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得獎記錄

線 上 試 閱

人形蜜蜂
蘋果
鬱金香
大麻
馬鈴薯
延伸悅讀

作 者 作 品

雜食者的兩難:速食、有機和野生食物的自然史
飲食規則:83條日常實踐的簡單飲食方針
植物靈藥:鴉片、咖啡因、麥司卡林,如何成為我們的心靈渴望?又為何成為毒品?對人類文化帶來什麼影響?

科學

【類別最新出版】
小蟲大哉問:自然生態的科學探察與人文思考
未來自然史:生物法則所揭示的人類命運
有點噁的科學:尷尬又失控的生理現象
衝破慣性:善用分子心理行為法,治好你的3分鐘熱度
被蒙蔽的視野:科學全球發展史的真貌


欲望植物園(IN0017)
The Botany of Desire:A Plant's-Eye View of the World

類別: 自然‧科普‧數理>科學
叢書系列:INTO系列
作者:麥可.波倫
       Michael Pollan
譯者:潘勛、王毅
出版社:時報文化
出版日期:2002年07月24日
定價:280 元
售價:221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272頁
ISBN:9571337218

已絕版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人形蜜蜂蘋果鬱金香大麻馬鈴薯延伸悅讀



  馬鈴薯

第四章 馬鈴薯

欲望:控制
植物:馬鈴薯

依我看來,大自然當中,少有景像能跟看到一畦畦蔬菜苗像綠色城市般,由春天的土地升起來,那麼叫人激動的了。我愛新生綠色植物與翻黑沃土組成的一起一落數位節奏,以及田界分明的泥土所呈現的幾何秩序,那就是五月的菜園─在病蟲害出現之前、在長得過分繁茂之前、在夏日叫人畏縮之繁雜發生前的菜地。曠野自有其崇高性質,沒錯,還有成群結隊歌頌曠野的美國詩人,天曉得有多少;但我在此打算為整編出次序的大地說句滿意的好話。我很想把它稱作「農業的莊嚴」,只是聽起來太像用反話來讚美了。

可能正是如此吧。神聖的感受談論的都是大自然對我們為所欲為,談論在她的威力下我們敬畏的感受─也就是覺得渺小。我要談的正好相反,自己也承認更會叫人起疑,那便是我們把自己力量加諸大自然之後的滿足感,也可稱作瞧見自己勞力及智能反射在大地上的快樂。尼加拉大瀑布和珠穆朗瑪峰激起我們的第一悸動感受─敬畏,農夫以相同方式在山坡上修出整齊的田地,或者是凡爾賽宮園林裏那種修剪得整整齊齊、成排成列的樹,也叫我們興奮,泛起第二種澎湃情緒,讓我們通體感受到「我們的」力量。

如今,崇高大體上是某種渡假,不論就字面意義或道德意義皆然。畢竟,誰還會對蠻荒曠野吐一字惡言?而相形之下,另一種悸動─把我們的的掌控權施諸大自然的蠻荒─卻模糊得叫人生氣。我們不曉得自己在自然中的力量、力量是否名正言順、是否真實、又是否正確。農夫或是園丁曉得,自己的控制權總是像本虛構小說,端賴運氣、天氣等等更多在他掌控之外的事物。農夫只有暫時擱置自己的不信任,每年春天才能再度種田,跋涉過春季的一切不穩因素。過不了多久,害蟲就來了,還有風暴、旱災和枯萎病,好像在提醒他:人類隱含在這些清新成行莊稼中的力量,事實上是何等地不完善。

一九九九年,一場異常的十二月風暴,威力比任何歐洲人記憶力所及的風暴還要狂暴,把凡爾賽宮園林裏安德雷‧勒諾特爾種下歷史已有數世紀的樹木刮得一片狼藉,轉瞬之間就壓皺了這座園林完美的幾何圖形─這些圖形可能是最強力的人類宰制意象。當我看到那些殘破的林蔭道照片,筆直的園林線條被颳損得亂七八糟,有如油畫般的景觀被毀掉,不禁想到,園林若是不精心修建得如此有序,或許更能承受風暴的狂怒,過後更能修補自己?所以,我們從這等的災難能學到什麼教訓呢?要看情況而定,看看到底是像一般人把這場特大風暴視為我們不知天高地厚和大自然無限優越威力直截了當的證據呢,還是像某些科學家現在的看法,視為全球暖化的效應,造成大氣愈發不穩定。以後者觀之,這場風暴與它所粉碎的林木秩序一樣,是人類的傑作,明示人類的力量會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