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第7章 中國影響力的升高幫不了忙

譯 者 作 品

開放資料大商機—當大數據全部免費!創新、創業、投資、行銷關鍵新趨勢
NEW IQ大革命:工作記憶才能決定你的關鍵未來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典藏紀念版﹞
超爆蘋果橘子經濟學(15週年長銷紀念版)
BCG頂尖顧問教你轉型思考術—用5個步驟挑戰舊規則、啟動新未來!
頂尖對決:蘋果、谷歌與微軟的商戰風雲
100個即將消失的地方
NASA用人術:打造你的夢幻團隊
逃稅天堂:打開全球化資產遊戲的藏寶圖
以小勝大:弱者如何找到優勢,反敗為勝?(暢銷慶功版)

人文

【類別最新出版】
南沙爭端的由來與發展:南海紛爭史國別研究
博物館的守望者: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與我
尼泊爾:不平衡的邊界
被遺忘的中亞:從帝國征服到當代,交織與分歧的中亞近代大歷史
監控危險心靈:穿透人性裂隙的觀護人筆記


都是經濟學家惹的禍(BE0190)──我們生活糟透了,恐懼憂慮在升溫
The End of Progress:How Modern Economics Has Failed Us

類別: 宗教‧哲學‧人文>人文
叢書系列:NEXT
作者:葛雷米‧麥斯頓
       Graeme Maxton
譯者:李芳齡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12年08月24日
定價:320 元
售價:253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88頁
ISBN:9789571356228

停售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第7章 中國影響力的升高幫不了忙



  第7章 中國影響力的升高幫不了忙

第7章 中國影響力的升高幫不了忙

「若能當日來回,我不介意去看看中國。」 ──英國詩人菲利普‧拉金(Philip Larkin)

情況可能變得更糟

導致我們面臨許多全球性問題的西方經濟與政治價值觀,如今面臨另一項挑戰,這項挑戰可能進一步傷害現今依舊存在的啟蒙思想。

接下來二十年,除非發生某種重大的經濟、氣候或政治變化,華人社會的影響力、思想,與價值觀將崛起。中國的政治影響力將擴展,要求在重要的全球性決策中有更大的發聲權。數億中國觀光客將湧入海外,中國的企業將挾帶商業實務與價值觀,在國際市場上佔有重要地位。

但是,中國在人權、隱私、精英領導、法律與秩序、勞工、民主、賺錢與環保等方面的態度,往往和西方社會的態度相左。

隨著西方經濟力量的式微,在全球經濟中的份量開始下滑,西方世界幾世紀以來的道德優越感,將遭遇另一套理念的挑戰,這套理念不僅迥異於西方的理念,甚至與西方世界長久以來抱持的許多信念相反。

西方與中國的價值觀將嚴重衝突,屆時,西方國家甚至難以辯證其自由市場、民主模式,是最好的。

中國對於社會應該如何運作的思想將變得強而有力,這對西方人的影響恐怕是少有人能夠想像。

巨龍醒了

目前的情勢如果繼續發展下去的話,大約十五年後,中國將成為全球最強大的經濟體。過去二十五年,中國從一九八○年代以農業為基礎、近乎封建的社會,蛻變成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幾乎在轉瞬之間,從前工業化社會轉變為後工業化社會。雖然中國在二○一○年的GDP佔全球GDP比重不到一○%,但已經是全球最大的原物料及能源消費國之一。在中國,有舉世規模最大的銀行,消費主義和物質主義的興起速度為全球之冠。

但是,中國的美式發展之路將變得更艱難。伴隨世界資源短缺效應的出現,中國必須和已開發國家爭搶世界僅存的原物料,中國及其人民如何應付此挑戰,將影響所有世人。

中國最珍貴的思想完全不同於後啟蒙時代的西方社會思想,華人社會普遍奉行儒家的孝道、敬重當權者、強烈的工作倫理、崇尚教育與節儉等思想(附注)。

儒家思想對人民階級有不同觀點,華人最忠誠於父母,次而忠誠於家族和國家(編按:儒家五倫,出自《孟子.滕文公上》:「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舉例而言,在公司裡論賢能晉升員工的觀念,與保護家族或社團利益的體制背道而馳。在中國,法律與秩序也不同於西方社會,因為政府握有絕對的控管。

中國社會也以不同的思想稜鏡,看待動物福利和環境議題。中國對地球沒有強烈的責任感,視世界及其他物種(自然界生命較低階級)為機會之源頭。中國近年加強環境立法,並非因為北京當局想保護地球,而是因為污染愈趨嚴重,罹患癌症者增多,對社會安定構成威脅。中國也正面看待環境的挑戰,因為這些挑戰提供商機。

中國社會的「權利」思維不同於西方國家,他們不尋求保護個人或人權,在中國,沒有隱私權,財產權也大致較薄弱。以華人為主流的亞洲國家,其實不信任個人自由與政治自由主義的觀念。他們傾向側重秩序與紀律,期望個人為了社會而犧牲西方的自由概念,包括表達的自由或集會的自由。

這類觀念有時被拿來作為獨裁,或家長式專制政治制度的合理化藉口,並反映於工作實務、員工權利,和工作時數。該地區的政府為這種缺乏個人自由的情形,提出的辯護之詞是:我們的制度行得通,有成效,這是我們快速經濟成長的基礎。這意味著,他們對西方的民主思想沒什麼興趣,因為西方的民主思想與儒家的穩定、和諧,及控管等思想格格不入。

聯合國的《世界人權宣言》中言明,人皆生而自由與平等,這反映了啟蒙時代的自由與民主觀念。《世界人權宣言》也說,人人皆享有此宣言所載的一切權利與自由,不分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或其他見解、國籍或社會出身、財產、出生或其他身分地位的區別。人人有權享有生命與自由,任何人不得加以酷刑,或施以殘忍、不人道的待遇,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人人有權工作、閒暇、人人有權享有衣著、住房、教育及醫療。

東亞國家的政府與人民視許多這類主張為愚昧,是扭曲的後帝國主義心態產物(雖然抱持這種看法的,並非只有這些地區的政府與人民。)

在華人社會,人們有「權」工作,有「權」閒暇,有「權」不被任意剝奪其財產等主張完全不可理喻。在這些國家,個人並不享有西方世界所主張的自由,他們受限於階級的束縛。 要求員工每週工作七天,天天工作十六小時,沒有任何休假,中國的老闆不會對此感到良心不安、輾轉難眠。若某人的房子座落於一條新拓道路上,或市長的住宅旁邊而必須拆除,那是這個屋主的問題,不是政府的問題,若政府不能在必要時拆除某個人民的房子,這社會要如何進步呢?若允許一個人的聲音阻礙多數人的需要,要如何妥當照顧多數人的需要呢?

殊榮與信條

儘管有這些差異,中國社會與西方社會在過去二十年依循的路徑,在表面上看來似乎相同:消費成長,以及個人能夠依其所欲行為。這些在中國變得遠較以往重要,西方社會也一樣。

但事實上,中國與西方的路徑與起始點並不相同。在西方,消費的成長犧牲了許多傳統價值,在此過程中,平等與社會責任被踐踏。

反觀在中國和其他許多亞洲國家,消費的成長其實強化了重要的傳統思想,歷史悠久的勤勞工作與節儉理念變得與物質主義更加緊密交織,擺闊的炫耀性消費變成展現成就的重要象徵,有形地證明這是勤勞工作與節儉所換來的。

在中國,物質主義促成更濃厚的福祉感與更強烈的自尊。在西方社會,多年的消費成長並未帶來更快樂,但在中國社會,消費成長令人覺得有面子,面子對華人而言最重要,是快樂的泉源,至少對那些變得更富有者而言是如此。

這也是銷售名牌服飾、豪華車、高檔手錶、昂貴白蘭地,以及法國名牌包的公司在亞洲市場成功的原因。炫耀性消費讓人展示他們多麼有成就,就連過世的人也獲得勞力士錶、金條、賓士車、昂貴的名牌衣服,至少,其親友以紙做的這些東西燒給他們。

華人透過他們的物質擁有來反映自我。一個人擁有的物品愈多且昂貴,代表此人必然很有成就。一瓶一萬美元的拉菲酒莊(Chateau Lafite)美酒,可以向朋友及同事做出強而有力的表述,把昂貴的酒倒入菸灰缸熄滅古巴雪茄的餘燼,那更是強上加強的表述,示意有錢到連這種浪費都不過是小兒科。而且這類行為會贏得很大的尊敬。

此外,中國人買東西必定要新的、真貨,沾了前物主的可疑運氣的二手貨或仿冒品不夠看;儘管亞洲市場充斥仿製品。

在西方,人們達到足以過好生活的富有程度時,多半想到要減少工作,他們會拿未來的富有交換現在的安逸,休更多假以放輕鬆。但華人文化幾乎不存在這種念頭,再多的「珠光寶氣」都嫌不夠,永遠有再獲致更大成就的空間,不再接再厲,就是背離華人的價值觀,還能工作而不工作,代表懶惰,會降低自尊。作家亞瑟‧羅森費爾德(Arthur Rosenfeld)在《哈芬登郵報》(Huffington Post)如此評論:

最近的不景氣促使許多美國人省思,終身汲汲營營於追求名利,犧牲了快樂與健康,有何意義及是否值得;反觀中國人則沒有這種省思,他們全然瘋狂於經濟活動,強烈想要取得全球經濟龍頭地位……。文革的野蠻暴虐,剝除了他們令人敬佩的文化傳統。如今,中國人急欲追求自己認為想要及需要的物質(都是西方過剩的物質),並且迅速地向前推進,沒有社會性克制,也不思及歷史的教訓。

鄧小平擔任最高領導人的一九八○年代,中國是非常均富的國家,財富分配的平均程度堪稱世界之最,吉尼係數(參見第四章)低於20。

過去二十年快速追求財富的結果,中國社會的貧富差距愈趨擴大。二○○九年,中國最富有的前一○%人口(一億四千萬人)握有全中國近一半的財富,其餘十三億人,要不就是想仿效他們,要不就是想起而反抗他們的過度富有。

財富不均、物質主義及消費的高漲,對我們所有人有重要含義:不但影響華人文化對世界資源的看待方式,也提供我們一個檢視中國雄心的焦點。若我們設法對世界的資源正確訂價,或是在未來打破成本外部化的習慣做法,中國也必須跟進,這將明顯地影響世界經濟的成長和消費成長。若中國阻礙任何調整以謀求均衡的企圖,若他們傾向消費更多,不關切社會所得不均的擴大,問題就會更棘手。

這些思想差異也令許多在中國做生意的外國公司倍感艱辛,但這並未使他們卻步,外國公司在中國開疆闢土的故事還在繼續中。

過去二十年,中國就像禱告獲得回應一般,正當歐洲與美國市場每樣產品需求都開始下滑時,擁有十四億人口、財富持續增加的中國,提供龐大的消費性產品胃口;企業的祈求應驗了。

但其實,很少商人深思為何投資中國,很少人花工夫去了解中國社會、中國人的價值觀,或中國面臨的挑戰是什麼。商人到中國投資是因為他們認為,中國有朝一日將成為他們的產品的龐大需求市場;因為他們的競爭者前往那裡;因為他們認為可以在那裡取得低成本勞力;或是因為他們的股東認為必須立足中國市場。

在中國設有事業據點的歐洲或美國企業老闆,多數每年到中國視察幾次,認為在中國投資是明智的決策。他們飛到上海,轉乘舉世最快速的火車至市中心,在時髦的摩天大樓會見同仁,一邊俯瞰著名的上海灘,一邊享用世界級水準的晚餐,然後相當自滿地返國。

他們雖然聽聞貪腐、產品品質低劣、仿冒品等情事,但他們看到的是蒸蒸日上的事業和持續成長、前進的國家,就算事業還未賺錢,也沒有關係,他們認為長期必將產生報酬。

其實,這些商人應該和打先鋒者交談,也就是那些已經在中國經營多年的西方人,或來自新加坡、香港和台灣的華人。

他們述說的情節就截然不同了。他們會談到「法律流沙」──中國的法律經常改變;他們會談到有系統地竊取資訊和資產──在中國的外國公司,有高達九八%遭遇過欺騙和資料被竊。

他們會告訴你,中國的地方與中央政府和他們當地的事業「夥伴」,如何運用長期策略,最終強取他們的合夥事業。他們也會談到中國的貪腐情形嚴重,員工流動率高,難以找到可靠的經理人。他們當中有許多人在亞洲其他國家工作過,會告訴你,中國很不一樣,外國企業在中國遭遇的問題程度與範圍遠較其他國家大。

在上海,中國人有句話:「除了你的母親,我們什麼東西都能拷貝!」因為幾乎任何東西都能仿造。在中國,有冒用國際連鎖旅館的仿冒旅館;有仿製的網路路由器,名為「Chisco」;有仿製的汽車,有時是拷貝競爭對手的設計圖,並且搶在「原創」車款問市之前推出。

在醫院,病患得擔心可能被輸入假血漿。企業可能收到員工呈報偽造的開銷收據,工作應徵者可能呈上假文憑和假推薦人,有些受過良好教育者聲稱自己是傑出科學論文的作者,但其實,那些科學發現是造假或抄襲之作。測驗成績不錯的申請人,有可能是找槍手替他們寫報告,或是他們的父母拿錢賄賂老師以取得試題解答。

據二○○九年的媒體報導,在中國各地舉行的公務人員考試中,四個月內抓到約一千名考生作弊。在中國,有假銀行借款給黑市,有注入可疑液體讓水果看起來甜美的假水果,甚至還有假競賽者。二○一○年廈門國際馬拉松賽中,有三十多位參賽者僱人代跑,這些作弊者搭車至離終點最後幾百公尺才加入跑完餘程。

在中國,旅行社付「佣金」給替上司訂機位的秘書;接待員收錢去打探競爭者的銷售報價;員工結夥佔僱主的便宜,並分享圖得利益,這些全都是屢見不鮮之事。

另一種常見的情形是,企業經理人偽造會計項目或設立與公司競爭的事業,開心地把公司的資產轉移給自己或自己持股的事業。這是因為在階級制中,他們首先忠誠於自己的家族和信任的友人,而非他們任職的公司。

初入中國市場的新手,或是那些在投資之前未充分了解此市場者,可能會對這些事情感到震驚,但這些手法並不是什麼新鮮事,早自孔夫子時代,就已經是中國人做生意的特色。外國投資者在中國投資之前,應該了解這些習性。

不過,現今更值得關切的是中國企業積極進軍海外。西方企業在中國市場面臨這些挑戰,是一回事;在其他市場或本國市場面臨這些挑戰,又是另一回事。

中國人不高興

對日本及西方國家而言,更棘手的是許多中國人進軍海外時懷抱的強烈不滿情緒,他們憤恨西方國家和日本在過去對他們加諸的不公平,他們想要討回公道。

現在的中國或許不再是毛澤東左派揮著《毛語錄》、喊著「打倒西方資本主義」的國家,但仍然對外面世界抱持強烈且危險的敵意。這還得加上西方社會即將消費許多注入中國價值觀的雞尾酒,屆時西方社會恐怕會覺得有點苦澀。

在毛澤東時代,中國的學校教科書記載「勝利史」,告訴孩子們,中國共產黨對抗國民黨、美國人及日本人,贏得勝利。

然而,一九八九年天安門大屠殺事件後,中國當局的教育調性改變了,新的「愛國主義教育運動」不是把中國描繪成戰勝敵人的國家,而是被外國欺侮的受害者。當局自一九九二年起修改學校教科書,呈現此觀點和中國受羞辱的歷史,中國共產黨現在被視為民族救星。

官方文件、史書及流行文化也被修改,中國政府在一九九○年代中期發動文宣,勾引人們想起伊始於一八四○年鴉片戰爭的「百年恥辱」,想起抗日戰爭、一九三七至一九三八年的南京大屠殺,以及美國對國民黨的支持。

中央文宣部並且列出全國一百個古蹟,由政府提供宣傳補助,其中包括昔日戰場和烈士紀念碑,以及中國文明古蹟。有關單位安排學童、軍方人員,以及政府官員造訪這些古蹟,中央也鼓勵各省列出其古蹟,進一步強化愛國教育。在四十處外國入侵的古蹟當中,有一半跟抗日戰爭有關。

天安門事件發生後十年,中國政府教育人民認知中國是不公不義的受害者,外國人,尤其是日本人、美國人和歐洲人,不公平地對待中國。

這種愛國主義教育持續至今,中共當局在二○○四年提出「解放思想」的新指導方針,尤其是針對年輕人。黨中央推動愛國主義教育「三個一百」方案,包括教育部和文宣部在內的七部門,向社會推薦百部愛國主義教育影片、百首愛國主義教育歌曲,和百本愛國主義教育圖書,中央並且提供資金傳播。

其中一本書為《莫忘國恥》,一部影片內容描述韓戰時中國軍隊和美國軍隊之間的戰役。二○○五年,為推動國內觀光,中國當局再度推銷一九九○年代列出的古蹟。

今天,許多中國人仍然持著愛國心態,想要對昔日外國人加諸的不公平待遇(不論是教育促使他們認知的,或是確實的)討回公道。這將左右中國在未來與世界整合的方法。

這可能呈現怎樣的局面呢?由宋曉軍、王小東、黃紀蘇、宋強,以及劉仰等人共同執筆,在二○○九年出版的暢銷書《中國不高興》,本諸愛國、民族主義心態,提出觀點與建議。作者把中國描繪成一個有傲人歷史,但被外國的侵略、貪婪,以及懲罰所踐踏。

我們必須透過這稜鏡來了解中國將如何作為,如何回應未來的降低污染、撙節石油與水的使用等國際壓力。中國對商品及資源有強大的需求,把財富視為展現成就的方式,並且有強烈的被欺侮感,認為中國有掌控剩餘資源的權利。

中國的新民族主義很濃厚。

美國在一九九九年誤炸位於前南斯拉夫首都貝爾格勒的中國大使館,當時有十萬名示威的中國民眾帶著磚塊、腐壞的蕃茄及火把,聚集於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前,中國政府甚至提供這些示威民眾交通工具,以及供給他們丟擲的火把和腐壞的水果。

二○○五年,日本文部科學省審查通過新版本教科書,嚴重略過其往昔的殘暴軍事行動,引發中國十個城市舉行浩大示威,民眾收到簡訊通知,參加示威行動是他們的愛國義務。二○○八年,北京奧運聖火在巴黎遭到抗議中國西藏政策的示威者阻擾而取消部分行程,結果引發中國二十多個城市的大規模反法示威行動。

二○○九年發行的一首小學生詩歌,可看出中國的民族主義意識有多濃厚,以及對外國人的憤恨有多麼深入中國學童的心理。這首詩描繪西方價值觀的墮落、可悲的歐洲,並鼓勵年輕人將反華者狠狠地踏在腳下。粉絲可以在YouTube上跟著朗誦此詩歌《2009,中國加油!》:

大雪,像西方的價值觀,自由的飄灑,
漫天哀愁,一地冰碴!
中國退縮了嗎?
沒有!奧運成功了!我們勝利啦!
炎黃堅毅的熱血,如熾烈的聖火,燃燒灰暗的世界。
萬里江山,又嵌上五彩的畫夾!
地震,像薩科奇的立場,用猥瑣的伎倆,搖晃著巍巍中華。
中國退縮了嗎?
沒有!神七飛天了!我們勝利啦!
瘦瘦的歐羅巴,擋不住天朝的金戈鐵馬,
地震的餘波也能把法蘭西催垮!
塔里木的石油盛開幸福之花,
達旺的嗩吶奏響在喜馬拉雅。
中山世土的積怨填平了琉球海溝,
日月潭的微笑成為太平洋的奇葩!
不動搖、不懈怠、不折騰,
不改旗、不易幟、不回頭,
將反華者狠狠的踏在腳下,
打滿補丁的大船,掛上嶄新的桅帆,
乘風破浪,意氣風發!
2009,中國加油!
2009,中國最大!

許願請小心

有些西方人說,等到中國在世界舞台上扮演更重要角色時,就必須改變,必須更冷靜看待這類敏感事件,在其企業進軍海外時,必須採納開明社會的道德框架。哎,這說來容易,但中國人不太可能這麼看,這可以從他們最近的海外活動看出端倪。

截至目前為止,中國企業的海外投資多數在開發程度較低的國家,尤其是非洲。非洲勞工研究網(ALRN)調查中國企業在安哥拉、波札那、迦納、肯亞、馬拉威、那米比亞、奈及利亞、南非、尚比亞、辛巴威等非洲國家的投資經營狀況,研究人員在二○○九年七月提出的調查報告中指出:「所到之處,中國企業皆在最糟僱主之列。」

這份報告描繪中國與非洲的關係是「典型的殖民交易」,中國把非洲的原物料輸出,把中國製造的產品輸入非洲,中國企業削價與非洲企業競爭,把它們排擠出市場,對非洲當地經濟沒帶來什麼益處。一名受訪的那米比亞勞工說:「我們若發出抱怨,就會被炒魷魚」,他在溫和克(Windhoek)的一處建築工地工作,中國僱主付他時薪五十五美分,這大約是初級建築工人法定工資的一半而已。

二○一○年,在尚比亞的科蘭(Collum)煤礦場,中國僱主開槍掃射抗議及要求提高工資和改善工作環境的礦工,造成十一名礦工受傷。這些礦工在地下挖煤時,沒有穿防護衣,工資甚低,工作環境惡劣,中國僱主對當地勞動法多半置之不理。五年前,一處礦場也發生礦工被射殺事件,那一次,中國僱主被交保後逃離尚比亞,為他們作保的中國外交部官員也離去。

二○○七年,奈及利亞警方逮捕把勞工關在麵包工廠內,靠近烤爐之處,且不提供足夠飲水的中國僱主。二○○九年,在中資經營的一處科蘭礦場,中國僱主讓尚比亞礦工選擇自行購買安全裝備,或是不戴任何安全裝備下坑,還有中資僱主要求當地勞工用手攪拌水泥。 這些海外中國企業鮮少與當地勞工簽下僱傭契約,因此,他們經常無法獲得法律保障的福利,他們被鎖在工廠裡,就連非工作的閒暇時間也不例外。女性勞工一旦懷孕,通常會遭解僱;在南非,一名受僱於中資企業的懷孕婦女因為被關在工廠裡,嬰兒難產死亡。

許多中資企業僱主不支薪給生病或受傷而無法上工的勞工,在波札那,華人商店的當地籍店員每週工作七天,週一至週五天天工作十小時,週末則每天工作八小時,國定假日不能放假,也沒有加班費,當地媒體指出,十八世紀的農產奴隸工作時數也沒這麼長。

許多中國員工來到非洲,也導致盜獵大象的問題日趨嚴重;中國移民也排擠掉無數當地勞工的工作機會,導致當地勞工失業率提高,這種情形在肯亞、安哥拉,和馬拉威尤其嚴重。中國也被控嚴重破壞非洲許多地區的環境,尤其是在莫三比克、南蘇丹,和赤道幾內亞。許多非洲當地的紡織業,已經被來自中國的低成本進口品摧毀。

這些都是中國企業在海外投資的後果,中國的公司在海外經營時,幾乎不改其習慣,也不怎麼理會當地法律,一心只想追求報酬,繼續採行他們的傳統事業做法。

當這些公司大舉進軍美國與歐洲時,將出現大衝突。許多已開發國家的政府長期面臨低經濟成長和高事業率,迫切需要中國企業帶來的投資,但問題是:他們願意為此做出多少程度的價值觀妥協與讓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