一九六五年九月入黨,一九六六年畢業於哈爾濱工業大學電機工程系,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管中共中央政治宣傳工作。

羅幹,一九三五年七月生,山東濟南人,一九六○年六月入黨,一九六二年畢業於東德富萊堡礦冶學院,現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主管政法工作。

上述九名中央政治局常委,用中共代齡劃分標準看,除羅幹﹝借胡錦濤的話來說﹞是「兄長」格的第三代後期年齡,另外八人都是現年六十歲左右的中共第四代人。

他們都是在中共建國後,在中共政治教育體制下培養起來的第一代政治菁英,也都是在劉少奇、周恩來、鄧小平這些開創中共政權的務實派領導人掌權時培養的一批「又紅又專」的接班型幹部。

所謂「紅」就是政治上聽黨的話,跟共產黨走,擁護共產黨領導。看他們九人都是在一九六六年夏季爆發的「文革」運動前入黨的,「文革前入黨」,是中共自己培養的第一代紅專幹部的「紅」的標誌線。至於「專」則是指學習好,業務能力強,有建設國家的真才實學本領。他們都擁有名牌大學的畢業證書,不同凡響的仕途生涯,則是他們共有的品牌形象。

鄧小平在八○年代初的一次內部有關選擇培養革命接班幹部時,曾提出要在政治上嚴格把關,防止「文革」中的造反派幹部上台。以「文革」劃線,看政治上忠誠與否?從這個意義上講,中共第四代領導人,都是政治上忠誠於中共政治體制的「紅專俱樂部」的成員。換言之,中共第四代是中共自己培養的理想主義一代。

一九六六年六月,毛澤東發動了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在「革命無罪,造反有理」的口號聲中,中國當時年輕的一代,現在五十歲前後的人,都高舉造反旗幟,批判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搞打、砸、搶的紅色恐怖,衝擊中共政治體制。他們在那個時代大潮中,在翻雲覆雨的政治變動中,只知效忠於或追隨於所謂毛澤東路線的派系,而不是中共正統的政治體制。

政治上跟對了就正確,跟錯了便反動,而毛澤東的政治路線又完全是為了確保自己的獨裁權力而變化的,忽左忽右,反覆無常,沒有是非標準,沒有原則理想,有的只是爾虞我詐,踏著他人肩膀往上爬的「成者為王、敗者為寇」的流氓哲學。毛澤東標榜的政治哲學:辯證法,被世人戲稱為變戲法。

在「文革」中經過風雨飄搖的年代,在殘酷的政治現實教育下,為了明哲保身或升官奪權或隨波逐流,或踩著他人肩膀往上爬,不是成為沒有理想的迷惘一代,便是成了只有野心而沒有理想的一代。

在「文革」中被毛澤東判為是第二號走資本主義的當權派,先後兩次被打倒的鄧小平,對毛澤東思想的危害,對「文革」幹部的流泯本質,可謂深痛惡極,極其警惕。鄧小平隔代挑選的中共第四代接班人胡錦濤,便是在「文革」前入黨,在「文革」中沒有參加過造反的紅專型幹部。 本書主人翁溫家寶的經歷與胡錦濤十分相似,猶如雙子星座。他們同年生,都是名牌大學的理工科高材生,都是「文革」前入黨的,在「文革」中沒有參加過造反派運動或整老幹部之類的政治投機鑽營。他們在「文革」中被分配到荒涼的邊陲之地甘肅,在窮山惡水之中,經十餘載磨礪而不失青雲之志。

又幾乎在同時,他們在鄧小平推動的改革開放時代大潮中被作為「四化」(革命化、年輕化、知識化、專業化)幹部,在中共黨內開明惜才的「伯樂」--革命老幹部的不次擢拔下,成為中共第四代領導人的。

從鄧小平這樣一代老革命看來,像胡錦濤、溫家寶是由中共培養,經過「文革」考驗,忠於中共政治體制的理想主義一代,是可靠放心的接班人。

本書卷首引用的﹝勘探隊之歌﹞,是六○年代起在中國大陸流行的一首歌曲,後來成為北京地質學院的校歌。溫家寶正是在六○年代初開始學習「地質測量及找礦專業」的,正如歌曲歌頌的那樣,溫家寶在甘肅的測量找礦工作中,常在山谷的風雨中拚搏,時遇危險窮困;但仍懷有火焰般的熱情和無限希望,要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這就是當年溫家寶的理想,在甘肅的十四年艱難生涯也是溫家寶的理想主義的實踐,而在中南海工作的十八年,又是其理想主義的實踐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