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

關 於 本 書

‧強力推薦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
‧譯者簡介
‧目 錄

線 上 試 閱

前言
內文摘錄

作 者 作 品

天天都好用的實效心理學:為什麼離你家愈遠的餐廳,感覺上愈好吃?80個科學實證的心理效應,教你避開思考陷阱,做出最佳決定

譯 者 作 品

東大特訓班-!七天,專注力火速UP
人到中年,更是理直氣壯
愛上雲的技術
拿掉工作後,你的人生還剩下什麼?:關於人生、工作與生命的36種終極思考
日本醫學博士打造的全面抗癌計畫:癌症能治癒!預防與逆轉癌細胞的86種正確觀念
日子過得美,生活就會好:薇姐張郎的50+豐盛日記

親子教育

【類別最新出版】
零吼罵育兒練習:爸媽輕鬆、小孩開心才是王道!
腦科學家寫給父母的教養說明書:《青少年使用說明書》+《兒子使用說明書》
青少年使用說明書:當孩子「轉大人」,父母如何讀懂他們的內心話?
家有中學生的解憂之書:在教養與升學之路,讓親子作家╳台大優等生一起成為青少年的陪跑員:【特別收錄:高中五大科的學霸學習法】
玩出無限潛力的0-3歲五感遊戲書:日本最強部落客媽咪設計的50個啟蒙刺激,讓孩子越玩越聰明


大腦專家親身實證的早期教養法(CUH0051)──讀懂0-4歲的嬰語、情緒與行為,讓父母用腦科學幸福育兒
パパは脳研究者 子どもを育てる脳科学

類別: 家庭‧親子‧兩性>親子教育
叢書系列:教養生活
作者:池谷裕二
       池谷裕二
譯者:吳怡文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19年01月11日
定價:380 元
售價:300 元(約79折)
開本:25開/平裝/320頁
ISBN:9789571376714

 放 進 購 物 車

 轉 寄 給 朋 友

 發 表 書 評 

 我 要 評 等 

Share/Bookmark

線 上 試 閱

 

前言內文摘錄



  內文摘錄

一個月  不想輸給催產素和母乳!
愛因為催產素而湧現


二?一三年三月,我的大女兒誕生了。首先,讓我大感驚訝的是妻子的改變。我原本就喜歡小孩,也自信比妻子更喜歡孩子。所以我一直認為,照顧小孩就是我的工作。但女兒出生之後,妻子會一邊幫女兒哺乳,一邊不斷地說「好可愛啊!」我對妻子的行為感到非常新鮮,也深受感動,同時也認為「這都是因為大腦分泌催產素的關係啊」(笑)。
    
催產素會在生產時大量分泌,它是幫助子宮收縮的荷爾蒙,也是大家所熟悉的陣痛促進劑。而且,不只是子宮,催產素也會對大腦發生作用,它會讓你完全相信對方,是會讓人投注愛情的荷爾蒙。

比方說,如果鼻子被人噴了催產素,你就會相信眼前這個人,就算對方要求你簽下對你不利的合約,你也會馬上簽名。在催產素效用消失的瞬間,你會想「我為什麼要簽名?」不過,一旦又被噴上催產素,就算認為那是對自己不利的合約書,還是會再度簽上名字。你會相信對方,或是為他赴湯蹈火,這就是這樣的一種荷爾蒙。

生產時大量分泌催產素的母親,看到自己生下的嬰兒,很自然的就會出現「不管做什麼樣犧牲,我都要保護這孩子」的心情。生完小孩後,哺乳時也會分泌很多催產素。所以,每次哺乳,母親對孩子的愛就會更加強烈,即使沒有人教,大腦也已經這樣設定好了,這件事以生物學的角度來看非常有趣。現在,妻子對女兒的愛幾乎超過我了,都是因為催產素的關係,害我瞬間被妻子超越,好不甘心啊(笑)。

哺乳是最初的溝通

從女兒出生前開始,我就公開宣稱要當一個「奶爸」,也比以前提早下班;女兒出生後,只要我在家,就不讓妻子換尿布。而且,幫孩子洗澡、唱搖籃曲哄她睡覺的人也是我。因為太認真照顧孩子了,結果被妻子斥責:其他的家事多做一點吧……(笑)。我這個父親可能突然變得太自以為是,也太逞強了。不過,照顧小孩真的很開心,沒有參與的男性真的是虧大了,因為,這件事實在太有趣了。

妻子很順利地分泌出大量母乳。可能有很多母親都因無法分泌母乳而煩惱,我嬰兒時期,幾乎都是喝配方奶,倒也平安無事地長大了。

嬰兒可以一邊喝著母乳,一邊呼吸,這並非理所當然,對人類來說,這其實很不可思議,因為大人用吸管喝果汁時,並無法呼吸。而小嬰兒之所以能夠在用鼻子呼吸的同時,還用嘴巴吸吮母乳,乃是因為在咽頭上面的氣管和食道分別發揮了不同功用。這是為了讓母乳只能進入食道,不會進入氣管而導致窒息的重要防禦機制。

事實上,以呼吸系統的進化來說,嬰兒和猴子一樣,猴子也可以同時吃東西和呼吸。但是,為了發出聲音,人類在出生三至四個月後,咽頭就會下降。為了巧妙調整空氣的流動、自在發聲,就必須讓咽頭下降,而這也是人類與猴子的關鍵性差別。因為新生兒還不太會吞嚥,為了避免吸母乳時出差錯,必須像猴子一樣,讓咽頭維持在高一點的地方。在人類漫長的一生中,一邊吸吮母乳一邊呼吸的模樣,是只有在嬰兒期才能看到的珍貴瞬間,實在非常奧妙。

看了妻子為女兒哺乳的模樣,讓我再次確認一件事:哺乳是一種溝通。

雖然嬰兒擁有一邊吸奶、一邊呼吸的能力,但事實上,並非持續不斷地吸吮。出生後一個月左右,大約吸三十秒,休息十五秒,至於原因……是因為嬰兒不吸的時候,媽媽很自然地就會搖晃他們。不只是母乳,即使喝的是奶瓶中的配方奶,媽媽也一樣會晃動奶瓶。持續搖晃幾秒之後,嬰兒會開始繼續吸吮。如果不加搖晃,嬰兒就需要花多一點時間才會再度吸吮。嬰兒會常常停下來,等待母親的反應,如果母親在嬰兒吸吮時故意搖晃他,嬰兒就會停止吸吮,這就是一種溝通。

大人的對話也一樣,當對方說話時,我們就必須停止發言,聽對方說話;自己說話時,對方也會安靜聆聽。雖然還很原始,但哺乳和大人的對話是一樣的道理。這讓我再次體認到,「哺乳」就是溝通最初始的型態。

嬰兒兩個月大時,就會變成吸吮十五秒後休息七至八秒,交互作用的步調稍微變快了。而當母親不搖晃嬰兒時,他們會發出「啊」的聲音,表示「跟我玩!」

小故事

我會玩一種繞著女兒的床鋪打轉、和女兒對視的遊戲。當女兒看著我時,我會非常開心,真是「傻父母」啊(笑)。

兩個月  孩子的成長當然都不一樣
每一句「喃語」都要加以回應

這個時候會慢慢學會「啊」、「嗚」等母音發音。這是學講話的開始,又稱「喃語」(kooing)。當嬰兒發出「啊」等喃語時,父母要同樣以「啊」來回應,這件事對溝通和語言能力的發展非常重要。我每一次都會加以回應.不,就算沒有特別意識到這件事,也是很自然地就會予以回應(笑)。

剛開始,嬰兒沒有發現這個「啊」是自己發出來的聲音,但慢慢地就會知道。三至四個月時,當他們聽到父母的回應,就會注意到「媽媽在模仿自己的聲音」,然後,會突然很真切地感受到,父母正在和自己溝通。大家都說孩子出生三個月後,會變得越來越可愛,也是因為這樣的變化。

最近有件事讓我覺得很不妙。因為女兒出生前後,我盡量不排太多工作,但現在我得付出代價了。

當我因為出差而一個禮拜沒有見到女兒時,我可以很清楚地感受到,她的聲音和表情都變得更加豐富,也更會笑了,而且會做的事情也不一樣了,她會想要伸手去拿眼前的東西。但是,當我相隔許久、很開心地回到家後,她會很疑惑地看著我:「這人是誰?」啊,真希望她能把我記得清楚一點(淚)。

當了爸爸之後,擔心的事也變多了……

女兒雖然可以將進入視野的自己的手或四周的東西,轉成視覺資訊送到大腦,但她還不知道那是「自己的手」或「物體」。這個時期,自己的身體運動和五感在大腦中並不一致。

所以,為了讓她知道這件事,我每天都努力地跟她說「看到了嗎,這是妳的手」、「這樣就可以抓起來了喔」。當然,如果大腦沒有相對應的發展,就不會有任何效果(笑)。我以前就提出「不教養的爸爸」宣言,主張不要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勉強教孩子算數和國字,但我這個樣子又該怎麼解釋呢……?

女兒到現在還殘留著一點「莫羅反射」,這是大腦迴路成熟過程中的一種暫時性反射。亦即大腦的每一個零件都互相連結,當迴路開始連動的時候,身體也會自己動了起來。從新生兒到出生三個月左右都有這個現象,之後就會消失,可以慢慢地開始做細微的動作,但我認為女兒的莫羅反射似乎稍微多了一點。

此外,我也發現了一些事。妻子經常和她的媽媽朋友碰面,也經常參加地方政府辦的育兒研習會,觀察別家小孩的成長。結果,其他的媽媽跟她說:「妳家孩子膚色有點黑呢」、「才兩個月而已,長這麼大!」

在我有孩子之前,當有人因為在意孩子的成長狀況而來諮詢時,我都會很不屑地跟他說:「不用在意這些事啦。」但是前幾天,當妻子把幾個朋友的小寶寶排在一起的照片拿給我看時,我確實有些介意我家孩子的個頭大了一點、膚色也黑了一點(笑)。不希望她特別優秀,但至少要「和大家一樣」,這個願望或許是每個為人父母者都很難避免的。

孩子的成長狀況差距超過一年的也不罕見.所以,去在意那一兩個月的差異沒有什麼意義。雖然我腦袋裡這麼想,但確實還是有些在意(笑)。和這個孩子相比,我家孩子的頭髮少了那麼一點……。

小故事

我家女兒真的超會睡。
今天早上我出門時,她還在睡。
如果她醒著就可以一起玩了。
啊,真希望她多陪陪我(笑)。

三個月  爸爸的聲音會高八度!
控制身體,讓自己可以真正看到東西

最近,女兒會對著自己看到的東西伸出手。從大腦的發育來看, 這是「視覺和觸覺的訊息可以統合之後,大腦根據這些訊息,發出活動身體(手腕的動作)的指令,所以能夠觸摸看到的東西」。此外,當我叫她的名字、發出聲音時,她也會把視線轉到我這裡,這個狀況就是「視覺和聽覺統合之後,可以更精準地控制身體運動(脖子的動作)」。

像這種五感並非各自運作,而是互相連動、整體相互協調的狀況,以專業術語來說就是「感覺統合表現」。「觸摸看到的東西」等動作,乍看之下非常單純,但事實上,這個將來自不同感覺系統的訊息加以整合的工作,對大腦來說非常困難,主要是由額葉在執行。

「看得見」這種感覺,光是眼睛看得到是無法成立的。必須經歷過眼睛看到的東西,因為自己身體的移動而出現變化(比方說,「近的東西看起來比較大,遠的東西看起來比較小」這種「視野」的變化)這個過程,才是真正的「看到」。

不久之前,女兒的眼睛會追著移動的東西看,這只是視線的反射性動作,這種反射只適用於視覺。但是,像這次一樣,想「伸手」觸摸看到的東西,則可解釋成「有可以用自己的手去拿取看到的東西的可能性」。更直接的說,她的大腦開始注意到「這是一個三次元的世界」,也就是說她已經了解這個世界「真正的模樣」。