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自序
書摘 1
書摘 2
書摘 3
書摘 4
書摘 5

作 者 作 品

史學與傳統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
陳寅恪晚年詩文釋證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余英時經典作品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余英時經典作品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人文與民主(余英時經典作品套書,絕版再現,全新編輯校對)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南海紛爭史國別研究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人文與民主(BA0182)
民國百年在即 歡迎一同來思索這百年來的民主進程與中國思想的未來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文化叢書
作者:余英時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0年01月25日
定價:250 元
售價:19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08頁
ISBN:9789571351445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自序書摘 1書摘 2書摘 3書摘 4書摘 5



  書摘 1

 

人文與民主──余英時院士「余紀忠講座」演講全文(1)

我很不敢當,接受這樣高榮譽的講座。我之所以敢冒昧接受這個邀請,主要是基於我對於余紀忠先生的尊重。一九四六年,我才十六歲,在瀋陽我就認識余先生了,他跟我父親是朋友,所以他是我的父執輩。後來種種戰亂,我們沒有機會聚會,直到八○年代從海外回到臺北,才有機會跟故董事長余紀忠先生會面。

我那時非常佩服他的精神,他的精神主要表現在兩點,這就是我選擇今天講題的原因,第一就是追求民主在中國的實現,這是當時《中國時報》很重要的任務,為了這個理想,他前後召集了許多學術會議,大家一塊來討論,包括種種議題,比如現代化的問題、民主在中國採取什麼形式的問題,這樣的討論非常多,我也參加過若干次。另外一方面,余先生關心中國的文化,尤其關心世界文化、西方文化傳到中國之後,這兩個文化激盪之下產生什麼局面。在思想領域,《中國時報》副刊在當時發揮了很大的作用,這是稍懂八○年代九○年代歷史的人,大概都清楚的。

我沒有在臺灣長住過,最多一個月,我對臺灣情況不能說十分瞭解,不過因為跟余紀忠先生的關係,我很瞭解到臺灣知識人、一般的人都非常熱烈追求民主,希望終結國民黨的一黨專政,終結當時的戒嚴法,能夠造成一個非常開放的現代社會。這個理想在臺灣早就有人提出了,如果你們有記憶的話,一九四九年,一群自由主義者以胡適為首創辦的《自由中國》,就是鼓吹民主在中國的實現,這個鼓吹也是非常有力量的,可以說是造成臺灣民主化相當重要的原因之一。我不能說是唯一的因素,因為還有社會的、文化的等其他種種的因素。

當時,我們覺得臺灣唯一的出路,就是建立自由民主的社會,在這個自由民主社會裡面,至少人們可以感到安全,法律可以保障你的基本權利。在此理念之下,當時從知識界到學校,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到一般社會上,都有這樣強烈的追求。這一點,我雖然沒有在臺灣住,但是我的感受是很親切的,很受感動的。因此我也參加過,在後面作一種搖旗吶喊的工作。

民主追求到今天有這樣的成績,在我看來是非常值得令人驚異的,這是四十年前、五十年前根本不敢想像的。胡適當時說希望民主有一天在中國實現,直接由老百姓一人一票,選出總統、選出執政者,只有這樣一個選舉過程中,轉移政權才不是什麼可怕的事情,才可以說和平的轉移,雞犬不驚。這情況是中國讀書人一向追求的目標。

中國歷史有許許多多的好處,也有許許多多值得我們佩服的地方,可是有一個問題大家都公認的,中國不論是儒家、道家或是佛教都沒有解決的問題,就是怎麼樣使政權的轉移可以用和平的方式解決。過去我們只有一個方式結束一個政權,那就是暴力的革命,用武力來推翻。王朝的興衰,最後是決定於武力,避不開殺人流血,這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很大的悲劇。

清朝末年,中國的讀書人,比如說幫英國理雅各(James Legge, 一八一五~一八九七年)翻譯五經的蘇州人王韜,他到香港逃難被理雅各所吸收,讓他翻譯中國的經典,因此有機會到英國去,看到英國的政治、法律種種情況,非常羨慕,那大約是一八七○年代的事。他在許多文章中表示,西方的政治幾乎就像是中國傳說中的三代,可見得欣賞西方民主政治的並不是所謂激進化的學者,而是受傳統教育很深的。同樣的人還很多,出使英國、義大利和法國的公使薛福成,年齡比王韜小幾歲,他在歐洲到處訪問,聽到美國許多傳說,在他看來美國好像就是中國的堯舜時代。也就是說,他們想像中的西方政治,用和平、民主方式建立一個政權,然後又可以用民主的方式轉移政權,是一件偉大的事情。此外還有許多人,包括郭嵩燾,還有翻譯許多英國著作的嚴復,這些人看到西方的政治制度與法律制度後印象相當深刻,譬如說,英國法庭上已經不許用毒打毒刑來逼取口供,這口供是不合法的。這一類觀察對傳統讀書人是很重要的,他們多少覺得這是中國過去理想中有過的,但是沒有實現。

康有為後來將中國歷史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他稱之為民主,那就是堯舜時代,那是最好的時代;第二階段是以周文王為主,是君臣共治的時代,君跟老百姓一起治理國家,相當於西方英國的君主立憲;最壞的一種,就是秦以後的專制,皇帝專制。很明顯的,康有為心裡的民主也是跟堯舜連在一起的。

康有為本身也受過王韜、郭嵩燾的影響,中國儒家傳統裡面一樣有許多因子,可以吸引許多關於民主的嚮往。早期擁護西方民主制度,幾乎都是儒家知識人,即受儒學教育的人,一直到五四都是如此。清朝末年兩位經學大師,一位是康有為,他是今文學派的專家,他主張的是君主立憲,其實也是一種民主方式,根據蕭公權先生晚年的研究,康有為的君主立憲是一種真民主,不是假的;另外一位經學大師是章太炎,他是古文學家。經學上,章太炎和康有為是針鋒相對,是政敵,章太炎主張共和,雖然不是百分之百西方式的民主,但是很明顯主張一種有個性、發揮自由的社會。所以,當時對西方民主社會或是自由主義社會的體制發生嚮往的,有很多是有儒家背景的。

一般的論斷,西方講民主第三波、文明衝突的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他說儒家文化不適於民主。他有他的論證,不是完全沒有根據的,在儒家的論證中找到儒家講上下之分的、尊卑之別的,那些是阻礙民主發展的。但是也不能忘記,儒家是複雜得不得了的一個傳統,其中也有許多有益於民主制度建立的因素,胡適在美國講中國民主歷史的基礎,也提到中國有許多好的傳統,可以和民主制度配合的。所以,我們不可一口咬定儒家文化一定不能建立民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