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導讀
自序
書評

作 者 作 品

生命的壯闊:古爾德論生物大歷史

譯 者 作 品

尋找時間的起點
睡人
生命的壯闊:古爾德論生物大歷史
尋找黃金船
紅色皇后:性與人性的演化
伽利略的女兒
德性起源:人性私利與美善的演化
天崩地裂:8. 4 大地震
羅盤之謎:為什麼不是中國人發現新大陸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千禧年(CK0006)──古爾德三問
Questioning the Millennium : a rationalist's guide to a precisely arbitrary countdown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系列
作者:史蒂芬.古爾德
       Stephen Jay Gould
譯者:范昱峰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1998年12月01日
定價:150 元
售價:118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144頁
ISBN:9571327700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導讀自序書評



  導讀

千禧熱潮中的溫柔思辯

.魏國彥

天國近了,末日的徵兆越來越明顯了,這個古老的、混亂的、無可救藥的世界,已然走到了盡頭……,這樣的信仰彌漫全球,從東京地鐵的奧姆教派毒氣殺人事件,到美國德州沙漠 Waco 農莊集體自焚,乃至台灣的飛碟會陳恆明事件,預示得救前的大毀滅迫在眉睫的「末世毀滅信仰」(apocalyptic belief)的小團體,如雨後春筍般在世界各角落此起彼落。

末世毀滅的憂懼另方面以娛樂的假面安慰惶惑的世俗大眾。我們有幽浮熱,設想某一種超然的存有即將造訪;從愛情到管理,我們虔誠又戲謔的接受星座運勢的暗示;電影工業推出《第五元素》、《X情人》、《X檔案》、《MIB星際戰警》、《彗星撞地球》、《世界末日》,襲捲全球票房;New Age(新世紀)的音樂侵入耳膜與下意識,New Age的圖相成為世紀末的圖騰;巫惑亡靈的 Goth 服飾正裝扮著無數坦然面對死亡的年輕軀體。

這個深植於西方宗教傳統的信仰及變貌,隨著龐然莫之能禦的傳播浪潮,正以各種面貌、形式及管道侵入全球每一個次文化的角落,世入自覺與不自覺地一同浸淫在一種新的、不可言喻的世紀末文化現象中。

做為 20 世紀的重要表徵,科學在這個文化現象中推波助瀾、席捲其中。

對地球毀滅的焦慮,科學難辭其咎。污染的地球、暖化的地球、一觸即發的核戰地球,是誰為之?孰令致之?

UFO、外星人、殞星撞擊、太空航行,正以科學之名,充斥報章雜誌。高妙的電腦動畫與科幻效果,把影視的虛擬成為感官裡的實境。

這一切,正是科學之賜。

然而,科學所本的「理性」隱然無蹤了。科學的衍生產品──「技術」、「資訊傳播」、「電腦動畫」──已然加入敵營,成為世紀末非理性集體瘋狂的有力工具。

科學史家兼地質學者,任教於哈佛大學的古爾德教授如何能袖手旁觀?在寫了十數本叫好又叫座的生物演化論著之後,他推出這一本《千禧年》,表明一個理性主義者的澄澈思辨,試圖在世紀末嘈雜的文化曠野中加入理性的呼聲。

什麼是千禧年?

千禧年的原文 millennium 是個拉丁字,mille 是一千,annus 是年,字首字根合起來──millennium──意指 1000 年。當這個字以大寫起頭,變成 Millennium 時,此馬(M)來頭就大了。對某些基督徒/天主教徒而言,這是耶穌基督又將重返世間的一千年(見新約,啟示錄)。因此,千禧年來臨的時候,預示了一個新時代的開始,天國又將重臨地上,失去的樂園即將失而復得了。

然而末日審判何時來臨?上帝許諾的千年幸福何時開始?聖經的《但以理書》、《啟示錄》、《馬太福音》、《彼得後書》甚至《詩篇》,都透露出若干訊息,歷代信徒各有解讀,千禧年的信仰運動以激進的或隱忍的面貌在各種時空情境中起落,遠若公元 156 年的蒙特那斯(Montanous),相信新耶路撒冷將降臨土耳其中部平原,近如台灣的錫安山,在南台灣一角篳路襤褸。信徒遠離塵囂,在荒僻的山巔、高地、沙漠和湖邊等候上帝的拯救。在現世政經秩序下受壓迫的弱勢族群經常在這樣的信仰中找到安慰與奮起的力量,19 世紀南非古赫沙族的失敗革命,美國的傷膝河印地安人集體遭屠,乃至東方的中國,清朝末年太平天國的興起與覆亡,都是歷史上千禧運動的斑斑血史。西元 1525、1844、1890、1915、1996、1997、1998 都曾雀屏中選,被視為世界毀滅、千禧再臨的年份。然而,種種預言次次落空,信徒仍然低聲祈禱,問君歸期未有期?

千禧再臨的盼望遍佈全球。近年歐洲的教堂不斷傳出神跡,而韓國漢城市郊,入夜之後,人們在窗前點起火燭,千家萬戶以明滅的火光鵠候天國再臨;台灣陳恆明的追隨者遠涉天涯,繼續等待……。

千禧年與曆法之間

演繹千禧年何時開始,除了是聖經學的問題外,不免要觸及曆法,古爾德在本書的第二部深入探討。這個問題牽涉到人類如何利用日月星辰的運行週期來刻劃時間,甚而進一步,在曆法的紀年系統中賦予意義。

古爾德細數西洋曆法的變革,從早年的羅馬曆法到西元 16 世紀教宗格烈哥里 13 世新曆改革,這其中的 1582 年平白少去了 10 天,而英國及帝俄因宗教信仰的歧異並未立即援用,影響所及,歐美各國歷史上的同一個年月日,指的並不是同一天。因此,蘇聯共產黨在 11 月份慶祝「十月革命」,而美國國父華盛頓究竟是水瓶座還是雙魚座也要引起無盡爭論。時間之流中,人為的刻舟求劍,彰顯了本書序言標題所言:精確的任意(precisely arbitrary)。

另一方面,西元 2000 年的來臨,再一次見證了世人沈溺於數字遊戲的狂潮。每次世紀末必有的辯論又再度炒熱:究竟 21 世紀的第一天是 2000 年元月 1 日,還是 2001 年元月 1 日?不管答案如何,聰明的商人、電影製作人、旅遊業乃至出版業,早已捲起袖子,抓住這個商機,準備大撈一票。畢竟人生不滿百,有幸看到年份從 1999 轉到 2000,真是天大福氣,好像吃角子老虎機上一把拉出7777!麻將桌上胡下一局大滿貫!人生「當令」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這是人性。

細數這樣的歷史點滴,我們看到人類在茫昧漂逝的時間之流中試圖標定里程,賦予意義,有時歡欣慶祝,有時恐慌等待,為之生,為之死。

無論是歡欣,是疑懼,是辯論盈庭,是生死以之,古爾德要呈現的是天行有常,但其中並不蘊含人類所期待的簡單秩序或旦夕禍福。

無論是爭辯 20 世紀的第一天何時來到,或是在曆法與聖經中追索千禧年的起始,這種種人為的建構,無非是「抽刀斷水水更流」的徒勞無功;而辯論攻訐的兩方都是在「一間沒有黑貓的黑屋子裡找貓」,庸人自擾。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

青春易逝,歲月無情,孔子看溪水東流,不免感歎「逝者如斯夫!」。陳子昂登幽州古臺,「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淚下」!面對無常無盡的天地,人生短短數十載寒暑,所為何來?族裔傳衍,承先啟後,意義何在?在日昇日落,月有盈虧、春去秋來無盡的循環之中,人類總要抓住些什麼。

古爾德認為面對這樣的情境,人類的策略有二:分類與預測。前者把渾沌莫名的時流分成段落,又用簡單的二分法將段落分成好壞、福禍。後者則在分成段落的時序中標出數字,找出循環的週期,從此我們可以預測,可以期待。古爾德舉了許多西方的例子。反觀中國,其實不遑多讓。中國有天干地支、陰曆、一甲子、五行、十二宮……,大循環套著小循環。利用這一套紀年及週期系統,似乎天行有常,人生的起伏、家國的興衰和世道的良痞都有軌跡可尋。今天宜嫁娶,明天宜土木,日常生活趨吉避凶之道也有了依據。

各個民族的曆法和數字系統容或有異,而其標刻時間,尋找週期的努力殊無二致。這個論點在古爾德的另一本名著《歲月如箭,天道好還》(Time"s Arrow, Time"s Cycle)早有論述。只是,該書談的是三個精博深邃的西方學者──伯內、哈頓及萊爾──如何認識及處理地球年齡的科學史;這一次古爾德則利用同樣的觀念來分析人類文化中的共相。對照前後二書,我們發現,無論智愚賢不肖,自覺或不自覺,都跌在同樣的困局中找尋出路。即便是科學昌明的 20 世紀,人們還在同樣的輪迴中續寫似曾相識的篇章。

溫柔的古爾德

古爾德博古通今,左經右史,他的文字帶有美國東部長春藤學府知識份子慣有的睿智,及掩不住的揶揄。

但是,他並不是為了嘲諷或炫學而寫。他進一步要探討,人類「為什麼」要這樣(本書第三部)。古爾德悲憫地看待這個問題,他走出科學家的框架,以更廣闊的理解同情來探討。

這樣溫情的古爾德,前所未見。他的溫柔令人動容。關於這一點,事關讀者的閱讀樂趣,我就不再著墨了!總之,在 20 世紀結束之前,千禧年將臨之際,古爾德的澄澈思辯,加上這一片柔情,足以鼓舞我們繼續前行,迎向 21 世紀。

1998年 10 月 25 日於台灣大學地質系

 
導讀自序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