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推薦序
推薦序2
書摘 1
書摘 2

譯 者 作 品

信任:簡化管理的藝術
打造自己的成功
趕的話,就慢慢來:新式時間管理7步驟
公司不賺錢的真正理由
歐洲巴菲特投資賺錢策略:保證你每年獲利多得100%利潤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請問諾貝爾大師(CK0021)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科學人文系列
作者:白蒂娜.史帝克
譯者:吳信如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10月30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68頁
ISBN:9571337811

庫存不足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特 惠 推 薦

功課進步大補帖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推薦序推薦序2書摘 1書摘 2



  書摘 2

為什麼一加一等於二?

1974年費爾茲獎得主 彭比耶利

有一天隔壁雜貨店的老闆想到一個好點子。他把裝滿糖果的玻璃罐放在店門口的桌上,並許下承諾:「誰能猜出罐子裡的糖果有幾顆,就把整罐糖果送給他!」因為我是一個數學家,所以不只希望用「猜」的,而想確實「算」出罐子裡的糖果數目。
怎麼算呢?
我用目測的。先估計每顆糖果的大小,再推估糖果之間的空隙有多大,以及整個玻璃罐的大小。有了這些數字之後,我就可以約略算出糖果的數目。可惜,我算出的答案離正確數字太遠了,而其他顧客也好不了多少。
人類的眼睛很容易看出水果籃裡到底有四顆還是五顆蘋果,但是遇到十個以上的物品時,我們就無法一目了然。我們絕對不可能一眼就猜出罐子裡的糖果數目。同樣地,我們也很難用目測算出糖果之間的空隙有幾公釐,必須用特別的儀器才能量得出來。
雖然,我沒有猜出正確的糖果數,無法抱走整罐糖果,但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讓你們了解數學家是如何解決問題的:我們先找出重要的基本單位,以及這些基本單位之間的關連性,這樣就可以簡化問題。糖果的大小、空隙的距離及玻璃罐的體積,這三項就是基本單位,然後再找出這三個數字的關連性,以這三個數字為基礎才能估算糖果數量。

數字的骨牌遊戲

整個數學領域都與這類思考方式有關。一切都源自於「數」。雖然「數」對我們來說是再自然不過的事了,但是,你看出它背後所隱藏的重要原則了嗎?
什麼是「數」?
為什麼1+1=2?
想知道答案之前,先得仔細觀察,你是怎麼處理數的。你怎麼估算罐子裡的糖果數?你先拿一顆糖果出來放在桌上,然後再拿另一顆糖果放在它的旁邊,若這時你問:「我一共拿出幾顆糖果?」
我會毫不猶豫地回答:「兩顆!」我們自然而然地把這兩顆糖果算在一起,這就是1+1=2。
從一個物品變成兩個物品,我們所邁出的這一步就是「數的基礎」。跨出這一步之後,我們就可以繼續進行下去。你從罐子裡再拿出一顆糖果,這下子就成了2+1=3。
「算術」的原來意義就是,不斷把一個數字擺到前一個數字上面。簡要地說明這個數字原則:從「1」個單位開始,把1加上去,等於2,再把1加上去,等於3……如此一直下去。
數學家們把2稱為1的「下個數」,3是2的「下個數」等等。「1+1=2」是一個確定的算式,它同時在說:「2是1的下個數」。除了「下個數」原則,算術還有其他規則。例如,你可以先算2再加上3,也可以先算3再加上2,數字的順序對結果沒有影響,用這兩種方法你最後都會得出五顆糖果。這個原則用數學公式(語言)表示則是: 2+3=3+2。 如果我們了解算術的基本規則,就能進一步導出其他規則。例如我們可以導出2+3=5這個數學式,這就是說,我們可以用算術的基本規則證明出2+3真的等於5。證明的過程我在本文結尾再告訴你們。
你現在一定想問:「我們為什麼要證明2+3=5這麼簡單的事呢?」嗯,你的質疑並非沒有道理,因為沒有人會極力主張:「2+3=6」。雖然如此,依照我們數學家的經驗,有些「理所當然」的事,還是應該和難解的習題一樣經過驗證。
數學裡有許多理論架構,各理論之間緊密相連,一旦發現其中一個錯誤,它們就會如同骨牌遊戲一樣,接二連三地倒下來,一併拖垮相關理論。
數學就是這麼嚴謹!
跨出每一小步都必須有足夠的理由,否則可能成為一顆危險的不定時炸彈。為了防止這種不幸的意外發生,過去三千年的數學發展史中,數學家為這門科學發明了獨特且精確的語言。感謝這類數學語言,全世界的數學家才能檢驗彼此的研究成果。不過,檢驗的過程通常十分漫長而艱辛,有些數學證明甚至長達數百頁。

「數字巨獸」的長相

如此專門的數學語言也有一些缺點:它會讓外行人望之卻步,因為根本搞不懂它在說些什麼。如果和不同研究領域的同事談話,甚至連數學家自己都會有隔行如隔山的感覺。數學的涵蓋領域非常遼闊,沒有人能夠完全掌握。
幸好,還是有一些簡單而有趣的數學問題,不會讓你們覺得太無聊!例如,有沒有一個數大到沒有數比它還大?答案是:「沒有!」因為你永遠都可以在數後面加上一個1,然後就會得到比原來大的數。所以,數從1,2,3……一直下去,無窮無盡。
數的無窮性會導致一個特別的現象:我們無法寫出一個最大最大最大……的數,即使你想破頭也想不出簡寫的方法。在宇宙中,沒有這麼大張的紙,也沒有這麼多的墨水,讓你寫出這個大到無限的數。我們也想像不出到底這隻「數字巨獸」有多龐大!大家也許相信有「數字巨獸」,但卻不知道牠長得什麼樣子。
除了「數字巨獸」之外,數學還有其他好玩的問題。看完「最大」之後,讓我們來看看「最小」。趕快去找一把尺。尺上每一公分都被分為十等分,每一等分叫做一公釐。這個分割原則就是「十進位系統」。我們寫數字的時候,用的也是十進位系統:從0到9總共有十個數碼,它們是一切數字的基礎。2001年的2001,和十進位小數點0.333333……(把一除以3所得的結果)都是這些數碼的排列組合。
好,現在把一公釐再分成十等分,每一等分再分成十等分,如此永遠繼續下去。「啊,怎麼辦!停不下來了!」你發現了吧,利用簡單的「分成十等分原則」也會像「數字巨獸」一樣,導出更複雜的問題。
幾百年來,數學家們不斷致力於擴大數的空間。他們因而發現了一個數學的重要原則:不管我們怎麼描述一種東西,例如長度吧,你可以用代數的0.5來表示,或用幾何方式的1:2來表示,這些數學描述都只是一種「標誌」,而不是事物本身。就像你女朋友的照片只是她的圖像,而不是她本人。
然而,你卻可以透過正確的描述或測量來認識一項事物或一個人。如果我問你:「那堆人當中,有一個打著紅領帶、拿著黃色書本的是誰啊?」你馬上就會知道我指的是哪一個人。相反地,如果我只問:「那個穿長褲的人是誰?」你就很難從一堆男生當中找出我所說的人。
若你繼續研究數學問題,很快你就會發現,在數學中,單獨的事物並不重要,數學的重點在於找出不同事物之間的關係,也就是「數學關係」,而事物本身反而不是目標。我認為,數學就是在研究「關係」。所以,數學家整天埋頭於藏滿了「關係」的數學公式裡,他們必須找出哪些「關係」是最基本的,是其他「關係」的基礎。於是,在本文一開始,我們便追根究柢地探討1,2,3這些數的「關係」結構。

土星外圍光環的秘密

在這趟抽象的數學之旅結束後,讓我們來看一個具體的例子:各種不同的事物可以擁有相同的數學關係。你一定曾在電視或雜誌上看過土星光環的照片吧!這個光環是由許多小石塊和冰塊所組成,它們不停地圍繞在土星外圍旋轉。
一百多年前法國數學家拉普拉斯(Laplace)首先發現這個光環,他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光環不會掉下來?」拉普拉斯研究並計算土星光環的穩定度,發明了今天我們熟知的「拉普拉斯方程」,這是一條描述平衡狀態的數學公式。
之後,人們發現「拉普拉斯方程」不只在天文學扮演重要的角色,若我們想要鋪設一條電話網路,以增加生活的便利時,也會用得到「拉普拉斯方程」。你現在心裡一定在想:「電話線跟土星有什麼關係?」
我告訴你們:「一點關係也沒有!」
不過,描述電話網路功能和土星光環平衡的數學語言卻完全一樣,兩者都是「拉普拉斯方程」的忠實信徒。這不是很有趣嗎?

質數的未解謎題

四十年來,我一直想要解開一個謎題,這個謎題跟所謂的「質數」有關。「質數」就是只能被1和它自己整除的數。2,3,5,7,11都是質數,你算算看就知道了。所有的偶數,除了2之外,當然都不是質數,因為它們都可以被2整除。不過,9也不是質數,它可以被3整除。所有的質數都是奇數,喔,我差點忘了,2是所有質數中唯一的偶數。此外,我還可以證明,質數有無限多個!
為什麼我覺得質數特別有趣呢?因為它們是所有數的基礎:每個數都是質數的乘積,古時候的希臘哲人早就知道了。也就是說,我們可以把每個數化簡成幾個質數的乘積。例如,25×33=5×5×3×11。
再回想一下有關數1,2,3……的簡單法則:從1開始,每次加上一個1。類似的法則對質數可不適用:從2開始,然後是3,5,7,11,13,17,19,23……。如果你隨便找出一個質數,想要用特定規則馬上算出下一個質數,很抱歉,要讓你失望了。我們可以列出一張質數的表,但是,每個數都必須經過計算、檢驗,看看它除了1和自己之外,還能不能被其他數字除盡,這實在不是件容易的事。不過,這並不是「法則」。
說到這裡,我們再回憶一下前面提到的「數字巨獸」。光是要在四十位數的「小」巨獸之內,算出所有的質數,你就得花上一輩子!不過,智慧型的電腦程式卻能夠在很短的時間內辦到。所以,很大很大的質數,就能當成網際網路的銀行劃撥密碼。
也因為質數很難被掌握,所以它很適合為消息傳遞加密。質數能夠在一般商業交易上扮演如此重要的角色,我這個數學家作夢也想不到。
比列出所有質數數列更有挑戰性的是回答這個問題:某個數之後出現質數,是純屬巧合還是有規則可循?很久以來,許多優秀的數學家就在尋找這個法則。一百五十年前,德國數學家黎曼(Bernhard Riemann)猜測出這個法則,但至今仍沒有人可以證明他的假說。
即使如此,大部分數學家還是相信黎曼假說是正確的。為什麼「黎曼假說」這麼難以證明呢?這是一個「秘密」。我也在嘗試解開這個謎題。不過,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在這個謎題背後隱藏著許多新的基礎知識。所以,質數問題被視為數學領域中最重要的「未解謎題」。

數學是座遊樂園

這個讓許多資深數學家恨得牙癢癢的難題,對於年輕人來說,當然是一種有力的動機,吸引他們投入數學研究的行列。一旦找出解答,他們便能夠在思想上開創出無限的可能性。不過,每一個步驟都必須符合數學原理,否則還是徒勞無功。
這就像藝術一樣。畫家第一次學習繪畫技巧時,他就必須自己決定,他想用畫筆在畫布上表現什麼,不想表現什麼。
「什麼是數學的技巧呢?」也許你現在想問。這個問題我用前面答應「表演」給你們看的數學證明來解釋。我們現在要證明2+3=5這個論點。想要證明2+3=5,其實只要證明2+3=4+1就可以了,因為4+1代表4的下個數,也就是5。
這項證明一共有三個步驟。我們知道,2是1的下個數,等於1+1;而3是2的下個數,等於2+1。所以,我們可以把2+3寫成(1+1)+(2+1),括號在這裡提示我們,括號內的算式必須先運算。第二步,我們必須把剩下一個2用1+1取代(因為2是1的下個數),然後會得出(1+1)+((1+1)+1)。最後,我們要利用另一個算術規則:算式中括號的位置可以調換。於是,我們就可以把(1+1)+((1+1)+1),改寫成(1+1+1+1)+1。證明到此已經完成了。因為1+1+1+1=4,所以2+3=4+1,也就是4的下個數。
很多人不喜歡這麼嚴謹,就像這題數學證明一樣。但也有些人喜歡進行邏輯思考。若你屬於喜歡邏輯思考的人,就必須多看一點有趣的書,刺激你繼續探討比1+1=2還要深入的問題。
「數學」就像一座種著各類奇花異草的花園,值得你好好觀賞。但是,千萬別忘了,所有科學都一樣,它們都不是生命的全部。世界上還有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性」。我是一個聽障和智障女孩的父親,雖然她身體殘缺,但她是寶貴的生命奇蹟。我從她身上學到的生命意義,比從數學理論學到的還多得多。她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體驗。(記錄:Andre Behr,中文版內容由台大數學系教授翁秉仁審訂)

彭比耶利(Enrico Bombieri)
1974年費爾茲獎(The Fields Medal)得主, 1940年11月26日生於義大利米蘭。
由於在數學領域的傑出成就而獲獎。
該獎項每四年頒發一次,是全球數學界的 最高榮譽獎項,相當於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他目前在美國新澤西州的普林斯頓高等研究院 數學研究所從事教學和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